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扬照片

陆扬

陆扬个人资料:陆扬,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系学位委员会委员。拥有众多著述,获过众多奖项。……
资料更新时间:2019-12-29 17:39:13

人物 学者 历史学

一、个人资料简介

陆扬,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系学位委员会委员。拥有众多著述,获过众多奖项。

二、学术经历

学历

B.A., 安徽师大,1982

M.A., 暨南大学,1985

Ph.D., 复旦大学,1990

学位论文:《论德里达解构理论》

导师:蒋孔阳教授

职历 

2001-至今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1997-20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2000/5—2000/8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访问学者

1990-1997 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

1993—1994 美国Augustana College访问教授

1985-1987 广西师大中文系任教

三、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八五”规划项目:解构主义和文学的价值判断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九五”规划项目:文艺复兴诗学

国家社科基金1997年度项目:欧洲中世纪文论

四、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2002年度一般项目: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

五、主要出版物

《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

《美学理论》(张玉能、陆扬合著), 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

《中西死亡美学》, 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

《精神分析文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十九世纪美学》,(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

《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合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大众文化理论》,台湾扬智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六、主要论文

《德里达与老庄哲学》,法国研究,1995年第1期

《圣伯尔纳美学思想述评》,华中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中世纪美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东方丛刊,1996年第1期

《彼特拉克诗美学及其他》,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文学解构主义》,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2期

《解构的安琪尔》,国外文学,1996年第3期

《波埃修美学思想述评》,文艺研究,1996年第3期

《德里达与马克思》,哲学研究, 1996年第5期

《解构主义和汉字文化》,汉字文化,1997年第1期

《上帝形象美学考》,东方丛刊,1997年第1期

《乔叟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窥探》,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但丁与阿奎那》,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癫狂现实主义与小说之明日》,文艺报,1997年7月1日

《文字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文艺复兴音乐美学述评》,文化与传播,第5辑,海天出版社,1997年

《美在圣经中的表述与地位》,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辑,1997年

《达·芬奇镜子说辨正》,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荣格释〈易〉》,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

《后现代文化与文学》,文学报,1998年10月22日

《政治与解构》,读书,1998年第12期

《蒋孔阳学术近影》,学术研究,1999年第2期

《读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 文艺评论与研究,1999年第2期

《德里达与弗赖》,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斐若隐喻解经中诗的地位考》,东方丛刊,1999年第4期

《全球化、后现代与人文科学的未来》,学术季刊,1999年第4期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反思》,文艺报,2000年,6月27日

《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后现代文化与文学》,中外文化与文论,第7辑,2000年

《全球化与中西美学的对话》,载《儒学与21世纪中国》,学林出版社,2000年

《中国有哲学吗?》,文艺报,2001年,12月4日

《哲学的美学前景》,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德里达与艺术》,载《人文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

《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

第10期)

《咖啡馆和公共精神空间》,社会科学报,2002年4月11日

《洛莉塔:从小说到电影》,文艺报,2002年7月16日

《伯明翰中心的传统》,文艺报,2003年1月7日

《当理性被湮没在工具效果之中》,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1月17日

《论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文化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中国性的文化认同》,文艺报,2003年8月26日

《约伯与上帝的公正》,见《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本体论·中西文化·解构》,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陆扬、路瑜著,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

文摘》2004年第1期)

《论美学现代性》,中国美学,总第一辑,2004/1

《徳里达:避免言说与否定神学》,道风山基督教文化评论,第20期,2004年

《论圣经的崇高美学特征》,东方丛刊,2004年第1期

《后现代视域中的蒋孔阳美学》,南开学报,2004年第2期

《赛义德与文化批评》,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4/7)

《我们依然必须研究文学吗》,文艺报,2004年6月1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7)

《文学不是常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吗》,文艺报,2004年7月27日

《读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空间理论与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文化主义述评》,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解码“大众文化的神话”》,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0月1日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

《读蒋孔阳序跋》,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七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追思德里达》,博览群书,2004年第12期

