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喜照片

张果喜

张果喜个人资料: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却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企业家;一个靠1400元下海的人,却多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个凭借“雕虫小技”的木匠,却完成了从雕刻艺术到雕刻人生的转变。他就是张果喜,现江西果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8 01:23:14

中国经济人物 中国经济科技人物 中国经济风云人物 人物 华人企业家 商业人物 经济人物

一、个人资料简介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却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企业家;一个靠1400元下海的人,却多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个凭借“雕虫小技”的木匠,却完成了从雕刻艺术到雕刻人生的转变。他就是张果喜,现江西果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二、张果喜 - 创业生涯

稻草田里建起“木雕帝国”

1952年出生于余江县的张果喜,15岁到镇办的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当了学徒。他每天的活计就是把小山一样的原木锯成制作犁耙、独轮木车等农具的部件。一心向上的他经常光着膀子没日没夜地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便血了,可他咬牙坚持了5年。5年的“血尿”,赢得了5张奖状和工友们的敬佩,他当上了车间主任。不过还没等主任的板凳坐热,经营不善的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濒临倒闭。

企业的活路就是必须找到赚钱的门路,于是,他揣上筹措的200元钱,带着3名职工去闯大上海。害怕遭贼手,张果喜把钱分开,自己负责保管100元,另外两人各50元,他们躲进厕所把钱藏在贴身内衣里。

来到上海雕刻艺术厂参观学习,他看到样品室有一只樟木雕花套箱,面刻“龙凤呈祥”图案,枣红油漆漆制,精美绝伦,他问管理员套箱的价格,回答是260元。

260元!张果喜惊呆了。他把眼睛一眯测出箱长是28寸,家乡的樟木箱价钱都是以寸来计算的,一寸最高一元,28寸最多也就是28元啊。260元!天价啊!而且管理员还告诉他:这种箱子已经脱销了。

“脱销了,我为何不试试?”回到余江,他要成立雕刻厂。在100多人的修造社职工大会上,他把手一挥,高声喊道:“要吃饭的跟我来!”,随即就有21名工人自愿放弃铁饭碗跟他一起办厂。

那时张果喜年仅20岁

他三下浙江东阳,终于把一位老师傅请到余江;套箱需要上等的樟木余江找不到,他带领职工到远离县城的金溪山里去采购,饿了吃5分钱一个的发面饼,渴了趴在沟里喝几口凉水。为了省钱,他们把木材顺河往下漂,装车需要往上捞时,身有老肾病的张果喜,第一个脱掉衣裤,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山里老表吃惊地说:“到山里买树的多了,就没有见过象你们这样要树不要命的!”。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第一只樟木箱终于生产出来了。那天,手捧木箱的张果喜就像捧着刚出生的儿子,激动,高兴,双眼比平时更亮了。

更让张果喜喜出望外的是,送到上海的樟木箱样品,在广交会上竟然订出去了足以改变他命运的20套。张果喜成了轰动一时的万元户。

但是,接下来,张果喜倒霉了。当他致富的消息传到上饶行署后,就有行署领导到厂子责备他说:“谁要你赚那么多钱,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后,工作组进驻雕刻厂,一蹲就是半年。张果喜被定为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典型和戴着红帽子的资本家,遭到批判。张果喜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我们穷的时候没人管,我们的企业稍微有了点经济效益,稍微好了一点,怎么就有这么多人来找麻烦?难道我们连基本的活命权都没有吗?”

结缘佛龛

1979年秋,张果喜再次来到曾经给他带来好运的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

在样品陈列厅,出口日本的精致雕花佛龛磁铁一般地吸牢了他。一个佛龛就有70%左右的利润,这比雕花套箱要高太多太多。在笃信佛教的日本,佛龛与轿车、别墅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三大件”,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市场需求很大。

张果喜毫不犹豫地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订了批量供货合同。

回到厂里,他立即召集技术骨干,对照样品,连续几十天仿制,终于拿出了“果喜”佛龛。他诚信地履行合同,终于击败了韩国、港台等地的对手,拿下了日本佛龛市场的大半江山。第二年,在木雕厂100万日元的创汇中,就有65万来自佛龛收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大多数中国人还在小心翼翼地谈论赚钱并且以万元作为先富起来的标准时,张果喜向外界宣布他已在家乡的稻草田里建成了他的“管理帝国”,那时他的个人资产已达3000万美元,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张果喜感到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此,他狠狠地劈出了“三板斧”,打破了一成不变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创新了一套工资分配、劳动用工和人事制度,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管理体系。

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需求量的扩大、管理模式的创新,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品种扩展到五大类2000多个品种,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余江工艺雕刻厂很快步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之路,并于1990年发展成了江西果喜实业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香港为窗口,面向世界;以日本为基点,牵制台湾、韩国;以德国为龙头,带动西欧市场;进军洛杉矶,开发北美市场的木雕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出口创汇大户。

1993年6月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召开命名大会,将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028”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这在中国企业界尚属首次,当时在世界上也仅有美国著名实业家哈默博士享有此殊荣。

从传统工艺到高新技术的转轨面对成功的喜悦,张果喜不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一想还有哪些失误和不足。他逐渐意识到木雕产品的市场是有限的,这种传统工艺要再做大一些几乎不太可能,这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993年,张果喜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口号,决心加大资金投入,跻身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广泛调查、论证、筛选,他将目光瞄准在化工、汽配、微型电机、服装机械和酒店旅游业上。

