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照片

潘文石

潘文石个人资料:潘文石(1937年——)男,民盟盟员,中国生物学界泰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年3月,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表彰他在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8 00:48:43

人物 生态学家 生物学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潘文石(1937年——)男,民盟盟员,中国生物学界泰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年3月,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表彰他在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

二、潘文石 - 简介

潘文石,动物学家,被誉为“中国熊猫之父”。 1937年出生于泰国曼谷,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随父母回到广东汕头市。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随后在该系任教至今。 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美国史密森学会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兼职研究员,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San Diego) 兼职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和中国生态学会理事。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三、潘文石 - 生平经历

出身背景

潘文石,出生于1937年,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潘文石出生于泰国的一个华侨家庭,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随父母回到了广州。学生时代的他酷爱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潘文石北上求学,选择了北京大学的生物系,大三那年,他到西藏参加了维护祖国统一的西藏战争,毕业之后留校任教。20岁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他是第一个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人物专访形式采访的中国科学家。

艰苦研究历程

1983年,潘文石带着一支年轻的研究生队伍进入秦岭,开始对野生大熊猫进行研究。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秦岭一呆就是13年!他们每天要爬二十多里的山路,吃两顿土豆加白米熬成的粥或者方便面。冬天的日子最难过。因为担心怕吓跑了好不容易跟踪上的大熊猫,虽然气温达到了零下十几度,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也不敢生火。粥被冻成了冰块,没有饭吃只能饿肚子,有时实在受不了,潘文石就带着学生们唱歌,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在那里每天不能洗脸,否则会把脸冻伤。在离开秦岭之后的三年里,潘文石和他的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怕饥饿”的状态,只要看见桌子上还有剩菜,他们的眼珠子就会瞪得好像快要冒出来似的。

潘文石进入秦岭不久就给大熊猫戴上了无线颈圈,每隔15分钟就要做一次记录,不分昼夜。山里晚上非常寒冷,再加上海拔高,帐篷根本挡不住风雪,身上穿着两件羽绒服也挡不住寒风刺骨,第二天早上身体就会被冻麻。1986年的一天,潘文石由于身体被冻麻行动不灵活从山上摔了下来,幸亏摔在了一个平台上才勉强保住了性命,但是他的肛门却被摔裂了,在医院足足躺了一个多月。第二年,潘文石在给大熊猫拍照的过程中,一脚踩空,头朝下从山上摔了下去。由于惦记着相机镜头是借来的,潘文石一直用左手护着镜头,结果一根竹子生生叉到了他的指头,顿时血流如注,大熊猫看到后吓得爬到了树上。他的学生跑过来时,潘文石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快给熊猫照相!等拍完相片,潘文石的手和相机已经被血黏在一起了。野外没有昂贵的消炎药,只有碘酒,潘文石那只涂着碘酒的手,足足肿了八个月! 1985年4月,潘文石的研究生曾周在进入秦岭第39天就不幸牺牲了。当时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必须面对我无法逃避的责任。但是真的太难太难了,除了媒介舆论的压力之外,我的家人都在责怪我。那天我回家,两个女儿正在吃饭,妻子见着我,哭着说,你怎么还回来!为什么死的不是你,你有八个兄弟姐妹,死你一个没关系,可人家曾周是独子独孙,你怎么对得起他的家人!”当时他几乎要垮掉了,压力实在太大了。但人不能放弃,放弃就不是潘文石了。

1983年底至1984年初,四川地区死了八只大熊猫,赶巧的是六十年才开一次花的竹子开花了,于是一种观点开始在全国盛行:竹子开花导致了大熊猫死亡。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全国各地开始筹集捐款,打算把野生熊猫统统圈起来饲养。就在这时,潘文石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坚决反对饲养野生熊猫,因为他深知,那样做的结果只会破坏野生熊猫的种群结构,而且还可能导致它们不再繁殖。他的举动受到某些同行的白眼,但是良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给各级政府做工作,最终惊动了中央并且使人们停止了错误的保护行动。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潘文石得罪了人,原来许诺给他们的研究资金没有了,一些研究被迫暂时停止了。 1993年,秦岭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潘文石和他的研究小组写了一封“致国家领导人的信”,信中陈述了秦岭环境的危机和解决办法,但是几经努力都没有成功地递到国家领导人手中。朋友劝他,算了吧,别再费力气了,多写些论文对你才是最有用最实惠的。潘文石想,写论文纵然对自己有益处,它可以换取社会上的地位和金钱,但是如果秦岭的森林没有了,大熊猫也消失了,我写上再多的论文又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发表论文,而是让全人类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于是他继续坚持向国家领导人递信,终于得到了中央的批示可“立即停止采伐,安排职工转产,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秦岭最后一片大熊猫的栖息地。

转向白头叶猴研究

1996年,潘文石带着他的研究生们来到了广西崇左,在这里建立了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基地。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带领学生进山观察猴子,又过上了喝溪水,吃方便面,受虫子叮咬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不支持他们,还偷了他们唯一的电饭锅。但是几年下来,潘文石帮助老百姓建立了沼气池,帮他们喝上了干净水。在潘文石67岁生日的时候,村民还给他送来了用糯米做的“蛋糕”。