七、主要译作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英译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英译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英译汉,陆扬、张岩冰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王毅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马克·汉森:《首席执行官》,英译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八、获奖情况

《德里达:解构之维》获1996年全国教育图书优秀奖

《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和《十九世纪美学》为蒋孔阳和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的第

二和第五卷,《通史》获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

《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德里达与福柯》2002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九、北大知名学者

个人简介

陆扬,1965年12月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梵巴利文1984级本科学生,师从季羡林先生。其后负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师从Ernst Steinkellner。最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杜希德(Denis C. Twitchett)、余英时。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堪萨斯大学。2011年获聘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学术经历

学位或学历

1984年9月至1987年10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本科,专业梵文巴厘文。

1987年10月至1990年4月,就读于维也纳大学(Universitat Wien)藏学与佛教学研究系。

1991年9月至1996年8月,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东亚研究系。

1999年1月获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讲师

1999年8月-2006年7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助教授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系客座教授

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历史系助教授

2011年6月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唐五代政治与文化史、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史、比较史学史

担任本科教学

中国中古史研究专题、现代史学方法研究(拟开设)

主要论著

1. 专书章节

“西方唐史研究概观,” 收入《北美中国学研究 — 概述、专题及资源》 (Chinese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 —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ources), 中华书局, 2010, 第83-110页

“Managing Locali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ngsha,” 收入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edited by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预期于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2. 论文

“从新出墓志再论9世纪初剑南西川刘辟事件及其相关问题”,《唐研究》第十七卷,2011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碑志资料看 9 世纪唐代政治中的宦官领袖-以梁守谦和刘弘规为例,” 《文史》2010年第四辑,第93-146页

“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慧能和孙悟空为中心,” 《文史》2009年第四辑, 第 221-247页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影印版导言,”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 reprint,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以《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为中心,” 《中华文史论丛》84.4 (2006), 第95-127页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 中国学术(China Scholarship)21 (2006), 第30-90页(此为英文论文“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的增订扩充)

“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 Asia Major, Vol. 17-1(2004): 1-42.

“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 《唐研究》第八卷 (2002), 第225-256页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sa Sutra and Pure Land Buddhism,“ in The Proceeding to the Third Chung 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Taipei: The Chung-hu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1998.

“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平议,” 《大陆杂志》 11/1995

3. 主编论著

与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合编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早期中国中古文献导读》) (预期于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

2. 《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中国学术》、《 唐史论丛》编委

担任教职以来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和受邀所做的学术讲演:

“冯道的世界: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边缘与核心”清华历史讲堂,4/19,2012.

“晚唐五代清流文化与唐宋社会的转型,” 第三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武汉大学, 9/17-18, 2011.

“作为一种史学研究对象的晚唐五代节度使墓葬,”第一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 四川大学, 8/18-26, 2011.

“现代学术史上的季羡林和金克木,” 国际汉学系列讲座,北京大学,6/17, 2011.

“Web of Knowledge: Itinerant Learning and Monastic Authority in Medieval China,” Ritual, Religion and Institution in Mediev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udan University, 11/6-8, 2010.

“万劫因缘会刹那-论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系谱的诞生,”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批评的中国学系列学术研讨会[三])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9/24-26, 2010.

“从节度使墓葬看唐五代河北文化的变迁,” 复旦大学文史讲堂讲座, 9/21, 2010

“枭雄的抉择 : 试析晚唐五代两座武人墓的构成,”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6/23 2010

“西方唐史研究概观,” 人大史学讲堂讲座, 5/31, 2010

“忆昔开元全盛年-论晚唐五代笔记中的历史记忆,” 实践中的唐宋思想和礼仪与制度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人民大学, 5/28-30, 2010.

10.“唐帝国为何会瓦解-一个老问题的新思考,”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讲座, 5/24, 2010

“Visualizing Wen in Early 10th Century China — Evidence from Mortuary Arts,” 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I, 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14-15, 2010.

“Veritable Records or Cultural Imagination: Xuanzangu2019s Account of India and Central Asia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sian Culture 2009, Kansai University, 6/27, 2009.

