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碧照片

张文碧

张文碧个人资料:张文碧nn(1910—2008)nn江西省吉水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资料更新时间:2024-02-28 21:23:36

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人物 军事领域人物 各时代军事人物 开国少将

一、个人资料简介

张文碧nn(1910—2008)nn江西省吉水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张文碧 - 简介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司令部特派员,独立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七军团营,团特派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师特派员,挺进师第三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部调查统计科科长,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一师南通警卫团政治委员,浙东纵队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三旅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三、张文碧 - 事迹

不会书写自己名字

1930年参加红军后在红3军9师特务连当兵。耿飙在9师举办教导队,张文碧也参加了。张文碧也只会写个“文”字,连“张”字也不会写。张文碧说:“我爷爷说过,为我的名字向祠堂交钱比别人多交了二十文,碧玉,没错。”

开辟边境寻机作战

1935年9月,粟裕、刘英各自带一部分队伍到闽浙边境寻机作战,命1纵队纵队长王屏、政委杨金山、供给部部长刘述云和张文碧带领60多名精干战士去浙东寻找党组织,开辟新的游击区。队伍到达天台山后,刘述云和张文碧这一股在八宝山上被敌人围困6天,没有粮食,靠野果充饥。第6天遇上暴风雨,张文碧等人曾被雷打得昏了过去。离开八宝山后,张文碧得知王屏带的一股被敌人消灭,他带领10个人一直隐蔽在山区,1936年4月找到了粟裕。

巧妙隐藏躲避敌军

1936年6月,张文碧担任2纵队政委,1937年1月,部队与敌军遭遇,队伍被打散,张文碧身边只剩下一名战士。张文碧找到刘英,刘英交给他11个人和14支枪,在深山坚持斗争。有一次敌军来搜山,他们就躲在一个大瀑布里,让瀑布做门帘,敌军始终未发现。建立新四军时,张文碧带着这11个人,参加了新四军。随粟裕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保卫股长、锄奸科长、军法处长、团政委。

一批地图结缘平阳

1937年2月,张文碧带领一支小分队,在龙泉到云和的公路上伏击了敌人的一辆军用车,还缴获了一批军用地图,这些正是挺进师急需的军用品。

当地群众为了掩护部队,采取了很多对策。大约一个月后,张文碧终于在瑞安土井东坑村(今属文成县)找到了刘英同志。此时,闽浙边临时省委正在争取和国民党浙江当局进行合作抗战事宜的谈判。刘英见到张文碧很高兴,当即把省委机关仅有的10多个人都交给他指挥,要他继续寻找粟裕,以共同商议国共合作抗战的大事。

敌军操练一清二楚

由于山路崎岖,张文碧一行每人带上一根木棍以方便行军。通过敌人封锁线时,为了避免木棍在地面上敲出响声,大家在木棍的底端扎上好几层破布。而且互相之间说话很小声,有时遇到突发情况,大家干脆不说话,彼此像哑巴似的打手势。为了不留下行军痕迹,他们还经常要把踩倒的青草扶起来……但由于敌人岗哨密布,盘查得很严,张文碧一行只好折回平阳,在地下党的掩护下开展隐蔽斗争。

为避免目标暴露,张文碧的部队分散到平阳县凤卧、山门等地可靠的群众家里。在那里居住期间,张文碧还教了房东几招日后对付敌军盘查的办法,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抗日干校人才辈出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1938年1月15日,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借用原平阳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张文碧时任闽浙边临时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会给学员们上几堂课。

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开展军事演习,张文碧带领一支部队扮演日寇,在山头防守,粟裕则指挥学员进攻。在强占山头阵地的时候,一位学员把泥块当手榴弹向阵地扔去,不巧正好砸在了张文碧的额头上,张文碧当场就头破血流。“我马上就火了,下令把那个学员捆起来,他被我吓得脸都白了。粟裕同志了解情况后,当场就批评我说:‘你捆他干什么,马上把他放了。打仗就是这样的,这还是一场演习呢,真的交上火你怎么办?’”

北上出征饮马平川

1937年9月的一天,正在浙西南山区一带隐蔽战斗的张文碧,突然接到刘英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信上说,省委和国民党浙江当局进行了国共合作谈判,并已达成协议,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即将正式改编为新四军,要求各部队迅速赶到平阳山门街集中,听候整编。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领挺进师主力部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与其他几路部队在凤卧镇吴潭桥水尾宫会合,一起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行军,改编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的挺进师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古镇,编入新四军第2支队,张文碧任支队政治部保卫科长。

浴血奋战建根据地

1942年,新四军派谭启龙、何克希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特地从苏中军区抽了老一团参谋长刘亨云和南通警卫团政委张文碧做助手一同前往。刘亨云、张文碧同为江西老表,浙东曾是他们跟随粟裕、刘英在叁年游击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地方。何、谭、刘、张到浙东后,分别担任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他们制定了“坚持叁北,开辟四明、挺进会稽”的战略方针,何、谭、张率四支队挺进四明,夺取了四明山重镇梁弄,建立了根据地中心区,显示了加强领导后浙东部队的力量,使浙东成为新四军八个战略单位之一。

随后,张文碧等人率部在浙东创建了抗日根据地,高举抗日大旗,直到抗战胜利。

敢负责任具有远见

三年困难时期,张文碧任12军政委,他有两件事充分表现出有主见,敢负责的优良品德。

一件事是当时12军由江南调到皖南的屯溪以西各县驻防,部队住地分散,还要自己烧砖、打石头、盖营房及修筑国防工事,任务重,时间紧。加上平时的军政训练,以及为解决粮食、副产品不足所从事的农、副产品生产等。战士们很幸苦,而生活又很困难、艰清苦。张文碧作为12军政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久,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到12军住地视察。张文碧抓住这个机会,带着王必成跑遍12军个各个基层部队,边走,边汇报,现场向王副司令员反映部队的困难。王必成于是给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打电话,说明当地驻军情况,许司令员立即报请军委同意12军撤回原驻地金华一带。

另一件事是当时国家处于叁年困难时期,食品供应暂时紧张,有些部队的高级干部就用公家的饲料在自己家养猪。张文碧不但自己不养还带头反对,并向南京军区副司令王必成反映这个问题,他说:“大家生活困难,当干部的就更要和群众同命运、共患难,如果群众吃糠,干部吃肉,当然不好。”王必成听了笑着说:“张文碧,你还能看出问题来。”

四、张文碧 - 纪念

2008年3月24日上午,张文碧同志纪念碑揭碑仪式在余姚梁弄镇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剑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张永祥,张文碧夫人王唯等参加揭碑仪式。

四明山是张文碧等革命前辈浴血战斗过的地方。为了继承发扬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老区人民在梁弄镇狮子山落地梅花山坪竖立起一座座纪念碑。如今,谭启龙、何克希、刘亨云、顾德欢等抗日战争时期浙东区党委、新四军浙东纵队,解放战争时期浙东临委、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的老红军、老领导的纪念碑已有10余座。

张文碧亲属,张文碧老战友、老部下及其子女以及各界人士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揭碑仪式。

五、张文碧 - 参考资料

[1] 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b268222/d46259331.htm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