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格玛照片

莫德格玛

莫德格玛个人资料:莫德格玛,舞蹈家,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从事舞蹈职业;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蒙古族舞蹈领舞。……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06 20:21:34

莫德格玛 舞蹈演员 人物 舞蹈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莫德格玛,舞蹈家,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从事舞蹈职业;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蒙古族舞蹈领舞。

二、概述

(1941~) 中国蒙古族女舞蹈演员。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右 后旗乌兰哈达,15岁开始学习舞蹈。1956年底在内蒙古 自治区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62年 4月调到东方歌舞团。 莫德格玛的表演质朴、热情,舞姿舒展流畅、柔中见刚。

三、简介

  莫德格玛,舞蹈家,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从事舞蹈职业;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蒙古族舞蹈领舞。

代表作

代表作有《盅碗舞》、《单鼓舞》、《蓝蓝的天》、《嘎达梅林夫人》、《富饶的内蒙古》、《边防雄鹰》等。她创作的独舞《绿洲的微笑》获得文化部“国庆50周年”创作一等奖(1999年)、朝鲜平壤“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舞蹈比赛创作金质奖(2000年)。

发表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有《关于宗教舞蹈艺术》、《诗·乐·舞风》等。现任东方歌舞团民族舞蹈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江格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际蒙古学家协会会员等。

四、苦难童年

1941年12月25日凌晨,伴随着阵阵啼哭,一个小生命降生在了内蒙古察哈尔正黄旗草原上一个贫困牧民家庭。她的父母没有想到,这个瘦弱的小婴儿在20多年后竟然震撼了世界舞坛,她就是莫德格玛。孩子出生了,做父母的本应该高兴,可是莫德格玛的父母却在叹息:“可怜的孩子啊,你转生到奴隶的苦窝里不是受罪吗?”4岁时,莫德格玛被人要走了,从此跟着养母过着悲惨的生活。5岁时,由于生活无着,养母背着莫德格玛,拉着双目失明的婆婆离家投奔亲戚。亲戚家的生活也不好,莫德格玛的养母不得不嫁人。养母嫁的男人脾气非常不好,经常殴打莫德格玛的养母,有时候半夜就打起来了,莫德格玛吓得心里“咚咚”直跳,奶奶则在一旁哀叹悲泣。不久以后,莫德格玛开始了她的放羊生涯。羊儿总是乱跑,又矮又瘦的莫德格玛不停地喊,拼命地追,可就是不管用。秋雨过后,草原上遍地是霜,赤脚放羊的莫德格玛冷得直打哆嗦,脚上满是裂口。

放羊不仅受罪,还得面对狼的威胁。莫德格玛很小的时候就见过狼。有一天,她取粪的时候,突然看见两只狼蹲在羊圈旁看着里面的羊群,莫德格玛害怕了,胆怯地喊奶奶:“狼来了,狼来了!”“快点火,狼怕火。”奶奶教给了她对付狼的办法。第一次见过狼,第二次、第三次莫德格玛就没那么怕了,她知道怎么治狼。养母长期受折磨,终于疯了。她又哭、又笑,疯跑疯逛。这样一来,莫德格玛和奶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在一个冬天里,奶奶死了,养母也死了,只留下莫德格玛一人。

五、艺术之路

真正的春天来了,解放了,叔叔捎来了信,要接莫德格玛回亲生母亲身边。解放后,亲生母亲所在的哈日努德有了学校,莫德格玛从一个放羊女变成了小学生。四年级时,有人发现她有文艺天赋,她被选为学生会文艺部长。

一天,内蒙古歌舞团来了两个招考学员的老师,他们从莫德格玛简单的表演动作中认准了这个好苗苗,马上给了她招考表格。这张表格成了她人生的里程碑。列车发出长鸣,莫德格玛踏上了西去的列车。1956年5月,一个穿着蒙古袍、绣花靴,梳着长辫,扎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出现在呼和浩特火车站的广场上。这是莫德格玛第一次走进城市,第一次远离家乡。学员生活开始了,发声、练舞、听课,来自牧区的莫德格玛接收着多方面的教育。所有课程里,莫德格玛最喜欢舞蹈课,但是一天只有两节,其他时间要学别的,她感到不满足。于是,她去找班主任乌云老师。乌云老师说:“以后要分班,你喜欢什么呢?”“我是个蒙古人,我要学蒙古舞。”莫德格玛毫不犹豫地说。乌云老师满意地笑了,接着又开导她:“你以为除了跳舞就不学别的了?你还应该学文学、音乐和美术。”

清晨3时,万物沉睡,莫德格玛已经起床了。她摸索着穿衣下地,悄悄地奔向排练室。排练室是上锁的,对开的弹簧门被一条铁链牢牢锁着,可是,有心的莫德格玛早就发现将门错开缝儿,她那瘦小的身体就可以钻进去。偌大的排练室是她一个人的天地,她忘我地练习,压腿、下腰,空旷的排练室响起轻、重、缓、疾的动作声。

排练室的老妈妈终于发现了莫德格玛,从此,每当提起莫德格玛老妈妈就会说:“就那个钻门缝儿的小蒙古!”

