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故事
事迹
记录

惨烈南苑保卫战,佟麟阁赵登禹是如何牺牲的?

发布时间:2019-12-19 16:33:32

“七七事变”时,日军在华北只有6千人左右,而我军仅在平津地区就有10万大军。可抗战一爆发,我军就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高级将领壮烈殉国,两位将军到底是怎么死的?

惨烈南苑保卫战,佟麟阁赵登禹是如何牺牲的?

卢沟桥事变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丰台)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

8日,日军包围宛平城,重炮轰击。日军虽装备精良,但中国军队并无畏惧之色。29军的战士向以骁勇著称,最厉害的是他们的大刀队。1933年长城会战,赵登禹亲率800大刀队突袭日军,喜峰口大捷大刀队成名,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便是由此而来。

喜峰口战役大刀队

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蒋介石在庐山。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

日军没有想到我军的坚决回击,强攻不行,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缓兵之计,实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战斗打打停停,边打边谈,直到7月25日,日军援兵到来,日本作战部署基本完成。此时,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迟缓了第29军部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

25日,日军援大举进攻,期间签的多份协议都成了废纸。26日,日军进攻廊坊,双方展开激战,敌我均伤亡惨重。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

南苑保卫战

7月26日,日军已经决定全面发起总攻,而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拥有300万人口的北平城。

而此时日军已经从三面合围北平,只有南面尚没搞定。由于吉星文部在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坚守,日军一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此次日军主攻的方向自然是北平城的南面!

对日军来说,打宛平,不如直接进攻南苑。一旦南苑被攻陷,北平四面完全被围,也就是囊中之物了。至于宛平城无论29军是否死守,已经并不重要了。

南苑有29军重兵和29军的军部,是守卫北平南边最重要的一个基地,也是29军指挥中枢。

南苑兵营位于现在的北京市丰台区南苑机场内,从清朝以来就是京畿一带训练军队的一个基地,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袁世凯,冯玉祥都曾经把指挥部设在南苑,现在的29军也是这样。

日军把战役重心放到了南苑。宋哲元也判断到日军会进攻南苑,积极调兵防守,由此南苑保卫战就开始了。

宋哲元誓言

首日血战 日军被击退

1937年7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南苑。那时正是守军力量最薄弱的时候。此时,共有37师一部、佟麟阁副军长率领的军部机关人员、军官教育团、特务旅孙玉田部两个团、骑九师郑大章部的一个骑兵团和“一二九”运动之后热血学生组成的一个学兵团(还没有发枪)。

于是,宋哲元军长急令赵登禹132师迅速进驻南苑,想以新锐之师阻击日军进攻。急于赴战的赵登禹师长只带身边一个团先行赶到南苑,另外增援的部队尚在途中。其中两个团刚到团河,主力部队还在涿州。镇守南苑的部队,此时约略7000余人。

赵登禹师长虽然受命担任南苑防御总指挥,但因27日刚到南苑,立足未稳,情况不明,联络不畅。当时,他真正能调动的人马,也只有自己的那个团而已。

赵登禹

更不幸的是,因汉奸潘毓桂的出卖,日军早已掌握了该师增援部队的行军路线,在团河设下埋伏。结果,赵师长的两个团误入日军包围圈,经激战后全部被歼,只有一个团长突围到南苑,向赵报告情况。

27日深夜日军发起进攻,在川岸师团40门重炮的掩护下,牟田口廉部队首先突击力量相对薄弱的南苑学生兵团驻地。日军担任第一线指挥的一木清直所部,率先冲进守军阵地,不料纷纷踏上地雷,伤亡惨重。日军被炸蒙了,嗷嗷乱叫。据战后一木清直回忆说:“他身边的炮兵协调员被炸昏了头,对着话筒大叫‘打近了,打近了’!原来,他把地雷的爆炸当成了自己的炮火。”

一木清直所部虽然遭受重创,依然嚎叫着向前猛冲,跃进战壕和迎来的学生兵团展开了肉搏战。当佟麟阁率领的军官教育团和特务旅一部赶来反击时,一木清直又被从阵地上赶了下来。总之,日军27日的南苑攻击战以失败告终。

1100名学生兵血洒战场

28日凌晨,日军总攻南苑。战斗一打响,炮火依然集中在南苑阵地南边的学生兵团驻地。学生兵团虽已遭伤亡,但学兵们依然宁死不屈,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又有几百名学兵英勇牺牲。据后来史料记载,学生兵团“伤亡十倍于日军”。

这些牺牲于肉搏战的学兵,都是北平各大、中学的学生,多是“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为抗日投笔从戎的。当时,日军扑向南苑的时候,他们领到抢支才几个小时,打仗的知识都没有,但是非常勇敢。

他们为祖国而战,牺牲在南苑这块土地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1700人的学生兵团,活着回到北平的不过600人而已。

佟麟阁

撤退途中 英烈殉国

28日清晨,日军飞机到南苑助战,没有防空经验的29军损失惨重,通讯系统完全被毁坏。日军迅速占领了29军的一线阵地,南苑的外壕、外墙也被日军突破多处,形势非常危急。

