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里(中国籍英国人)照片

马格里(中国籍英国人)

马格里(中国籍英国人)个人资料:马格里(MacartneyHalliday1833-1906),英国人,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马格里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咸丰八年(1858年)随英国侵略军来华,任第99联队军医。在英军服役期间,他与当时的英国军官戈登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友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格里辞去英军职务。……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06 21:05:02

行业人物 医生

一、个人资料简介

马格里(MacartneyHalliday1833-1906),英国人,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马格里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咸丰八年(1858年)随英国侵略军来华,任第99联队军医。在英军服役期间,他与当时的英国军官戈登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友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格里辞去英军职务。

二、个人履历

原名:MacartneyHalliday 中文译名:马格里

生卒日期:1833-1906

国籍: 英国人,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

出生地: 苏格兰

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

任 常胜军头领 白齐文的秘书,仅两月。同治二年(1863年)加入淮军,任张遇春统领的春字营炮队教习,并率队随李鸿章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同 太平军作战,深得李鸿章信任。十月,苏州发生杀降事件。后李鸿章请潘曾玮找马格里出面调解,马格里劝说戈登,杀降事件才得以了结。

马格里在加入淮军后,李鸿章故于同治二年(1862年)在上海附近的松江设立了 上海洋炮局( 长安汽车前身)。

马格里被撤职后,闲居金陵。适马嘉里案发生, 郭嵩焘奉命以 钦差大臣赴英“谢罪”兼设立驻伦敦使馆。由于英国驻华公使 威妥玛“屡称其(马格里)能”; 曾纪泽也代为说项;李鸿章自己也“夙知其忠厚可用”,遂由李鸿章向 郭嵩焘推荐马格里作为访英随员之一。光绪二年(1876年),马格里以三品衔候选道充任三等翻译官,随 郭嵩焘出使英国,协助设立中国使馆。此间,马格里因熟悉中英各事,对 郭嵩焘多所襄助,为郭嵩焘办理英文文案,处理外交庶务,并时常向郭嵩焘灌输西方礼节、风俗、文化、科技等知识。 郭嵩焘卸任后,马格里亦返华而转任英使馆 参赞,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去职。

马格里初为淮军枪炮教练,后改为督造炮弹、主持新式的近代兵工厂的生产,跟随李鸿章十余年,深为李鸿章倚重。 中法战争时,马格里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提出调解草案七条。1906年,马格里在英国去世,终年73岁,其时尚任伦敦中国使馆顾问。死后,英王赐予爵位,旧中国上海的英租界内还有以他的姓名命名的街道。

草创洋炮局

马格里爵士,英国奥金莱克人,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陆军第99联队军医,后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 的中外混合部队“常胜军”任职。这支队伍受淮军统帅 李鸿章的节制。

李鸿章亲眼目睹了西式战法和洋枪炮的威力,便酝酿了创办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再加上聘请外国教官,使淮军战斗力大大提高。精明的马格里看透了时局,一心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想方设法加入淮军,当上了外籍“教习”(教官),得以接近李鸿章。马格里的笔记中写道:“我在被批准脱离英军后,便投效了李鸿章。第一件事就是向他指出,当时他购买外国军火所付的价格过高,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普通的12磅炮弹要费30两银子,买一粒最坏的铜帽也要16两银子,即6英镑。我告诉他,欧洲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若要为本身利益着想,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厂。”这番话打动了李鸿章,于是马格里毛遂自荐,带领工匠以手工方式进行试制。他以土法上马,用粘土制造一个熔化炉,使用简陋的工具和设备,东拼西凑,造出了一些炮弹、药引、炮门纸管自来火。恰逢一位英国军官士迪佛立前来拜访李鸿章。 李遂请他过目鉴定这些样品,在得到士迪佛立的好评之后,又经过试用,证明质量尚可。1862年,李鸿章授权马格里雇用50名工人,在淞江县的一个庙宇里筹建 上海洋炮局,于1863年4月建成。

草创的上海洋炮的设备十分简陋,除到上海向外商购买一些,还募外国工匠“由香港购办造炮器具”。李鸿章从创办伊始确立了由洋人、国人分别管理厂的两种模式。为此,李鸿章“令参将韩殿甲督率中国工匠尽心学习”洋工的技艺,还特意地把“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的 丁日昌从广东调来,并将炮局分为三个分厂,由马格里和中国官吏刘佐禹共同领导1个分厂,另2个分厂由韩殿甲、丁日昌分别领导。当时人称“上海三洋炮局”(韩、丁领导的2个分厂于1965年并入上海的“江南机器制造局”)。作为“总办”(厂长)之一的马格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第一位外籍厂长。