“A Civilized Warlord in Early 10th Century Hebei: The Tomb of Wang Chuzhi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 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 29-30, 2009.

Roundtable Panelist, “Archives and Sources Across Cultures,” MAMA XXXIII (Urban Lif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Kansas City, 2/27-28, 2009

“The Itinerary of Fame Building: Itinerant Learning and Abbotship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Buddhism Across Asia: Networks of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6-18, 2009

“Dao’an, Huineng, and the Monkey King: The Birth of the Genealogy of Chinese Buddhist Patriarchs,”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1, 2009

“Prosopography in Medieval Chinese Studies: Information that are Database Friendly and Otherwise —Literacracy as a Case Study,”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graphical Databases for Chinau2019s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11/21-23, 2008.

Roundtable Panelist,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Global Community," Hall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9/25, 2008

“Imagining Buddhism: Xuanzangu2019s Journey to India Revisited,” invited lecture, University of the West,4/25, 2008.

“九世纪宦官官僚的形成-以梁守谦为中心,” 西安碑林 920 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安碑林博物馆, 10/24-25, 2007

“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座, 10/22, 2007.

“A Journey of Illusion? Re-examining Xuanzangu2019s Vision of Central Asia and India,” Workshop on the Kinetic Vi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5/25 - 26, 2007

“Views of Confucius and the Duke of Zhou in the Tang,” Conference on “The Rituals of Zhou (Zhouli) in East Asian History: Premodern Asian Statecraft in Comparative Context,” Princeton University, 12/8-11, 2006

“From Daou2019an to Huineng: The Making of Buddhist Patriarchs in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7/14, 2006

“The Making of Literocrac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Literary Success in Late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e-modern China Lecture Series, Columbia University, 4/13, 2006

“The u2018Middle Kingdomu2019 that was India: Discourses on Indian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4/6-9, 2006

“Why did the Tang Fall: A Re-assessment of the Ninth Century,” invited lecture, East Asian Studies Semin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1/17, 2006

“Modernizing humanitie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from the 1890s to the 1940s,” The XIV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8/29-9/3, 2005

“The Rise of Buddhist Commentarial Tradition in Eastern Jin,” A Workshop on the Eastern Jin, Harvard University, 5/6-7, 2005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Monk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 The 9th Conference on Redefining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udan University, 4/8-10, 2004

“Literocra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ulture,” Chinese Medieval Studies Workshop, Columbia University, 12/13,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in Buddhist Biography: A Close Reading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 invited lecture, Seminar on Buddhist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2/4,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Voices of Inner Conflicts in Buddhist Biography: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etic Thought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Yale University, 5/1-4, 2003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onference on Buddhist Monasticis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2/21-2, 20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Hualin Lecture Series,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10/31, 2002

“Rethinking Late Tang Culture: the Case of Literary Families and Social Concept of Purity,” invited lecture, 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30, 2002

“A New Reading of an Old Problem: The Origin of Chinese Buddhist Scholasticism in the Biographies of Foreign Monks of the Six Dynasties,” 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Ancient Tim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n the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Peking University, 10/25-26, 2002

“New Trend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A Survey of Western Sinology,”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10/23, 2002

“The Trends and Problem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Recent Decade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9, 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8, 2002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7, 2002

“Eunuch Power, Legitimacy, and Medieval Chinese Kingship: the Case of Tang,”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6, 2002

“Aristocracy, Meritocracy, or Literocracy: Re-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Mid and Late Tang Elit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4/18-20, 2002

“Quest of Knowledge: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4/4-7, 2002

“A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in Ninth 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Shenqing’s Beishan lu,” 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utgers University, 10/4-6,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High-Tang Project Lecture Ser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6/6, 2000

“Official Writ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Tang,” invited lecture, China Humanities Seminar, Harvard University, 4/17, 2000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4/11-14, 1999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 invited lectur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22, 1999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a and Pure Land Buddhism,” The Third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7/19-21, 1997

“The Legacy of the Yuan-ho Era (805-820):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Late T’ang Court,”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HI, 4/11-15, 1996

