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乌斯·马略(军事)照片

盖乌斯·马略(军事)

盖乌斯·马略(军事)个人资料:  盖乌斯·马略( Gaius Marius,公元前157—86),出生于阿鲁匹,是古罗马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曾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击败日耳曼人。……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06 00:00:22

军事 历史 意大利 古罗马 欧美 军事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盖乌斯·马略( Gaius Marius,公元前157—86),出生于阿鲁匹,是古罗马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曾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击败日耳曼人。

二、概述

盖乌斯·马略Gaius Marius,公元前157—86),古罗马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他在罗马战败于日尔曼人的危难之时当选执政官,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最终击败日耳曼人,但是罗马社会也因募兵制的实行发生变化。成为职业军人的士兵越来越依附于将领个人,成为个人的政治资产,最终罗马逐渐走向独裁和帝制。前86年,马略第七次当选为执政官后不久因病去世。

三、时代背景

马略初登政治舞台时,罗马共和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内战时期。当时,奴隶和奴隶主的对抗已经成为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镇压奴隶成为奴隶主国家最重要的迫切任务。同时,为了维护地中海霸权,罗马奴隶主国家还要及时粉碎被征服地区的反抗。完成这两项任务要求加强国家机器,特别需要增加军事力量。然而,奴隶制的发展在自由民内部造成了深刻裂痕。独立小生产者主要是自由农民破产失地情况严重,动摇着罗马共和国的基础,影响了军队补充;经营商业高利贷的新兴奴隶主——骑士,在经济上日益发展,进而要求取得政治权力。破产农民和骑士阶层的斗争矛头部指向占有大量土地、垄断政权的元老贵族。同时,没有公民权的意大利同盟者,开始争取与罗马公民的平等地位。种种矛盾交织,构成内战时期错综复杂的斗争图景。事实表明.旧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形势,必须予以改革。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着手采取行动。公元前133年起,格拉古兄弟最先提出改革,以图为国家取得战斗力量。但是,提比略·格拉古的措施只是人为地复兴小农以求重振兵农合一制度,基础过于狭窄;盖约·格拉古虽然企图吸引较广泛的社会阶层,却又操之过急,结果适得其反,加之贵族保守派的坚决反对,改革先后失败。在此以后,罗马社会问题非但不曾解决,而且变得更为严重迫切,社会矛盾和斗争愈演愈烈。

四、生平

【早年生活】

盖乌斯·马略出生在罗马远郊的一座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位破产骑士的后代,以给地主当佃农为生。贫穷的早年生活打造了马略勤劳直率、吝啬凶残的复杂性格。马略很少接受教育,对学术毫无兴趣,甚至连当时西方的通行外交语言希腊语都不学。

成年后的马略投身行伍,在小西庇阿率领下,去西班牙参加纽曼细阿战争。战争期间,他作战勇敢,能够吃苦耐劳,受到统帅重视,得到提拔。战后仍然步步高升,历任参将和军队财务官。对此马略并不满足。为求更大发展,他转入政界。公元前119年,他当选为保民官。初出茅庐,就表现出无所畏惧和不讲情面,被认为是反对元老贵族的斗士。但马略在仕途上并不一帆风顺,接下来竞选市政官就惨遭失败。公元前115年,再度竞选公职,勉强当选为最后一名行政长官[大法官]。任满之后,出任远西班牙行省总督;各种公职锻炼了马略的才能,并且使他积累起相当财富,得以跻身骑士行列。甚至还与古老的贵族世家联姻,娶了恺撤的姑母尤利娅。

征战北非

三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文明没落,北非变成一个半开化的努米底亚王国。朱古达篡夺努米底亚王位,并利用当地人民对罗马的仇恨杀死了基尔塔城所有的罗马人。为了维护在北非的利益,罗马于公元前111年对朱古达宣战,于是爆发了“朱古达战争”。但由于政治腐败和军队变质,罗马在战争中屡次失利。到公元前109年,执政官梅特拉斯改善了罗马军队的处境,但未能迅速结束战争,引起了不满。马略当时在军中担任副将,他利用自己所获得的威望广泛制造舆论,似乎只有他才能胜利结束战争。在骑士和平民的支持下,马略果然以绝大多数选票被推举为公元前107年执政官,授予他在北非作战的全权。

