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华[武术家]照片

宋光华[武术家]

宋光华[武术家]个人资料:宋光华,名东升,祖籍北京大兴县,1932年生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宋家大院武术世家。其父宋铁麟(1885-1978年),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大师,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1849-1927年)之侄、宋世德(1857-1921年)之子,人称“宋老铁”,功深惊四海,威名贯中外。……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23 19:10:24

中国武术家 人物 当代武术名人 武术 武术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宋光华,名东升,祖籍北京大兴县,1932年生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宋家大院武术世家。其父宋铁麟(1885-1978年),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大师,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1849-1927年)之侄、宋世德(1857-1921年)之子,人称“宋老铁”,功深惊四海,威名贯中外。

二、宋光华[武术家] - 人物简介

宋光华,祖籍北京,1932年生于山西省太谷县。出身于武术世家,是宋世荣之侄孙、宋铁麟之长子,宋氏形意门下惟一的邦字辈嫡传人。

山西省武协常委,并受聘担任山西、山东,长春市形意拳协会和研究会顾问等。其弟子遍及美国、法国等国家。

光华先生幼承庭训,随父学练弹腿、长拳及家传形意拳,兼习太极、八卦等艺。人尽皆知,绝艺颇丰的宋家授徒极严,传人虽少却个个出色。如宋世荣宗师所授十余名弟子中之宋虎臣(子)、宋晏彪(侄)、宋铁麟(侄)、宋青山(子)、任尔琪、贾蕴高、王嗣昌、赵守钰等,皆为身负绝学的时之武界名流。

出生在这样一个以严为传统的武术世家,作为宋铁麟长子的宋光华先生,自然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去接受父亲的严格训练。铁麟大师授艺,一切均严以《易筋》、《洗髓》二经和《内功四经》的格式、气路、劲诀来要求。一个三体式桩功,往往要站够一个时辰方能休息。此三体式桩功,以《内功四经》和《易筋》、《洗髓》的格式要领去站底盘功架,一般人常常是架势尚未摆好,便痛苦得跌坐于地了,何况是一个时辰!劈、崩、钻、炮、横五行拳的各种练法(宋门五行拳有多种变化练法),均要在《内功四经》和《易筋》、《洗髓》二经的严格指导下百余次地求劲发劲。稍有差错,铁麟大师便罚其重练10遍。练习十二形时,燕形抄水动作,要求其前胸贴地大仆步从低式宽面之长条大板凳下一掠而过;龙形要求一纵即提气腾跃于空,一落即束骨沉坐于地;蛇形低式,要求拧绕盘叠,缩抱一团,束势如蛇盘,展势如弩箭。内功盘根走转,底盘功夫要求在大八仙桌下练习,以求束骨之功;在桌面上走转,以练其轻灵提气之功。形意拳源于枪法,所以习形意拳者必练大枪,宋氏形意尤重大枪,其大枪精功在武林有口皆碑。铁麟老先生在大枪上更是严格要求爱子宋光华,四米有余的丈八大枪,经常要以《内功四经》的发劲要领爆炸性地抖扎数百次,往往汗透衣履,两臂难举。

宋家历代前辈,皆有极深的传统文化修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宋世德兄弟,自幼聪明好学,性喜读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及儒、道、释之学无不涉猎,并喜诗词歌赋。宋铁麟大师秉承家学,文武皆绝。宋光华先生习武之余,晚上常在灯光下聆听父亲讲授《易筋》、《洗髓》和《内功四经》的至理奥义及拳理拳论、见闻轶事,并为其悉心灌输孝悌仁义、忠勇正直、侠肝义胆、扶弱抑强的传统美德。1938年,宋铁麟先生为躲避日寇重金相聘伪保卫团“团长”之职,流落在太谷东怀远村弟子李宗山(清末秀才)家里。当时年仅6岁的宋光华先生又在李宗山先生的指导下背诵《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这对他以后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十易春秋。在宋铁麟大师的严格要求与精心传授下,宋光华先生全面系统地继承了宋氏形意拳的功法、拳法、兵器、内功和拳理,练就了一身超群绝伦的真功夫。如今,年逾七旬的他依然每日闻鸡起舞,练功不辍。起脚蹬腿轻松自如,发力放劲风声呼啸;身躯伟岸挺拔,如介鹤寒松,浑身筋骨似钢浇铁铸一般坚实。有谁相信他已是一位75岁高龄的古稀老人!

宋氏形意,以先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瞬间骤然爆发出惊弹抖炸、鼓荡震颤的弹性爆炸力而明显有别于其它形意拳流派。宋光华先生发劲时,衣衫作响,拳风如雷,巨力鼓荡,斩钉截铁。其拳轻触人身,内劲直透脏腑,有穿心洞肺之威力。其劲刚爆悍萃,极速极整,如雷炸冰裂,似巨炮猛轰。起势如烧身之急,落势如巨夯砸地,浑身惊颤,巨力抖擞。令人惊羡不已,叹为观止。

致力于宋氏形意拳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相继完成了《宋氏形意拳》和《宋氏形意拳续编》两部专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宋氏形意拳的拳理和拳法得到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套路规范、拳法实用、内外兼修、防身健体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弘扬宋氏形意拳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教材。