谈梵文和印度学

曾江:中国印度学发展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访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学学者陆扬

《中国社会科学报》

陆扬从梵巴利文专业转入史学专业,先后在中国、欧洲、美国接受教育,现在他在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中仍常以梵文作为研究工具,由于这种种独特或说殊胜 的助缘,作为“圈外”的“内行”,陆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中国梵文学术的视角,这是记者执意对他进行访谈的原因。

三年前的10月底,记者曾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往北大二院(历史学系)旁听,领略陆扬谈史学问题的风采,在安谧的二院,史学系三代师生晤谈一室之内,砥砺往复,也许学术传承的因缘即在此时无声潜运。

此次,记者就一系列梵文学术相关问题采访了陆扬。这是一次愉快而很有收益的访谈,虽然记者在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上不一定完全赞同陆扬的看法。记者与陆扬先生的对话从他对金克木和蒋忠新两位师长的回忆谈起。

某:前几天拜访黄宝生先生,他给我看了金克木先生当年给他们授课时的梵文语法课本,是一本薄薄的油印小册子,他整理后还作为“附录”收入了他新近出一本书 ——《梵文文学读本》,以示“薪火相传”之意。金克木先生对你们1984级梵巴利文本科生有什么影响?对给你们授课的蒋忠新先生有什么回忆吗?

陆扬:印象中我们当时并没有采用金克木先生授课的小册子。但是金先生教授梵文的一些基本方式很明显影响了对我们的教授方式,因为当时直接担任授课的蒋忠新 和郭良鋆两位老师都深受金先生的影响,所以潜移默化也影响到我们,比如强调梵文的诵读和语言本身的文化特性。金先生对我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他的各种著作以及 在北大时经常向他老先生求教而获得。这方面我将有专文回忆,这里就不再特别说明了。

教授过我梵文的蒋忠新和郭良鋆两位先生都是第一流的老师和纯粹的学者。有趣的是这两位老师都是上海人,据我所知郭先生更是出自旧上海富贵之门,却没有丝毫 的世俗之气,这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他们的方法都是循循善诱,让我体会到求学的温馨。隔了这么多年,我对他们的尊敬没有丝毫减退,这可以说 是我在北大最好的收获之一。

两位中当然蒋先生和我们的接触更多,可以说是我学习梵文和印度文化的真正的“亲教师”。蒋先生身体很不好是当时我们师生圈内都知道的事,但他不避寒暑,撑 着来上课,而最了不起的是他只要一讲起课来,就神采飞扬,忘情于此中,感人极了。当时他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我猜那段岁月对他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他有机会重 返杏坛,我们这些学生虽然并不出色,但和我们年轻学子接触,还是会给他带来安慰。而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遭受那么多年对学术的摧残之后,他得以重新投身学术 工作。他的两项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本梵文《法华经》的转写和梵文《摩奴法论》的翻译,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教学加上研究,他的毅力 真是内在的。

蒋先生对我非常关心,不仅是学业上的也是个人生活上的。他住在离北大很远的劲松地区。我常跑他家去向他讨教,每次都会感到一种无比的放松和快乐。谈学问之 余,蒋师母每次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对于一个家不在北京的学生而言,这种照顾是很令我感动的。对我来说,最内疚和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去国之后,没能再 和蒋先生见面。他的突然去世使这种遗憾无法弥补。我1987年秋去国之后,直到 2000年夏首度回国到北京,当时行程极为匆忙。到北京我即向师友们打听蒋先生的情况,得到的讯息是蒋先生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改善多了,气色也好了,这让我 感到意外的欣慰。但正因为这一念,就没能及时安排时间去看望他。其实那些天住在北大,我也没有去拜访对我影响至深的金克木先生。这实在并非因为我不懂礼 貌,而是对这两位影响我人生的先生,我内心有一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不安,诚不足为外人道。可惜过后不久,两位先生都驾鹤西去了。

某:您在北大和维也纳大学接受的梵文训练,对您现在的研究工作中有何助益?

