柳冲照片

柳冲

柳冲个人资料:柳冲(?-717年),唐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虞乡)人,唐朝时期著名史学家。隋代饶州刺史柳庄的曾孙。博学,通世族家谱。贞观年间,官至光禄少卿,并持节出使突厥。武则天时担任司府寺主簿,受诏巡抚淮南,还被封为河东县男。中宗景龙年间,任左散骑常侍,重修《氏族志》。唐玄宗时,再继修《氏族志》,成书后定名《姓氏系录》。卒于开元五年。……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20 18:22:25

人物 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 唐朝 大臣

一、个人资料简介

柳冲(?-717年),唐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虞乡)人,唐朝时期著名史学家。隋代饶州刺史柳庄的曾孙。博学,通世族家谱。贞观年间,官至光禄少卿,并持节出使突厥。武则天时担任司府寺主簿,受诏巡抚淮南,还被封为河东县男。中宗景龙年间,任左散骑常侍,重修《氏族志》。唐玄宗时,再继修《氏族志》,成书后定名《姓氏系录》。卒于开元五年。

二、人物简介

柳冲,唐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虞乡)人,生年不详,卒于开元五年(717年),著名的史学家。

三、人物生平

柳冲在唐贞观年间不断升迁,至光禄少卿,并持节出使突厥。突厥赠马百匹及很多地方特产,他都辞而不受。后来柳冲还任交、桂二州都督,杭州刺史等职,所至以善治闻名。武则天天授初年(690年)。柳冲为司府寺主簿,受诏巡抚淮南,还朝后被封为河东县男。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年),柳冲任左散骑常侍.并以奉官身份入史馆修撰国史。

柳冲好学,知识广博,尤通世族家谱。唐太宗时曾命学者撰《氏族志》百卷,以甄别士庶,但到唐中宗时由于长期以来门第兴替的变化,旧的《氏族志》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为此,柳冲特奏请唐中宗重新修定。唐中宗准其奏,命他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刘宪等八人依据《氏族志》重加修撰,但实际撰写时间不长,魏元忠等人大都相继死去,撰写无法进行而搁置。唐玄宗即位后,又诏柳冲与徐坚、吴兢、魏知古、陆象先、刘子玄继续修撰,成书后。定名为《姓氏系录》,共200卷奏上。

修成《氏系录》后。柳冲又曾任太子詹事、太子宾客、来王傅,昭文馆学士等职。唐玄宗开元二年(7l4年),柳冲又受诏命与著作郎薛南金进一步改定《姓氏系录》,及柳冲将重新修定奉奏上以后,唐玄宗特赐绢百匹。不久,柳冲致仕,于开元五年(7l7年)死去。

四、氏族志简介

《氏族志》,是唐太宗时代排定士族地位高低的典籍,贞观十二年高士廉等修成。

唐太宗执政不久,即下令申国公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等修《氏族志》,排定各姓氏名人的等级高下。高士廉本人是山东士族集团的人物,编写时将博陵崔氏崔民斡列为第一。

贞观十二年(638年)奏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太宗看后不满意,指示按照“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要求重修。

《氏族志》是唐代君主为了加强皇权(即关陇集团),打击山东集团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具有传统地位的崔、卢、李、郑山东大姓。据《旧唐书·高士廉传》,“是时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张行成即表示“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若如是,则示人以隘陋。”《氏族志》收录的二九三姓,把姓氏定出九个等级,改以皇族宗室为首,外戚次之,崔氏改列第三。

武则天时,吏部尚书李义府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奏请改修《氏族志》。书成,改名为《姓氏录》,凡本朝官至五品以上均得列为士族。

唐中宗时,左散骑常侍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百年.期间士族地位变化渐大,上表请加以改修。至唐玄宗即位,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