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原名胡连,又名紫衡,化名于凤鸣,革命烈士,浙江省委书记。1907年8月出生于本县水碓后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冬在宁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武义县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书记,中共宁波特支书记,党中央巡视员等重要职务,是浙江早期党组织的卓越领导人。
中文名:徐英
别名:原名胡连,又名紫衡,化名于凤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武义县水碓后村
出生日期:1907年8月
逝世日期:1930年8月27日
职业:革命烈士,浙江省委书记
走进熟溪街道水碓后村,村口几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树参天,一条清澈溪水从村前流过。一条400多年的古道穿村而过,古道两旁散落着几幢古建筑……1907年8月19日,徐英就出生在这里。
徐英原名徐胡连,又名紫衡,化名于凤鸣。1925年冬在宁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宁波特支书记、中共宁波地委委员、武义县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等职。1929年8月不幸被捕,1930年8月27日,在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4岁。
徐英烈士墓位于进村道路口左边半山坡上,过小桥拾级以上,烈士墓旁竹林苍翠。墓前有一座名为“古月亭”的亭子,站在亭上,美丽的水碓后就在烈士的脚下,年轻的革命先烈徐英,就这样长眠在故乡的怀抱里。
再往里走,就到了位于村口的徐英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建于2002年,占地近1000平方米,由原来的徐氏宗祠“复始堂”改建而来。馆内前厅安放着徐英烈士雕像,栩栩如生。馆内53块展板从走向革命、回乡斗争、肩负重任、视死如归四个方面详细解说了徐英的革命事迹,还原了徐英24年短暂却丰富的生命历程。如今,徐英纪念馆成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义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了四万多人。
出了纪念馆,沿着古老的村道进入村中,便到了徐英故居。故居建于清代,坐西朝东,由前后二进两个三合院组成,每进两边厢房各三间,底层有连廊相通,大门进去右手边两间厢房便是徐英的家。前进的大厅和厢房保存完好,气宇轩昂,而后进的房子由于长期无人居住,损毁严重。2010年,省委党史研究室曾拨款20万元进行维修。
(相关资料由武义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余嘉整理)
1925年,徐英只身来到杭州、宁波等地谋生,经同乡介绍入宁波美球针织厂当了一名工人。不久,上海爆发了“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此时徐英正在上海培训,深受影响,回厂后即发动工友建立工会,被选为主席。当年冬,徐英入党后,即在厂内发展组织,建立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在艰险的地下斗争中,徐英表现了他的机智、沉着和勇敢。1926年7月的一天,宁波党组织在启明女中召开会议,反动军警突然包围了学校,大家一时有些慌乱,徐英立即提醒:“别慌,先把党的文件、名单等收藏井下。”军警多人拥入搜查,没有发现可疑之处,同志们安全脱险。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宣布全市戒严,进行“清党”,接着徐英因厂主告发被逮捕。在拘留所里,在对严刑拷打,他未露任何真情,由于工友出面救援,不久获释,转移杭州。同年11月受省委指派回武义活动,他召开秘密会议,发展党组织,把原来的临时县委改建为县委,任县委书记。1928年6月,徐英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筹划发动秋义。会议决定全县成立东、南、西、北四个区委,动员群众参加农会,积极进行起义准备。8月初,县委为了打击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提高农民的斗争积极性,第一次武装袭击惩办了隔屋村恶霸林新祸福。10月,武永联合暴动失败后,徐英及时做好难友家属的善后救济工作,并派人镇压了抓人凶手林金良。年底,徐英奉命返回杭州,担任浙江省委常委,接着提任省委书记。1929年4月,党中央决定暂时撤消浙江省委,并决定徐英负责巡视浙东、浙南一带党的工作。8月,成立中共宁波特支,徐英任书记。同时,徐英还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前往台州、温州等地活动,指导党的工作。年底,正当宁波特支领导党组织开展新的斗争时,国民党当局对我党加紧破坏与搜捕活动,特支机关被发现,徐英也于12月17日凌晨被捕。