陆扬:我目前的学术工作和古代印度中亚的宗教历史还时时发生关联,因此梵文训练能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但梵文训练本身有其独立的价值,因为在接受这 种训练的过程中我能多多少少进入了另一种重要古代文化的核心,找到一种能够终身受用的参照体,对日后的学术思路有不能低估的帮助,即便我直接的学术工作不 再以梵文或印度古代文化为中心。而且由于北大维也纳诸位先生的影响,也能使我倾向于从印度文化历史的内部来了解这种文化的特点,而不是满足于了解其对于中 国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梵文训练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对这种语言不再有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崇拜感。同时对语言的掌握和人文学术之间的关系脉络也有比较客观的理解。

某:您曾留学欧洲,现在任教北美,能否向我们介绍下您所了解的国际上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尤其是其与印度学之关系?

陆扬:我因为到美国后学术专业迅速转向中国古代史,因此没有再着意关心国际梵文教学和研究的现状,了解有限。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梵文教学和研究并不等 同与印度学的研究。在西方,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梵文都是作为一种学术工具附着在印度学的框架之下的,或者作为比较语文学附着在语言学的框架之下。但并不 等与说有印度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就一定强调梵文的教学和研究。我觉得中国学界对梵文和印度学关系的理解比较狭隘且单一,和国际学界在这方面认知上有相当的 距离。

和欧洲相比,美国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和佛教学研究相对较短,在学术体系中占有的位置也比较边缘,但还是有其特色。传统上重要的中心像哈佛、宾夕法尼 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等。这些学校中的梵文文献研究不只是在亚洲研究的系科里,也可以在 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或宗教学系里。

欧洲梵文和印度学的中心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仅以我曾学习过的维也纳大学而言,这是一个自19世纪以来的印度学重镇,出过Wilheim Geiger这样的巴利文大家,Erich Frauwallner这样的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的研究大师以及Manfred Mayrhofer这样的印度伊朗语的语文学宗匠。我求学期间,维也纳的梵文文献研究其实分成三块,一是和佛教学西藏学结合,在Ernst Steinkellner教授领导下的藏学和佛教学研究所;一是和印度学结合,在Gerhard Oberhammer教授领导下的印度学研究所;还有一个就是在Mayrhofer影响下的印欧比较语文学研究所里。我记得我曾听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吐火罗 文的课(虽然当时所学我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就是在比较语文学所,主讲的是从德国请来的客座教授K. H. Schmidt。Schimidt是研究吐火罗的专家,对吐火罗语B方言(也被某些学者称为龟兹方言)造诣尤深。但我记得即便像他这样的专家,在德国也没 有正式的教职,挂在德国Hall-Wittenberg的马丁·路德大学的职位只是个Privat Docent的空衔,没有固定的薪水,好比日本的“非常勤讲师”。Gerhard Oberhammer和Steinkellner先生都是Frauwallner的弟子,后术业各有专攻,但都可以说是从Frauwallner的学术体 系里分流出来的。我上过好几门Gerhard Oberhammer的课,都是解读印度部派和印度教思想文献的,如弥曼差、数论和商羯罗吠檀多,等等。他当时在维也纳大学的地位很高,著作也多。以他的 造诣来上这种入门课,颇为难得。他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特别注重打通天主教神学和印度古典思想的关联。当然这种学术立场必然影响到他对印度思想文献的 解读,不过我通过上课获得了这种经验,到美国后再转读陈荣捷、狄百瑞等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就非常能引起共鸣。

某:我有一个关于国内梵文流别的问题。以徐梵澄先生为例,在接触中我发现,有的人很敬服徐梵澄先生,而一些梵文学者对徐先生之学则颇有非议,记得您曾经在跋《徐梵澄文集》的文章曾经略提及中国印度学存在分野的观点,能否在这里略展开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陆扬:我对您提的问题的理解是梵文研究在中国有派别倾向之分,这的确是存在的,虽然我个人对这种分别的理解和其他学者未必相同。在有些相关问题上这一领域 的专家更有发言权,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我对中国印度学研究的分野在回忆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的文章里都会分别谈到。这里只就徐 梵澄先生说几句。

