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禄伯照片

韩禄伯

韩禄伯个人资料:韩禄伯1943年12月15日生于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卡塔维萨,美国达慕斯大学的宗教学教授。韩禄伯教授为多种学术团体的成员,如亚洲研究学会、美国东方学会、美国古代中国学会、美国宗教学会、美国中国宗教研究会。……
资料更新时间:2023-10-02 16:48:12

专家 学术人物 学者 宗教理论 文化 汉学 汉学家 道教

一、个人资料简介

韩禄伯1943年12月15日生于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卡塔维萨,美国达慕斯大学的宗教学教授。韩禄伯教授为多种学术团体的成员,如亚洲研究学会、美国东方学会、美国古代中国学会、美国宗教学会、美国中国宗教研究会。

二、韩禄伯 - 简介

1961年,18岁的韩禄伯以优异的成绩,从卡塔维萨高中,进入威尔克斯学院学习音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韩禄伯心中的艺术家之梦,渐渐为宗教文化的魅力所搅扰。当后者的影响力在青年韩禄伯的心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他毅然结束了已经两年的音乐专业的学习,于1963年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两年之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该校的宗教学学士学位。在确立中国宗教与思想文化为主攻方向以前,韩禄伯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宗教史,1965至1966学年的研究生学习,韩禄伯是在Mircea Eliade和Joseph Kitagawa执教的芝加哥大学完成的,当他确立了自己的学术领域——中国宗教、哲学与文化之后,他来到威斯康星大学,师从周策纵(Tse-tsung Chow)先生,1973年5月,获“中国语言与文学”的文学硕士学位;1976年12月,获“中国语言与文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嵇康的生平、思想与诗歌》。1968—1970年,他在宾州州立大学哲学系任系主任的行政助理。从1973年起,他在威斯康星大学的附设课程班讲授中国文学。1974—1976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师,讲授宗教研究、人文科学与汉语等课程。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受聘于达慕斯大学:1976至1982年,任宗教学助教授;1982年获终身聘用资格,被擢为宗教学副教授;1986至1987年,任达慕斯大学亚洲研究计划执行主席;1988年升任宗教学教授;1992—1995年,任达慕斯大学宗教系系主任。在达慕斯,韩禄伯教授主要开设下列课程:《宗教经验的范式》(内容包括印度教、佛教和宗教学方法论问题等)、《中国宗教导论》、《中国佛教》、《中国民间宗教》、《道家与道教》、《儒教》以及有关中国宗教的研讨课(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宗教、道教、比较神话研究、比较民间宗教和中国古代神话等)。

三、韩禄伯 - 生平

韩禄伯教授多次访问过大陆与台湾:1973年暑期,他在台湾研究嵇康,准备其博士论文;1983年夏,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指导15名达慕斯大学的学生学习汉语;1986年上半年,他携家眷赴台湾大学斯坦福中心,研究和翻译寒山的诗歌,所译注的《寒山诗(全译注释本)》(The Poetry of Han Shan-A Complete,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old Mountain,1990),在美国和西方掀起了寒山诗歌翻译和研究的热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1987年夏,他与妻子负责一支达慕斯大学校友旅行团,在中国的北京、兰州、敦煌、西安、上海、苏州与桂林旅游;1995年年初,他出席了海南国际汉学会议。1996年8月应邀参加了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分组会上发表《再论(老子)分章的问题》。

四、韩禄伯 - 荣誉

他多次获得各种奖金与资助,如:1、PBK及PKP等研究生奖学金(1965);2、约翰·怀特研究生奖学金(1965); 3、UW福特奖学金(1970—1971);UWNDEA奖学金(1971—1974);4、NEH暑期研究奖金(1979);5、IUP CSSC研究员奖金(1986);6、达慕斯大学资深教师奖金(1991);7、蒋经国基金会旅行奖助金(1995)。

五、韩禄伯 - 作品

韩禄伯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研究,主要在于《老子》甲乙本。其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种:一为文献学的角度,一为哲学的角度。

