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观文照片

赵观文

赵观文个人资料:赵观文,生卒年待考。唐代状元。广西桂林人。官翰林院侍讲。唐乾宁二年(895)应进士科时,由于考官舞弊,录取张贻宪等25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落第举子对此不满,指责考官崔凝,纷纷要求重考。唐昭宗下令在武德殿重试。赵观文被钦定第一,高中状元。……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0 15:09:28

人物 唐朝 状元 广西

一、个人资料简介

赵观文,生卒年待考。唐代状元。广西桂林人。官翰林院侍讲。唐乾宁二年(895)应进士科时,由于考官舞弊,录取张贻宪等25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落第举子对此不满,指责考官崔凝,纷纷要求重考。唐昭宗下令在武德殿重试。赵观文被钦定第一,高中状元。

二、个人简介

赵观文,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乙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土及第十五人。考官:刑部尚书崔凝,复试为翰林学土陆扆。试题为《人文化天下赋》和《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复试为《曲直不相入赋》《良工献问赋》、《询于刍荛诗》和《品物咸熙诗》。

本科榜发时,张昭宪居榜首,赵观文名列第八;进土及第二十五人。落第举子不满,指责考官崔凝营私舞弊。昭宗得知,下诏于武德殿重试,并命翰林学士陆扆主试,又亲自阅卷。认为赵观文“才藻优瞻,义理昭然,深穷体物之理,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辞艺精通,皆合本意”,遂钦定为第一。进士及第共十五人,张昭宪等落第。

三、人物结局

赵观文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授翰林元侍讲学士,家乡人将故里桥头村后的金钟山改名为飞鸾峰。赵观文性耿直,不阿谀奉承,因言过激,得罪权臣刘季述,又因不愿与宰相崔胤同流合污,故辞官归里。

其墓原在村北的芦笛路旁,墓原有一大古樟,被修路把树砍了,因扩路,其墓也毁,现在的桥头村已经没有一幢老房屋了,全是现代的杂乱建筑,只有桥头小学里的那颗一百多年的老枫树还有点味道。桂林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没有给故乡的后人留下一点可以值得回忆的地方,只有金钟山(飞鸾峰)永远作证这段历史。

四、生平经历

如何一举成名

科举制度之下,状元是全国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在封建社会中,出状元是一地之人世代引以为荣的大事,也是一地封建文化发达的一个象征。

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三百年间,广西还没人得中状元。岭南等地举人考中的机会,比中原一带的举人少了一半以上。史料记载,其时北方举子进京考试,得中率约为10%,而南方举子的比率为1%左右。赵观文中状元,广西的父老乡亲大受鼓舞。陈可环任桂林都督(现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时,特将赵观文所在街坊改名“进贤坊”。请清人于林汉等人在其家乡设立“赵观文故里”石碑,策励后世。

“南蛮”子弟一举压倒全国的才子,也是京城轰动一时,赵观文登第后,长安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争睹年轻的新科状元的丰采。也就有“九衢难怪人空巷,才子风流正少年”的四代佳话。

贵人相助,得以夺魁

世人只看到赵观文夺魁风光的一面,却不知他的状元及第所经历的破折,更不会想到状元未来之路的艰难。

唐末官场的腐败早已渗透科场,有云“不须文章甲天下,只要文章中考官”。赵观文书生意气,自视甚高,笃信功底出众,无人能撼。考前别人“功夫在诗外”,都找门道往主考官家送礼,他却一门心思只用在诗书之上。

赵观文进京赶考,第一次放榜,由于科场舞弊,使赵观文只名列第八。落选者不服,纷纷上告,昭宗皇帝撒换崔凝,另派主考官,复试结果,赵观文名列榜首。但考生们却说,赵观文来自荒蛮之地,哪有什么真才实学,要求再考。第三次殿试,昭宗亲点了赵观文为状元,折服四海,名扬天下。

赵观文因而被钦定为头名。主考官刑部尚书崔凝则被贬为合州(今四川合川东)刺史。昭宗尽管是个亡国皇帝。却不失公道,在处理这个案件时,告诫官员不要“假我公器,成彼私荣”。

无奈——担任闲职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中举后,大多希望在政坛上有所作为,以光耀祖宗,扬名后世。

唐昭宗主持重试时,对赵观文非常赏识,赞他是“名实相符之士,艺文俱美之人”。但赵观文因秉性卓尔不群,终不受皇上恩宠,不被朝廷重用,只担任“侍讲学士”。要我说,是赵观文没见过大世面,不敢和大官交流!“侍讲学士”虽在皇帝身边工作,可以“通天”,却是个无权的虚职,只是做皇上的阅读顾问,帮皇帝解答古书中的疑难而已,不能参与行政实践,更不用说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

不得志——辞官归里

赵观文所处的晚唐时代,唐王朝败相已露,社会矛盾激化。宦官刘季述专横跋扈,曾利用醉酒之计软禁皇帝。与赵观文同考中进士的崔胤,为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善于阿谀符合。崔胤可算亡国害民之大者。有史家云,大唐之亡,崔胤难辞其咎。

赵观文遭到腐朽权贵的排挤后,郁郁不得志。他深知大唐气数已尽,遂急流勇退,怀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孤愤心情,托病辞官归故里。

作为一代才子和广西第一位状元,赵观文的文章、道德深为后人敬仰。他逝世后,后人为他建立“五贤祠”纪念他。他与同时代的桂阳朔诗人曹邺、临桂诗人曹唐,被并为“桂州三才子”。

五、史料记载

赵观文,桂州(今广西桂林)人。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乙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五人。考官:刑部尚书崔凝、复试为翰林学士陆扆。

试题为《人文化天下赋》和《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复试为《曲直不相入赋》和《良工献问赋》、《询于刍荛诗》和《品物咸熙诗》。

本科榜发时,张昭宪居榜首,赵观文名列第八;进士及第二十五人。落第举子不满,指责考官崔凝营私舞弊。昭宗得知,下诏于武德殿重试,并命翰林学士陆扆主试,又亲自阅卷。认为赵观文"才藻优瞻,义理昭然,深穷体物之理,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辞艺精通,皆合本意",遂钦定为第一。进士及第共十五人,张昭宪等落第。

起初,昭宗对赵观文颇为赏识,称其为"名实相符之士,艺文俱美之人。"授官侍讲学士。怎奈赵不善迎合,对刘季述等权臣的专横横眉冷对,亦有过激言辞,为刘季述不满;同时又不屑与奸臣崔胤为伍,并由此将其得罪,至此赵观文深感官场险恶,危机四伏,遂急流勇退,辞官归里,至唐灭亡,五代纷起时更是志在归隐,终不复出。

赵观文的《冠群论》为当时名士所赞赏,已失传。

《全唐文》中有其《桂州新修尧舜祠祭器碑》一文。..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