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医生 人物 医学家
邵霞龄,中国医学界的肾病泰斗。她研究肾病六十多年,用温阳解热肾细胞再生疗法治愈了数万名肾病患者。她是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员、世界中医药学会研究会会员、世界肾病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肾病研究院院长。
她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并出版《中医肾病标锦》、《难治肾病不难治》等五项专著,她曾出访美国、新加坡、越南、英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肾病权威探讨根治肾病的秘决。邵霞龄,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获得者、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西安市肾病研究所所长、西安肾病医院院长。出身中医世家、据《户县志》记载:其祖父“清代举人,一方名医”,其父邵维汉“著名中医,医著甚丰”。邵霞龄自幼随父学医,行医乡里,是方圆百里妇孺皆知的“神医父女”,后又深造于陕西中医学院,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五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她呕心沥血.尤其对肾病和糖尿病进行深入的探讨,写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先后整理出版了父亲的遗稿《伤寒赋》、 《杂病赋》,编著《妇科探锦》、《中医肾病探锦》等。
另外,她还根据祖辈留下的秘方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研制了治疗肾病、糖尿病的纯中药制剂,临床效果非同凡响,受到了专家和同仁的高度评价。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她“老有所为精英奖”,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授予她“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中国组委会荣誉委员”,《新闻联播》、《华夏掠影》、《半边天》、《夕阳红》等栏目、《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和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获陕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世界传统医学突出贡献奖等,美国中医研究院终身教授,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多次应邀赴美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
邵霞龄教授,以其无人能出其右的肾病、糖尿病治疗学术成就、以“善者为医、仁心仁术”的广阔胸襟,被学术界和广大肾病患者赞誉为“肾病泰斗”、“国医邵霞龄”和“东方之子”。
邵霞龄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邵维翰习医。1952年加入户县卫协会行医,后深造于陕西中医学院,原西安中医肾病医院院长。
几十年来,特别是1986年创办西安肾病医院以来,邵霞龄一直从事中医教研工作,先后著有《伤寒赋》、《杂病赋》、《肾病学》、《糖尿病学》、《妇科探锦》等5部专著。在肾病治疗研究方面,邵霞龄根据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治疗方案和科学的理论体系——“邵氏肾病疗法”,避免了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治疗费用低,患者易接受。2007年“邵氏肾病疗法”被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列入推广项目,受到了医学界同仁和广大患者的赞扬。
邵霞龄先后主持了国家科研项目——中医肾病新药的研发工作,有两种新药获国家“准字号”药品,另有两种新药已通过国家药监局专家组评审。该项目和本人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星火计划优秀项目。邵霞龄也多次被邀请到北京、香港、台湾讲学和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如:
亚太肾脏病会议
海峡两岸中医肾病学术研讨会
中国中医肾病研讨会
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曾为邵霞龄所创西安中医肾病医院亲笔题词,邵霞龄被授予“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
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邵霞龄始终把医德放在首位,努力做到德医双馨,受到国内外患者数百面锦旗、牌匾和感谢信。1988年至2009年,共获各种荣誉54项。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卧龙生、国内著名画家黄胃等名人,均曾求医于邵霞龄。
2002年8月,“杨颙老中医治疗胸痹的经验”发表于《陕西中医》,获合著第二名;
2002年5月,“金糖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发表于《陕西中医药研究》,获合著第三名;
2005年4月,“益气活血补肾法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29例”发表于《陕西中医》,获合著第二名;
2006年12月,《难治肾病不难治》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独著第一名;
2006年12月,“辨证治疗老年痴呆50例”发表于《陕西中医》,获合著第一名;
2009年8月“天麻钩藤汤加减合西医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伤疗效观察”发表于《陕西中医》,获合著第一名。
一、1988年 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邵霞龄“老有所为精英奖”;
二、1988年 西安市人事局出版了《夕阳照》一书,刊登“邵霞龄学习白求恩一心为人民”一文;
三、1989年 报道邵霞龄事迹的报告文学《肾病克星》入选陕西省劳动人事厅编辑出版的《奉献余热的人》一书;
四、1990年 中央人事部在北京展览了邵霞龄的事迹);
五、1990年 邵霞龄及其事迹被大型辞书《中国当代技术人才荟》收载;
六、1994年 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中国组委会授予邵霞龄“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
七、1994年 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组委会授予邵霞龄“国际医学与和平中国组委会荣誉委员”;
八、1994年 邵霞龄在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肾病医疗与保健学术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
九、1995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获“95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贸易博览金奖”;
