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韦德照片

乔.韦德

乔.韦德个人资料:1922年出生,加拿大裔健美冠军,被称为”健美冠军之父“、”现代健美之父“。他曾创办了韦德运动器材公司,是《肌肉与健美》、《形体美》和《男子健康》等健美杂志主编,开创了当今最具影响力和最高水准的职业健美比赛——“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并设立了高额奖金。他是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恩师,开创了乔·韦德训练法则,推动了世界健美运动的发展。……
资料更新时间:2025-02-10 07:13:13

运动 教练 健美 体力训练

一、个人资料简介

1922年出生,加拿大裔健美冠军,被称为”健美冠军之父“、”现代健美之父“。他曾创办了韦德运动器材公司,是《肌肉与健美》、《形体美》和《男子健康》等健美杂志主编,开创了当今最具影响力和最高水准的职业健美比赛——“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并设立了高额奖金。他是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恩师,开创了乔·韦德训练法则,推动了世界健美运动的发展。

二、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还在加紧整理中,但由于数据量过大,无法确定整理完毕时间,您也可以通过网站底部邮箱提交给我们基本内容的相关信息。

三、健美之父

在全世界健美者的心中,提到乔.韦德的名字,每个人都会立刻产生崇敬之情。这位健美伟人,他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健美。2003年已是81岁高龄的他,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仍在为世界健美运动的发展而忙碌着。乔韦德先生的一生是一部气势辉宏的交响乐,回味他的毕生成就,我们会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位热爱健美的人。

四、基本介绍

乔.韦德的父亲是从波兰移民到加拿大的,1922年乔.韦德出生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父亲以微薄的收入养活全家,在他12岁时,他和10岁的弟弟本.韦德辍学打工,为一家杂贷店送货。由于兄弟俩体格瘦弱,经常被人欺辱 ,15岁那年哥俩决心把

自己变得更强壮。乔.韦德虽然只上过几年的学,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读书和锻炼成为他最喜欢的两件事,在他16-17岁时已经是一名很有竞争力的举重运动员了,同时还是“业余运动员联盟”的会员,这时乔.韦德感到有关健美运动的信息太少,使锻炼者常常走弯路。

1946年24岁的乔.韦德在自己的卧室里创办了一份油印的健美杂志<<您的体格>>,正是这本杂志激励了远在奥地利的阿诺德等一代宗师,在当时这本杂志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对世界健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后来由他主编的<<肌肉与健美>>、<<形体美>>和<<男子健康>>等健美杂志,不仅在国际健美界最具权威最负盛名,而且发行量居世界各类体育杂志之首,在全世界韦德的杂志有不同国家的版拥有1400万读者。极大地推动着健美运动的发展。

1945,乔.韦德还同他弟弟本.韦德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创办了“韦德运动器材公司”专门制造和销售健身器材,同时他们还积极从事健康食品及运动补剂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为把健美运动推向世界,1946年,韦德兄弟共同创建“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由弟弟本.韦德担任终身主席,乔.韦德任资深执委。1969年国际健联摆脱了国际举重联合会的束服,开始了独自的运行,并逐渐地成长壮大,今天国际健联己拥有170多个会员国,并成为世界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体育项目之一。1998年1月30日国际健联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现在越来越多的洲际运动会将健美列入比赛项目。这是乔.韦德和本.韦德以及国际健联的官员们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而在以前健美一直被体育界人士误解。

1965年乔.韦德开创了当今最具影响力和最高水准的职业健美比赛--“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并设立了高额奖金,这使健美运动的水平进一步的发展,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健美事业。

五、理论研究

乔.韦德在青年时就致力于对健美理论的研究,经半个世纪实践与发展,“乔.韦德训练法则”不断完善,并指导着数以万计成功的健美冠军,正因为如此,他享有“健美冠军之父”“现代健美之父”“世界健美运动大师”的美誉。乔韦德还是位伯乐,是他将阿诺德.施瓦辛格带到美国并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健美运动员”,在他的指导下走上成功路的运动员还有很多很多。

乔韦德先生的一生是一部气势辉宏的交响乐,回味他的毕生成就,我们会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位热爱健美的人。

六、训练法则

乔·韦德是著名的世界健美大师,享有“健美冠军训练者”的美誉。他是一位富有创见,具有革新精神,并善于总结经验的科学训练法则的创立者和积极推行者。当代许多世界闻名的健美冠军在训练中都应用了他所创立的法则。超负荷法则,要使人体机能逐步提高,肌肉的体积和力量不断增大,就必须实施超量训练负荷或训练强度的训练。因为只有不断进行超负荷的训练,才能使机体不断获得“超量恢复”,而这是长肌肉、练出健美体格的根本途径。

