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璞照片

李璞

李璞个人资料:1928年生于武清区大孟庄镇亭上村,1979年晋级为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主任。李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医学遗传学家。2014年8月,李先生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7岁。……
资料更新时间:2019-10-16 22:45:30

一、个人简介

1928年生于武清区大孟庄镇亭上村,1979年晋级为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主任。李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医学遗传学家。2014年8月,李先生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7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璞

国籍:中国

出生地:武清区大孟庄镇亭上村

出生日期:1928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2014年8月

职业:医学与人类遗传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三、人物经历

1939年,在武清县县立小学毕业后赴北京,考入教会育英中学(后更名为北京市立第八中学)。1943年由第八中学转入私立弘达中学,继而考入中南海内私立成达中学高中三年级学习。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学习,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二年级学习。1949年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志愿参加“东北干部队”来东北工作。1949年9月,到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市预科学院生物系任助教。1950年调往哈尔滨医科大学。1951年晋级为讲师,生物组组长。1963年晋级为副教授,生物教研室副主任。

1957年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导师陈桢教授的指导下,从研究金鱼开始,进修动物遗传学。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被誉为“金鱼大王”的陈桢教授把李璞领到鱼塘边,满怀期望地说:“鲫鱼小时,雄雌数目基本相当,鱼越大,雄性越少、雌性越多,原因何在?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回答。希望你解开这个谜团。”此后,李璞一心扑在对金鱼的研究上。他睡在鱼池边,吃在河沟旁,细心观察记录,向渔民请教,获得大量可靠数据。同时又在多个地点、多种环境中反复实验,终于发现雄雌鲫鱼对外界环境的不同适应力以及在胚胎发育、遗传因子方面的差异,写出了《鲫鱼性比变异和选择性死亡》等四篇论文,第一次为中国金鱼立了“家谱”,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李璞长期致力于医学遗传学研究,在针对危害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他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胸腹腔渗出液与其他患者不同,通过对渗出液染色体的分析,找到了分辨良性、恶性瘤的信息。两年内连续发表7篇论文,用回输在体外激活的淋巴细胞方法实验治疗肿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他被人称为“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的先驱”。

20世纪60年代,先生开创性地开始了人类遗传咨询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1965年报道了我国第一例46,XX/47,XXY嵌合型真两性畸形,这是当时国际上第二个异源嵌合体病例,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医学遗传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1977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恢复了生物学课程。先生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医用生物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连续再版3次(1977~2001年),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正是在这本教材的指导下,对医学生物学有了初步认识并奠定了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

1978年为了帮助全国医学院校的生物学教师更快地适应新教材,正确地掌握教材的新内容,由卫生部牵头,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四川医学院联合主办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讲习班”在成都开学,从此开创了全国生物学教师团结协作的新局面。此后,先生先后主持举办了10届全国“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高级师资进修班”,为我国100余所医学院校培养了200多名骨干教师,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

1978年,为介绍国外医学遗传学科研进展概况和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医学遗传学快速前行,先生主编的《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6年更名为《国际遗传学杂志》),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介绍国外医学遗传学新进展的刊物。20世纪80年代末,在先生的带领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开始从事人类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通过攻关突破国际上人类实体瘤染色体制备技术这一瓶颈,完成并在国际上发表了胃癌、结肠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喉癌和阴茎癌的遗传学研究论著,发现了实体肿瘤中存在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改变,2001年,《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先生带领研究室参加了由14个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CHGP)。作为CHGP一员,参与承担“东北少数民族基因组的保存”项目。全体研究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市和地区,北到内蒙古海拉尔,东到黑龙江抚远,西到新疆,深入到不同民族聚集地区,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人类遗传资源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哈尔滨库,永久地保存了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人类遗传资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牵头完成的《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得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四、研究方向

人类遗传咨询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

五、主要贡献

主持编写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遗传学》等共13部优秀教材。1978年,李璞与人合著的《染色体与临床实践》出版,推动了我国染色体的研究和应用。八十年代后,李璞对正确诊断癌症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1983年、1986年,李璞先后在第15届国际遗传学会,西柏林第七届国际人类遗传学大会上宣读论文,引起各国专家的兴趣,美国一位专家特地来华与李璞教授进行两周的学术交流,这标志着李璞对癌症的染色体分析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后,李璞锲而不舍地和他的学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阴茎癌、结肠癌等人类高发恶性肿瘤,为我国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98年获得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使中国遗传学在国际遗传学领域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李璞教授注重培养人才。他先后指导培养23位医学博士,63位医学硕士。受卫生部委托,连续七年为全国高等院校培养遗传学高级师资200多人。他撰写的多部专著成为医生和医科大学师生公认的权威性参考书。他主编的《医学遗传学》成为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教材。李璞的研究成果丰厚,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当选黑龙江省政协常委。2001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的“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他人合作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璞教授曾任人类基因组织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生物学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医学研究室主任等职。

六、人物评价

李璞教授热心培养青年一代,桃李满天下。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生导师,共培养医学博士、医学硕士200余名,先后举办10届全国“生物学、医学遗传学”高师班,为100余所医学院校培养200余名中青年教师,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璞教授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先后获得校十大科学家,校优秀学术带头人,校优秀研究生导师,校级名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多种称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遗传学》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三等奖,并成为全国医学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以至研究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教材。《面向21世纪<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医学遗传学》课程率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博学多才,为人谦和,开朗幽默,大家风范是李璞教授给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他所展现的一个老科学家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为,成为了一代代遗传人心中的偶像和楷模。

象蜡烛一样燃烧象星体一样发光。——黄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春玉。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