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佑照片

王培佑

王培佑个人资料: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邹家坡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1 11:13:36

历史人物 历史名人 社会科学人物

一、个人资料简介

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邹家坡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

二、王培佑 - 简介

王培佑,光绪九年(1883年)中进士,入选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划定“租借地”界约时,德方胁迫中方划界官员,企图进占包括即墨、胶州、平度、高密、诸城五州县的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时任御史的王培佑和工科给事中戴恩溥,联名上奏朝廷,及时报告了家乡五州县群情激愤的情况,终使清廷通过外交交涉,迫使德方如约划界。

戊戌变法时,他上疏“陈述变法为治的迫切,提出起强图弱的要略”,得到光绪帝的赞许,“诏下其章宣示中外”。

义和团入北京前夕,他任顺天府尹。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召见他,他认为“拳民多为百姓,当分别良莠,剿抚兼施”。其时慈禧尚视拳民为“匪类”,未等他讲完,即令退出。于是被调任闲职太常寺卿。辛丑和约后,转任宗人府丞。他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招致权贵之忌,宣统初年,被强迫退休。民国初年,病逝于北京。

三、王培佑 - 重点事件

一、搜寻凑合秦二世刻石

秦二世于二世元年(前209年)东行郡县至琅琊台,于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名,并加刻诏书。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后清道光间铁束散,刻石碎,知县覆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一次雷雨后碑石散失。1921-1922年,王培佑前后两次从琅琊台搜寻,将散碎碑块凑合,移置诸城县署。

刻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上刻碑文13行,86字,系秦丞相李斯所书,是秦刻石存字独多者,中国现存最古刻石之一,世称秦篆之精品。解放后,该碑移置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移置中国历史博物馆。胶南县博物馆现存有秦二世琅琊台诏书刻石复制品。

二、主张把义和团扶为民间灭洋组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原来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义和拳(团)变成了合法团体。由于急于与外国开战,主战派有意识地把义和团在官方文件中变成了“扶清灭洋”的民间组织。

1900年第三次召开的御前会议罢朝后,慈禧以个人权威为指向决意主战,载漪、载濂、王培佑等力赞之。慈禧遂下诏褒拳匪为义民,给内币十万两。王培佑作为主战派,以首附义民,擢顺天府尹。

四、王培佑 - 评价

为官清正,刚正不阿。

五、王培佑 - 参考资料

[1] 胶南信息港 http://www.jiaonan.net/html/200504/2005041609503066.htm[2] 胡寄尘所编《清季野史·庚子国变记》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