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仪照片

丁仪

丁仪个人资料:丁仪(?-220年)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字正礼,沛国(现安徽滩溪县)人,丁冲之子,丁廙之兄。建安中期,丁仪与曹操的長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约,但曹丕卻以丁儀有眼病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結果丁儀不能娶公主為妻。后来被曹操聘任为西曹椽。丁仪兄弟与曹植交好,拥护曹植为曹操的太子。曹丕成为太子之后丁仪转任右刺奸掾。曹丕自立为帝之后,丁仪被满门抄斩。曹植著有一诗《又贈丁仪王粲》。全后汉文中的《寡妇赋》被认为是丁仪之妻所作。小说《三国演义》中,丁仪对曹丕质问曹植因何不参加曹操的葬礼的使者说曹植应该成为魏国君……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07 17:08:12

三国人物 三国演义人物 三国群英传游戏角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人物 各朝代中国人 曹操文臣 武将

一、个人资料简介

丁仪(?-220年)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字正礼,沛国(现安徽滩溪县)人,丁冲之子,丁廙之兄。建安中期,丁仪与曹操的長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约,但曹丕卻以丁儀有眼病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結果丁儀不能娶公主為妻。后来被曹操聘任为西曹椽。丁仪兄弟与曹植交好,拥护曹植为曹操的太子。曹丕成为太子之后丁仪转任右刺奸掾。曹丕自立为帝之后,丁仪被满门抄斩。曹植著有一诗《又贈丁仪王粲》。全后汉文中的《寡妇赋》被认为是丁仪之妻所作。小说《三国演义》中,丁仪对曹丕质问曹植因何不参加曹操的葬礼的使者说曹植应该成为魏国君主,因而被斩。

二、丁仪 - 人物简介

丁仪(?一220)

三国魏文学家。字正礼。沛国(治今安徽滩溪西北)人。有文才,擅长政论。建安中,曹操辟为丞相西曹椽。与曹植亲善。与弟厚赞立植为太子。曹丕立为太子,他转为右刺奸椽。曹丕继王位,与弟壤同被杀。与邯郸淳、繁钦、路粹、杨修、苟纬及弟厚,并有文采。原有集,已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九《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生年不详,约卒于魏黄初元年。父冲,宿与太祖亲善。太祖闻仪有文名,欲妻以爱女,以仪有目疾,为五官所阻,后辟仪为掾,与之论议,嘉其才颇悔之,曰:“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吾!”仪以不得尚公主为恨,与临菑侯植亲善。太祖曾有意欲立植,仪加以赞助及文帝即王位,乃因职事收付狱,杀之,并灭其男口。仪有文集二卷,(《补续汉书艺文志》)传于世。

三、丁仪 - 基本资料

姓名:丁仪

字:正礼

生卒:?—220

终属:魏

籍贯:豫州沛郡(今江苏沛县)

容貌:眇一目

官至:右刺奸椽

家庭情况:父亲丁冲;兄弟丁廙

相关人物:曹操、曹丕、曹植、夏侯尚

曾效力过的势力:魏

四、丁仪 - 史籍记载

历史概况:魏右刺奸椽。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冲亡,太祖闻仪为令士,虽未见,欲以爱女妻之,以问五官将。五官将曰:“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楙。”太祖从之。寻辟仪为掾,到与论议,嘉其才朗。时仪亦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菑侯亲善,数称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及太子立,欲治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

演义概况:魏文士。与临菑侯曹植善,太祖薨,植不奔丧,与仪兄弟烂醉。后褚皆缚之,载于车上。文帝下令,先将丁仪、丁廙等尽行诛戳。

历史评价:曹操:“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

历史年表: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冲亡,太祖闻仪为令士,虽未见,欲以爱女妻之,以问五官将。五官将曰:“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以为不如与伏波子楙。”太祖从之。寻辟仪为掾,到与论议,嘉其才朗。时仪亦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菑侯亲善,数称其奇才。

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及太子立,欲治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魏黄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

——《后汉书》、《三国志》

五、丁仪 - 思想理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家之一,曾经有人认为他已经接近司马迁的水平。但他平生有一桩很不光彩之事,这就是《晋书·陈寿传》所载的他向人家索取巨额财产,然后才肯为其先人作传:丁仪兄弟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有偿写佳传,无偿就不写,史德大大受损。一般认为此说并不可信:陈寿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可是也找不出否认此事的确切根据,所以只好姑且承认仍有此事;了不起的史家也可能偶尔犯一点错误。