主持金陵制造局

1863年底,李鸿章移淮军攻克苏州,上海洋炮局也迁至苏州原 太平天国纳王府,改称苏州洋炮局。此事发生的“阿思本舰队事件”为洋炮局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该舰队舰只系清政府委托 总税务司李泰国(英国人)向英国人购买本想以此为基础创立中国海军。但李泰国与舰队司令阿思本签订了由英方独揽舰队全权的协定。清政府无法接受这一完全受制于人的条件,只好忍痛将已来华的舰队遣回英国,并革退李泰国 总税务司之职。清政府为此白白花费106、7万两银而一无所获。当时该舰队有一套制造、维修军火的机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化铁炉、铁水包和各种机床等,号称“水上兵工厂”马格里于1864年1月怂恿李鸿章买下这套设备,以扩充洋炮局的家当。

马格里在工厂里安装投产这套设备后,该厂成为江苏省、也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并具有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每周能生产2000发左右的枪炮弹及其它一些军火,产品的成本也大为降低,大小不等的炮弹约需1至3银元,比起购买外国投机商的每发12镑炮弹须费30两银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为此,李鸿章两次奏请清廷旨准,先后援予马格里三品顶戴、加“ 道员”虚衔。

李鸿章十分器重马格里,经常垂询,除了商谈军务,还与他谈及西方科技发明、中外关系等,有时还请他出面协调李与其他外国人之间的矛盾。李鸿章的知遇和清廷的厚赏,使马格里中国得到发展。他娶了太平军判将、原 太平天国“纳王”的女儿为妻,生有三子一女。他的子女后回到英国成家立业,马格里的长子还起了一个寓意子承父业的名字“马继业”,部任英国驻中国新疆喀什的领事。

马格里的成果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早在1859年,英法联军侵略天津大沽口时,清军初战告捷,军随部门即下令由火器营依样仿造缴获的洋枪洋炮,无奈“无师自学”仅能仿其皮毛,“而不克究其精微”。清政府只得从 火器营中曾研究洋枪洋炮的兵弁中挑选48名学员,派往学员后来成为清政府军工企业的骨干。

1865年夏,李鸿章晋升为代理两江总督,驻节被清军攻克的江宁,并将苏州洋炮局马格里分厂的人员、设备一同迁去。经过一年多的扩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兵工厂—— 金陵机器制造局矗立在南京瓷塔山。该厂的机械化程度及生产力水平在当时的中国堪称一流。朝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 曾国藩参观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如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该局初有工人400余人,后来增加到1200人。

金陵制造局一直控制在李鸿章手中,视其为淮系 军阀集团的命根子。1866年10月李鸿章奉调北上围剿 捻军,他直言不讳地在奏折中表示,他创办金陵制造局是淮军的“命脉所系,诚不敢轻以付托”,他以该局的经费由淮军军需款项下筹拔等理由,继续控制该局人事和经营。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金陵制造局产品的很大部分仍供应淮军,以及用来建设天津大沽口等直隶沿海国防设施。

李鸿章对马格里非常宠信,援予他总揽全局“督办”大权,地位在中国“总办”刘佐禹之上;给予他丰厚的薪水,另拔款2000两银为之建豪华私人别墅,特许他拥有一支公费开支、10多人组成的私人卫队。马格里知恩图报,为了扩大产品品种,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他亲手组织试制火箭等新式武器并获得成功。1870年,金陵制造局增设火箭分局,将霍尔火箭正式投产。1872年10月,李鸿章召马格里到天津,支持金陵制造局的发展规划。马格里提出到欧洲考察及采办设备、原材料的要求,也得到李的批准。

1874年3月,马格里回到中国。他用购回的外国设备扩建了金陵制造局,并辖有火药局、火箭分局、水雷局等等,规模仅次于上海江南制造局,以生产的枪炮、弹药的种类多、品种全而闻名。

专横被辞

随着金陵制造局逐步发展,马格里变得专横跋扈,私欲也不断膨胀。“1874年,他从欧洲回到中国以后,专横更甚往日”。在企业的决策上,一般说洋务企业的“总办”、“督办”不能擅自作主,必须听从上一级的指挥。马格里利用李鸿章对他的言听计从,实际上大权独揽,超越本应只负责导、督查责权的“督办”身份,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经致和“总办”刘佐禹关系十分紧张。对待下属,马格里更是不可一世,有异者动辄撤换,还命令卫队鞭打不听话的工人。刘佐禹向李鸿章状告厂里外国人对中国人封锁技术,马格里则反驳说,他无权掌握指导训练所必须的劳动力。他指责中国监督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作出了人事调动;更有甚者,调人往往基于裙带关系或任人唯亲,其后果是职工中充斥阿谀奉承的人和亲信心腹,他们不是没有学习兴趣,便是学得很慢。马格里的反驳的确道出了中国封建官僚的腐败。李鸿章篇袒马格里,将刘佐禹调离,任命段寿和为“总办”。

