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文(艺术家)照片

王兴文(艺术家)

王兴文(艺术家)个人资料:王兴文,1967年出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8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专业。目前工作与生活在北京。与其同名的有电影美术设计师、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温州大学专门史硕士生导师、书法师、海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网络营销专家。……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9 01:43:02

艺术家 美术师 教师 书法师

一、个人资料简介

王兴文,1967年出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8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专业。目前工作与生活在北京。与其同名的有电影美术设计师、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温州大学专门史硕士生导师、书法师、海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网络营销专家。

二、艺术家

1967年出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8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专业。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

三、电影美术设计师

简介

王兴文,中国电影美术师。1930 年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1947年,王兴文一家迁居哈尔滨。父母因家庭生活困难,让他去学修理汽车,但他迷恋美术,却到一家私人办的文化补习学校学习美术。他用了近一年时间,学习了美术基础课。 1948 年底,他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四期干部训练班,经过一阶段的学习,被分配从事电影美术工作兴文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他读了不少电影美术方面的论著和苏联一些电影美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书籍给予他很深的影响。在建国初期举行的全国第一次话剧会演时,他参加了观摩,从舞台美术方面探索电影美术的表现方法和规律。1961 年,他参加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电影美工进修班”,和专业同行们一起探讨了电影美术的特点和规律等问题,充实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由于他刻苦学习,专业水平提高很快。

艺术追求

1956年起,他先后在《马兰花开》、 《刘巧儿》、《花好月圆(1958)》、《三年早知道》、《笑逐颜开》、《万木春》、《兵临城下》、《战洪图》、《向阳院的故事》、《长空雄鹰》、《严峻的历程》、《北斗》、《杜十娘(1981)》等影片中担任美术师。他在创作中,注重民族风格,使布景与环境为影片主题更好地服务。

1964年,他在《兵临城下》中担任美术设计工作,在细节描绘,典型特征的处理和场景变换,对比等方面很突出。 1979年,他担任了《北斗》的美术设计工作,以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三十年代陕北农村的典型风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他又将这种环境都处理得赋于抒情色彩,突出了影片的风格特点。

1981年,他担任了《杜十娘(1981)》的美术设计,真实地再现了明代的建筑、街道、酒肆以及山野乡间的环境。

王兴文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正是他几十年来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参与影片

开国大典(上下集) THE BIRTH OF NEW CHINA(1989)

王兴文的作品

鬼仙沟 GUIXIAN VALLEY(1988)

逃犯 THE ESCAPED PRISONER(1986)

田野又是青纱帐 GREEN FIELDS AGAIN(1986) 神医扁鹊 BIAN QUE THE DOCTOR(1985)

李冰(上下集) LI BING(1983)

佩剑将军 GENERALS WITH SWORD(1982)

杜十娘 THE BEAUTIFUL COURTESAN(1981)

北斗(下集) THE PLOUGH PART 2(1980)

北斗(上集) THE PLOUGH PART 1(1979)

严峻的历程 THE COURSE SEVERE(1978) 长空雄鹰 (1976)

向阳院的故事 (1974)

战洪图 (1973)

站洪图 (1973)

兵临城下 (1964)

炉火正红 (1962)

万木春 (1961)

笑逐颜开 (1959)

花好月圆 (1958)

三年早知道 (1958)

水库上的歌声 (1958)

徐秋影案件 (1958)

马兰花开 (1956)

艺术造诣

王兴文在创作中,注意发挥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强调反映民族特点和时代面貌,重视揭示生活本质的特征和细节,做到布景与环境为影片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服务。他的作品,格调高亢,气势奔放,深沉细腻,抒情色彩浓厚。1964 年,他担任故事片《兵临城下》的美术设计工作,获得较好成绩。他在这部影片中,努力调动电影美术的表现手段,从深化主题、塑造艺术形象的要求出发,为影片提供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气氛、吻合剧情发展的典型环境。在细节描绘、典型特征的处理和场景变换、对比等方面,都很见功夫。

继《兵临城下》之后,1979 年,他为彩色故事片《北斗》所进行的美术设计抓住了时代和地方的特点,以细腻的笔触,一笔一划地勾画出三十年代陕北农村的典型风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别致的青砖窑洞以及陕北农民特有的衣着打扮,例如头上包的白羊肚毛巾、身上穿的老羊皮筒子、腰间扎的麻绳、脚上穿的圆口布鞋等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象一幅幅陕北的风俗画,产生亲切感人的艺术力量。同时,他根据影片自身的风格,将各种环境都处理得富于抒情色彩。例如申长源和谢桂兰在甘家花园憧憬美好未来的一场戏,他使人物置于初春季节的绿柳红桃之中,皎洁月色之下。谢桂兰穿着淡色衣服,偎依在申长源身旁低声细语。整个画面,显得静谧、柔和,充满抒情气息。