陈寿不向别人寻租讨米而专门找二丁的后代,那是有原因的。二丁遭遇很特殊,在政争的变局中一起死于非命,其后代大约很需要一篇佳传。小丁的祖父,亦即丁仪(正礼)兄弟的父亲丁冲是曹操的老朋友,曾经劝曹操迎献帝都许昌,以此大功当上了权力很大的司隶校尉,丁仪被辟为西曹掾,后迁尚书,曹操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因为曹丕反对(说他瞎了一只眼,没有条件充当曹家的快婿)未能成其好事。丁仪从此自结于曹植而与曹丕对立,史称“时仪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淄侯(曹植)亲善,数称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及太子立,欲治仪罪,转仪为右刺奸掾,欲仪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求哀,尚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魏略》)曹丕杀丁仪及其弟。当在他继承曹操的地位当了魏王而尚未称帝之时。

丁仪颇有思想家的丰采,他写过一篇《刑礼论》,文章兼取儒、法两家之说,一方面强调先礼而后刑,同时又指出,所谓礼决不仅仅是叔嫂不亲之类的伦理规范,而是必须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要先行把这些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种种必要条件安排好,然后才去惩罚那些不合于正常秩序的言行,这就是。这种思路要比腐儒们只拘泥于小节高明多了,比较靠近曹操的思想。所以当曹操与丁仪接谈之后对他大为赏识,甚至说过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引《魏略》)吾儿即指曹丕。

曹植在致杨修的信中曾经提到,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吾尝叹此达言,以为美谈。丁廙说他请曹植润饰自己的文章,修订后文本之文责还是由他自己来负,请曹植动笔时不要有什么顾虑。他们间关系之亲密实在不同寻常。曹植写过《与丁廙》(一作《与丁翼》,翼、廙二字相通)、《与都亭侯丁廙》(一作《赠丁仪》)、《答丁敬礼王仲宣》(一作《赠丁仪王粲》),充分表明了他与丁氏兄弟相知之深。

丁仪、丁廙被杀的细节现在所知不多,《三国志》只是在《魏书.陈思王传》中附带地说了一句“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这未免言之过简,且不尽准确,事实上丁家至少有一个男孩没有被杀;二丁遇害后,丁廙妻在《寡妇赋》中提到过这个男孩。陈寿故意这样说,似有抹杀小丁的存在之意。曹丕杀二丁无非是因为他们曾经鼓吹由曹植来当曹操的接班人,直接危害了曹丕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古代宫廷里历来是你死我活,没有任何其他考虑的。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律思想也渗透了儒家礼教的学说,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观念。周礼、仪礼、礼记也被糅合于法律思想之中。例如记载周朝官制的周礼之于组织法、行政法,规定社会上层生活规范的仪礼之于行为法,探讨礼的原理的礼记之于法理等皆不无影响。汉末丧乱,传统儒学分崩离析,出现了思想上的变化,在法律思想上表现为刑、礼比较的争论,亦即制定法与自然法的讨论。儒家“礼法为天地之序”其本质是自然法。曹魏时期的刘廙著《先刑后礼论》,一反汉代正统理论,提出制定法重于自然法。钟苟的《刑措论》也强调了制定法的重要性。而丁仪、王粲则为主德派的代表。丁仪在《刑礼论》一文中,用天人感应的观点解释先礼后刑,认为“天之为岁也,先春而后秋;君之为治也,先礼而后刑”,其理论一本于自然法。主张“先生而后杀,天之为数;先教而后罚,君之为治。”王粲则主张“吏服雅训,儒通文法”,基本上以德治礼教为着眼点。

六、丁仪 - 时代背景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

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不知又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种在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曹操的《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千里无鸡鸣”说出人烟的荒凉,“生民百遗一”说出人口的锐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四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写到整个村庄的灭绝。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

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的色彩。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丁廙、嵇康、陆机、陆云、张华、潘岳、石崇、欧阳建、孙拯、嵇绍、牵秀、郭璞、谢混、谢灵运、范晔、袁淑、鲍照、吴迈远、袁粲、王融、谢朓等。还有一些死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之中,如杜育、挚虞、枣嵩、王浚、刘琨、卢谌等。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