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奎照片

杨允奎

杨允奎个人资料:杨允奎,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他倡导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上应用,并提出简化双列杂交配合力估算方法;执教30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22 17:32:38

一、个人简介

杨允奎,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他倡导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上应用,并提出简化双列杂交配合力估算方法;执教30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允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安岳县姚市乡杨家林村(现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尖山村)

出生日期:1902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1970年9月14日

职业: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拓荒者 简化配合力估算法 实现玉米三系配套 开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代表作品:《数量遗传与育种》、《小麦杂种性状之遗传研究》

字:星曙

三、人物贡献

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拓荒者

杨允奎自幼勤奋好学,小学、中学成绩优异。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1928年获庚子赔款资助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33年被授予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应聘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1935年受任鸿隽之聘任国立四川大学农艺系教授至1937年。1936年应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之请,创办四川省省稻麦试验场,任场长,不久该场易名为四川省稻麦改进所,任所长。1938年该所并入新组建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他任副所长。1941年初因经费匮乏,人际倾轧,难以开展工作,他愤然辞职在家养病。年末病情好转后又回四川大学农艺系任教并兼系主任,主讲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及田间设计等课程,同时开展了玉米、小麦、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部四川农业试验所所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任四川省农业厅厅长兼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兼任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院长,并创建数量遗传实验室,兼任室主任。1963年被评为一级教授。曾任第一、二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科协副主席,省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理事,四川省农业科技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70年9月14日因病在成都逝世,骨灰安放在磨盘山烈士陵园。

开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1936年,杨允奎在主持四川省稻麦改进所工作期间,开展了遗传育种研究。他根据1935年返川后的实际考察,发表了《四川省稻麦改进之途径》的文章。此后,在全国稻麦改进所资助下,在四川盆地组织了大规模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普查,根据52个县的普查结果,汇编成《四川水稻品种检定调查初步报告》,分上、中、下三篇。与此同时还对小麦、玉米、豌豆、油菜等大田作物的地方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1938年在其学生、助手张连桂的合作下,撰写了《玉蜀黍农家品种改良及推广纲要之刍议》一文,论述了四川玉米农家品种适应性及其利用前景,并提出适应当时盆地间、套、连作的育种目标,即早熟、大粒和抗倒伏。这些基本情况的调查为后来开展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允奎不仅重视地方品种资源的调查征集,也十分注意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研究与应用。1936年,他从美国农业部B.Y.莫里森(Morrison)教授那里得到一批原产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萨斯州的优良玉米品种,如“可利”(Creole)“得克西”(Dexi)等;1944年6月,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创建人、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时,送给他一批玉米育种材料。这些引进品种或种质都在其后的玉米育种中发挥了作用。1941年秋,杨允奎应聘到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后,就有计划地开展了小麦、玉米、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他从调查农民生产经验中得出,四川盆地内旱地间、套、连作多熟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种植制度。同时了解到以小农经济为主体、贫穷落后的农村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了某些先进技术的推广。以玉米品种改良而论,当时欧美已在广泛推广效益高的双交种,但他从当时四川农村实际出发,认为在农民贫困、缺乏技术人员、没有健全的良种繁育推广系统的条件下,配制综合杂交种比双交种更有实用价值。因为综合种可由农民自行留种,不需要技术人员辅导制种。此外,他考虑到川中丘陵区实行间套作多熟制需要早熟丰产品种,便以“201”自交系(江油玉米/可用的杂种后代选育而成)为母本,用来自川中丘陵区地方品种自交分离或地方品种间杂交后代或地方品种与引进种“可利”杂交后代选育的9个优良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混合授粉,育成了秋玉米综合杂交种“川大201”。该品种在成都东郊种植,春播生育期94天,秋播84天,其单产分别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9%和40%。

杨允奎十分重视开展与育种实践密切有关的理论研究。他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固然不可取,而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更易使人误入歧途。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利于提高育种理论水平和育种效率。他结合玉米、小麦、豌豆育种工作开展一些性状遗传研究,发表了《玉米杂种优势涉及株高与雌花期之研究》(载于美国《农艺学杂志》上)等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同时杂交育成小麦新品种“川大101”、豌豆新品种“川大红花豌”(又称红早豌),建国前已在成都市郊推广。此外,他还从地方豌豆品种“资中大白豌”中纯系选育成“川大无须豌”。这些早期成果,对我国相对薄弱的豌豆育种来说,都是可贵的史料。