就任执政宫之后,马略立即着手招募新军。他一反旧制,放弃早巳难于实行的兵役财产资格规定,改征兵制为募兵制,招募自由民中的志愿者入伍,由国家供养并提供武器,使军队得到大量补充。到了北非,马略首先抓紧训练,使军队适应当地酷热缺水的条队提高了战斗力,连连取得胜利,使朱古达陷入困境。但是,活捉朱古达从而于公元前105结束战争的荣誉落到马略的副将苏拉名下。两人之间从此有了矛盾,为日后罗马内战播下了不祥的种子。

【击退日耳曼】

从公元前二世纪末起,原是居住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基姆伯尔人和特乌托涅斯人为找寻新的居住地,向西南迁移。公元前105年这些日耳曼部落推进到阿拉乌西奥附近,歼灭了80,000多罗马军队。消息传到罗马,朝野震惊,人们想到了马略,便不顾法律传统,在他尚未回到罗马时,就选他为公元前104年执政官,任命他管理高卢行省,抗击日耳曼人入侵。尔后三年,马略连续当选执政官。公元前102年,马略率军与特乌托涅斯人会战于阿克维·塞克斯提埃,特乌托涅斯人全军盟没,被杀和被俘者各有10万人之众。一年之后,罗马军队又在维尔凯列附近大败基姆伯尔人,歼敌不下65,000人。至此,日耳曼人进攻终被打败,消除了来北方的威胁,马略成了罗马最有声望的人物,人们赞颂他拯救了意大利。

战胜日耳曼人,是马略一生事业的顶点。但战争的结束使马略面临丧失权力的危险。他个人的权力欲望,以及老兵们对于土地的要求和对战争的向往,都驱使他力图继续控制权力,于是再度投身于政治活动。

【民主运动】

当马略在前线抗击日耳曼的同时,罗马的民主运动高涨起来。此时先后担任保民官的民主派领的萨杜尔尼努斯和格拉乌基阿在罗马进行反对元老贵族的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法案。他们与马略早有联系,互相支持。战争结束后,改革派希望得到获胜的统帅及其军队的支持,而马略也想利用改革派的帮助来赏赐自己的老兵,于是结成了真正的联盟。

公元前100年,马略第六次当选为执政官,萨杜尔尼努斯第二次当选为保民官,格拉乌基阿当选为行政长官。他们共同控制政局,实行改革法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规定分给从军7年的马略老兵以100犹格的份地,为此在许多地区建立公民殖民地。因为马略军中大多是意大利人,这一法案实际上还包含有扩大公民权的内容。但是,把国有土地作为份地来分配,不仅影响骑士的利益,而且也触犯了依靠国有土地收入而获得廉价粮食的城市平民。平民又反对给予意大利人平等的权利。因此骑士例向贵族派一边,抵制改革,平民因力量分散而削弱。马略的同盟者决定争取公元前99年公职以保证改革法案的贯彻,为此甚至采取极端手段打死了竞争者。元老院借机宣布戒严状态,指令担任执政官的马略恢复秩序。马略经过犹豫之后同意执行元老院指派的任务,背弃自己的同盟者,导致萨杜尔尼努斯和格拉乌基阿被贵族杀害。马略的动摇表明他与骑士乃至元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晚年与苏拉的斗争】

民主运动受到挫折,马略的威望也一落千丈。他感觉到平民对他的不满,丧失了竞选监察宫的勇气和信心,托辞还愿,渡海到小亚细亚去朝拜;后又返回罗马,过若脱离政治的生活。直到公元前90年同盟战争爆发,年过花甲的马略才又重新出现在罗马政治舞台。