六、硕果累累

6个月的学员生活结束了,领导根据莫德格玛的成绩和条件,将她分到了舞蹈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只要有机会她就主动“顶工”,不到半年她就学会了10多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在1957年夏天舞蹈队组织小分队到牧区慰问的时候,她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了。

随后,莫德格玛又投入到《大盅碗》的排练中。虽然《大盅碗》的演出次数不多,却为莫德格玛以后的成名作《盅碗舞》奠定了基础。1959年11月,莫德格玛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独唱、独舞、独奏汇演。从出场的蹲弓步开始,《盅碗舞》不仅以崭新的内容、独具特色的动作和技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莫德格玛的演出得到了乌兰夫等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1961年秋天,陈毅莅临内蒙古视察的时候看了莫德格玛表演的《盅碗舞》,连连夸奖:“这个蒙古族小姑娘跳得好,有味道!”节目演完后,陈毅问莫德格玛:“会看报吗?”莫德格玛说:“好多字不认识。”陈毅又问:“会说汉语吗?”莫德格玛说:“会。”陈毅又问:“会写名字吗?”问完,陈毅哈哈大笑。

《盅碗舞》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莫德格玛的名字也传到了北京,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不久,莫德格玛被调到了刚组建的东方歌舞团。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莫德格玛优美的舞姿轰动了芬兰赫尔辛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63年底,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前往法国巴黎进行演出,她的《盅碗舞》又一次倾倒了法国观众。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演出。每到一处,莫德格玛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美。演出归来,陈毅在上海锦江饭店接见中国艺术团演职人员时,对莫德格玛说:“我得到了消息,你轰动了欧洲。”

1966~1976年,正值十年动乱,莫德格玛遭到迫害,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1976年10月,她重返舞台。1978年,她又把《盅碗舞》带到了美国,从纽约、华盛顿到洛杉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纽约时报》、《华侨日报》以《东方一绝》为题评论她的舞蹈技艺。 1981年11月,她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独舞晚会,后来又先后在全区5个盟市举办了独舞晚会。

七、我们要怎样成为文化强国

3月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宽敞的客厅里,也照亮了摆在厅柜里的一尊洁白的瓷雕,那个身着民族服装、头顶盅碗翩翩起舞的蒙古族少女的塑像在这个春日的上午显得鲜活而灵动。“那是我1962年凭借表演的独舞《盅碗舞》获得芬兰第八次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后,唐山陶瓷厂根据我的演出剧照制作的。”屋子的主人莫德格玛微笑着说。“我很骄傲,我们曾代表中国文化影响了世界”莫德格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进入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组建的东方歌舞团,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文化使者。“对于我们这一批新中国自己培养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最大的光荣莫过于作为国家艺术团的成员去展示新中国的风采。”莫德格玛说。上世纪60年代,对于处于政治、经济封锁中的中国来说,文化交流成为打破这种封锁的强大武器,很多对新中国不了解的国家正是通过莫德格玛他们精湛的演出,了解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并逐步消除了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作为艺术工作者,我很骄傲,因为我曾代表中国,代表中国文化影响了世界。”莫德格玛说,“而这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我很忧虑,能不能挣钱成了艺术存亡的唯一标准”正是由于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巨大的海内外影响,1977年莫德格玛当选为第5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第6、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身份的变化,逐渐也让莫德格玛开始关注除个人舞蹈艺术提高和创新之外的更宽远的事物,比如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比如文化体制改革。谈到中国舞蹈的发展现状时,莫德格玛说到了作为自己良师益友的戴爱莲:“戴爱莲是中国舞蹈最大的无形资产,是她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舞蹈艺术,什么是艺术的想像和创新,什么是中国艺术家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而现在中国舞蹈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莫德格玛说,“尤其是缺乏艺术上的独创和想像,大家现在都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了。”“应该说,从2000年开始的文化事业改革是正确而及时的,它解决了旧体制束缚文化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有一些改革也出现了偏差,比如一切向钱看,能不能挣钱成为判断艺术好坏的唯一标准,能不能挣钱成为决定艺术团体存亡的唯一标准,而挣钱也成了许多文艺工作者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莫德格玛说,“对于这些,我很忧虑。”“一个大国,必须保留几支叫得响的艺术u2018国家队u2019”这几天,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等几个著名艺术团体在北京举行的演出轰动了京城,俄罗斯国家级艺术团所展现的高超艺术水准折服了中国观众,更让许多人愈发感受到俄罗斯的文化艺术魅力。“事实上,无论从文化外交的需要,还是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需要上看,一个大国,保留和壮大几支在国际上叫得响、艺术水准高的艺术u2018国家队u2019是很有必要的。”莫德格玛说,“俄罗斯在它最穷的那几年,也没有解散代表自己国家艺术最高水平的艺术团体,一直靠国家养活了下来,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一些艺术团体全部实现企业化转轨和完全商业化运作,也让莫德格玛对艺术本体的发展存有一些担心,“值得我们研究的是,艺术内在的深层次的结构和文化内涵及其底蕴不是企业机械化结构所构成的,也不可能把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美学思想企业化。还有,艺术的价值取向是否单纯以票房、收入为标杆?”“走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每一步,不缩手缩脚,也不大手大脚,很重要。毕竟我们国家的文化实力还很弱。”“一个文化大国的气派,一个国家的美好形象的展现,要有强势的国家级大型艺术团体的支撑,要有艺术素养和职业道德兼备的艺术家群,要有一个民族的艺术想像力。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壮大、增强我们的文化实力,培养一支国家荣誉感强、艺术造诣高的艺术家队伍,以民族文化艺术本身的繁荣和影响力塑造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市场上多挣一些门票钱。”