1994年,果喜集团从韩国引进了六条聚乙烯发泡材料生产线,首先进入了包装行业,并在广东、深圳、福建和上海等地选点设厂。两年后他又在深圳设厂开发发泡材料的延伸产品。目前,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以生产汽车内饰件系列产品为主的新型企业已建成,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1999年,果喜集团又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引进专利技术,在余江创办了江西喜泰电机有限公司,生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电机产品——无刷无槽微型直流电机。该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电机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果喜认为,如果公司选择的都是一些市场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就得花长时间消化,不符合实际;太小又不利于第二次创业企业的发展,如果全部是短平快的项目,企业就会缺乏发展后劲。所以在引进美国电机项目和韩国发泡材料生产线的同时,果喜集团还在海南开发了酒店业。这样将短期、中期、长期的项目交叉进行,产业结构就比较完善。目前酒店和化工项目已经产生了效益,而电机产品也进入了第三代产品阶段。如果当时考虑的全部是长期项目,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如今,果喜集团终于从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横跨工艺美术品、汽车零配件、化工合成材料、微型电机、服装机械和酒店旅游等六大行业,在国内外拥有21家公司的企业集团,步入了现代化管理、多元化经营、上规模竞争、集约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据张果喜透露,下一步集团将对原来的小行业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形成五大行业格局:木雕、酒店、化工、电机和保健酒,并将把电机作为五大行业中的重点。

三、张果喜 - 从“富得早”到“永不倒”的秘诀

很多人都称张果喜是企业界的“常胜将军”,其实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张果喜也有过失败。引进发泡材料生产线的初期,张果喜把生产线放在了老家余江县,1995年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就亏了400多万。第二年他马上调整产业区域,分别放到福建、上海和深圳等工业密集和发达地区。一年后就产生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次经验教训让张果喜意识到生产项目的成败与区域条件有密切关联,有了好的项目,还必须放在好的地区发展。

对于“常胜将军”的赞誉,张果喜说:“我之所以没有大的失败主要还是得益于灵活的经营理念。不唯书、不唯上,注重结合自身的特点调整经营思路。30年前我没有想过现在会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我对事业的追求很执着,一次成功了,并不会就此满足,我会不断追求成功。”

提到他做生意有何秘诀,他说:“做生意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提倡‘先做后学’,在实践中摸索。30年来做企业,我总结了一个规律,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家应具备五个力:情报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实施力。情报力就是信息,要从四面八方调查、获取信息,包括与朋友聊天、出国考察、参加商务活动等。听到以后,想象分析这消息是否真实,如果是真的,就要判断这项目能不能搞,可行性有多大?然后就要进行决策,这时候基本上八九不离十,最后就是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全部上。”

对于如何使用人才,张果喜把他的经历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苦力赚钱;第二阶段,用钱赚钱;第三阶段,用钱聘请高级人才赚钱。所以现在果喜集团里大部分都是招聘来的人才。

张果喜这样概括自己:企业家必须懂政治、懂政策、懂得中国国情。只是单纯地为做企业而做企业,是做不好的。“我们要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做到不但善于雕刻木头,还善于雕刻各种资源,从而精雕我们的人生。”

四、张果喜 - 果喜实业集团

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民营企业集团。其前身是余江工艺雕刻厂,历经30年的艰苦创业,企业已经由一个仅有21名工人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工艺美术品、化工合成材料、数码电机、小汽车内饰件、酒店旅游、影视文化6个行业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成为江西省出口创汇重点骨干企业。

企业的发展共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寻求生路,艰苦创业的初创阶段。1973年9月,年仅20岁、时任车间主任的张果喜靠变卖惟一的祖房所得的1400元钱,带领21名工人从濒临破产的余江县邓埠农具修造社分离出来,创办了余江工艺雕刻厂。在一无资金、二无厂房设备、三无技术的境况下,张果喜带领全体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锐意改革,率先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了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闯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路。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的壮大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企业抓住机遇,根据“以外促内,以内保外,围绕国际大市场办企业做生意”的发展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开发内销市场,使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木雕联合企业。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不仅建立了以上海为轴心,沪宁沿线为依托,辐射京津地区的家具生产销售网络,还将五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雕刻工艺品打入东南亚、北美、西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天下雕刻第一家”。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创新奋进,勇攀高峰的“二次创业”阶段。进入90年代,果喜集团在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后,按照“稳固基地,确保主业,寻找机遇,四面出击,多元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实施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发展规模,提高整体素质,再塑企业形象”为内容的“二次创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在深圳、东莞、厦门、上海、海南以及余江等地新上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尤其是从美国引进的无刷无槽永磁直流电机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几年的自主研制和开发,企业不仅提升了原有的技术,而且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在世界电机生产技术上占据着制高点。目前,公司提出申请18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利5项,并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到2005年将形成年产500万台的生产能力。

五、张果喜 - 所获荣誉

张果喜自1984年以来,先后获轻工部、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厂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青年厂长,全国为“七五”建设作贡献杰出青年,第二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经营大师”,“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等殊荣;连续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名字连续四次被载入美国编辑出版的《世界名人录》。1990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3年3月,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02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果喜星”。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著名企业家名字为新发现小行星命名,也是世界上以最年轻人的名字为小行星命名。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