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爱照片

梅里爱

梅里爱个人资料:梅里爱(1861~1938)法国电影导演。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该城。梅里爱原是舞台魔术师,后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一个“照相车间”,这便是最早的“摄影棚”。他在那里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化装手段等进行特技摄影,开创了与L.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8 00:56:23

人物 历史人物 电影 电影人 社会科学人物 艺术

一、个人资料简介

梅里爱(1861~1938)法国电影导演。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该城。梅里爱原是舞台魔术师,后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一个“照相车间”,这便是最早的“摄影棚”。他在那里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化装手段等进行特技摄影,开创了与L.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

二、梅里爱 - 基本资料

姓名:梅里爱

生卒年月:1861年12月8日-1938年1月21日

星座:射手座

性别:男

地区:法国

出生省:法国

出生市:法国巴黎

身份:艺术家

三、梅里爱 - 人物简介

梅里爱18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制造商。他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和表演方面的才华,17岁时就在家里穿着戏装表演各种戏剧。后来,他果然成了一名魔术师和木偶戏演员。与妻子的结合给27岁的梅里爱带来一大笔财产,加上父亲的遗产使他能够在1888年买下罗培·乌坦剧院。从此他便沉醉于把神话剧和滑稽剧相结合的戏剧艺术事业中。

四、梅里爱 - 人生经历

1899年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德雷福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最擅长于拍摄神话影片。从1899年到1906年,他相继拍摄了神话片《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的宫殿》、《卡拉波斯仙女》等。

梅里爱还擅长于拍摄J·凡尔纳式的科学幻想作品。从1902年到1912年,他成功地拍摄了《月球旅行记》、《无法实现的旅行》、《海底两万里》、《北极征服记》等。《月球旅行记》一片为梅里爱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荣誉,同时也为电影的“排演”确定了地位,电影“排演”的观念一时风行全世界,梅里爱开创了电影工业与艺术影片。梅里爱共拍摄过400多部影片。

1908年起,梅里爱的电影活动开始衰落。1914年大战后他已完全破产,被迫在巴黎火车站附近开小铺,靠卖玩具与糖果为生。

五、梅里爱 - 电影艺术

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1899 年的《德雷福斯案件》。他最擅长利用停机再拍和更换布景的方法拍摄神话片,如《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等。20世纪初,他首先创作出科学幻想片,如《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北极征服记》等 。特别是《月球旅行记》一片影响巨大,不仅确立了科幻片这一样式,而且确定了电影排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梅里爱的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

梅里爱原本是一位优秀的魔术师。1896年,他从英国搞到了一台摄影机,又从柯达公司购买了将近3万法郎的胶片,开始正式制作电影。在这一年,他制作了大约80部影片,但几乎全都是对当时已有作品的模仿。

10月,梅里爱利用这一特技拍摄了《贵妇失踪》。次年,他又发明了多次曝光、模型摄影等许多电影特技。随着蒙特洛伊摄影场的兴建,梅里爱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梅里爱原本是一个舞台魔术师和剧院经理。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观看了卢米埃尔的影片后,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电影创始之初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开始渐渐衰退,观众们厌烦了无休止的《水浇园丁》和《工厂大门》,厌倦了那些长度仅为几分钟的纪实性小品,厌倦了在银幕上千篇一律地重现真实的时候,那个被卢米埃尔婉拒了要买“活动影戏机”的梅里爱已经在英国人手里买了一台放映机,并在距离巴黎不远的郊区蒙特洛伊建起了一个耗资8万法郎的摄影棚,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并用他天才般的智慧拯救了电影。

和卢米埃尔不同的是,也是他天才的主要标志,是他把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他所建造的摄影棚是个“照相室和剧院舞台的结合体。”在这间屋子里,一头放着摄影机,另一头便是演出的舞台。摄影机的位置就固定在后台的最里面,梅里爱就站在“乐队指挥的视点”上,拍摄了400多部影片,从而以“戏剧电影”的创作者闻名于世。在梅里爱之前,虽然已经有一些电影工作者为拍摄“戏剧电影”作过一些尝试,但是那些影片远远比不上梅里爱的“戏剧电影”那么完备精美。梅里爱第一次系统地将绝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器装置,以及景或幕的划分等等,都运用到电影中去,使一向重现真实的电影将披上有史以来最灿烂的华服,让世人惊艳于她的奇丽炫目。

