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维安照片

傅维安

傅维安个人资料:傅维安先生(1937-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资料更新时间:2025-02-03 11:25:05

人物 浙江人 雕塑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傅维安先生(1937-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二、傅维安 - 人物简介

傅维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5年,傅维安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从此开始了大半辈子艺术生涯的跋涉与奔波。而这种跋涉与奔波仅仅是开始于他对画画的浓厚兴趣。

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附中毕业后,傅维安先生被直接送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深造,而且十分有幸被周轻鼎先生收为学生。周轻鼎先生留学法国,为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第二代学生,在法国呆了十八年,在雕塑方面很有造诣。周轻鼎先生不遗余力地,把毕生的心血全部传授给了这位天赋很高,又肯吃苦耐劳的学生。

1962年,傅维安先生继承了他先生的事业,留在已经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的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执教,这一条路,他一走就是大半辈子,一直走到他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为止,傅先生在三尺讲台上,一共执了三十六、七年的教鞭。其中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傅先生谈起这些的时候,显得异常豁达乐观。

教书教了三十六、七年,这是很简单的,生活就是这样子,你说有没有经历过曲折,这是社会共同的东西,大家受到的,这一代人受到的东西,都统统遭遇过,令傅维安庆幸的是,春天虽然来得迟了一点,但是毕竟来了,毕竟享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愉快。

三、傅维安 - 雕塑西施

傅维安先生第一次雕塑西施像,是在八十年代中期。诸暨县政府找到了浙江美院的雕塑系,希望在诸暨火车站塑一尊西施像,让南来北往的人都知道这里是西施故里。当时浙江美院雕塑系安排三位老师做这个雕塑方案。方案送到诸暨后,结果选定了傅维安先生的那个西施造型。对于这件事,傅维安先生一直很开心,他说这是一种缘份,但同时,他又感到压力挺大的。

直接的描写美人是相当难,你看《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写得最虚,别人个个写得蛮具体,结果林黛玉比她们都好,很虚很虚的,一百个人的心目中有一百个西施,是这个问题,难度蛮高。

当时傅维安是有想法的,比方说十六、七岁的西施,当时是村姑,浣浣纱,还有她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身体不好也有可能,或者是有毛病,或者是忧国忧民,总之,当时考虑村姑的模样,这是讲雕像;第二个讲环境,把雕像放在火车站月台上面,你站一个人像电线竿一样,因此不好,你说躺下,就没有高度,所以傅维安做了一个半坐半倚的造型,把空间拉长,效果会好一点,这是从造型上来讲的。再是脚的处理,露出一只脚,别人说大脚西施,这只脚是有意露出来的,前人缠小脚并不是古代就有的,最早可能是在隋朝,恐怕还要晚才有小脚,老百姓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议论议论,可能历史知识会增加一点,希望是这么希望的,再是一个衣裳的穿法,春秋时期的衣裳是一种紧身的小裙,裳就是裙,一种长裙,这种也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秦以后都是宽裘大袍,又不同了。

1990年,诸暨开始动工建造西施殿,决定在西施殿里再塑一个西施像,为此《诸暨报》还开展了题为《我心目中的西施》的讨论,最后,把讨论结果集中反馈到了傅维安先生那里,傅维安先生和系里的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对西施殿里的西施像该怎样雕塑作了重新定位。

西施殿造的格式是庙的格式,庙是金碧辉煌的,雕梁画栋的,那么这个像就不可能是这种颜色,一定要突出像的颜色,要采用彩塑。傅维安想庙里面把西施请进去,让后人来纪念她,她应该是娘娘,所以,她是娘娘的相貌,娘娘的打扮,村姑的本性,回到家乡,穿的衣服也是宫廷式的,尽管不是怎么豪华,但是这服饰已经属于一种宫廷贵族的服装。

这以后,诸暨市总工会门口的那个被称作湖的水池里,又有了傅维安先生的第三个西施雕像,这是傅先生的学生根据傅先生的画稿雕塑而成的。对于西施殿里的的第二个雕像和这第三个雕像,傅维安先生都不满意,他现在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他念念不忘的是,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为家乡再塑一尊西施像,塑一尊大家满意,他自己也十分满意的西施像,算是了却平生的一桩心事。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傅维安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可算是熬尽了心血,早早地熬白了头,但他却从来没有为此而发过一句怨言和牢骚。在有生之年,傅先生还会在艺术的这条道路上,在雕塑事业的追求上,孜孜以求,以遂平生一颗衷情于艺术的痴心。

四、傅维安 - 主要作品

傅维安主要作品:《群鹿》(合作)、《鹈鹕》、《熊》(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西施》,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永乐常康》,入选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展;《神射》,入选首届全国体育美展;《家园》,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奖,后经放大被置于深圳市上步中路;《瘦骨铜声》,入选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后经放大被置于上海八万人体育馆;《天下归心》入选全国纪念七一美展获省展银奖;及《凤城之使》由杭州市政府选送日本福井市并置于该市议会大院。出版有《雕塑——技法与欣赏》(合著)。

在傅维安先生的艺术生涯中,经常有好作品从他的雕刻刀下闻世。如深圳上步中路公园里的雕塑,当时深圳市有关部门,向全国十多位著名的雕塑家征集了作品,其中傅先生的作品《家园》成了该公园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性雕塑,三头牛组成一个亲密无间的家庭,水平方向的排列,安然的神态,体现了家园一种温馨、恬淡的意境。

其他较见规模的室外作品尚有:杭州的《狮门柱》、《憨牛》;株洲的《春华秋实》、《九色鹿》;诸暨的《西施》;上饶的《揽月》;黄岩的《桔乡传奇》;临海市城标《飞鹰》及宁波建行的《门狮》等。撰有《雕塑——技法与欣赏》、《构饰课教学提要》、《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雕塑随笔》等。1994年曾往访巴黎并举办展览于巴黎国际艺术城。

傅先生的作品还有如《正邪冰炭》、《天下归心》等雕塑,在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声名远播,表现出傅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优秀的艺术素质。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