段寿和处事圆滑、精明,不与马格里正面冲突,暗地则将马格里如何专横跋扈,欺辱中国人及垄断技术,乱开支、出国考察时大肆挥霍公款等不轨之举向李鸿章一一密报,从而动摇了李鸿章对马格里的信任。1874年,李鸿章为制约马格里,任命郭道直为“总办”,使中国“总办”增为2名;同时“将马格里的地位降为外国指导”,并下令解散马格里的私人卫队。面对自己特权的丧失,马格里以辞职抗争,想以“撂挑子”来要挟李鸿章退步。就在不久后,一件突发性的重大事故加快了他的失宠。

1875年1月5日,金陵制造局为天津大沽炮台制造的大炮在试射时,有2门当场爆炸,炸死官兵7人。李鸿章召马格里来现场查明事故原因。马格里拖了2个月才迟迟到来。结果在他亲自主持下,大炮于再次试射时依然爆炸。幸亏事先有备,未伤及在场人员。经检查,鉴定,炸炮原因是造炮的原材料质量低劣,这批材料本是作为平衡船体的压舱铁从外国随船运抵中国的。为了赶生产进度,经马格里批准,将这批劣材料用来造炮,以待合格原材料到货后再更换,不料酿成大祸。李鸿章生怕清政府追究如此重大的事故责任,便责令马格里承认错误,自请严处,但马格里拒不承担。祸不单行,5月19日,金陵制造局又发生一起恶性事故。据《申报》报道:“是日午,该局工匠正在作工之际,忽因石磨偶与铁器家伙相碰,钻出一星之火,落在火箭之上,顿时箭发,直射火药桶内,但闻霹雳一声,势如山崩地裂,连人带屋冲上云霄,顿时烧毁房屋数间,工匠3人亦炸为飞灰。”这对 马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7月7日,李鸿章撤去马格里在金陵制造局的职务,但念他在麾下效劳洋务多年,不无功绩,于是推荐给中国派驻英公使 郭嵩焘顾问(一说是当秘书)。马格里于1876年随郭到伦敦任职,于1878年在英国逝世。

作为中国一位“洋厂长”,马格里在华服务军工企业12年。时代的机遇使他扮演了中西之间军火生产掮客的角色。

三、人物生平

初至清朝

咸丰八年(1858年)随英国侵略军来华,任第99联队军医。

在英军服役期间,他与当时的英国军官戈登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友谊。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格里辞去英军职务,任常胜军头领白齐文的秘书,仅两月。

同治二年(1863年)加入淮军,深得李鸿章信任。

杀降事件

十月,苏州发生杀降事件,随淮军围攻苏州的常胜军头领戈登,以为诱杀降将为不仁之举,且杀戮过重,为此与李鸿章一度势成水火。时马格里已娶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苏州献城主谋,亦被杀)侄女为妻,即是为苦主,戈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马格里打抱不平。后李鸿章请潘曾玮找马格里出面调解,劝说戈登,杀降事件才得以了结。

改革贡献

马格里在加入淮军后不久,即向李鸿章建议:“欧洲各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为本身的利益着想,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厂”。李鸿章在实战中也深切认识到洋枪洋炮“实为利器”,故于同治二年在上海附近的松江设立了一个炸弹局,仿造短炸炮,由马格里和知州刘佐禹共同主持,每月可造炮弹数千枚。十月,淮军攻下苏州后,炸弹局也迁往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马格里为总管。到同治三年(1864年),该局制造大小炸弹每月约千余枚。九月十一日,马格里因随李鸿章教练洋枪、制造火器得力,得赏三品顶戴。四年(1865年),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聚宝门外,更名为金陵制造局,专为淮军造枪炮弹药。马格里仍为监督。对局中的一切事务,马格里都与李鸿章保持着密切联系,李鸿章遇到疑难问题,总是来找马格里做顾问。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金陵通济门外建立火药局,马格里受李鸿章委派,前往欧洲购置设备、招募洋匠。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由于金陵制造局所造的两门新炮,在大沽炮台试放时发生爆炸,并炸死士兵七人,马格里遂于七月初七日被李鸿章撤职。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