八、与盅碗舞

1995年末,已52岁的莫德格玛与戴爱莲、贾作光及白淑湘、张均、陈爱莲、崔美善、刀美兰、阿依吐拉等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家一起,倾情舞动“金秋风韵”,写下中国舞蹈的光辉一页。她创编并表演的《蓝蓝的天》,翔姿旋韵犹如行云流水,横、摆、闪、绕更显独有风格,蒙古族舞蹈艺术的“莫德格玛流派”日臻成熟。

正当人们以为莫德格玛会逐渐退出舞蹈表演的舞台或转去编导、教学岗位时,殊不知这位卓有建树的表演艺术家却拿起笔来做文章,开始潜心研究蒙古舞蹈并著书立说,从舞台表演艺术转换到了蒙古舞蹈学领域。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在大草原上练功习舞的著名演员会在60岁时成为著作家:莫德格玛撰写的《蒙古舞蹈美学概论》、《诗·乐·舞韵》、《蒙古舞蹈文化》、《蒙古舞蹈部位法》四部专著正式出版,最近,《蒙古舞蹈美学鉴赏汉蒙双解辞典》(以下简称《双解辞典》)又精致而且悦目地与读者见面。

与其说《双解辞典》是一部工具型的辞书,不如说它是一部蒙古族舞蹈的史籍或莫德格玛舞蹈艺术的范本。该书与一般舞蹈辞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融会了作者对蒙古族舞蹈切身痛肤的肢体感受和刻骨铭心的永恒热爱;在于收集了作者对蒙古族舞蹈创新发展的探寻轨迹和独有动作体系的生动诠释。整部辞典由绪论和五个章节组成,附有大量图片及剧照。其动作展示一改以往舞蹈书籍的绘图模式,全部由作者亲历亲为,大大增强了形象感与表现力。《双解辞典》的绪论部分长达五十余页,实际是作者投身蒙古舞蹈美学研究的真诚话语和体察回味,是莫德格玛半个世纪以来舞蹈生涯中艺术的、生命的、超越自我的、尽管还不是全部的朴实总结。

《双解辞典》的五个章节,从“u2018伯依勒格u2019涵盖的美学术语赏析”起始。“伯依勒格”是泛指萌生于蒙古包的、人体膝胯以上的舞姿动律,是蒙古族悠久舞蹈文化的象征或代名词。继而是“蒙古诸部族舞蹈精品与美学术语赏析”,阐释了蒙古族舞蹈中人体不同部位的韵律元素。第四章是“蒙古舞蹈u2018德布思勒特踏舞u2019赏析”,“德布思勒特”是指跺脚踏地的动作或舞姿,因舞蹈内容各异而不同,该章将各具风采的“踏跺”一一归类。第三章和第五章都是有关作者本人的,分别是“u2018莫德格玛绝妙技艺u2019与美学术语”、“莫德格玛表演《盅碗舞》剧照舞姿造型赏鉴”。这两部分基本囊括了莫德格玛舞蹈的独有风格和动作体系的显著特征。应该指出的是,这一部分的词条并没有单纯地分解动作,而是将动作、美感、气韵甚至起法儿、衔接等融会表述,使人不仅读到文字,更看到舞姿,从而形成鲜活的舞蹈意象。比如一个“碎抖肩”动作,先是区分开“碎抖肩”与“抖肩”,然后分析“碎抖肩”和“弹抖碎肩美”的不同,接着强调“弹抖碎肩美”中的气韵,结论是或“差不多”或“差得多”,也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盅碗舞》造型赏鉴部分,辞典详细分列出该舞的流芳美韵,无论是碎肩击盅、弓步拧身,还是板腰变体、翻碗亮相,都显示出莫德格玛对传统《盅碗舞》创新发展的特殊贡献。

