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照片

唐忠

唐忠个人资料:唐忠,男,贵州省瓮安县人,教授,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土地经济、农业产品国际贸易。……
资料更新时间:2025-03-09 02:06:37

唐忠 教师 院长 教授 行业人物

一、个人资料简介

唐忠,男,贵州省瓮安县人,教授,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土地经济、农业产品国际贸易。

二、人物简介

男,1964年10月生,贵州省瓮安县人,汉族,教授,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于2013年05月24日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三、研究方向

从事农业政策分析、土地资源经济、农产品国际贸易、外国农业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资源经济与管理。

四、论文作品

1、 唐忠:“外部性与农业资源保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护的再分析”,1999年全国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2、 唐忠:“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

3、 唐忠:“中国宁夏稻米的生产与流通”(中文和日文),日本农政调查委员会1999年2月;

4、 唐忠:“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几点认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9年第3期;

5、 唐忠:“论长江上游森林保护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年第6期;

6、 唐忠:“传统农业增长方式与现代农业增长方式的区别”,《农民日报》1997年5月21日;

7、 唐忠:“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载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市场化改革整体推进条件下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

8、 唐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专业化经营的思考”,《财经科学》1994年第1期;

9、 唐忠:“全社会都要重视保护耕地”,《宏观经济管理》1995年第2期;

10、 唐忠:“简论我国农业易被忽视的原因”,《安徽农村通讯》1993年第9期;

11、 唐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安徽农村通讯》1993年11期;

12、 唐忠:“对农地制度建设的几点认识”,《中国土地》1994年5期;

13、 《农业经济》(合著,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 《中国当代农村经济》(独著),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年;

15、 《乡镇企业》(合著,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 《粮票粮价》(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 《农业经济前沿问题》(第一译者)中国税务出版社即将出版;

18、 《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

19、 《国以“食”为天——中国粮食问题的探讨与改革》(合著,第二著者),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12月;

20、 《中国乡镇企业经济学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21、 《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文件问答》(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五、讲话内容

在农业经济系建立60周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组建1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简朴而庄重的学术会议,来庆祝学院60华诞,这种不搞专门的庆典,不设主席台,回归学术本位的方式,希望能得到广大校友和全院师生的认同和喜欢。今天老天爷也很帮忙,一扫往日的雾霾,露出难得的笑脸,以明媚的阳光向我们大家表达祝福。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顾名思义,是以培养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领域的专门人才,并在这些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理论创新与知识创造、服务国家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召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的方式,来庆祝学院的60周年,正是我们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对教育部社科发展研究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把今年的经济安全论坛放在我们学院来举行,并与我们一起,研讨粮食安全问题这一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重大主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性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013年,全球有8.42亿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饥饿和营养不良,仍每天困扰着全球八分之一的人口。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也非常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人口的增长有所放缓,但随着收入增长和人口城市化,人民的消费方式和食物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均农产品消费处于上升时期,因此,从总体上,我国农产品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农产品净进口不断增加,如何保障13亿多人民的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是值得我们学术界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希望今天的研讨会,大家通过交流与碰撞,集思广益,产生出新的观点,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西方谚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设的”,中国人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纪念学院6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前辈学者的开拓性贡献。这里,我们无比怀念已去世的农业经济系的前四任系主任张树楠教授、曹国兴教授、田新教授、周志祥教授,他们对农经学科发展所作的历史性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回顾过去,我们不会忘记前辈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第一本《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学》,当时的系主任曹国兴教授、今年5月去世的周诚教授、今天在座的严瑞珍教授、张象枢教授,已过世的张福山教授、展广伟教授等等,都是这些开拓性著作的主要编写者。改革开放后,前辈老师们在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农村政策研究、土地经济研究、农村发展与反贫困研究、农村金融研究、外国农业经济研究、农产品贸易与价格研究、农业系统工程与技术经济研究、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在学界是有目共睹的。在人民大学,谈到土地管理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就一定会谈到我们第五任系主任林增杰教授的独特贡献,他因身体不适,不能来参加今天的会议,让我一定转达他对所有教师、所有校友的问候。学院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学院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与上一任院长温铁军教授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今天,许多老老师都来到了会场,令人感动!我请大家与我一起,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些作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里,我想提几个学院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年份。1950年是学科发端之年,学校在经济计划系设立了农业经济教研室和农业经济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和研究生。1954年是建系之年,学校把农业经济专业从经济计划系分离出来,成立了农业经济系。大家允许不知道,直到改革开放后恢复研究生教育之前,人民大学是全国唯一培养农业经济研究生的大学。改革开放后后,学院进入了专业与学科扩展期,1985年举办了第二个本科专业-土地管理专业;1986年,农业经济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1年,开设环境经济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995年,开设环境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虽然土地管理专业与环境经济专业先后在1996年和2001年的院系调整中划到了其它学院,但在这些专业在农经系期间毕业的同学,当然都是学院的校友。新世纪以来,有两个年份对学院而言也非常重要,那就是2001年和2004年。在2001年的院系调整中,在环境经济专业划出后,农业经济系只剩下16位教师、6位行政教辅人员,能不能保留独立的农业经济系,挑战非常大,经过当时全体老师艰苦细致的工作,学校最后决定保留农业经济系独立系的建制,独立系是什么意思,就是与学院平级的系。如果2001年独立系没有了,2004年命名组建学院也就无从谈起。系留住了,学校并在2003年下半年决定组建为学院,学院于2004年成立,这是我们后来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作为当时的系主任,我自认为尽到了责任,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很欣慰。

