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尔丘克照片

邦达尔丘克

邦达尔丘克个人资料:邦达尔丘克(1920~1994) 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 苏联著名电影演员、导演。1920年9月25日生于别洛焦尔卡,1994年10月20日卒于莫斯科。……
资料更新时间:2020-01-22 09:46:56

一、个人简介

邦达尔丘克(1920~1994) 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 苏联著名电影演员、导演。1920年9月25日生于别洛焦尔卡,1994年10月20日卒于莫斯科。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邦达尔丘克

外文名: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

国籍:苏联

出生地:别洛焦尔卡

出生日期:1920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94年10月24日

职业:演员 ,导演

主要成就: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82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 198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大奖

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红钟》《未完成的故事》、《他们为祖国而战》等

三、谢尔盖·人物简介

1920年9月25日生于别洛焦尔卡。曾在罗斯托夫的戏剧学校学习过,后来参加了卫国战争。1946年复员后进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表演系,是格拉西莫夫“格拉西莫夫”的学生。1948年尚未毕业时在《青年近卫军》中扮演第一个角色瓦立卡。

他所导演并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一个人的遭遇》(1959年),这以后,他主要担任导演,有时参加演出。

邦达尔丘克能扮演各种人物,他曾成功地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职业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像,并善于把人物内在的、较深层次的细微心理刻画出来。主要有:叶尔肖夫(《未完成的故事》,1955年)、柯洛斯捷列夫(《谢辽沙》,1960年)、兹维亚根采夫(《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年)等。他扮演的历史人物有谢甫琴科(《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1957年);俄罗斯以及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形像有迪莫夫(《跳来跳去的女人》,1955年)、奥赛罗(《奥赛罗》,1956年)、彼埃尔(《战争与和平》,1967年)、阿斯特洛夫(《万尼亚舅舅》,1971年)、谢尔盖神父(《谢尔盖神父》,1976年)、叶梅里扬(《草原》,1978年)等,其中,由他自己担任导演的影片有:《他们为祖国而战》、《战争与和平》和《草原》。

四、谢尔盖·荣誉奖项

《他们为祖国而战》获1977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瓦西里耶夫兄弟奖;

《战争与和平》获1965年第四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及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邦达尔丘克还与墨西哥、意大利等国共同导演了影片《红钟》,获1982年第2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外,他还是苏联国立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授,与妻子斯考勃采娃一起领导一个工作室,为苏联电影事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演员。

五、谢尔盖·艺术生平

1937年,17岁的邦达尔丘克考入罗斯托夫戏剧学校,同时在叶伊斯基剧院兼任演员。最终他没有能够从学校毕业——战争爆发了。

1941-1942年作为文艺兵在格罗兹尼红军剧院当演员。战争期间的数次险恶遭遇后来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再现。

1946年邦达尔丘克复员,考入全苏国立电影学院表演系(插班读三年级),师从谢尔盖·格拉西莫夫。1948年毕业。

1948年,格拉西莫夫挑选了一些得意门生——电影学院在校生——出演《青年近卫军》。邦达尔丘克的角色是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瓦利柯。这是他第一个电影角色,也是他毕业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0年,邦达尔丘克主演莱兹曼执导的《金星英雄》。影片弘扬的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鼓舞苏联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得到斯大林的褒奖。

1952年邦达尔丘克在《塔拉斯·舍甫琴科》一片中扮演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科,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水晶球大奖。斯大林亲自接见他,夸他是“真正的人民演员”。邦达尔丘克被授予“苏联人民演员”称号。一般来说这个称号必须要经过“俄罗斯功勋演员——俄罗斯人民演员——苏联功勋演员”几次授予才能获得,获得者多半是白发苍苍的老演员,但是32岁的邦达尔丘克跳过了其它称号,直接戴上“苏联人民演员”的桂冠,成了这一荣誉称号最年轻的获得者。

1956年——在尤特凯维奇执导的影片《奥塞罗》中扮演男主人公,这一角色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他塑造古典人物的艺术功力。影片的女主演伊琳娜·斯科布采娃成为邦达尔丘克的终身伴侣,二人一起在电影学院授课。后来,伊琳娜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中扮演海伦。

1959年,他成为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一名导演,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一个人的遭遇》,并在片中扮演主角安德烈.索科洛夫。邦达尔丘克出乎寻常地把写实与激情糅合在一起,赋予红军士兵索科洛夫这个人物以勇气、力量以及温暖的人性的光芒。影片获得一系列奖项,其中包括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大奖。

(60年代中-70年代)

60年代以后,邦达尔丘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导演方面。1964-1967年,邦达尔丘克耗时四年、动用两个军约15000兵力,拍摄了四集史诗电影《战争与和平》。影片获得1965年第四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1969年美国金球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像奖。

1970年的鸿篇巨制《滑铁卢》再次证明了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在创作战争历史题材影片方面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在这部影片中,邦达尔丘克不仅成功地展现了滑铁卢战役宏大的规模,而且全面、深入地刻画出双方统帅——拿破仑以及威灵顿公爵的心理肖像。

1975年导演《他们为祖国而战》(Onisrazhaliszarodinu)获戛纳金棕榈奖提名。

70年代他先后在米哈尔科夫·冈察洛夫斯基的《万尼亚舅舅》中扮演阿斯特罗夫,在塔兰金的《目标的选择》中扮演库尔恰托夫院士、在《谢尔盖神父》中扮演谢尔盖神父,在自己执导的《草原》中扮演叶梅里扬、在《他们为祖国而战》中扮演兹维亚金采夫...象从前一样,他的表演艺术的核心是强烈的、激情洋溢的个性,他的表演富于魅力,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感召力以及道德感、责任感,并且自始至终满怀着对不幸者、弱小者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怀。

电影教学

电影创作之外,自1971年起,在邦达尔丘克还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领导一个演员工作室,与妻子斯阔布采娃一起从事教学工作。1974年,他被全苏国立电影学院聘为表演系教授。

(80年代)

1982年导演《红钟》RedBells。运用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电影《红钟》

90年代初,邦达尔丘克与一家意大利公司签订合同,合作拍摄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不朽之作《静静的顿河》(QuietFlowstheDon),邦达尔丘克本人担任导演。到1993年4月,所有的拍摄工作都已经完成,邦达尔丘克本来应当开始剪辑,可他开始做的事情却是与意大利制片方长达19个月的交涉。邦达尔丘克请求制片方提供后续资金以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意大利人却背着他满世界兜售(包括出租)这部半成品——就好像俄罗斯著名导演的这部新作已经完成了一样。1994年十月,失去信心、心力交瘁的邦达尔丘克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化解自己与制片方的矛盾纠葛,但他没有来得及-1994年10月20日,邦达尔丘克病逝于莫斯科。

2006年俄政府买回了《静静的顿河》的胶片,由邦达尔丘克的儿子费多尔剪辑之后在电视台放映。

六、谢尔盖·身后

邦达尔丘克墓碑: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墓是座雪白的方墩子,上边刻有墓主的侧面雕像。雕像表情严肃,眯缝着眼睛,紧皱着眉头,蓬松的头发,浓密的胡子,一支手托着下颚。他在沉思。这是很出色的一座雕像。雕像的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凯尔别利。墓碑下端是黑色基石,前右角处有一块雪白的石台,上边刻着圣十字架。

邦达尔丘克的电影在中国有过很大的影响。他本人也一度是苏联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文艺界的改革使这位电影人发生了巨变,新人对他进行抨击,使他失掉了权威的职位。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