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人物 中国名人 人物 军事人物 开国少将 政治人物
杨焕民(1912—1994),湖北省孝感县人。中国开国少将。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游击队司令部收发科科长,红第七十三师司令部参谋主任,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第七十四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军事教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副团长,第五团政治委员,第五师特务旅副旅长兼参谋长,鄂豫皖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抗大第十分校副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十四旅、十三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三十四旅政治委员,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大冶军分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立十一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参谋长,中南军区空军、华东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中原突围时,李先念命令13旅政委杨焕民率领13旅警卫连和39团担任后卫,掩护第2纵队15旅45团撤离阵地。杨焕民指挥部队与敌军激战16小时后,杨焕民和13旅副旅长卜万科率领后卫部队随主力跟进,在黄家垭子与第2纵队副司令员周志坚,这时,前进道路被敌军截断。周志坚命令39团团长率团直和1营搜索前进,寻找主力,并设法找一部电台。39团团长率部出发后,受敌夹击,几经辗转,与北路军主力会合,但未能与周志坚联络。周志坚、杨焕民、卜万科率领部队在鄂陕交界的山区与敌军周旋,终被敌军拦腰截断,周志坚率领的39团2营向汉水方向运动,杨焕民、卜万科率领39团3营和警卫连经过一天门,渡过子午河,沿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向秦岭北坡运动,此时部队只剩下两个连。杨焕民、卜万科指挥部队翻越秦岭,顺利出山,渡过渭河,冲过陇海铁路。在渡渭河时,一个连失去联系。杨焕民、卜万科带领部队穿过西兰公路,渡过泾河,经过三天两夜急行军,回到陕甘宁边区。
1971年,杨焕民进行机载空投小型原子弹试验,杨焕民在实验基地全面负责试验工作。实验开始后,飞行员做完所有的动作后,弹体在弹舱内纹丝未动,连续操作叁次均未奏效。此时按程序或弃机跳伞,或带弹着陆。飞行员选择了后者。杨焕民向在中央指挥所的周恩来、叶剑英报告,周恩来指示要相信飞行员的处置能力,一定要保证飞机安全着陆。当时基地人员全都疏散进地道,剩下空5师师长和一名参谋在塔台指挥,飞机终于安全着陆。半年后,这项试验终于成功。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