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昧照片

赵昧

赵昧个人资料:赵眜(?—前122年),《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君主,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君主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王”或“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赵眜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己达百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交由孙子赵眜继承,成为第二代的南越王。赵眜即位两年后,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邹郢借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
资料更新时间:2025-03-17 15:55:24

汉代 君主 南越 诸侯国

一、个人资料简介

赵眜(?—前122年),《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君主,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君主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王”或“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赵眜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己达百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交由孙子赵眜继承,成为第二代的南越王。

赵眜即位两年后,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邹郢借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国的边境城镇。赵眜刚继承王位不久,国内民心还不稳,这时只好向汉武帝上书,说明闽越侵犯南越的事实,并请求汉武帝处理此事。汉武帝对赵眜的做法大加赞扬,称其忠于臣属之职,不兴兵互相攻击,并派遣王恢、韩安国两将军前去讨伐闽越。汉朝的军队还没有越过南岭,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就发动叛变,杀死了闽越王邹郢,投降了汉朝,于是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讨伐的行动。

二、历史影响

赵眜在位一共16年,长期患病,性情软弱,没什么建树。他虽然在闽越侵犯南越之时,巧妙的把汉武帝搬了出来,让汉武帝来对付闽越,而自己不用大伤元气。但此举,也使赵佗时期就已经役属南越国的闽越,和南越国脱离了役属关系,而直接受制于汉朝中央,使南越国实际上被孤立起来。

同时,又使汉武帝找到借口,派严助假借表彰赵眜能忠于臣属之职为名,请赵眜赴京朝见汉武帝,最后迫使赵眜把儿子赵婴齐送到了汉武帝身边达12年之久,为日后南越国内部之乱埋下了伏笔。

三、陵墓

赵眜死后,陵墓建在南越国都城番禺的西北角(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历经2000多年,始终没有受到侵扰。1983年在此地建楼宇时被发现,被称为“南越王墓”,在陵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被认为是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当中,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墓主

人身份最高的陵墓。该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也正好说明,在他生前曾自封为“南越文帝”。1988年,在他陵墓的原址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对陵墓和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出土了丝褛玉衣。

四、史记之误

《史记》里一直把南越国第二代王“南越文王”称为赵胡,但1983年“南越王墓”被挖掘后,在出土的印章中发现“赵眜”的玉印和“文帝行玺”的金印,经考古学家证实,确认了“赵眜”应该是《史记》所载的“赵胡”的真名,而“赵胡”应该是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出现的错误,也可能是后人传抄错了。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