借力法则,要使肌肉受到最大强度的刺激,每个动作必须练到无力再多做一次为止。这时是否还能增加训练强度呢?能。一种方法是借用自身其他部分肌肉的力量,在稍偏离原来动作要求的情况下再多做几次。例如,做练肱二头肌的“直立弯举”时,力量应完全来自肱二头肌,肘部和躯干不得晃动。按此要求做到无力再多做一次时,再借助移动肘部和躯干的力量继续做几次。第二种方法是在自已无力完成一次正确动作时,请同伴助力完成动作。此法次数不可过多,且必须始终保持动作正确。

连续递减法则。杠铃重量以全力以赴做6次为准。做动作时,同伴站在两侧。做完6次后,让同伴迅速从杠铃两端各取下一块铃片,并立即继续练几次。然后各取一块铃片,再继续做几次。此练法可使训练强度达到一般练法难以达到的程度,从面获得更大的效果。

停歇续做法则。用一副重量只能做4一5次的杠铃做某个动作,当做到不能再做时,将杠铃放到铃架上,间歇10一15秒钟,待肌肉稍梢恢复后拿起杠铃再做,能做几次做几次。然后再放下杠铃,间歇10一15秒钟,待肌肉稍稍恢复后拿起杠铃再做,能做几次做几次。然后再放下杠铃,问歇10一15秒,继续再做。……直到不能做为止,此为一组练习。休息一分钟,再做一组。做二-三组,此练法可使肌肉极度酸胀。

连续紧张法则。一些国际超级明星大多采用此法练肌肉线条,首先,在做动作时不要使用冲劲起动;然后,不论上举还原都要慢慢完成,一般上举为4秒钟,还原为2秒钟。重量愈重,上举和还原的时间愈长,肌肉的紧张度愈高。

巅峰收缩法则。当某个动作做到负荷感最重时,有意加强肌肉收缩,使收缩达到最高强度并保持4一5秒钟,然后慢慢还原。在用弹性橡胶带做动作时,应用这一法则最适宜。

多个动作合一法则。这是将练一个主要身体部位的二或三个动作各做若干次,合并为一组,中间不停歇的一种练法。以练上臂为例,先用哑铃做若干次“单臂后屈伸“(主练肱三头肌),接着做若干次“拳心向体侧的弯举”,到整个上臂十分酸胀为止。如此做二、三组,使该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

孤立训练法则。为使某部肌肉在训练中单独承受训练负荷,获得集中的刺激,训练中就要尽可能不借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助力。此练法主要用于强化某一部位肌肉和消除某一部位肌肉的缺陷等。

预加训练法则。以卧推举为例,它是练胸大肌的主要动作。但推举时必须借助肱三头肌的力量。常出现的情况是,臂部已经力竭举不起来了,可胸大肌还未感到酸胀,为此,可在做卧推举之前先做一个不需要多少臂力而对胸大肌影响较大的动作,如“仰卧飞鸟”,接着再练卧推举,这样胸大肌就能受到较强的刺激了。此法即称为预加训练法。

金字培训练法则。一个动作练若干组时,重量逐组加重,次数逐组减少,直到重量加到预定的最高点,次数降到预定的最低点,像金字塔那样。此法对增大肌肉的体积和力量有较大作用。也可在到达顶点后逐组减轻重量、增加次数,直到预定的最轻重量和最多次数。

循环训练法则。把多个练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按一定顺序编排好,把练习所用的器械也按一定顺序放置好,然后按顺序做动作。做完一个动作间歇约30秒钟,接着做下一个,直到做完一个循环。这种练法对初练者较为适宜,一次训练课可安排一个或几个循环训练。

动作多变法则。如果总是用老一套方法训练,肌肉就会产生适应性,引不起良好反应。因此,应经常变换动作,使肌肉始终能感受到新鲜的刺激,从而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动作多变还能增加训练的兴趣,不致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听从直觉法则。经过基础训练,特别是进入高级训练阶段后,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来编排最适合自己的训练课程。要编好训练课程,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迅速正确地感觉自己的身体反应,并根据反应的“直觉”来调控训练。这种能力不是短期内能获得的,必须时时注意各种练习中的身体反应,以准确判断哪种练法起好作用,哪种练法起坏作用,哪种练法不起作用。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