三、宋光华[武术家] - 人物经历

为使祖传瑰宝宋氏形意拳广泛传播,造福人类,先生习武授艺之余,笔耕不辍。90年代后期曾在优秀武术专刊《武魂》杂志发表了系列宋氏形意拳的文章,引起了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1999年9月,先生呕心沥血编著的《宋氏形意拳》一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宋氏形意拳的第一部专著。此书一经面市,便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很快被抢购一空。如今,此书已再版4次。后应广大武术同仁与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宋光华先生又着手《宋氏形意拳续编》的编著整理工作,“在经历了数以百计不眠之夜后,此书终于脱稿了”(宋先生语),并于2001年9月正式出版。迄今为止,该书已再版3次。至此,先生已比较全面系统地将宋氏形意拳的由来发展、功理功法和拳械套路展示给了世人。《宋氏形意拳》和《宋氏形意拳续编》(上下册)两部书也成为畅销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武术力作。

宋先生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学练少林拳、形意拳、秉承家传技艺。并得到师兄们与众多名家指点,以后兼习太极、八卦、长拳等现代武术等理论与技艺。他虚心学习,平易近人,博学众长,在继承祖传《内功四经》秘笈基础上,结合现代体育,生理,力学等理论,对体用兼备,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和技击套路,保健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使宋氏形意拳内涵更加丰富,风格更加独特,对形意拳术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1984年在山西省形意拳比赛中获一等奖,1986,1996,1998年分别参加山西,山东,河北深州形意拳论文研讨会均获一等奖,1996,2001年获山西省形协贡献奖,并数次被太谷县政府,县体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世纪九十年代后在武术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著作有《宋氏形意拳》《宋氏形意拳续编(上下)》。这三本书均由山西省科技出版发行,行销海内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光华先生一直坚持传武育人和参与社会武术活动。他不仅活跃在国内武术界,而且远涉重洋,近几年先后到美国、香港、澳门等地传武授艺,弘扬宋氏形意拳,并于2004年建立了“形意宋氏堂在线”网站;2002年、2005年先后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宋氏形意拳协会、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和几个国外分会;2005年筹建了宋氏形意拳历代宗师纪念碑。先生还通过武术交往,于2003年由香港“希望之友基金会”引进资金,在太谷县北汪开办了“形意拳希望小学”,为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宋光华先生退休前先后在山西农学院、山西生物制品厂工作。在职期间曾获农业部、山西省政府、省农牧厅及本单位多次表彰。其武术业绩更是硕果累累:先生于1984年获山西省形意拳比赛一等奖;1986年、1996年、1998年分别参加山西、山东、河北深州形意拳论文研讨会,均获一等奖;1996年、2001年两次获山西省形意拳协会贡献奖,同时多次被太谷县政府、县体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5月,先生被世界武术功夫段位制总会授于“师范级十段”。先生的个人辞条被编入《中国武术家名典》、《中国大百科人物专集》、《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专集》、《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太谷县人物志》等名典。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先生“中国武术七段”荣誉称号。

2006年5月,宋光华被世界武术功夫段位制总会授于“师范级十段”。

宋光华先生现任山西省武术协会常委、山西形意拳协会顾问、晋中市武术协会委员、太谷县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编委、北京市武术协会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研究员;山东省形(心)意拳研究会、长春市形意拳研究会、深州李老农形意拳研究会、徐州市武当拳法研究中心、香港心意拳艺会顾问、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会监等职。

宋光华先生功力深厚,技勇超群,是当今闻名国内外的宋氏形意拳“邦”字辈嫡系传人,因而每年皆有国内外的武界同仁来太谷拜访求教,切磋交流。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心怀叵测、欲以击败宋先生而为日后吹嘘之本者。为此,先生难免与人动手较技,印证高低。此类事例颇多,但先生却极少向外人谈及,也从不轻易说出败在他手下之人的姓名,以维护对方声誉。这种韬光养晦、虚怀若谷的情怀,在当今武林实属少见。

宋光华先生每年皆要数十次接待来自海内外武林同仁的来访,但无论来访者之职位高低、贫富贵贱,先生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曾有好多经济窘困的青年学子,不仅不交一分钱学费,还吃住在宋先生家,走时还要管以盘缠路费,这给他的家庭和经济都带来很大的负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家境并不富裕的宋光华先生依然保持着祖上济弱扶贫、侠肝义胆的传统,不由使人心生敬意、感慨万千。

四、宋光华[武术家] - 人物评价

宋光华先生为人善良朴实,正直忠厚,和蔼慈祥,平易近人,有古长者之风。令人一见便如沐春风之感,心中立生肃然起敬之意。先生心性淡泊,不喜张扬;情趣高雅,不入俗流。其为人至情至性,待人至真至诚,古风粹然之气常见于面背,非常人所能及也。先生忠肝义胆之古侠遗风与英风侠骨之豪杰气概,岂非一般武人所能望其项背也!

宋光华先生胸怀博大,思想开放,谦虚好学,性喜读书,毫无武林陋习,秉承了宋氏前辈的宗师气度和大家风范,其人格魅力使随先生游者皆深深倾倒,诚如其祖父宋世德先生之风范:所到之处,豪杰景从。

宋光华先生虽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壮,思想开放,精力充沛,力求上进,虚心好学,习研并进,全身心地投入到武术事业中。正是“苍龙日薯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在宋氏形意拳的传承上,先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注重培养新人,其弟子遍及国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诸多弟子在武术及其它领域均颇有建树,正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

现在的宋光华先生,为了宋氏形意拳的传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除了在家里和学校义务传徒授艺外,还应邀到全国各地及国外讲学传艺,发扬国粹。此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