徐先生在现代学林中是非常特别的人物。他在人文学方面的很多造诣不是同辈所能企及的。这是他的一项优势,比如他对中西古典的掌握就远远超过了季羡林先生, 也比金克木先生有系统。他在这个基础上再转入梵学和印度思想研究,当然视野就会不同,领悟力也会很高。但徐先生又具有很强的艺术家和文人气质,有时不够冷 静,而且他对思想的理解也有古为今用,六经注我的意识在里头,这都会影响到他的学术见解。比如他对《奥义书》等的译注,就受到印度现代思想学问家阿罗频多 的诠释的制约,有时类似于熊十力对唯识的解释。我也读过他英译的《肇论》,发现译得很不精确,几乎不能采信。但徐先生和金克木先生一样,都注重从文化内部 去观察,而不仅仅是从外部做些观察或实验,这个态度我很欣赏。

某:有一个很多人包括学术界和公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古代高僧梵文水平很高,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等唐朝高僧相比如何?

陆扬:现代梵文学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时代的高僧相比如何,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玄奘的时代,梵文还是一种被文化精英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不是一种死语言。 这和罗马和中古时代的拉丁语一样,是印度古典文化的承载体,是名副其实的“雅言”。近年美国学者Sheldon Pollock发表了一部大著《人士间的天语》(The Language of the Gods in the World of Men),专门探讨在梵文的促进下印度文化的雅言化过程,有相当精彩的分析。现代梵文学者可能对梵文的历史变化有更好的了解,但不可能对梵文有像古代印度 文化之士那样的亲近的认知,更不太可能对这种语言有丰富的运用。当然我的印象中,西方优秀的梵文学者也并不完全将梵文作为死语言看待,比如不少学者能够从 事还原梵文文献的工作。当然即使印度古典时代的知识人梵文掌握水平很高,但这并不等于玄奘时代的中土高僧就一定能达到类似的水平。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学 术课题。玄奘和义净等游历过五天竺的中土高僧有相当高的梵文水平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们未必接受过当时印度声明的系统教育,所以我推测他们的梵文素养是会有 局限的。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僧人毕竟是极少数。以前学者常不加考虑的认为中国中古时代有很多精通梵文的僧人,但荷兰学者高罗佩就撰文打破这个迷思。他认为中 土僧人更多的只是懂悉昙而已,而非梵文。他的这个看法在西方学界颇有影响。他的见解我觉得过于偏颇,因为古代中印交流的丰富情况很多并没有在现存文献中得 到反映,而玄奘这样的僧人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某:梵文在中国作为一种非常小众的研究语种,但是在普通公众中有时却拥有可以带来很大声誉的神秘感,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陆扬:在国际范围内,这种现象固然显得很特殊,但如果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学术生态来看就不太难理解。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依靠某种机遇。坦率的说,在长远的 潜因方面,梵文的神秘感恰恰产生于公众对梵文和梵文在研究古代文化中所具有的具体作用并不了解。其次是中国近代学术传统始终有过度强调某种工具或某种材料 的作用的倾向,仿佛有绝技或秘籍在身,便可纵横天下,这是幼稚的想法。这种想法其实最早存在于中国人文学界,原先普通公众并不关心这个。

我记得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季羡林先生曾多次对我们说,他80年代去开全国人大,和侯宝林一起,记者都只围着侯宝林采访,根本无人知道季先生。但这种情况 到了90年代以后完全颠倒过来了。可以说,梵文研究在普通公众中获得的声誉和季先生个人影响力的突然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影响力的突然增加主要来自学 术圈以外。整个社会舆论对“国粹”的突然重视,而梵文虽不能算“国粹”,却也在公众的想像中和这种国粹主义挂上了钩,于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发而不 可收拾。这种潮流对梵文研究本身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我并不太乐观。当然说完全没有积极的作用也不符事实,但中国梵文研究和以梵文文献为基础的印度学研究 本身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真正的学术眼光。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