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 心理学 心理学家 教育家
苏芗雨(1902年-1987年),名维霖,台湾心理学研究者、教师、图书馆行政人员,新竹人,国立台湾大学总图书馆和心理学系的奠基人。
苏芗雨,名维霖,以字行。1902年出生于新竹北门外沙仑(旧名芦竹湳)。幼时就读新竹公学校,即因性情豪爽,课业名列前茅,备受老师器重。公学校毕业后次年,入台北商公学校商科。1922年至东京正则补习学校,准备循序投考大学,唯因旨趣不合,遂前往大陆求学在南京暨南学校随班补习,1923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特别生,预科两年中,深受蔡元培、李石岑、李大钊等哲学系教授所感召,1925年进入北大哲学系,就学期间备受五四运动之影响,积极鼓吹白话文,提倡新文学,经常在台湾民报介绍中国文学革命之作品。1926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苏氏与洪炎秋等,以北大台湾学生会名义祭悼中山先生,并约集台籍同学举行追悼会。1929年,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中学部、河北省第四师范学校、北平市立一中。1936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进修心理学。1939年夏,由东京返回北京,适逢七七事变,遂携眷逃离北京。不久,投笔从戎,担任孙连仲部队(第一集团军),陆军第31师师长池逢成顾问,亲自参与台儿庄之役。台儿庄大捷后,奉命陪同落军团离鲁南回汉口。不久,三十一师为日军包围,伤亡惨重,苏氏幸免于难。在汉口进入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日本科任职。
1940年,由重庆迁至桂林,任职广西省战区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先后担任迁校于广西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兼国民中学教育训练班主任导师、国立广西大学教授、广西省立医院训导主任、广西大学一年级主任兼分部副主任。
1947年夏,返台应聘为台湾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讲授心理学并兼任注册组长。民国36年,二二八事变后,本省籍、外省籍教授兼感情非常隔阂,苏氏担任台大教授会理事长,居中周旋,期使教授间淡化省籍观念,渐趋沟通,和恰相处。1949年,台大心理系经苏氏长期筹划后,奉准成立,苏氏被公推为系主任。在长达二十二年任期期内,尽量罗致教授、收集图书、充实设备,他认为台大心理学系富有提高自由中国心理学术之重要任务,鼓励实验研究与刊印研究报告,设立心理研究所与博士班,成立学生辅导中心,提倡研讨精神与优良系风,务求心理学之真意与任务为社会人士所了解,每有学校或机关慕名来求演讲者,或广播电台邀请广播心理学问题者,常不辞劳累接受邀请。虽在大病之后不久,亦慨然允诺。民国38年,教育部批准设系,隶属于理学院,由苏芗雨先生任系主任。本年招生11名。系所暂借文学院大楼后进哲学系之西半。计有图书室、实验室、教室各一间。创系的宗旨是(一)培植坚实的心理学专业人才,以服务人群与贡献社会与(二)积极的开发我国的心理学术,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理论与实用兼备的学科。创系之初,教员中除了苏先生之外,还有陈大齐、郑发育与汤冠英等教授,职员有郑雪英女士、陈台火育先生。同一年,苏氏接任台大图书馆长后,全力提高专业人员比率、加强工作人员进修、选派干员分赴各国进修。考察苏氏曾于1951年6月至1957年5月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研究所研究三个学期,选习图书馆学课程,积极办理出版物之国际交换,编制总馆分馆与各院系联合目录,刊行琉球《历代宝案》手抄本,使图书馆日臻完备。
1957年至1958年3月间,协助政府办理约五万名士兵退伍工作,负责心理部门之咨询、测验与安置建议工作,并在各部门中主动协调,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1970年,苏氏因高血压症转为心脏病入台大医院治疗,出院后辞心理系主任。1973年,心脏病二次发作,办理退休,并辞图书馆长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职,1987年病逝台大医院。