1981 年,他担任了《杜十娘》的美术设计。他严格遵循艺术真实的原则,设计了明代的建筑、街道、酒肆、茶楼、车店以及山野乡间的环境,构成了杜十娘一生活动的印有深刻社会烙印的自然环境。同时,他充分运用这些典 型环境,积极参与剧情发展和人物的心理表现、性格刻画,使景物自身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意义。例如,在杜十娘得知自己被卖,站在船头呼天喊地的一场戏里,环境设计有力地体现了主题。天空是黑沉沉的,仿佛要塌下来;船在不平稳的水面上颤抖,一根桅杆在黑暗中摇晃,显得那样孤单。不远处,有许多挤在一起的船只,桅杆杂乱地伸向天空,几盏若明若暗的灯火在狂风中晃动,如同荒野的“鬼火”一样。这样的环境,烘托了杜十娘悲愤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寓意深刻地揭露了造成杜十娘爱情悲剧的社会罪恶,从而深化了主题,做到了景为情所设,情因景而深。

王兴文常说:“人家搞创作越干心里越有底,我却越干越觉得没底,因为艺术是发展的,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的精神。

四、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兴文,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吉林乾安人。199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通化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大学学历。1993年7月至1994年11月,乾安县职业高中教师;

1994年11月至2000年6月,乾安县政府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

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松原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综合一科科长;

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主任科员,综合三处主任科员、副处长;

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省政府应急办综合预案处处长;

2008年3月至现在,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正县长级)。

五、温州大学专门史硕士生导师

王兴文教授:(1964—),黑龙江人。

现为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苏颂学术研究会秘书长,温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州大学孙诒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和科技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著作和科研论文多次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科研成果::

1: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南宋科技史研究》

2: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科技文献研究》

3:“十一五”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工业典·综合分典》一项

4 : 在《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清华大学学报》、《中国史研究动态》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5:出版著作《简明中国科学技术通史》、《宋代科技文献研究》、《苏颂评传》(合著)、《图说中国文化·科技卷》(编著)、《图说世界科技文化》(编著)等,主编《百年中国读本》、《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等教材3部。

教学情况

1:主要参与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2002年获学校优秀课程

2:主持建设的《中国经济史》课被评为温州大学优秀课程

3:学校教改项目《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试点》2004年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兴文老师近年研究项目及论文有:《宋代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苏颂与苏轼》,周济、管成学主编《苏颂研究论文新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撰写《图说中国文化·科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图说世界科技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韩彦直橘录及其科学价值初探》,温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六、书法师

王兴文:号墨缘.1938年生.国家一级书法师.师承著名书法家于溥光先生学书.。

擅行草.宗法二王.一生广临先贤碑帖.熔铸古今。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全国和国际大展赛。多次获金.银奖.作品多次被选送到日.美.韩.新.意.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世界书画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授权由中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六个国家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艺术团体共同审之认可。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其作品被收录在《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词典》等40余部大型辞书。其草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认可。并获得ISC2003证书.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台北国际文人书画家总会执行理事台北国宝画院教授.香港国际交流出版社顾问.日本国艺书道院荣誉常务理事.中国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

七、海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兴文,男,汉,中共党员, 1968.5出生,宁夏中卫人,1989年7月 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海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1987.09—1989.07 西南农业大学畜牧系学习;

1989.07—1993.07 中卫县西台乡政府工作;

1993.07—1996.10 中卫县县直机关党委工作(1994.06—1996.12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学习);

1996.10—1998.06 中卫县委组织部工作;

1998.06—2003.04 中卫县西园乡政府副乡长;

2003.04—2004.02 中卫县镇罗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4.02—2004.12 中卫市镇罗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4.12—2006.01 中卫市镇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6.01—2006.07 中卫市镇罗镇党委书记、镇长;

2007.07—2007.12 中卫市城区党工委副书记、镇罗镇党委书记、镇长;

2008.01—2008.10 中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8.10—2009. 03 中宁县委委员、常委;

2009.03—2009.12 中宁县委 常委、 宣传部部长;