1930年2月,徐英被解到杭州浙江陆军监狱,不久被判列刑。徐英并不畏惧,下决心只要活着一天,就要继续斗争一天。他积极组织狱中斗争活动,带领难友们支持学习和锻炼身体。为了争取改善难友的生活条件,徐英组织难友进行三天绝食斗争,敌人将徐英拖去毒打,并拷上九斤重的三节镣。8月27日早晨,全副武装的军警布满各笼子周围,徐英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他和难友紧紧握手告别,勉励战友不要悲伤、不要流泪,要坚持斗争,然后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昂首挺胸走向刑场,与战友19人一起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
自幼父母双亡,仅读过5年私塾,13岁出外谋生。1925年,只身到宁波美球针织厂当工人。“五卅”运动爆发时,积极参加反帝斗争,发动全厂工人成立工会,被选为工会主席。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党的交通联络工作。1926年10月,宁波总工会成立,他负责南门和西门一带工厂的工会工作,乘北伐军逼近浙江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基层工会。1927年2月,宁波美球针织厂成立了中共支部,任支部书记。9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宁波率先发动反革命政变,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经常改名换姓,化装进行秘密联络。后遭美球针织厂厂主告发而被捕,经工人们营救获释后,到杭州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同年11月,奉派回家乡武义,重新恢复中共武义县委,任书记。在当地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团员,先后建立起63个基层党支部。1928年10月,武义暴动失败后,秘密返回武义,调查暴动经过,处理善后工作。同年冬回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1929年1月,出任浙江省委书记。先后赴嘉兴、浙西一带检查和指导党的工作。4月,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他接受任务后来到宁波,和一批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接上了组织关系,于8月建立了直属中央的宁波特别支部,任书记。同年12月17日在特支机关被捕,被判处死刑,转囚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与秘密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和领导狱中的斗争。提出了“法庭是战场,监狱是熔炉”的口号,要求难友们不能丧失革命意志,在特殊环境中要坚持革命。他每天和难友们一起学习理论和文化,还坚持锻炼身体。为了争取改善难友们的生活条件,他与狱中党组织一起,领导难友向监狱当局了为争取生存的3天绝食斗争。敌人将他拖出去毒打,铐上9斤重的三节铁镣,而他毫不动摇。1930年8月27日,与其他十几位战友一起在狱中刑场上英勇就义。
忠心赤胆留英名—纪念浙江省委书记徐英诞辰100周年
武义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溪里乡水碓后的贫穷山村。1907年8月19日,随着一声凄凉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这个新生命就是日后为革命赴汤蹈火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
徐英5岁那年,父母双亡,从此,他由姐姐抚养。为了供他读书,姐夫挑水卖苦力,姐姐操劳家务,全家省吃俭用。1920年,姐姐再也无法供他读书,13岁的徐英来到一个叫古竹村的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后到桐琴一家染布店当杂工。不久,徐英又到武义城内新业染布店当杂工。由于不堪盘剥和凌辱,1925年,18岁的徐英告别亲人,跋山涉水,只身来到宁波谋求生计。几经周折,徐英终于进了宁波美球针织厂当了工人。
经过“五卅”运动的洗礼,宁波的工人阶级已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主力军,许多优秀的工人加入了党团组织。1925年的冬天,徐英由王家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接着,徐英担任了美球厂的党支部书记。
随着宁波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1926年10月,宁波总工会成立,第二年春天,北伐军胜利挺进宁波,军阀逃跑了。3月31日,宁波市临时政府成立,一些共产党人担任重要职务。
然而,徐英未曾料到,就在革命风暴席卷宁波,万众欢腾的时候,混进革命队伍的蒋介石蓄意发动反革命政变,他委托亲信王俊为甬、台、温防守司令,坐镇宁波,伺机镇压革命。
4月9日,宁波国民党右派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他们捣毁了市总工会和农民协会等革命群众团体,逮捕了共产党员杨眉山和王鲲,宣布全市戒严,发动“清党”。顿时,阴霾满天,白色恐怖笼罩甬城。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委派清党特派员杨虎和邓东群到宁波“督战”。杨眉山、王鲲经受了种种酷刑,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徐英得知消息后,坚决地说:“我们一定要为死难的战友报仇,为解放劳苦大众斗争到底!”