提起莫德格玛,但凡了解舞蹈的人会立即联想到俊逸、秀美且刚柔并济的《盅碗舞》,浮现出莫德格玛“柔如云、走如飘、快如飞、轻如风”的曼妙舞姿。从上世纪60年代初始,随着东方歌舞团的成立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诞生,莫德格玛表演的《盅碗舞》展现了蒙古族舞蹈艺术的新水平。

1995年末,已52岁的莫德格玛与戴爱莲、贾作光及白淑湘、张均、陈爱莲、崔美善、刀美兰、阿依吐拉等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家一起,倾情舞动“金秋风韵”,写下中国舞蹈的光辉一页。她创编并表演的《蓝蓝的天》,翔姿旋韵犹如行云流水,横、摆、闪、绕更显独有风格,蒙古族舞蹈艺术的“莫德格玛流派”日臻成熟。

正当人们以为莫德格玛会逐渐退出舞蹈表演的舞台或转去编导、教学岗位时,殊不知这位卓有建树的表演艺术家却拿起笔来做文章,开始潜心研究蒙古舞蹈并著书立说,从舞台表演艺术转换到了蒙古舞蹈学领域。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在大草原上练功习舞的著名演员会在60岁时成为著作家:莫德格玛撰写的《蒙古舞蹈美学概论》、《诗·乐·舞韵》、《蒙古舞蹈文化》、《蒙古舞蹈部位法》四部专著正式出版,最近,《蒙古舞蹈美学鉴赏汉蒙双解辞典》(以下简称《双解辞典》)又精致而且悦目地与读者见面。

与其说《双解辞典》是一部工具型的辞书,不如说它是一部蒙古族舞蹈的史籍或莫德格玛舞蹈艺术的范本。该书与一般舞蹈辞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融会了作者对蒙古族舞蹈切身痛肤的肢体感受和刻骨铭心的永恒热爱;在于收集了作者对蒙古族舞蹈创新发展的探寻轨迹和独有动作体系的生动诠释。整部辞典由绪论和五个章节组成,附有大量图片及剧照。其动作展示一改以往舞蹈书籍的绘图模式,全部由作者亲历亲为,大大增强了形象感与表现力。《双解辞典》的绪论部分长达五十余页,实际是作者投身蒙古舞蹈美学研究的真诚话语和体察回味,是莫德格玛半个世纪以来舞蹈生涯中艺术的、生命的、超越自我的、尽管还不是全部的朴实总结。

《双解辞典》的五个章节,从“u2018伯依勒格u2019涵盖的美学术语赏析”起始。“伯依勒格”是泛指萌生于蒙古包的、人体膝胯以上的舞姿动律,是蒙古族悠久舞蹈文化的象征或代名词。继而是“蒙古诸部族舞蹈精品与美学术语赏析”,阐释了蒙古族舞蹈中人体不同部位的韵律元素。第四章是“蒙古舞蹈u2018德布思勒特踏舞u2019赏析”,“德布思勒特”是指跺脚踏地的动作或舞姿,因舞蹈内容各异而不同,该章将各具风采的“踏跺”一一归类。第三章和第五章都是有关作者本人的,分别是“u2018莫德格玛绝妙技艺u2019与美学术语”、“莫德格玛表演《盅碗舞》剧照舞姿造型赏鉴”。这两部分基本囊括了莫德格玛舞蹈的独有风格和动作体系的显著特征。应该指出的是,这一部分的词条并没有单纯地分解动作,而是将动作、美感、气韵甚至起法儿、衔接等融会表述,使人不仅读到文字,更看到舞姿,从而形成鲜活的舞蹈意象。比如一个“碎抖肩”动作,先是区分开“碎抖肩”与“抖肩”,然后分析“碎抖肩”和“弹抖碎肩美”的不同,接着强调“弹抖碎肩美”中的气韵,结论是或“差不多”或“差得多”,也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盅碗舞》造型赏鉴部分,辞典详细分列出该舞的流芳美韵,无论是碎肩击盅、弓步拧身,还是板腰变体、翻碗亮相,都显示出莫德格玛对传统《盅碗舞》创新发展的特殊贡献。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