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江照片

储江

储江个人资料:储江(1916.03--2011.01),男,原名储兆瀛。江苏省宜兴县南庄镇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顾问、省纪委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21 21:03:00

一、个人简介

储江(1916.03--2011.01),男,原名储兆瀛。江苏省宜兴县南庄镇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顾问、省纪委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储江

别名:原名储兆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宜兴县

出生日期:1916年3月

逝世日期:2011年1月18日

职业: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储江关心下一代文集》,《储江影集》

三、人物履历

储江,原名储兆瀛。1916年3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南庄村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先任江苏宜兴县南林镇支部书记,苏州特委组织部干事,苏中区委组织科科长,苏中第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1945年任苏中沙沟市委书记、兴化县委副书记。

1947年任华中第二地委民运部部长。

1949年任苏南镇江市委书记。

1953年2月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53年4月-1954年8月兼省级机关党委书记。

1956年10月任江苏省委政法工作部副部长。1957年2月任省委监委常委。

1958年1月任苏州地委书记、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5年任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

1977年12月任江苏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南京市委书记、第一书记(1981年10月)、省委组织部部长(1982年1月起)、省纪委书记、第一书记、南京市革委会主任(-1980年12月)。

1982年6月任江苏省委顾问。

1983年4月-1988年2月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四、人物生平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储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8日16时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2011年1月24日上午9时,储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大厅举行。

储江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并送了花圈。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王岐山、回良玉、刘延东、李源潮、朱镕基、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迟浩田、张震、王丙乾、顾秀莲送了花圈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储江同志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共产党人,他为江苏革命成功、建设发展、人民幸福作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战友、老同志。

储江同志1916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南庄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宜兴县南庄镇党支部,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宜北区委组织委员。1940年9月以后,他相继任中共苏北特委组织部干事、苏中区党委组织部科长、苏中兴(化)东(台)泰(州)特区工作委员会代理书记、苏中区党委组织部科长、苏中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苏中区党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兼)、苏中区党委民运部科长等职。在苏中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他为在华中地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干部保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7月至1949年2月,储江同志先后担任苏中区党委直属沙沟市委书记、华中二地委兴化县委副书记、华中二地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等职。他和战友们坚持敌后、出生入死,依靠群众支援前线,抗击国民党军队重兵的进攻;同时坚持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开展土地改革复查运动。他所参与领导的土改与民运工作,为巩固地方政权、支援华中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解放军渡江及建国初期,储江同志奉命参与接管镇江,先后任镇江市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兼市政协主席、苏南区党委纪委副书记兼苏南行政公署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他为建设和巩固人民政权,维护在新形势下苏南党组织的纪律,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江苏恢复建省以后,他先后担任了江苏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级机关总党委书记、省委政法部副部长,为建省初期的党组织建设、肃反斗争和政法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57年11月,储江同志任苏州地委第一书记、军分区第一政委。他和苏州人民共同谱写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一页,点燃了日后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星星之火;他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尽力防止和扭转“左”的倾向,保护了大批基层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严酷冲击下,他为保护战友、同事与基层干部,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也处处受到爱戴他敬重他的干部群众的保护和支持。他在姑苏水乡辛勤耕耘15年,与苏州人民共同谱写了丰富而壮丽的篇章。

1972年3月,储江同志任淮阴地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极左路线,大刀阔斧地解放大批受迫害的干部,保护和安置南京等地下放到淮阴的干部;妥善协调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群众的矛盾,努力营造安定团结的局面;为淮阴人民解决温饱,为把淮阴建设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75年9月,储江同志任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1977年8月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同年12月任江苏省委书记,继续兼任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南京警备区第一政委,并先后兼任省纪委第一书记、省委组织部长。

他在省委和南京工作期间,经历了由大乱走向大治的非常时期。1975年他到省委工作后,全力支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旗帜鲜明地抵制“四人帮”对江苏和南京的干扰破坏,竭尽全力地贯彻中央安定团结的方针,稳定局势,保护受“四人帮”迫害的干部群众,尽力把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努力抓生产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他和南京人民一起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他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正确部署,组织和推动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大力拨乱反正,清理与“四人帮”篡党夺权有牵连的人和事;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各方干扰,真抓实干;勇于平反冤假错案,解放和使用大批各个历史时期蒙受冤屈的干部;在全国率先启动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数十万插队知青和城镇下放居民返城;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解决粮食蔬菜供应、就业、交通、住房、就学等民生问题呕心沥血;动员和组织20万民工进行水利会战,历时四个冬春,疏浚外秦淮河,解决了长期危害江宁、句容、溧水等沿河地区的洪涝问题;全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全国率先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创建“金陵职大”;领开放风气之先,策划和指挥建成全国第一座利用外资兴建的金陵饭店;与日本名古屋缔结友好城市,率先跨出国际友城关系的步伐;组织省纪委的恢复重建,为“文革”中受到严重破坏而取消的纪检监察工作走上正轨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省委组织部的工作,大力培养、选拔和引进年轻干部,为江苏的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1982年7月,储江同志退出省委领导岗位,担任省委顾问。1983年4月至1988年2月担任江苏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他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85年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组织力量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初等义务教育的地方性法规,率先制定了乡镇企业法规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管理条例、劳动管理条例等对外开放的法规,在全国各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重视法律监督,认真组织执法检查,督促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的实施,做了大量细致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1988年3月,储江同志离开领导工作岗位,在这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继续关心国家和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地方人大工作。担任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为我省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倾注了许多心血,三次被授予全国突出贡献奖和功勋奖;担任省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为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的研究孜孜不倦地做了大量的组织研究工作。

储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直到在苏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活动和调研的行程中,以95岁的高龄倒在他最后的岗位上,以自己的生命殉了他一生践行的人民公仆的事业。

五、人物评价

储江同志的一生,是坚持真理,光明磊落的一生。他具有坚强的党性,胸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实事求是,敢于直言;他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关心下属,待人宽厚诚恳,可亲可敬;他性格耿直,朴实无华,生活简朴,始终保持优良传统和革命本色,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