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翻译家 莆田 林 文学领域
福建莆田人,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高考恢复后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研究生,198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1990年获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BBC工作7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林超伦博士一直担任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负责英国首相和几乎所有政府部长(包括前首相梅杰JohnMajor及其主要内阁成员),以及英女王的口译任务?接待过的中国领导人包括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唐家 璇?李岚清?丁关根?肖杨?以及多位部长?
1998?2003和2005年他曾三度陪同英国TonyBlair首相访问中国?
1999?2001和2003年英国女王会见江泽民?胡锦涛时担任翻译?
2004年开始,林博士受爱尔兰政府邀请,担任爱尔兰重大对外活动的翻译?2004年总理访问爱尔兰,2005年1月爱尔兰总理埃亨访问中国,8月中国总检察长访问都柏林,都是由林博士担任翻译?
林超伦经常担任英国政府部门的口译任务,其中包括外交部?宪章事务部?贸工部,内政部,国际发展部?国防部等?他还担任英中贸易协会重大活动的首席翻译,主要负责协会主席在欢迎中国省市一级大型商务考察团宴会上的讲话?
此外,林超伦还应聘为许多英国最著名的跨国公司的董事级活动担任过口译(包括同声传译)?其中包括英国航空公司?英国BP公司?英宇航公司?渣打银行?壳牌石油公司?英美烟草公司?高伟绅律师行?高盛投资公司?金融时报?保诚保险集团?鹰星保险集团?TESCO?伦敦证券交易所等?
林超伦博士还担任英国巴斯大学英汉翻译硕士课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课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他是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自1996年起,他担任了英国女王?现政府和朝野两党领导人几乎所有与中国部长级以上访问者的会谈翻译,曾两次陪同布莱尔首相访华。日前他被湖北大学外语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有望在武汉开设口译培训班。
英国外交部的首席翻译日前采访林超伦时,他刚被湖北大学外语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举办了一场被称为“场面胜于明星光临”的口译学术报告?顶着英国外交部首席翻译?语言学博士的“桂冠”,这位祖籍福建的英国外交部首席翻译只要一现身讲坛,“翻译偶像”的明星热力即得到印证?以湖北大学为例,该校外语学院口译考培中心主任黄敏形容:“600多个座位被抢一空,挤不进来的学生在门外汹涌?”
尽管国内很少有机会目睹林超伦在重大双边活动中的“口译秀”,但他在国内外翻译界尤其是口译领域享有盛名,与国内有“第一翻译”之称的朱彤可一拼高下?在网上,网友常会为两人谁更出色争得面红耳赤?
回国给高校学子作学术报告,是林超伦近年来工作的一部分,从2002年起,他每年都会走进10多所高校?
林超伦的学习方法?理念,都被赋予榜样的力量?所以,当他于去年将自己多年翻译的“心得”总结出一本《实战口译》时,即被全国各大院校争相作为教材?
快乐的“精神分裂者”时薪2000元,年收入四五十万元……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与说话者基本保持同步的翻译过程)行业,近年来成为人们眼中的“闪光”行业?而林超伦在上世纪就“误跌误撞”入了此行?
那是1992年,BBC和李嘉诚手下的卫视合作做一家国际电视台,李嘉诚提出要用卫星同步在香港播出,新闻用中文配音同声传译播出?当时的林超伦,在英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正做保险推销,出国前在外经贸大学当老师时,曾客串过一回同声传译译员?
被“猎中”后,林超伦开始了其在电视荧屏背后“瞬间翻译”的职业尝试,也于“不经意间”,开创了电视新闻同声传译的世界先例?
说起同传,国内大多数老百姓对它的认识,源于近两年前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在那次战事报道中,央视首次采用了同声传译?而参加过国际性会议的人都知道,演讲者在台上说着外语,我们通过耳机则几乎可以同时收听到中文的翻译,这便是同传译员之功?
汉?英的语序不同,怎么能边听边讲?“耳?眼?嘴同一时间运转工作,要学会断句,把名词变动词?动词变名词,但连续做20分钟人就有些失常,所以做这行的也被称为精神分裂者?”林超伦介绍他的“看家本领”时这样说道?
但这种超常规的训练也使得林超伦“功力大增”?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将林超伦推到了“金字塔尖”?他开始为英国官方做翻译,并很快成为英国外交部中英文事务的首选翻译,为英国女王?首相布莱尔等英国政界知名人士做全程翻译?
在挫折中成长的“绝顶高手”传说中的同传译员,既要有翻译水平,又要有反应速度,还要有好的体力,故被称为“九段翻译”,也被视为翻译中的绝顶高手?对此,林超伦有些不以为然,“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玄”,他希望学语言者不要有畏难心理,因为“任何一个翻译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
据林超伦自曝,他的英语曾经学得万分艰苦:词汇是最难过的关,自己背一个单词,要写满两整页纸;若感觉哪一个音发得不够准,便将词汇表里所有有该发音的词全部“纠”出来校一遍;为了占据学院里那唯一一间语音室宝贵的位置,每次进去前不喝水,要坐满七八个小时……
他还笑着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闹出的几桩“卡壳事件”?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他为国家气象局参加日内瓦的国际会议担任同传译员,局长用中文主持会议,而林超伦因没听清楚局长说的某投票方式,尴尬地“顿”在了那里?由于他要把汉语译成英语,其他翻译则要把英语译成本国语言,他一卡壳,所有人都跟着卡壳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还有一个“著名事件”?1998年布莱尔首相访问中国,在上海参观一个高新技术产品展,在现场作即兴演讲,布莱尔说到他很喜欢“KissingBooth”,林超伦虽知道Booth是布莱尔夫人在出嫁前的姓氏,但这样翻译与展览活动没一点联系,林超伦一时呆在那里?这时,布莱尔看到冷场了,就说“我做给你看”,然后吻了身旁的布莱尔夫人,全场大笑?
数天后,林超伦看到英国朋友寄来的报纸,上面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写着“KissingBooth难倒翻译官”,他才明白原来在那次展览中,有一个展台就叫KissingBooth,展台前有个摄像头,参观者可在摄像头前做各种亲吻状,摄像头摄下后,可在电脑特定的软件上做出各种变形,当天也引来了布莱尔的参观?可因为林超伦当时没有参观,所以不知道这个展台?
“口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就能走得更远?”林超伦说?
如今已是英籍华人的林超伦说,他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酝酿为中国培养新一代的口笔译人材助一臂之力?“课程由我设计并担任主要教学,把多年的积累和研究贯彻到教学中,我和湖北大学正在接洽中,希望在武汉办班的心愿能够早日实现?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