实现玉米三系配套,简化配合力估算法

杨允奎是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甜玉米伪淀粉与玉米生长势之关系》就是以玉米为研究材料。1949年在四川大学农艺系任教时,他已育成一批早、中熟自交系,并且合成了早熟综合杂交种“川大201”。50年代中期又选育出多果穗的优良自交系“可36”(可利品种自交分离系)、“D0039”(得克西品种与川中地方品种杂种后代分离系)等,并利用这批自交系配制成顶交种“金可”(金皇后/可36)、“门可”(门福5号/可36)等,在川西北丘陵山区推广,获得大面积增产,第一次在四川省开创了利用顶交种生产玉米的新局面。

5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科学家注意到美国种子公司广泛利用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一省劳力、省投入、高效益的先进技术,但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他们不可能直接自美国引进有关的育种材料。50年代中期,杨允奎通过曲折途径获得一批原产美国的商品杂交玉米种子。他凭借专家所特有的敏感,推断这些杂交种子可能含有雄性不育胞质因子,运用遗传学的方法,有可能把它分离出来为我所用。1958年果然从“美国13”(U.S.13)杂种后代中发现少数分离不育株。杨允奎喜出望外,当即以优良自交系“可36”、“金57”,“门—5—2”等为父本进行测交,至1961年秋,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他的办法是一年种两季,连续选株回交,结果在回交4代中获得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系“可36甲”、“金57甲”等,并发现了强恢复力的自交系“0—14”。1962年春,他在国内首先报道了《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结果。在1958—1962年期间,他和助手们以5年种10季的加速度,完成了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所必需的基本研究,为我国玉米生产上利用该项技术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同时在理论上揭示:“雄性不育的特性,不仅受细胞质的影响,而且受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相互影响,视个体整个遗传组成的不同而有差别,这些差别又因玉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再有相异的表现”、“雄性不育与恢复特性的遗传方式,呈“剂量效应的现象”。这对玉米乃至其它作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至今犹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1962年,杨允奎的科研基地转移到位于雅安的四川农学院。为检验前一阶段所获的研究结果,他继续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选育和双交种、三交种的组配工作。在1963—1966年这一短暂的时间里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结果。他指出:果穗数、百粒重没有显著的杂种优势,而产量、株高、果穗长在杂交组合中呈显著优势的颇多,抽丝期也呈现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值因年度不同而有差异,在同年度内也因播种迟早而异,早春播较晚夏播者为大。就其涉及的各种遗传因素效应值而论,显性效应最大,居首位,次为上位性效应,再次为加性效应;在年度间,前两者又较后者变异大。可见玉米杂种优势是比较复杂的遗传现象,其构成分量有多种而不是单一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从马里共和国引进的早熟、矮秆、大穗品种进行自交分离,育成了极早熟的自交系“马里1”、“马里2”、“马里3”,并组配了四川省首批双交、三交杂种,如“双交1号”,“双交4号”、“双交7号”、“矮双苞”、“矮三交”等,在雅安、温江、乐山地区的山区县大面积推广,发挥了显著增产效果。他又一次为四川省玉米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双交种、三交种打开了局面。

杨允奎是我国最早从事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他的参与建议下,数量遗传研究正式列入《1956—1967年全国科学发展规划》。1962年,农业部批准他在四川农学院建立数量遗传实验室。他呼吁高等学校发扬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逐步把数量遗传学研究普及应用于各种作物和动物育种之中。他本人更是积极采用多种办法,在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中传授数量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并于1965年招收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中青年数量遗传教学、科研队伍。与此同时,他最早以玉米(代表异花授粉作物)、豌豆(代表自花授粉作物)为对象,结合育种实践,开展数量遗传学研究,取得了玉米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和配合力的第一批数据。“文化大革命”中这项研究被迫中断,一些珍贵的科研资料,特别是豌豆的大部分资料散失。这对于年逾花甲的杨允奎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我们在清理他身后遗物时竟然发现《玉米自交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和《数量遗传与育种》这两篇遗稿,无不感慨万千,为他身处逆境不气馁,孜孜不倦为科研的顽强精神所感动。他在《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的示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列杂交配合力的简便估算方法。这个方法比通常采用的格列芬估算法简便得多,而且实用有效。现在这个简便估算法已编入国内高校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和《玉米遗传学》之中。《数量遗传与育种》一稿5万字,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部专著,也是他呕心沥血从事数量遗传学研究与育种实践相结合的心得体会。他告诫后人:数量遗传研究要与育种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较快取得成果,为生产服务。