2009.12— 海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八、网络营销专家

王兴文,甘肃兰州人,网络营销资深人士,从事网络整合营销,网络运营策划,搜索引擎竞价推广,网络优化,企业站点策划,用户体验度设计,事件炒作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07年进军IT界,现就职某医疗机构任职网络营销主管,09年进入医疗界,10年加入 “推一把网络营销学院”,目前从事医院网络营销工作,个人擅长搜索引擎营销、数据跟踪分析等。

九、美术师王兴文生平

王兴文,中国电影美术师。1930 年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

1947年,王兴文一家迁居哈尔滨。父母因家庭生活困难,让他去学修理汽车,但他迷恋美术,却到一家私人办的文化补习学校学习美术。他用了近一年时间,学习了美术基础课。

1948 年底,他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第四期干部训练班,经过一阶段的学习,被分配从事电影美术工作兴文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他读了不少电影美术方面的论著和苏联一些电影美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书籍给予他很深的影响。在建国初期举行的全国第一次话剧会演时,他参加了观摩,从舞台美术方面探索电影美术的表现方法和规律。1961 年,他参加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电影美工进修班”,和专业同行们一起探讨了电影美术的特点和规律等问题,充实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由于他刻苦学习,专业水平提高很快。

十、宁夏师范学院教师

王兴文,男,汉族,生于1972年2月,甘肃靖远人。文艺学硕士,讲师。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在读。2007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完成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德里达文学思想研究”,发表论文有《解构视域下的文学——浅析德里达对文学基本问题的看法》等。

十一、肿瘤血液科主任

工作医院: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所在科室:肿瘤诊断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应用化疗,免疫治疗,中医药学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骨髓癌

王兴文,肿瘤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中国抗癌协会会员,省抗癌协会化疗委员会会员,四平市抗癌协会理事,发表省级论文四篇。省市级科研成果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擅长应用化疗,免疫治疗,中医药学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骨髓癌,再障、白血病,肿瘤康复指导。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综合治疗。

十二、尝百草的教授

南药,热带、亚热带的稀有药材。云南由于气候、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南药的生长,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而云南特有的南药又被称作地道南药。近20年来,地道南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在此前的千万年间,它们只是沉睡在深山的野草,如何让南药进入现代中药领域,这成为了整整一代云南中医药学者背负的使命,王兴文就是其中一员。

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只是没有想到我们会在病床上采访这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云南省重点学科“实用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王兴文。

在学校里,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这位泰斗级别的教授。据说他可以一连上8节课,讲起来课整栋楼都能听见他的声音。他的眼神永远诚恳,他每一句话都热情四溢。可就在我们采访的前几天,王兴文因为找书翻书被巨大的书架压伤了。穿着病号服似的睡衣,腿上有重重瘀青,由于腰痛只能半卧,可声音却依旧洪亮。学生们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教授最喜欢拿自己做试验了。”摔伤后教授立马服用自己研制的“三七维康胶囊”。“这样难得的机会,当然是试药的好时机。”听他说话的底气,这药想必很好。王兴文却说,比试药重要的是要赶紧治好脚,开学时总不能一瘸一拐地上讲台吧。寻找地道南药

马上就是新学年开始,这已经是王兴文做教师的第30个年头了。不用去看课程表他就知道下学期要上的课程:基础课物质化学,还有3门选修课和研究生的课程。他的第一课也已经早早准备好了——讲做人。这对一年级的学生很重要,学药理的人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端正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一个老师对“师道”意义的自我理解。

55岁的王兴文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儒雅的老教授样,却像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其实这也不奇怪。尝百草的神农氏,不也是亦农亦医吗?王兴文身上比神农更多一种角色——老师,他是一位走遍云南尝百草的老师。作为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的教授他一直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

在学生眼里,王兴文不是那种只在教室里踱方步的老师,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弃实地考查,不放弃实验研究。他的许多成就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跟他的学生不全是靠听课听出知识来的,更重要的是靠做实验考查“干”出知识来的。1979年,王兴文带团到临沧的沧源县进行调研,听说深山中有稀有的植物,马上深入连路都没有的班老南衮河自然保护区通的,在原始森林中摸索前行,从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下到海拔60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成片大规模的龙血树,这在云南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收获的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众多世界稀有的植物。

行走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是时髦“飘一族”的生存方式,但于王兴文来说却是一种生命个体与大地母亲的爱恋方式。每年的两个假期王兴文都要深入山间林中,全省一百多个县,王兴文几乎都走过。这种行走让他更了解云南,对中药中医学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云南的土地上生长着数许独有或特有的地道南药药材,它们是天地的精灵,是上天给云南人的厚礼,可是由于技术的落后,云南人对地道南药的运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王兴文相信自己能找出一种方式让南药大放光彩。换种视角看南药

