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高等教育 科学领域 个人
樊自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1962年10月出生。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兼任全国铸造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铸造造型材料委员会委员、全国半固态加工成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金属液态成形工艺、材料及装备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及应用开发工作。
姓名 樊自田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材料加工工程
担任职务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工程系副院长
专业职称 教授
学术兼职 全国铸造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铸造造型材料委员会委员、全国半固态加工成形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薄壁复杂铝、镁合金铸件的精确成形,基于水玻璃砂工艺的绿色清洁生产,材料加工虚拟系统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可控气压下镁合金消失模铸造的充型特征及界面作用(批准号:50275058)”的后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表面行为及再生机制”(批准号50575085,2006.1~2008.12)的在研项目;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的“型砂质量控制与铸件缺陷防治系统研究”等。 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名称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编号080503)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编号080521) 可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铝、镁合金精确成形技术及过程控制2>材料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3>材料加工虚拟系统 4>绿色材料与绿色制造工程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薄壁复杂铝、镁合金铸件的精确成形,基于水玻璃砂工艺的绿色清洁生产,材料加工虚拟系统等。 主持和参加完成了获“国内领先水平”的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二项。主持完成过与株洲电力机车厂、贵州险峰机床厂、武钢集团股份公司、江铃汽车股份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横向合作课题几十项。 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可控气压下镁合金消失模铸造的充型特征及界面作用(批准号50275058,2003.1~2005.12)”,已于2005年底按期顺利完成结题。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表面行为及再生机制”(批准号50575085,2006.1~2008.12)及多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研究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著作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11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
主持和参加完成了获“国内领先水平”的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二项。主持完成过与株洲电力机车厂、贵州险峰机床厂、武钢集团股份公司、江铃汽车股份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横向合作课题几十项。 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可控气压下镁合金消失模铸造的充型特征及界面作用(批准号50275058,2003.1~2005.12)”,已于2005年底按期顺利完成结题。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表面行为及再生机制”(批准号50575085,2006.1~2008.12)及多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研究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著作有《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材料成形装备及自动化》、《铸造质量控制应用技术》、《铸造设备及自动化》、《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11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
教材简介材料成形装备及自动化
书号: | 18617 | ISBN: | 7111186176/TG.1627课 |
作者: | 樊自田 | 印次: | 1-2 |
责编: | 冯春生 | 开本: | 16(B5) |
字数: | 557千字 | 定价: | 35.0 |
所属丛书: | 普通高等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 | ||
装订: | 平 | 出版日期: | 2010-10-15 |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