良师远去,风范犹存

杨允奎在四川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生产领导工作30余载,受业学生数以千计。他那起居简朴、治学严谨、为政清廉、业绩卓著的崇高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虽肩负四川省农业厅厅长、省农科院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三大重任,依然过着“粗茶淡饭布衣裳”的生活,没有官架子,保持着人民干部的公仆本色。他十分关注对现实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和传统农业技术的科学总结。在1957—1962年间,曾亲自撰写发表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文章,如《关于小麦、水稻的密植与施肥》、《增加夏熟作物的比重》、《论四川省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的基本目标》、《论四川省粮食作物传统栽培经验对自然条件之适应》等,对克服“大跃进”期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调整作物生产结构,端正作物育种方向,正确评价和利用地方品种,合理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等方面,都起了直接指导作用。作为领导干部,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唯恐有渎职守,尤其在任用干部和延聘教师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从不徇私情。一位与他过从甚密,私交很深,从事工作多年的学生,在患病时,他与夫人曾深夜掌灯在田野中为之寻采中草药,但当这位教师要求延聘自己为农艺系专任讲师时,他按该同志的实际业务水平,只同意聘为兼任讲师。1963年,杨允奎被评聘为一级教授后,认为人民给自己的报酬太多了,便坚持将晋升之工资全部作为党费交还给人民。

作为学者和教育家的杨允奎,治学严谨,注重实践,注意提高理论素养,倡导民主学风。在科研工作中,从课题总体设计、田间布置、播种、管理、收获、直至考种,都要事必躬亲。1948年,正直玉米抽穗扬花时节,他患眼疾不能亲自到田间套袋授粉。为了保证做好这项工作,他向两位助手详细交待后,不顾结膜炎的痛苦,撑着阳伞来到田间,看着助手们操作,直到他感到放心为止。他常说:“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丝不苟,马马虎虎不是科学。”他对技术操作如此严肃认真的态度,至今仍被大家传为美谈。1969年夏季,他已届67岁高龄,为尽快解决雅安山区玉米生产良种化问题,还亲赴宝兴县高山区现场考察。该县领导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提出希望他不要去,保证向他详细汇报。可是,他不顾天雨路滑,仍然坚持前往考察。

他刻苦读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为了追踪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生长点,总是千方百计挤时间自学。直到60年代中期,他仍坚持每日凌晨5—7时阅读有关科技文献。他经常对初学者说:“读书贵在精而不在多,食而不化者是得不到科学营养的。”他要求读重要经典著作,系统掌握其内容,深刻理解其精髓,然后再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他反对一览而过的读书方法,并风趣地说:“我的治学方法,就是一个‘笨’字。”实际上,这里面包涵着循序渐进、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实践检验等层次的学习劳动在内,正是他治学经验的总结。

他提倡民主学风,反对学术上的门户之见。他是一位令人敬畏的严师,但在进行学术讨论时,却是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忘年益友。他撰写的论文总要请一些青年教师提意见。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助教,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杨允奎提出的研究方案有个环节不太符合实际,于是向他提出修改原方案的建议,他听后不仅欣然同意,并鼓励那位助教说:“你做得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要面对实际,善于独立思考。”这是多么严谨的科学态度啊!

良师远去,风范犹存。杨允奎从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成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始终不渝地忠于人民事业,忠于社会主义。他那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人物简历

1902年11月13日 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姚市乡。

1914—1921年 在安岳县姚市乡小学高小、安岳中学读书。

1921—1928年 在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学习。

1928—1933年 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1935年 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

1935—1937年 任国立四川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6—1941年 任四川省稻麦试验场场长,稻麦改进所所长,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副所长。

1941—1950年 任国立四川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0—1962年 历任四川农业实验所所长,四川省农业科研所所长,四川省农业厅厅长兼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数量遗传室室主任。

1970年9月14日 病逝于四川成都。

五、主要论著

1 杨允奎.甜玉米伪淀粉与玉米生长势之关系(英文).博士论文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33.

2 杨允奎.对于离均差法新公式之建议.河北农学院学报,1935.

3 杨允奎.内江、简阳甘蔗及糖业调查(一、二、三).国立四川大学周报4(21—24),1936.

4 杨允奎.四川稻麦改进之途径.四川省建设厅,建设周讯,1937.

5 杨允奎.玉蜀黍农家品种改良及推广纲要之刍议.中华农学会21届年会宣读论文,1938.

6 杨允奎.杂种优势各家臆说.四川大学农学院,新农林,1942.

7 杨允奎.小麦杂种性状之遗传研究.四川大学农学院,新农林,1945.

8 杨允奎.遗传原理述要(讲义).四川大学农艺系,1946.