苏氏一生不求名利,昔日同窗友朋在政界或议坛声势日盛时,多方推荐政府要职,皆被婉辞,乐于株守教育岗位,教学著作,培植后进。其著作有三,一为心理学原理,一九五四年出版,书分十三章,依心理学发展的次序写成,首从感觉开始,次涉及知觉、注意、记忆、思想等,最后论及情意范畴,一为心理学新论,一九六一年出版,计分十二章,依人类行为发展的顺序,首从情意着手,再涉及知觉方面,增列发展,学习,社会行为等内容,一为心理学新论增订本,一九七一年出版,将心理学新论中,情绪,动机及社会行为三章重新写过,并增列人格异常与心理治疗一章,全书体例经修订后更见完备。
1938 由东京返回北京,适逢七七事变,遂携眷逃离北京。不久,投笔从戎,担任孙连仲部队(第一集团军),陆军第31师师长池逢成顾问,亲自参与台儿庄之役。 1940 由重庆迁至桂林,任职广西省战区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先后担任迁校于广西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兼国民中学教育训练班主任导师、国立广西大学教授、广西省立医院训导主任、广西大学一年级主任兼分部副主任。 1947 台大哲学系主任方东美先生,见日据台北帝国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室遗留心理学书籍4000册,学报1500册,实验仪器150件,遂提议当时任教该系的苏芗雨先生筹办心理学系。夏,返台应聘为台湾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讲授心理学并兼任注册组长。 1949 台大心理系经苏氏长期筹划后,奉准成立,苏氏被公推为系主任。 1950 接任台大图书馆长后,全力提高专业人员比率、加强工作人员进修、选派干员分赴各国进修。 与同乡苏芗雨、洪炎秋、宋文瑞、吴敦礼 等人创办《少年台湾》,十月,插班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文学系。 1957-1958.3 协助政府办理约五万名士兵退伍工作,负责心理部门之咨询、测验与安置建议工作。 1970苏氏因高血压症转为心脏病入台大医院治疗,出院后辞心理系主任。 1973心脏病二次发作,办理退休,并辞图书馆长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职、1987病逝台大医院。
著作: 1.《教育社会学》(苏芗雨)北平:人人书店,民44。 2.《三友集》(苏芗雨,叶荣钟,洪炎秋撰),台中:中央,民68。 3.《心理学新论》(苏芗雨)台北市:大中国,民61。 4.《天工开物之硏究》(薮内清等撰;苏芗雨等译)台北市:中华丛书委员会,民44。 5.《心理学讲话》(苏芗雨)台北市: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民49。 6.《心理学拓荒者》(苏芗雨/张德南等执行编辑新竹市:新竹市政府出版: 竹堑文化资产丛书发行,民89。 7.《台版-医学心理》(苏芗雨)水牛文化:民97。 8.《心理学原理》(苏芗雨)台北市:中华文化,民43。 9.《日据时代台湾共产党史》(苏芗雨、叶荣钟、洪炎秋)台北市:前卫出版社,民78。 10.《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概况》(苏芗雨编)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民40年。 期刊: 〈科学与人生:自然科学的骄儿--心理学〉,苏芗雨,《中国一周》,265期民44年5月.23日:页17。 2.〈台大图书馆的发展〉,苏芗雨《苏芗雨图书馆学刊》,1期民56年4月:页7-11。 3.〈挫折与攻击假说之批判〉,苏芗雨《中华心理学刊》第5期民52:页19-26。 4.〈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之发展及藏书概况〉,苏芗雨,《书和人》第58期,台北:国语日报社,1967年5月。 5.〈台湾大学二十六年〉,苏芗雨、叶荣钟、洪炎秋合着,《三友集》,1979年,台中:中央书局,页68。 6.〈祖国廿五年回忆录-上-〉,苏芗雨,《传记文学》,第27:2期民64年8月:页75-80。 7.〈祖国廿五年回忆录–下-〉,苏芗雨,《传记文学》,第27:1期民64年8月:页23-28。 8.〈台湾大学廿六年-上〉,苏芗雨,《传记文学》,第29:1期民65年7月:页54-58。 9.〈台湾大学廿六年-下〉,苏芗雨,《传记文学》,第29:2期民65年8月:页99-102。 10.〈自我概念协合度与少年犯罪之关系〉,苏芗雨、杨国枢,《心理学刊》第六期,民63年。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