十、1995年 邵霞龄被载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西名人录》;
十一、1995年 邵霞龄被聘为“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
十二、1995年 邵霞龄荣任《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古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副主编;
十三、1996年 邵霞龄作为有杰出贡献人物被中央电视台《华夏掠影》、《夕阳红》、《半边天》等栏目做过多次专题报道;
十四、1996年 邵霞龄业绩被刊载于中国国家“九五”计划重大项目《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教科书;
十五、1996年 邵霞龄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
十六、1996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获“世界传统医药国际优秀成果奖”;
十七、1996年 邵霞龄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组委会授予“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奖”;
十八、1996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药美国国际大赛“突出贡献奖”;
十九、1996年 邵霞龄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组委会(美国)授予的“第
二十、三届世界传统医学突出贡献功勋奖”;
二十一、1996年 邵霞龄被美国中医研究所聘请为教授;
二十二、1996年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授予西安中医肾病医院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团体会员”;
二十三、1996年 邵霞龄为吸纳为“世界中医药学研究会会员”;
二十四、1996年 邵霞龄的论文《新药金肾片研究资料综述》入选“96中国现代疗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特等奖”;
二十五、1996年 邵霞龄的论文《治疗肾病的临床体会》荣获“96中国现代疗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特等奖”;
二十六、1996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荣获“96中国现代疗法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奖”;
二十七、1996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在国家科委举办的“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u2018八五u2019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项目;
二十八、1996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被评为西安市一九九六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二十九、1997年 邵霞龄荣获老有所为风险奖;
三十、1998年 邵霞龄研制的<金肾片>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十一、1998年 邵霞龄在“跨世纪医学新进展论坛暨世界名医成就大会”获优秀论文奖;
三十二、1998年 邵霞龄被荣列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并入录《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教科书;
三十三、1998年 邵霞龄获得跨世纪医学新进展论坛及世界名医成就奖;
三十四、1999年 邵霞龄被香港世界传统医药研究会聘请为国际学术顾问;
三十五、2001年 邵霞龄被东方古代医药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
三十六、2001年 邵霞龄被中国名牌企业海内外征联大赛组委会评为本行业的中华英才,荣登录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批准的长城“中华英才宣言墙”;
三十七、2001年 邵霞龄获“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评为首届中华传统名医学术成果交流大会”特别荣誉奖;
三十八、2003年 《中华新医药》杂志聘请邵霞龄为特约编委;
三十九、2003年 邵霞龄被“中国西安市委统战部”评为“西安市各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
四十、2003年 邵霞龄被“中国西部特色医疗名医论坛组委会”评选为“首届西部特色医疗名医”;
四十一、2004年 邵霞龄“被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医疗卫生专业委员会”评为教授;
四十二、2005年 邵霞龄被“中共西安市委统战部”评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者”;
四十三、2005年 邵霞龄荣获“陕西名人档案收藏证”;
四十四、2006年 邵霞龄被农工党评为“先进工作作者”;
四十五、2008年 邵霞龄为“陕西省档案馆建馆五十周年”作的书画作品被收藏;
四十六、2008年 农工党西安市委员会授予邵霞龄同志为“抗震救灾优秀党员”;
四十七、2008年 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授予邵霞龄同志为“抗震救灾优秀党员”;
四十八、2008年 邵霞龄荣获“中国首届权威专家证书”;
四十九、2009年 邵霞龄被入编《中国·陕西医学专家库》。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片心显深棕色;味甘,微苦。
主要成份白茅根、连翘、荆芥、苦杏仁(炒)、泽泻(盐制)、陈皮、茯苓、大腹皮、车前子(炒)、赤小豆、生石膏、蒲公英等14味。
功能主治疏解风热,宣肺利水。用于急性肾炎,见有发热不恶寒或热重寒轻,头面眼睑浮肿,咽喉肿痛或口干咽燥,肢体酸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属风热证者。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显著的解热、利尿作用:一次给药后可使致热大鼠体温下降持续5小时以上,大鼠四小时平均总尿量增加50%。对家兔血清型肾炎的实验治疗证明,该药可明显降低肾炎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生成,明显降低尿蛋白,显著降低尿素氮和肌酐。对肾炎免疫机制的研究,证明该药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各种生化指标,促进对损伤肾脏的修复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规 格] 每片重0.34g
[贮 藏] 密封。
[包 装]塑料瓶装:50片/瓶。
[有 效 期]二年。
[国药准字] Z20023041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