9 杨允奎.杨(开渠)先生任教十周年.中央日报,1946,5,26(第四版).

10 杨允奎.川大玉米试验报告——综合品种之育成.四川大学农学季刊,1949.

11 杨允奎.应用间接法测算遗传中之交换值.中华农学会报,1949.

12 杨允奎.玉米杂种优势涉及株高与雌花期之研究(英文).美国农艺学杂志,1949.

13 杨允奎.豌豆开花习性的研究.农业学报,1950.

14 杨允奎.几年来四川省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四川农业,1957.

15 杨允奎.关于小麦、水稻的密植与施肥.四川农业,1959.

16 杨允奎.增加夏熟作物的比重.四川农业,1959,(10).

17 杨允奎.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四川农业,1959,(11).

18 杨允奎.论四川省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的基本目标.四川农业,1960,(2).

19 杨允奎.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作物学报,1962,1(1):35—42.

20 杨允奎.论四川地方品种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1962,(3):16—17.

21 杨允奎.论四川粮食作物传统栽培经验对自然条件之适应.中国农业科学,1962,(9):1—4.

22 杨允奎.利用雄性不育特性制造玉米杂交种的研究续报.作物学报,1963,2(3),297—302.

23 杨允奎.数量遗传与育种(专著遗稿).1967—1968.

24 杨允奎.玉米制种讲义.(油印本)1967.

25 杨允奎.玉米果穗数量遗传的初步研究.遗传,1979,(2).

26 杨允奎.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四川农学院学报.1983.1(1).

六、纪念文选

自强不息遵古训,厚德载物怀民生。

科教兴国垂典范,人能弘道道弘人。

西江月

追踪遗传育种,巡回课堂田间。毕生辛劳多贡献,吾师功德圆满。

授徒科研理政,严谨务实清廉。亮节高风誉杏坛,遗范桃李同沾。

浪淘沙

俯仰为兴农,仆仆匆匆。雨打风吹也从容。三尺讲台万顷地,尽揽胸中。

心系众与公,懿德恢弘。一代师魂贯苍穹。杨门弟子三生幸,长沐薰风。

杨允奎教授是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他为我国、尤其是为我省的农作物生产和研究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刚直不阿、襟怀坦荡的高尚人格,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崇高精神和大力扶持青年、提携后进的高尚品质,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名高不自恃的高风亮节,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七、人物信念

为国立志

杨允奎从小勤奋好学,每晚母亲纺线到深夜,他也读书到深夜。1921年,品学兼优的他考上了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1928年获“庚子赔款”资助留美。

杨允奎从小便为祖国的贫穷落后痛心,因此他为国求学的目的十分明确。最初他想学医,以治病救人,但后来有人劝他:“在今日之中国,请得起医生的还是少数的有钱人,广大的中国人吃饭穿衣都有问题,还是学农吧!”这话对他震动很大,家乡农民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但仍食不果腹的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改变了初衷,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农学系学习。

俄亥俄州立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使他欣喜若狂,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但在玉米生长季节,他常开着一辆旧车不远千里到美国玉米带实地考察,老师们非常喜欢这个来自东方聪慧勤奋的青年。因此,1932年当他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的导师尽力挽留他在美国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但杨允奎婉谢了导师的好意,怀抱为国兴农之志,毅然回到贫穷的祖国。

科研报国

杨允奎是抱着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玉米产量的宏图大愿回国的。1937年他应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之请,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后改称稻麦改进所)。在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后,他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科技人员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资源普查。这位吃过“洋面包”的教授和其他人员一样,跋山涉水,历经数月,吃干粮,住农家,考察了52个县的农村,获得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数据,这为他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和改良作物品种提供了依据,也为他以后领导四川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此时,以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在美国诞生了。杨允奎是我国杂交玉米育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回国后他利用与美国农业部蒙里森教授以及他在美国的同窗好友,后成为美副总统的华莱士的关系,得到一些美国优良的玉米品种,用来和四川当地的品种进行杂交,开始培育自交系。到1945年,杨允奎及其同事先后培育出五十多个玉米双交、顶交优良组合,增产幅度都在10—25%。玉米的大幅度增产,为当时的抗战提供了有力的粮食支持。

抗战胜利后,杨允奎更是精神振奋,他致力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玉米综合种,将9个优良自交系混合授粉,育成6个综合品种。其中的川大201直到50年代仍是四川部分地区的玉米当家品种。他从美国杂交种分离出来的优良自交系可—36、D—0039和金2都是玉米育种的宝贵原始材料。

