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清)照片

李文田(清)

李文田(清)个人资料:李文田是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对碑帖源流有深入的砧研。他少年时专工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李文田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作出了很大贡献,……
资料更新时间:2023-10-27 13:11:17

艺术 清代 历史 书法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李文田是岭南一代书法名家,对碑帖源流有深入的砧研。他少年时专工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李文田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在中国书学史上大书一笔。

二、人物生平

李文田(1834-1895)汉族人,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谥文诚,广东 顺德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 进士,官至 礼部侍郎。学问渊博,生平嗜学不倦,工书善画,经史、兵法、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公务之余,勤于治学,对 元史及本北水地研究尤精。金石碑帖书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晚年乞归故里,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在广州筑泰华楼,藏书甚富,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和碑学名家。1874年乞归故里,在籍十年,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收藏有秦《 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故他把在广州所筑之楼名曰“泰华楼”。

三、书法造诣

其书法,运碑入帖,笔力酣畅饱满,意态雍容厚重,功力颇深。李文田篆隶楷诸体皆能。其篆书,笔致温厚蕴藉;隶书则以楷法及碑法书写,挺拔有力,富于变化。而在篆隶楷诸体中,李文田最擅长的还是行楷。所作行楷,工稳平和笔画圆实,浑厚华滋,肥而不胖, 瘦而不削,没有馆阁体肥重之弊,也没有丝毫纤弱之意,有的是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陈永正先生在《岭南书法史》一书中对李文田的书法成就颇多赞誉,认为清中叶学者阮元虽然创有“北碑南帖”一说,但阮元所倡导的碑学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粤中帖学名家吴荣光晚年所书,也只有略参北碑笔法而已。直到李文田出,广东的碑派才正式形成。李文田自创的这种碑派书法,对广东书坛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应该在中国书学史上大书一笔。

四、个人作品

李文田传世作品较多,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他写的《楷书轴》、《楷书八言联》、《行书七言联》、《隶书四屏》、《书画团扇》。广州美术馆藏有他画于 同治庚午年(1870)的《仿李营丘笔法团扇》,《与苏六朋合作风景人物扇面》、《楷书轴》、《楷书八言联》、《隶书六屏》。广州博物馆藏有他写的《篆书八言联》佛山市博物馆有他写的《节录张猛龙碑楷书轴》等6种书法。此处,东莞市、江门市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

五、故居旧宅

李文田故居在市区燎原路良巷11号,是佛山仅存的两座大型的府第建筑群之一。李文田祖籍广东顺德,后定居佛山,字仲约,号芍农,咸丰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其词章书翰,造诣颇深,国内亦有时名,著有《宗伯诗文集》。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建此第,大事铺张,以至建筑群规模较大,且整齐美观,左、右侧还有小巷纵贯首尾,右侧有佛堂、厨房和花园。头进门厅、二进厅堂和三四进住宅坐南向北排列,平面呈长方形,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各建筑均硬山顶配锅耳式封火山墙,三开间通面宽10.6米,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头进门厅又称轿厅,为旧俗停轿之处,其门为“回”字门,以砖墙间成左右门房,外表为水磨青砖,花岗石门框,构筑颇具南方特点。二进厅堂进深三间,为造工考究的四柱大厅,前檐廊有轩廊式卷棚顶,厅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木雕装饰构件颇多,如花架、隔扇、雀替以及屏风等均工艺精致,显示出其官僚宅弟的身价。其两座住宅建筑格式一致,平面均“三间两廊”式布局,硬山搁檩架构,有侧门与小巷相通。目前该建筑群虽已改为民房,但基本原貌尚存、在古代大型宅第建筑类中颇具特点和代表性,是研究佛山历史名人及建筑史难得的实物资料。

六、文田中学

文田中学,顾名思义,地处清代探花李文田的故乡也,借此寄予吾辈袭其遗风,纳韩墨精髓,播文种,育栋梁。学校位于均安镇文俊路1号(毗邻加德士加油站),远揽顺峰绿脉,近挹华安清流,接盘龙达道,倚古朴名村,宏伟大气却不失嫣然美丽。它的建成,标志着均安镇全面完成改薄、整体实现教育均衡。学校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启用,由六峰中学、星槎中学和均安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按广东省现代化学校标准设计建造,实施全寄宿封闭式管理。

七、藏书大家

学出于郑樵、王应麟等人,对辽、金、元三史有研究,对西北史地、金石故物、医学、词章诗文等,考索极详。所居之处,出桌椅外,唯有图籍,列椟数十。有“读五千卷书室”。叶昌炽曾在他门下数年,每得一古本旧拓,与叶昌炽疑义共赏析。精于鉴赏,人称“金石、碑帖、书籍板本之源流,皆得其要”。所藏书籍多为人间少见之书,如禁毁书、宋元明刻抄本等。曾收藏马氏“小玲珑山馆”旧藏的秦代泰山石刻及汉代华岳庙碑,遂将藏书楼名为“泰华楼”(一作泰华山堂),藏三朝石刻颇多,与吴荣光并称“博藏家”。晚年又得清廷赐书,改藏书楼为“赐书楼”。刊刻图书有20余种。孙李棪,字劲庵,所购多金石原拓和名家考校之本,藏于“壁书楼”中,由黄节为之书额。藏书后来被京师图书馆(现北京图书馆)收购一部分,一部分被邓之诚保藏后,捐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