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柱国照片

陆柱国

陆柱国个人资料:陆柱国,作家。河南宜阳人。1928年生,宜阳县城关镇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一级电影编剧。中国文联会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得主。……
资料更新时间:2023-12-16 03:16:28

中国剧作家 人物 作家 文化人物 编剧

一、个人资料简介

陆柱国,作家。河南宜阳人。1928年生,宜阳县城关镇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一级电影编剧。中国文联会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得主。

二、陆柱国 - 人物简价

陆柱国原名陆云卿,1928年10月12日出生于宜阳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新华通讯社兵团分社记者,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文艺社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副厂长,中国影协第四、第五届董事。1950年他创作了反映淮海战役的中篇小说《决斗》,那是他的处女作。50年代前期他相继发表了《风雪东线》、《上甘岭》、《踏平东海万顷浪》、《最后一个冬天》等小说。1958年陆老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后,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创作,他先后与人合作或独立创作了《海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雷锋》、《闪闪的红星》、《西南凯歌》、《道是无情胜有情》等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 特别是他古稀之年创作的反映朱总司令战斗生活的影片《大别山上》和反映红军小战士生活的《我的长征》,分别获得了华表奖和金鸡奖。他也成为目前我国仅有的5名获得电影终身成就奖的老艺术家之一。

三、陆柱国 - 生平事迹

1928年 10月12日出生。

1948年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调到新华社任前线记者,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0年 创作反映淮海战役的中篇小说《决斗》,这也是他的处女作。同年调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并赴朝鲜前线深入生活 ,相继发表了“风雪东线”、“上甘岭”等小说。

1951年 任《解放军文艺》社编辑。

1957年 与人合作了电影剧本《最后一个冬天》,获1958年文化部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三等奖。

1959年 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后任文学副厂长。

1958年 后,他主要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先后与人合作或独立创作了《海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雷锋》、《闪闪的红星》、《飞翔吧,海燕》(影片改名)、《道是无情胜有情》等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这些剧本多是反映部队战斗和生活的作品,文笔朴实,故事性强,追求人物和情节的传奇性故事波澜起伏,情节出人意料,平中有奇,奇不失正。如他的代表作《战火中的青春》,描写以排长雷震霖和副排长高山的思想性格冲突为中心线索,展开了一串串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刻画了雷震霖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游击习气。高山的沉稳和刚强、机智勇敢。末尾,才揭开高山女扮男装的真象。整个作品富于传奇色彩,这种传奇不是故作惊人之笔,而是从人物独特的经历和性格引发而来的。陆柱国的作品中的“奇”,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真实贴切的。他常常深入生活,凡是有原形的他都要亲自访问。他绝不采用道听途说的素材。这就使他的作品“平中有奇”“奇不失正”。陆柱国的创作还有另一特点:洗练,他的电影文学剧本大都只有三万余字,但内容充实,丰富,人物描写文字简捷。但细腻真实,性格鲜明突出。这与陆柱国长期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分不开的。陆主国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西南凯歌》于1977年被授予第一届“夏衍文学奖”一等奖。

四、陆柱国 - 著作书目

《决战》(中篇小说)1950,云南军区国防出版社

《风雪东线》(中篇小说)1951,人文 《上甘岭》(中篇小说)1953,人文 《最后一个冬天》(电影文学剧本,影片易名《黑山阻击战》)与毛烽合著,1957,中青 《踏平东海万顷浪》(长篇小说)1958,解放军文艺 《海鹰》(电影文学剧本)与张逸民、王军等合著,1959,电影 《战火中的青春》(电影文学剧本)与王炎合著,1960,电影 《“独立”大队》(电影文学剧本)与王炎合著,1964,电影 《雷锋》(电影文学剧本)与丁洪、程家骏等合著,1965,电影 《吐尔逊的故事》(中篇小说)1978,北京 《狗剩>(中篇小说)1979,少儿 《一代新人》(报告文学)1980,解放军文艺 《道是无情却有情》(电影小说)1985,电影

五、陆柱国 - 研究资料书目

陆柱国研究专集(刘金镛、陆思厚编)1984,解放军文艺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