王兴文这一代人有很多时代加附在他们身上的坎坷。长身体时遇上困难年代,饿肚子;到上学时遇上文化大革命。但王兴文说自己很幸运能成为工农民大学生,这个机会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个好听的名头,可是他却真正由此爱上化学,由化学开辟了另外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另外一种研究中药的方式。

80年代初,王兴文发明了用离子电极检测黄莲素中重金属含量的方式,源于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老百姓用汽油箱熬煮提纯黄莲素使其产品中铅超标。这个发明不仅仅是学术方法问题上的成功,还解决了药品生产中重要问题。当时的王兴文还是个年轻的助教,但这使他有机会加入到了国家重点课题“地道南药微量元素研究”课题中。

三七,地道南药中最具代表性的药材。也是王兴文“地道南药微量元素研究”课题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许多与血液有关的药品中都含有三七。以前,只是中国人说三七好,但现在全世界人都开始了解它。美国的医学博士研究证明,三七比任何品种的人参都要好,三七所含的有益成份比野生人参高一倍,比人工人参高两倍。但目前大多数药品都是将三七以原药的形式加入成药中,这种做法并不符合现代中药的发展,难以将三七用到极至。

由于所有的三七都是人工栽培,直到现在为止有没有发现野生的三七,这种现状给三七产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弱点,没有野生种参与进一步进化,它的抗发病毒能力就特别弱,不得不施农药,甚至还要施化肥。三七要连续生长3年才能成材,所以化学药剂对土壤的破坏也很严重。“地道南药微量元素研究”课题开始的主要着眼点,就是环境土壤对药材的影响,了解到近年来虽然制定了新的管理方式,但由于没有太多的土地来进行置换,还是改变不了三七中农残的问题。于是王兴文开始从三七的加工和有效成分提炼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农残和重金属方面的问题。经过19年不懈地努力,王兴文成功研发了“水提”工艺,用水作为最基村的介质,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进行高纯度提纯。这一方法解决了传统酒精提纯、油提工艺中许多有机残留多的问题。

“善上若水,厚德载物。”这是中国人传统中为人行事的最高标准。然而对于王兴文来说,也是他研究事业的一种突破方式。用水提纯的三七总皂苷质纯至真,受到了国内外各专业组织的认可。

现代中药,首先就要求原料现代,要让南药走出云南,走出中国,国外人首先看的不是疗效,而是药最基本的安全指标,而卫生安全的基本准入条件却成为了困绕中国药品打出去的瓶颈,水提技术正突破了这一瓶颈。王兴文说:“中药的复方药剂,汤药的效果是最好的,但却不复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了。水提技术就好像是用水煨药,可以把中药最有用的成分提取出来,放在一小粒胶囊中,很方便就吃了。既遵循了中医中药的理论,又用了最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2003年,在王兴文的努力下,专门以水提中药技术为核心,水提三七总皂苷为主产品的云南红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与云南古林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云南文山马关建成了目前国内外最大的“三七提取工程中心”,生产了以纯三七总皂苷为主料的“三七维康胶囊”、“三七益康胶囊”。王兴文的科研正成果转化为一种造福地方,造福社会的力量。

王兴文把厂址选在马关县,“这里是国家特贫困县,过去种出来买不掉三七就会烂价,但是“水提”技术的加入使三七可就地被最好地利用,不仅仅从块根中提取三七中的总皂苷,还能从平时被人们废弃的三七茎、叶、须中提取更多的有用物质。“三七提取工程中心”工厂全部建成投厂后,每年可以加工1000吨三七,将大大带动当地乃至全省三七产业的发展。一位省里的领导看到三七总皂苷产品后,给王兴文作了3个揖,说这已经不是一般改变人们身状况的保健药品了,它还帮助解决了三农问题。”如果爱就永不放弃

王兴文说自己这辈子学术的成功全是苦出来的,“我的青春年华是献给了云南的药材的。”曾经有连续6年的12个假期,王兴文都呆在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原始森林中,研究微量元素在沙仁、白豆蔻栽培作用。“这些苦都算不了什么。”但如果不吃这些苦,王兴文说自己不会获得那么多国家级奖项,不会被评为教授、云南省的学科带头人。王兴文开玩笑地说,如果还年轻的话,一定要争取做中科院院士,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为人民服务”。

王兴文上课时很讲求知识的实用性,他认为原来书本上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水提三七只是开始,经过他研究过的26种地道南药都可以用这个“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使命,也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的使命。

本刊记者朱丹/文

《大观周刊》2006年第三十三期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