今天,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50位专任教师,教师中30%人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几乎都有出国进修的经历,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师资力量是很强的,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非常有竞争力的队伍。

“万千桃李薪火相传”。六十年来,学院培养了七千多名优秀学子,他们遍布四海,奋斗在祖国的各条战线,在学术机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各类企业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许许多多已经成为社会栋梁。今天看到600多位校友返校,我的心情无比高兴。欢迎你们回家,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藉此机会,我代表学院,向广大校友表示亲切问候!你们的成功故事,是铸就学院60年辉煌的重要篇章。

60年风风雨雨,60年弦歌不辍。应该说学院的积淀是很深厚的。因为我们的几代学者都有心系天下,心系三农的赤子情怀;都有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基于实践来进行理论探索的优良学风;都有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我们培养了热爱母校,奋发成才的万千校友。我相信,在下一个60年,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努力工作,开展问题导向的学院派的研究,为继续培养万千建设人才,为形成世界农业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中国农业经济学的人大学派,做出新的贡献。

六、相关新闻

2016年4月16日至17日,2016年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论坛在重庆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以下,简称“学科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委员、全国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相关的院长和系主任,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和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师生共130多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科发展问题。教指委主任委员、我院院长唐忠教授,教指委秘书长、我院曾寅初教授,以及教指委秘书处助理、我院研究生郑明赋和温武斌同学参加了本次论坛。

教指委主任委员、我院院长唐忠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对母校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通报了教指委的近期工作进展,阐述了对学科发展和学院治理的基本看法;主持了论坛的主题报告;并在闭幕式中介绍了我院承办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的基本情况。

教指委秘书长、我院曾寅初教授做了题为“我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方向”主题报告,分析了我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在招生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的转型困境,结合国际经验和社会需求提出了加强农业商务管理方面教学培养的发展方向。

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论坛由学科组和教指委会共同主办。作为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本届论坛由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学科发展与学院治理”。主题报告后,论坛分为三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农与非农问题”、“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青年人才培养培养问题”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大百科全书编纂问题”等进行了平行讨论。我院唐忠教授参加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大百科全书编纂问题”的平行讨论会,曾寅初教授参加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农与非农问题”和“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青年人才培养培养问题”的平行讨论会。

在论坛召开前一天(15日)的下午,还专门召开了教指委2016年工作会议。教指委主任委员、我院院长唐忠教授主持了工作会议,作了“教指委2015年工作总结与2016年工作计划安排”重要讲话,并通报了2016年1月教指委主任委员办公会议的有关决定。教指委秘书长、我院曾寅初教授对教指委2016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与会代表对教指委2016年的计划安排进行了讨论商议,并最终确定了教指委2016年的主要工作。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