同盟战争期间,马略应召在北方战场担任副将,受制于不高明的统帅路普斯,加之本人年事已高,精力衰退,行动迟缓,因而直到战争结束始终并无多大建树。相反,他的竞争者苏拉在南方战场却屡建军功,得以当选为公元前88年执政官,井取得了对米特拉达特斯战争的指挥权。年迈的马略不甘寂寞,渴望新的荣誉和权力,起而同苏拉争夺。骑士、平民、新公民和马略老兵也反对苏拉,拥戴马略为统帅。公元前88年,保民宫卢福斯利用自己控制的一支号称“元老院反对者”的武装强行通过法案,剥夺苏拉的指挥权,转而交给马略。苏拉闻讯,率军进攻罗马。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罗马军队向自己城市进军,内战进入新的阶段。由于马略未能及时纠集起足够的抵抗力量,苏拉很快进入罗马,处死卢福斯,取消了他的改革措施。马略被迫逃亡。

此时,马略经历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他亡命在外,流离颠簸,几次面临死亡,都神话船地幸免于难。最后在靠近非洲大陆的一个小岛落脚,征集到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等候时机的到来。

苏拉率军出征东方离开罗马后,改革派乘机活动,于公元前87年选举秦纳为执政官。秦纳反对苏拉的政策,遇到苏拉党徒的镇压。他逃出罗马,在意大利各地募集军队准备与苏拉派较量。马略闻讯,立即在埃特鲁里亚登陆,与秦纳汇合一起向罗马进军,包围了首都并切断粮食运输统迫使元老院不得不投降。他们控制了罗马政局后,恢复卢福斯的法案,取消部分债务,增加粮食分配,实行币制改革。与此同时,他们实行前所未有的恐怖统治,宣市政敌不受法律保护,搜杀苏拉党羽,致使许多著名人物和无辜者惨遭杀戮。

【逝世】

公元前86年,马略第七次当选为执政官,然而任职不过十几天即因病去世。

五、马略改革

【改革背景】

连年的对外征战失利,使得罗马兵力大量丧失,同时政治的腐朽加快了军队的变质,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对日耳曼的战争中又暴露出军团制式及战术上的缺陷......这一切问题需要有人解决,而这个人就是盖乌斯·马略,他在任时对军队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史称马略改革(Marius’s Reform)。

【改革内容】

1.扩充兵员

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截至到公元前104年为止,罗马已经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正面交锋四场,加上因日耳曼人南迁所直接引发的三次与凯尔特人的冲突,九年内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亡,26个军团被歼灭,再加上同盟部队,损失总计高达二十余万众,比三次布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马略一上台就联合元老院发布了这样的禁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从即日起都一律不得离开意大利本土,否则杀无赦。当天他们就将两个打算航海去希腊的商人斩首示众,阻止了潜在的难民潮。

虽然意大利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后拥地跟着提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马略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招募自由民中的志愿者入伍,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无产者和贫下中农。这部分军队由国家供养并提供武器。这次改革使得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领导者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负责。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人奴仆。

2.编制改革

罗马陆军的主力就一直是由大约4200名步兵、300名骑兵及少数辅助部队组成的“军团”。作战时,军团一般被分为三个马其顿方阵,各方阵所用的兵器各不相同,分别以标枪、剑、弓箭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训练时间短,费用低,见效快,便于多兵种联合作战;坏处是一旦某方阵崩溃,其它方阵将立即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比如弓箭不适合近战,剑和匕首不适合远距离作战,标枪不适合仰攻。一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罗马军往往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马略授予每个军团一面带有鹰徽和号码的的军旗,以便识别它们的番号,把军团的规模扩编到6000名士兵,分成十个大队,每个大队600人,再分为十个百人队。百人队的长官对自己麾下每一名士兵的基本情况都要熟悉掌握,还必须作到即便军团指挥部被歼,每个百人队也可以独立作战。在实际战斗中,马略加深了马其顿式方阵的纵深,以三道甚至更多的横排代替原先的两道。这样虽然方阵的正面宽度受到影响,较难打出痛快的围歼战,但抗冲击力却得到了提升,发生战斗减员后也比较容易补充新力量。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