在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共产党人”的指令下,反动军警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徐英不顾自身安危,一面巧妙地转移党的机密档案,一面秘密联络党内同志,传递情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英勇的斗争。
1927年6月的一天,由于美球厂资本家告密,徐英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面对敌人的频繁审讯和严刑拷打,徐英丝毫不露真情,坚贞不屈。
美球针织厂的工人得知徐英被捕后,与当局交涉,加之徐英未曾暴露真正身份,不久,就获释了。
1927年冬天,徐英受省委委派到故乡重建武义县委。当时,武义县委主要负责人遭到国民党的通缉,转移到外地隐蔽起来,党的组织活动一度停顿。徐英到武义后,东奔西走,秘密串连,到第二年春天,原县党支部留在武义的同志都联系上了,还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并在下王宅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中共武义县委,徐英任书记。
武义县委建立后,徐英深入山沟僻岭,宣传发动群众,建立了东、南、西、北4个区委和63个基层党支部,恢复了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时,县委制定《暴动计划方案》,还秘密制造鸟枪、两响头手枪、红缨枪、土炮等武器,准备举行秋收暴动。暴动失败后,徐英按照省委的指示,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善后工作。
1928年11月,徐英奉省委指示到杭州,先任省委常委,负责职工运动。1929年1月,在中共中央代表彭湃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会上,徐英出任省委书记。
这期间,浙江白色恐怖极其严重,国民党反动当局到处搜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许多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省委机关受到严重威胁。徐英审时度势,先后到嘉兴和浙西一带巡视,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各地建立工作联系。
1929年4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浙江省委及各重要地域的负责人会议,会上作出《浙江问题决议案》,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另行建立杭州、宁波等六个中心县委,直属中央领导;并决定徐英负责浙东、浙南一带党的工作。5月,徐英来到宁波,领导宁波地区的革命斗争。
宁波是徐英接受革命真理的熏陶,开始革命生涯的地方。那如火如荼的斗争场面,杨眉山、王鲲等烈士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鼓舞着他英勇沉着地开展革命斗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大批基层党的组织恢复和发展起来了。8月,中共浙江宁波特支成立,徐英任特支书记。不久,徐英又作为中央巡视员前往台州、温州等地视察,积极组织召开台州地区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和成立台州中心县委,并把各地党组织的情况及时向党中央作了报告。
敌人嗅出了共产党的活动轨迹,派出大批军警四处搜捕。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徐英派执委到邻县开展工作,发展党团组织。执委之间实行单线联络,由“交通”往返联系,传递消息。而他自己则不顾安危,留守宁波君子道三街四号楼上的特支机关。
有些执委对他说:“在城里太危险,你也转移到乡下去吧。”
徐英坦然地笑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这里可以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便于工作。”
执委下去后,徐英通过“交通”及时与他们联系,传达党的指示,指导工作。大家出生入死,积极开展工作,很快在镇海、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地建立起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坚强的党员。
徐英和中共宁波特支的活动,终于被敌人察觉了。1929年12月17日,国民党军警包围了特支机关。徐英临危不惧,迅速烧掉党的机密文件……
1930年2月3日,徐英被押解到杭州,投进浙江陆军监狱丙监七笼。
七笼的难友大都是政治犯,徐英对他们说:“法庭是战场,监狱是熔炉,陆军监狱是莫斯科大学。我们革命者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坚持与反动派战斗。”他领导狱中党组织编写《囚徒歌》和创办《火星》、《洋铁碗》等刊物,宣传党的“八七”和“六大”会议精神,与难友一起学习文化和革命心得,鼓舞大家的革命士气。
徐英还每天带领难友们锻炼身体,做徒手操、八段锦。他对狱中战友说:“我们关在狭小的笼子里,终日不见阳光,什么病都会出来。反动派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身体搞垮,成为不能再干革命的残废人。所以我们要学习,要锻炼,准备出去再干。”“革命总有一天要胜利,活着就要为党工作。”并很快与狱中党组织负责人李临光、裘古怀联系上。
狱中的卫生条件差,不少难友病死狱中。徐英和李临光、裘古怀领导狱中难友开展改善条件、争生存的绝食斗争。绝食斗争中难友们行动一致,大家不吃不喝,只是齐声高唱《国际歌》。那悲愤高昂的旋律日夜响彻监狱,持续了整整三昼夜以后,监狱当局终于让步了,接受了难友们的条件。斗争取得了局部胜利。
可是敌人不放过“闹事”的带头人,他们将徐英五花大绑,拖到院子里用藤条毒打,脚上被钉上了9斤重的三节镣铐,一边穷凶极恶地嚷道:“你这个死囚,看你以后还敢带头闹事!”
徐英回答:“你们再虐待,我们就再斗!”
绝食斗争胜利后,徐英利用“放风”的机会,对裘古怀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想法逃出去继续革命。”他和李临光、裘古怀一面与狱外的党组织取得联系,一面做狱中卫兵的策反工作,积极组织越狱准备。
越狱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不料敌人已经觉察,就在预定进行越狱的前三天,监狱当局将原来的卫队士兵调走了,换上了另外一批。狱中的党组织只得停止执行越狱计划。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以“企图越狱”的罪名,在浙江陆军监狱里开始了血腥的屠杀。徐英和王屏周、裘古怀、李临光……一个个视死如归,慷慨从容地走上刑场,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质。
临行前,徐英与难友们热烈地握别,他对难友说:“我希望同志们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努力奋斗,实现全人类崇高的理想!”
难友们一边流泪,一边高唱《国际歌》。
在庄严的《国际歌》歌声中,徐英向难友们挥手:“同志们,永别了!你们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流泪,大家努力奋斗吧!”
他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打倒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万岁!”
徐英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他的一腔热血,融进了那道光耀天地的闪电,化成了一座丰碑,一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2007年8月19日,是中国共产党浙江省早期领导人、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著名共产党人徐英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徐英短暂的一生,是追求进步、艰苦奋斗的一生,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解放,他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直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气节,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徐英,一个闪光的名字,他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