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兆岐照片

史兆岐

史兆岐个人资料: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983年,史兆岐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资料更新时间:2023-10-06 05:44:32

中国科学家 科学 科学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983年,史兆岐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二、史兆岐 - 生平简介

史兆岐,1935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5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于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外科。不久,即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中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学习期间,史兆岐深深为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所吸引,因而学习异常勤奋、刻苦。1962年5月,经过两年半的学习,期满结业,因成绩突出,获卫生部颁发的奖状。此后史兆岐又被选送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得到了谢荣教授的指点。一年后,进修结束,他回到了广安门医院,被分配到肛肠科。从此开始,他一直从事大肠肛门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与治疗。30年来,史兆岐发明了“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混合痔新疗法”,开创了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承担了国家“七·五”科研课题——FA867(中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可喜的成果。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溃疡性大肠炎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绩。

史兆岐前后参加百余次全中国各类肛肠学习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3000余名肛肠医生。他曾多次到日本、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讲学和医疗活动,受到各地医学界、舆论界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扬。他现在是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983年,史兆岐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三、史兆岐 - 简历

1935年2月12日 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

1954年8月——1959年8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

1959年9月 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外科医师。

1959年10月——1962年5月 参加卫生部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

1962年6月——1963年6月 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

1963年7月——现在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大肠肛门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研究员。

四、史兆岐 - 科技成就

创晚期内痔非手术治疗新法

史兆岐到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工作后,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患者。许多患者,由于采取了西医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影响了肛门功能。特别是晚期内痔的手术治疗,术后疼痛、大小便困难、感染、大出血、肛门狭窄或肛门松弛等合并症和后遗症,一直未能得到理想解决。肛肠方面的其他疾病,如高位肛瘘、直肠脱垂等手术治疗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此时,原本现代医学知识基础比较扎实、而又系统地学习了传统中医知识的史兆岐,决心取中西医之长,在治疗肛肠疾患方面,作非手术治疗的新探索。

为此,史兆岐查阅了大量的中医文献,决心从“伟大宝库”中获得启示。他发现,中医在治疗痔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年前,《内经》中就有了“筋脉横解,肠辟为痔”的记载,已经看到内痔发生与血管扩张、排便困难有关。同时,对内痔脱出、脱肛,提出了“下者举之”的非手术治则。根据中医药“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不少医书介绍了有关的理法方药。北齐医学家徐三才提出的“涩可固脱”治则,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的以五倍子等酸性药物治痔的经验,明代《世医得效方》和《本草纲目》中有关五倍子、明矾治痔的记述,都给史兆岐以启发。他决心研制以中药为主的硬化剂,采用注射方法治疗晚期内痔和混合痔。

奋力攻击直肠癌

“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这一新疗法在国内外的推广使用,标志着史兆岐事业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成就和荣誉,金杯和奖章并没使他陶醉。他把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史兆岐选择的新的攻击目标是危害人类的常见病——直肠癌。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半个世纪以来,对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加化疗为主,无大的突破,治疗效果与预后亦无显著提高。直肠癌患者至少有一半最终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20年来,中医药抗癌的研究,主要不是药物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抑瘤,而主要是通过增强肌体免疫达到抗癌作用,至今尚未见把中药注射液直接注射到直肠癌以达到抑瘤作用的研究。

史兆岐根据20多年来对中医药的摸索,并从“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晚期内痔获得成功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提出了FA867(中药)直接注射到直肠癌及其周围组织。通过临床、病理学、细胞学、动物抑瘤等实验方法,研究FA867液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原理,为治疗直肠癌和扩大癌症应用,提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1985年,史兆岐的科研设计在国家“七·五”癌症攻关中中标。他担任了“FA867(中药)注射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组组长。

1990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对“FA867(中药)注射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进行专家鉴定。由吴咸中、吴蔚然教授等7位全国著名医学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过详细审阅史兆岐的科研报告后认为,该项研究证实:FA867液(中药)注射治疗直肠癌,可以抑制癌细胞DNA合成,使肿瘤缩小。FA867对癌组织的动脉、静脉、淋巴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栓塞和闭塞。该项成果适用于直肠癌手术前注射、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前注射,对于防止术中癌细胞扩散、术后癌细胞从静脉血管和淋巴管转移有良好作用。对直肠癌术后复发不宜再行手术、或不宜手术的晚期直肠癌,用FA867液多次注射,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鉴定委员会确认:“这是中西医结合有所创新的科研成果,为治疗直肠癌增添了一种中医新药物和新方法,在国内外属于首创”。“FA867(中药)注射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得到了专家们的赞赏,通过了鉴定。这是对史兆岐和他的同事们辛勤工作的肯定。

五、史兆岐 - 科学精神

事业高于一切

30多年来,史兆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奋勇攀登,同时也同自己的疾病作顽强的斗争。史兆岐有家族性高血压病史,在大学读书时血压就高。工作以后,繁忙、紧张、疲劳,使得血压有时高达180/100毫米汞柱(23.94/1.33千帕)。他依靠降压药物维持,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研究晚期内痔的非手术疗法,顽强拼搏。

1987年5月,经检查发现,史兆岐患了胃癌,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亲自为他作了胃镜检查,确诊为低分化腺癌。这对于正在满怀信心地从事直肠癌治疗研究的史兆岐来说,在精神上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史兆岐面对厄运,并未屈服。手术前一天深夜,他还从病房走到自己的研究室,通过记事簿对研究工作中急需处理的几件事向同事们作了安排。手术后立即加进了化学治疗。史兆岐的身体反应很大,肝功能多项不正常,头发、牙齿脱落,血小板只有几万,体重下降13 公斤。史兆岐深深意识到情况的严重。即使如此,他考虑的还是工作。他向同志们说:“我现在感到最宝贵的是时间”。按照组织的安排,史兆岐在手术后去大连疗养。在外出疗养的两个月中,他考虑了以后要做好的4项工作:一是将国家课题直肠癌的研究抓好;二是努力把消痔灵新疗法在国内外推广;三是建立好科室研究梯队,以便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四是把自己从事中医肛肠疾病研究的思路、经验加以总结,写成书稿。手术后3个月,史兆岐便重新投入研究工作。

六、史兆岐 - 主要论著

1 史兆岐.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2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基础实验室(史兆岐执笔).明矾注射治疗直肠脱垂临床疗效观察和初步实验研究.新医药杂志,1975,(3):25-31.

3 史兆岐.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79,(3).

4 史兆岐.中西医结合研究肛肠疾病概况及展望.江苏医药,1979,(3).

5 史兆岐.肛门手术的疼痛与止痛问题.宁夏医药,1979,(6).

6 史兆岐.痔、肛瘘.见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7 史兆岐.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81,(2).

8 史兆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中国肛肠杂志,1981,(4).

9 史兆岐.6%明矾注射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研究.中医杂志,1982,(10).

10 史兆岐等.大肠肛门疾病问答.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11 史兆岐.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研究.中医杂志,1983,(7).

12 史兆岐等.中国大肠肛门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3 史兆岐.消痔灵及其疗法的标准.中国肛肠杂志,1987,(2).

七、史兆岐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87989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