3.兵种改革

马略接受了罗马军团逐步向方阵队形演变的趋向,把步兵大队(Legionary Cohort)作为基本的战术组织。新军制消除了民兵内各旧贵族间的界限,又消除了他们的年龄和作战经验方面的差别,增进了各部队之间和士兵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进行了兵员的补充和更新。

他强化了长矛兵的地位,将长矛方阵(Auxilia)置入军队主力之中。他将重步兵按照训练程度重新划分了军团,划分为旧制军团(Early Legionary Cohort)、军团(Legionary Cohort)、罗马御卫队(Praetorian Cohort)、城市卫队(Urban Cohort),战斗力要高于原先的Hastati和Principes,重新奠定了罗马重步兵队不可冲破的地位。他还极大强化了远程火力和骑兵,完全可以蛮族的骑兵相比。远程火力的攻击力和持续性也比以前要高一倍。

改革中被淘汰的旧制单位包括Equites、Triarii、Principes、Hastati、Velites、罗马弓箭兵(Roman Archers)。

【改革效果】

对日耳曼人战争期间,马略全面完成了军事改革。募兵制的实行,不仅扩大了兵源而且使公民兵变成了职业军队,加之国家配备的武器规格一致,军队能得到长期正规训练,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在迎击日耳曼人途中,马略毫不放松军队训练,让士兵背负行囊.长途行军,为了保证供应,他还组织军队修建运河,使士兵习惯于土方工作。扩大了的战术单位军团人数由4,200人增加到6,000人。军事改革提高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使马略胜利地结束对基姆伯尔人和特乌托涅斯人的战争。与此同时,罗马政府还调动这支军队镇压了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事实证明,马略的军事改革l对于镇压奴隶,维护奴隶制国家确有实际效果。

六、成就

马略的军事成就,从他个人来说,是和他在治军和指挥作战方面的才能分不开的。他深知罗马军队的堕落,纪律的败坏,特别重视军纪的整顿。马略治军,贵在身体力行,虽然当了统帅,仍旧能与士兵一样过艰难的生活,亲自挖掘壕沟,建造营寨。他赏罚分明,但看功过,不问亲疏。这些作风使他深受士兵拥戴,士兵们都乐于服从他的命令。马略十分重视军队的给养和士兵的训练,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训练,决不轻易投入战斗。尽管他天性粗鲁急躁,在战场上却表现出极有耐心,遭遇敌人从不匆促应战。必待士兵们具有充沛旺盛的斗志时,方才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决战。

政治方面,马略的军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巨大的影响。军事改革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后谋求生路的问题,有利于加强罗马国家机器和社会的安定。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民使士兵与生产完全失去联系,服役期长达16年,变成了职业军队。这些职业军人在战时依靠军饷和掠获物,战后则有希望分得土地,他们有着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变成了一支政治力量。同时,军事改革改变了士兵和统帅的关系,士兵们战时拥护使他们获得胜利和财富的统帅,在战后则支持统帅争夺新战争的指挥权和为他们争取份地。统帅因此也就完全可以利用听从他指挥的军队达到自己的目的。从此,罗马政治斗争出现了新的因素,即军队参预政治,政治斗争带上鲜明的军事色彩。

七、对盖乌斯·马略的评价

回顾马略一生活动,明显看出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公元前二世纪末,对外战争的需要使马略在军事活动中充分显露其才能,使罗马国家两次摆脱危机,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荣誉。进入公元前一世纪后,马略几乎没有机会从事军事活动,主要投身于政治斗争,其间几经起落,并不顾利。同他杰出的军事才能相比,他在政治上则不够坚定和果断,在政治斗争中必得依傍他人,不能独立行动,更不能审时度势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付诸实现。到了晚年,更是表现出偏狭和报复心理,为强烈的虚荣心和权力欲所驱使。但总的来说,马略一生站在改革派立场推进了罗马社会的发展,有功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特别是他开创的军事改革,振兴了国家实力,加强了罗马国家机器,促进了共和向帝制的转化。实际上,在马略时代已经出现“三头政治”和“独裁制”的兆头,只是出于条件尚未成熟,不曾正式实现。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