战斗到上午10点的时候,日军随军战地记者冈部孙四郎,被29军击毙。南苑战斗的前两天,他还写过一篇战地新闻稿说:“敌人的伤亡很大,但是战斗精神依然旺盛,有的机枪手被打倒几次,依然站起来射击。”还说:“我们的伤亡也在不断上升,我的身边,已有40人高贵的战死。”

这段话,虽然是为日军侵华唱赞歌,但正好说明了中国军队抵抗日军进犯的英勇和顽强。

日军军官川岸文三郎惊悉冈部亡命的消息后,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冈部的尸体”,又“命令轰炸机部队,全力加强对南苑的轰炸与扫射”,一瞬间南苑变成一片火海。川岸还“命令驻扎通州的萱岛联队来南苑,从背侧夹击守军”。如此,南苑形势更加严峻了,于是守军奉命开始撤退。

28日下午4时,当南苑守军撤退到大红门一带时,不料落入日军萱岛联队的伏击圈。日军以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猛烈射击,加之头上的敌机猛烈轰炸,守军遭到重创,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在这里殉国。

据幸存者回忆,当时撤退时,赵登禹因此前战斗中腿部已经负伤,乘坐在一辆黑色轿车中指挥余部撤退,不幸再次负伤,但是依然指挥余部反击,不料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两腿,当场昏迷。醒来后,他对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到城里告诉我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说完就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另一位将军佟麟阁,先是被枪击落马下,带伤继续指挥突围,后再次中弹身亡,时年45岁。

据统计,南苑守军7000余人,阵亡5000人之多,大部分牺牲于大红门这次战斗中,只有郑大章残部突出重围,回到北平。另一部人从南苑向南突围,“李鸿斌随冯玉祥的大儿子冯洪国去了固安,成功地逃出了日军的包围。”

据记载,29军在平津一带战役中,“南苑保卫战”是最为惨烈的一次。

南苑保卫战以失败告终,导致宋哲元下令放弃北平,29军全线南撤。从此,在中国的国土上,艰苦的八年抗日战争开始了。

日军绘制的卢沟桥地区形势地图

汉奸的下场

值得说明的是,整个南苑保卫战的失败,汉奸潘毓桂的出卖扮演了重要角色。

团河增援部队遭到伏击,是因为潘毓桂的出卖;日军首先对准南苑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生兵团下手,也是因为潘毓桂的出卖;  最让人痛恨的是大红门受伏击,损失惨重,两将军殉国,同样因为汉奸潘毓桂的出卖。

原来,发现日军不断增兵,南苑又遭袭击,宋哲元军长料定南苑难守,于28日上午就给赵登禹下达了撤离南苑的命令。但由于南苑通讯系统都被日军摧毁,于是冒死派员,几经周折,撤军“命令”才送达赵登禹手中,这已是28日下午1点的事了。其间汉奸潘毓桂,早已把宋哲元的撤退命令,包括撤退路线告知了日军,这样,才发生了大红门一带惨遭伏击的事情。

汉奸潘毓桂

潘毓桂何以在“南苑保卫战”中能知道29军最上层的机密呢?还得从军长宋哲元说起。

原来,在对日问题上,宋一开始是摇摆不定,潘正是宋对日表示“亲善”的窗口。在宋看来,“打”,要靠冯治安、何基沣他们;“和”,还要靠潘毓桂等人。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旧军人,极重封建理念。潘与宋为两代世交,宋的父亲原为潘父幕僚,因此宋对潘信任不疑,视作亲信。在机密问题上,宋也绝不背潘。但是潘毓桂其人,又的确是个死心踏地的汉奸,是宋哲元所没想到的。这就是汉奸潘毓桂能够出卖29军的症结所在,也是南苑保卫战损失惨重的症结所在。

南苑保卫战后潘毓桂情况如何?因与日本“精诚合作”,分得伪北平市警察局长的职务,不久升迁伪天津市市长。

抗战结束后,潘毓桂被民国政府逮捕,从北平押解南下途中,身上还挂着“汉奸潘毓桂”字样的布条,一路之上,遭到万人唾弃。由于潘家上下打点,并请著名律师为其辩护,当时民国法院以“潘1939年离开伪职,有悔悟之心”为由,从轻判处并很快得以保外就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人民政府认为潘毓桂所犯罪行远未清算,以汉奸罪名将其再次逮捕。潘毓桂1961年死于狱中,这就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汉奸潘毓桂的可耻下场。

国内报纸关于公祭佟麟阁赵登禹二将军的报道

后世纪念

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高级将领之一。

七七事变时,佟麟阁以二十九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他通电全国的誓言是:“杀敌救国,军人天职”。他号召官兵:“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对大学生训练团讲话时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你们可把我绑至天安门前,挖我双眼,割我双耳。”

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将南沟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2014年9月,佟麟阁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09年,佟麟阁将军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东高度评价佟麟阁:“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赵登禹将军

赵登禹,国军将领,抗日烈士。曾任冯玉祥的随身护兵,“中原大战”后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喜峰口大捷后,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卢沟桥事变后,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褒奖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毛泽东主席为赵登禹亲属签发了《北京字第捌拾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1997年,北京市大红门中学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中学。

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冯玉祥亲笔在照片上题写了“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来称赞赵登禹。

毛泽东高度评价赵登禹:“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