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社会科学人物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上海市第七届曙光学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著有《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世界》《人类的情感》《心理学基础》等。
主授课程
本科生: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研究生:高级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专题研究;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研究领域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1990.2-1992.1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助教 1992.10-1998.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 1994.9-1999.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在职博士 1997.10-1998.3荷兰奈密亨大学合作研究 1998.8-2002.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1998.8-2001.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副主任 2002.8-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
1.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2.《儿童心理世界》,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2 3.《人类的情感》(大学生活页文库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4.《心理学基础》(参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1.揭示人类认知发展的奥秘,心理科学,2003.2 2.关注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文汇报(教育家专栏,4000字)2003.7.28(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3.超常与普通儿童元记忆知识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 4.父母意识与家庭教育,中国家庭教育,2002.3 5.正常与多动儿童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2.1 6.社区文化环境:青少年的参与度、认知度及感受到的影响力,当代青年研究,2001.2 7.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1.5 8.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上海教育科研,2001.10 9.元认知与学生学习,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10.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4.1(第二作者) 11.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心理科学,2003.6(第二作者) 12.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3.4(第二作者) 13.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新认识--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评价,当代青年研究,2003.3(第二作者) 14.不同任务情境对幼儿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2(第二作者) 15.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2(第二作者) 16.程式知识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关系,心理学报,2002.6(第二作者) 17.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心理科学,2002.5(第二作者) 18.创造性发展的三重心理基础及其教育启示,上海教育科研,2002.6(第二作者) 19.心理弹性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第二作者) 20.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2.1(第二作者) 21.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前沿与动向,心理科学,2001.5(第二作者) 22.认知发展理论的沿革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4(第二作者) 23.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第三作者) 24.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心理科学,2000.3 25.父母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6.父母意识与亲子关系,文汇报(科技文摘专版,6000字),2000.5.27 27.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心理科学,2000.6 28.校园内外欺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与解决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00.3 29.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心理科学,2000.4(第二作者) 30.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整体发展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1(第二作者) 31.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young gifted and ordinary children’s memory strategy, 16th Biennial meetings of ISSBD, Beijing, 2000. 32.对元认知和智力超常关系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3 33.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心理科学,1998.5 34.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当代青年研究,1998.2 35.个性培养:开发中小学生科技创造力的重要阶梯,当代青年研究,1997.4(第三作者) 36.描述心理发展的三种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 37.注意力缺损障碍,心理科学,1996.4 38.中小学生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关系的测查研究,心理科学,1996.6 39.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心理科学,1994.6 40.试论自我意识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 41.5-8岁儿童对几种偏正复句的理解,心理科学,1994.1(第二作者) 42.中日母亲对幼儿行为的期望及母性意识的比较,学前教育研究,1993.2 43.儿童对直接指令与间接指令的理解,心理科学,1992.6 44.量词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理解,心理科学,1992.3(第二作者) 45.国外青春期心理发展研究综述,当代青年研究,1992.4 46.汉语词汇语义记忆的再研究,心理科学,1991.1(第二作者) 47.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上海市区试用常模的修订,心理科学通讯,1990.5
1.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个体对心理特征的认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作用,2003-200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表征机制的研究,项目批准号30000055,2001—2003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专项任务: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性格培养的实验研究,1999—2001 4.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研究,2001—2003 5.教育部脑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中心研究项目:网络背景下的第二语言习得,2002-2003
1.第七届曙光学者,上海市教委,2001.9 2.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教委,1999.9 3.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1999.9
1.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 3.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