在文献学的研究方面,韩氏的论文包括了版本、分章、异文、时代与流传诸方面,如《马王堆帛书〈老子〉考:与王弼本的比较研究》(1979)、《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分章问题》(1979)、《论〈老子〉的分章》(1982)、《马王堆本〈老子〉的异体字》(1981)、《马王堆本〈老子〉异体字全表》(1981)、《马王堆帛书〈老子〉及其时代》(1979)、《马王堆本〈老子〉及其文献流传的线索》(1985);哲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偏于理解,一种是对于总体的把握,一种是对于细部的推究,《马王堆本〈老子〉的哲学:一些初步的意见》(1981)属于前者,《道与Field:一个比喻的探讨》(1981)以及《〈老子〉五十章:“十分之三”抑或“十三”?》当属后者。

在此基础上,韩禄伯推出了《老子德道经:新出马王堆本的注译与评论》,此书从1989年至1993年,短短的五年中在欧美诸国连出七版。

西方对于《老子》的翻译,是有悠久传统的。鲁惟一(Michel Loewe)先生主编的西方学术界最通行的中国古籍工具书——《古代中国典籍导读》中,在《老子》条目下,就开列了七个主要译本,即:

1、里雅格(James Legge):《道家的经典:道德经》,牛津:1891年版;纽约:1959年重印;德里:1966年《东方圣书》丛书版。

2、韦利(Arthur Waley):《道及其威力》,伦敦:1934年版;纽约:1958年重印。

3、陈荣捷:《老子之道》,印第安那不勒斯及纽约:1963年版。

4、刘殿爵(D.C.Lau):《中国经典:道德经》,1963年初版;香港:1982年版。(按:1963年版出版于英格兰。)

5、林保罗(Paul J.Lin):《老子〈道德经〉及王弼注译本》,安阿伯:1977年版。

6、陈爱琳(Ellen M.Chen):《道德经新译新注》,纽约:1989年版。

7、韩禄伯:《老子德道经》,纽约:1989年版。

六、韩禄伯 - 重点事件

韩禄伯教授多次访问过大陆与台湾:1973年暑期,他在台湾研究嵇康,准备其博士论文;1983年夏,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指导15名达慕斯大学的学生学习汉语;1986年上半年,他携家眷赴台湾大学斯坦福中心,研究和翻译寒山的诗歌,所译注的《寒山诗(全译注释本)》(The Poetry of Han Shan-A Complete,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old Mountain,1990),在美国和西方掀起了寒山诗歌翻译和研究的热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1987年夏,他与妻子负责一支达慕斯大学校友旅行团,在中国的北京、兰州、敦煌、西安、上海、苏州与桂林旅游;1995年年初,他出席了海南国际汉学会议。1996年8月应邀参加了北京“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分组会上发表《再论(老子)分章的问题》。

七、韩禄伯 - 评价

鲍则岳教授指出韩本的特点:“……《老子德道经》……注释详尽;基于和传统的《道经》。《德经》顺序相反的马王堆文书,故有其书名(引注:指韩氏‘德道经’而非‘道德经’的书名),此本与刘殿爵译本,是迄今为止(原注:1992年初)依据这些汉初的文书(引注:指马王堆帛书)翻译这部经典的仅有的两种认真的尝试。”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则这样评价韩氏的《老子德道经》的:“韩禄伯教授的新著,于普通读者有两大长处:一是他简洁地说明了老子这部著名经典的最新的文本发现。……韩氏译本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的精到与简明……(韩先生)推出的译本,对每一句中的术语都有相当合理的解释,而这些术语对于某些译者来说,似乎是无法理喻和晦涩难解的。”

对于禅宗,他有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在开设了多年的中国佛教课程之后,1983年夏天,他开始阅读禅僧寒山的原诗。这使他非常惊讶地发现寒山的诗歌有许多没有被译作英文。西人英译的寒山诗,主要有沃森(Watson)译的100首、韦利译的27首、辛德(Gary Snyder)译的24首等,而《全唐诗》中收入的寒山诗共有311首。此后四年,他把他的主要时间奉献给了禅僧寒山全部诗歌的英译工作。这部煌煌译著,1990年为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前言中,译者记下这项工作的三个目的,这正是这部译著的意义所在:(1)这是第一部寒山诗歌的完整的英文译本,读者可藉以获知寒山诗歌的全貌;(2)此书为唐史研究与中国诗歌与文学研究的专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3)此书是早期禅宗的重要材料,佛教学者可藉以了解唐代佛教文献与思想的流传与发展。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