从1983年到1995年,潘文石把13年的光阴给了大熊猫;从1996年到2004年,一晃,在白头叶猴的研究上,他也花费了九年的心血。

四、潘文石 - 学术精神

潘文石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首先要讲的总是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他告诉学生们,一个科学工作者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对人类奉献的精神! 他和他的研究生们因为缺少资金,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的时候从野外回北京三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他们也从来不坐卧铺;潘文石出生于华侨家庭,研究资金不够的时候,他常常从自己家里拿来钱维持野外的研究;可这一切,他们都没有抱怨过。 潘文石对待科学一向是不含糊的。他掌握了许多大熊猫的第一手资料,但在没有确定之前从不急于发表。他的两个学生曾经因为做假记录而被他当即轰走。“野生动物的灭绝不给你时间改正错误,在科学面前,我们没有机会去改过。”潘文石这样说道。

五、潘文石 - 关注领域

熊猫之父

被称为“熊猫专家”的潘文石,从1983年前就开始了对大熊猫的研究。关于大熊猫,潘文石创下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的DNA多样性还没有下降到近亲繁殖的程度。 潘文石的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生存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力,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爱护和管理。此后的事实表明,随着秦岭大熊猫分布区腹地的伐木更为广泛地停止,秦岭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开始显出生机。一时间,潘文石成为国际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只不过,与许多科学家不同的是,潘文石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过多体现在他发表的论文上。

“如果发表论文能保护野生动物,那么大家光发表论文就行了。”跟随潘文石十多年的小秦对记者转述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此外,潘文石认为,任何一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须长时间才能见效,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

关注白头叶猴

如今的潘文石已经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保护上来了。在这里,潘文石和他的学生建立了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而不是“仅仅从纯科学出发”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头叶猴两大资源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环境旅游产业。

社会活动家

潘文石更像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为了在农村示范推广替代能源―――沼气,让农民不上山砍柴而破坏生态环境,潘教授甚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一个村口贴出了收购牛粪的告示。结果,家家户户都抢着送来牛粪。 农户们在亲眼看到臭烘烘的牛粪制成沼气竟然可以提供照明,而且仅用三四头牛的粪便就可以制造出沼气供一家人烧菜做饭后,沼气在当地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广。 这些举措直接减轻了农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了人及野生动物的生活质量。此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在逐步显现―――一天清晨,潘文石一打开门,就发现门外站着一位面色焦急的农民,他是为自己劳动时不小心失手砸死了一条蛇而专程向潘文石道歉的。 “别的科学家注重研究,潘教授则更多地关注人。”助手小秦说,在潘教授的眼里,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先从伦理开始。首先,要把人类长期的破坏自然的角色转变成为自然的保护者,必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次,现在全球要解决的环境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最贫穷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并让他们的后代能持续生存下去。 “一个是伦理问题,一个是现实问题。两个问题都解决才能使社会向前发展。”潘文石说。

六、潘文石 - 荣誉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潘文石是一个具有更多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有着几十年在野外研究熊猫、白头叶猴的生活经历;他的活动领域经常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他是唯一能够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人;他也是带领着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的北大教授。 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得了由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诺亚方舟金奖,并被邀请携妻女到荷兰领奖,潘文石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得知获奖消息时,潘文石正在广西一个没有人烟的山洞里对白头叶猴进行研究,于是他回复道:“我非常感谢国王授予我奖章,但是我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无法离开,能不能给我寄来?”荷兰王室回信说,我们很理解一个科学家时间的宝贵和重要,这个奖章一定是你的,但是不能随便寄出。1997年,潘文石回到北京,荷兰王室派大使专程去给潘文石颁奖。 2010年3月,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表彰他在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

七、潘文石 - 学术贡献

1980年起,潘文石在卧龙和秦岭的野地中对野生大熊猫进行了长达17年的研究,深入了解野生大熊猫的生存方式及生存压力,弄清了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为国宝大熊猫保存了一片自由安宁的栖息地。 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基本稳定之后,潘文石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灵长类濒危动物白头叶猴。近13年来,潘文石带领他的团队,以“科学家-民间企业-政府”三结合的方式,积极倡议,并身体力行,在研究、保护白头叶猴的同时,着力解决当地百姓的能源、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努力探索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文石了又解到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也同样面临着生存危机,于是,他的研究计划上又增加了一项--现代化工业化浪潮下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之路。潘文石花了6年的时间对白海豚的生存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他在政府和百姓中不断奔走,解说白海豚保护理念,提出合理工业规划,为北部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赢的实现而不懈努力着。 除了在生物学领域上取得的丰硕成果,2009年10月,潘文石还有一个意外重大发现:在广西江州木榄山附近山洞中偶然找到了距今约11万年的早期现代人下巴颏。这个发现足以证明左江流域过去是早期现代人类的伊甸园,同时也为现代人多起源学说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