新中国的成立,使杨允奎与其他科学家一样,感到热血沸腾!已经步入中年的他,焕发出生命的朝气,全身心地投入到钟爱的事业中。在他的主持下,40年代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川农56—1号,顶交种金可和门可等,第一次在四川省开创了利用顶交种生产玉米的新局面。60年代,又结合数量遗传学研究,选育了双交1号、双交4号、双交7号、矮双苞、矮三交等,为大面积推广玉米杂种开辟了道路。

杨允奎还是我国最早从事农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的人员之一。他根据国际上数量遗传研究的进展状况指出,数量遗传学必须同育种相结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他自己率先在玉米育种中加以运用,取得了玉米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和配合力的第一批数据。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农作物数量遗传研究正式列入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经农业部批准,1962年在四川农学院正式创立我国第一个农作物数量遗传实验室。

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文革”动乱使他的宏愿化成泡影。他蒙受了莫须有的罪名,但年逾花甲的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事业,白天“交待问题”,晚上躲在“牛棚”伏案写作,后终因查不出任何证据而被“解放”。他刚获得自由即要求恢复玉米科研,并到宝兴山区作玉米生产及品种考察推广工作。调查中他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体弱多病之躯步履蹒跚地踏遍了宝兴县的山区平坝。他发现宝兴山区有一个农家玉米品种“二早子”,各方面性状表现很好,就选它作原始材料配制顶交种,以解决山区玉米的适应性能问题。经培育的顶交种长势茁壮,可望获取高产,但杨允奎却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在病榻上他一再叮嘱“要好好管理,我病好后去收获考种。”然而壮志未酬,他没能亲眼看到辛勤培育的良种大面积推广就与世长辞了。

先生驾鹤而去,留下未竟事业。他的助手在清理其遗物时竟还发现《玉米自交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和《数量遗传与育种》两篇遗著,不禁对杨老先生身处逆境不气馁,孜孜不倦为科研的顽强精神感慨万千。

只唯实不唯上

杨允奎一生刚直不阿,人格高尚。他是一位只唯实、不唯上的正直科学家。

30年代中后期,杨允奎主持稻麦改进所工作时,有次省府下了一道“训令”,杨允奎认为不合实际,便叫人退回去。后来有人告诉他,省府的“训令”带有命令性,不能由下级退回,杨允奎听后也一笑置之。

“大跃进”时,杨允奎对当时违背规律的做法很有看法。一次他因公出差,顺路回家,时值仲秋,社员在田里栽晚稻,他立即招呼乡亲:“起来歇歇,白露都过了,栽上也没收成。”社员回答说:“这是上面布置的,不种不行!”杨允奎立即返回县城,向县里领导说明情况,随后给社里调去了一批红苕作种,使很多乡亲度过了灾荒。

他提倡学术民主,拒斥门户偏见,经常告诫:学术上的问题最好让实践判断正误。杨允奎是从事孟德尔一摩尔根遗传学研究的,50年代初全国掀起对摩尔根遗传学的批判,但杨允奎仍是坚持介绍摩尔根遗传学的科学道理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客观地介绍米丘林遗传学原理方法,提出其中尚待实践的地方。

他本人也非常看重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从不因自己是大专家而独断专行。有一次,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助教,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先生提出的研究方案的一个环节不太符合实际,于是向他提出修改方案的建议,他欣然同意,并鼓励那位助教:“你做得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要面对实际,善于独立思考。”

杨允奎以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精神,在强权面前不违背一名科学家良知的高尚人格,为后人树立起一块丰碑。

八、教育经历

精心育人

在生活上,杨允奎非常关心年轻人。有一次一位助手突然患病,杨允奎听说后非常着急,积极为他寻医问药,后来听说某种草药对此病有特效,时已深夜,他不辞辛劳手持电筒到田野里去寻找,并亲自把药送到病人家中,一再嘱咐立即服用。

但是在工作中,他一贯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要求和严密的工作方法这“三严”作风来培养学生,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一次一位年轻的助手在玉米种还未完全干时就脱粒,这很容易影响发芽,杨允奎发现后,当即严肃指出,他说:“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丝不苟,马马虎虎不是科学。”他还说:“搞科学就是老老实实做学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反复试验。”他曾风趣地说:“我的治学方法,就是一个‘笨’字。”实际上,这里包含着循序渐进、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实践检验等内容。

杨允奎极为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他认为事业要发展,必须后继有人,因此他在学校有意识地将留在身边工作稍久的助手和那些刚留下来的更年轻的助教组合成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杨允奎曾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之心可见一斑。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