梅里爱还是许多电影特技的发现者和最早使用者。有一次,当他正在放映从巴黎歌剧院广场拍摄来的影片时,发现画面上的一辆马车突然变成了灵车。经查,他才发现在拍摄这段场景时,因为机械故障,胶片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停顿。而就因这短短的停顿,马车从镜头前驶开了,而后面的灵车则取而代之。“停机拍摄”就因为这么一桩小小的意外而诞生了。借用这一技术,梅里爱拍摄了有名的《贵妇失踪》。此外,梅里爱还发现了叠印法、多次曝光、渐隐画面等特技。在他的银幕上出现了许多魔幻的场景。是梅里爱把电影带到了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中。

梅里爱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1902年摄制的《月球旅行记》,这是一部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幻想片,也是他的电影艺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它改编自两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在改编中,这位天才的导演添加进许多吸引人的幽默,让人惊叹的险情和一些幻想因素,重新编撰出了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身穿占星师服饰的科学家们决定乘炮弹去月球,一群衣着轻柔的歌舞女伶操纵大炮,将炮弹发射到火山口的平原上。科学家们在月亮上渐入梦乡,星星姑娘们由手执星形东西的美貌女郎扮演,好奇地注视他们。入夜,他们钻入洞穴避寒,看到月亮神、貌似昆虫的生物,并于激战之后返回地球。精巧别致的特技、悠悠漫长的空间旅行、海底的奇花异草、外星的火山洞穴、利己的科学家和迷人的姑娘都成为今天科幻片的必备元素。故而也有人称他为“科幻片之父”。

六、梅里爱 - 技术运用

摄影场,几乎是梅里爱经营的罗培·乌坦剧院的翻版,梅里爱把布景、道具、戏服、剧本、景与幕的划分等戏剧要素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他的影片中。从此,电影开始从古老的戏剧艺术那里汲取无穷的活力,而且这一过程再未停止。梅里爱绘制的布景极为出色,房屋、山川和河流,用水彩调和出均匀的光影效果,真伪难辨。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他还在摄影场里安置了大量的吊桥和活动门窗,并使用铁索悬挂演员,模拟仙人在空中飞行的场面。这一时期的梅里爱拍摄了大量的神话片和幻想片,包括《灰姑娘》、《音乐狂》和《格列佛游记》。不久之后,划时代的《月球旅行记》就在这里诞生了。

《月球旅行记》改编自儒勒·凡尔纳和H· G·威尔斯最著名的两部科幻小说,讲述一群科学家乘坐巨大的炮弹飞往月球,在那里遇到了种种奇怪的生物,一番历险之后重回地球的故事。梅里爱在影片中发挥了他天才般的想象力:一个石膏制成的圆形人脸被用来表示月球,而北斗星则是6个手持星形道具的美丽女子。旅行者在月球上遇到了巨大的蘑菇,这里的人身上长着条纹,颇具攻击性,但是当头一棒便会化作一团白烟……影片的制作费用高达3万法郎,但是仅在法国它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在英文版本影片的开头,梅里爱在银幕上打出了这样的字句:“乔治·梅里爱是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的创始人,这一创造曾给予将要死亡的电影事业以新的生命。”没有任何一个人指责他言过其实。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创造,成千上万的人才被重新吸引到银幕前。人们在电影“重现真实”的本性之外,发现了它造梦的另一面。杂耍是短命的,而梦想与圆梦的工具却将永恒。从此电影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而且永远不死。

七、梅里爱 - 晚年生活

他把舞台搬上银幕,这一方法曾经使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为他设置了无法逾越的天堑。由于梅里爱过于拘泥于戏剧的表现手法,坚决拒绝使用外景,拒绝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变换角度(表现物体运动的移动摄影特技除外),这种保守限制了梅里爱在艺术上更进一步。到了1910年,美国已经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等一批动作片,蒙太奇已经渐渐成为电影的语法,而此时的梅里爱却还在拍摄《太空旅行记》、《北极征服记》等重复性的作品。于是,他和他的电影一起,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梅里爱终于决定打破自己的教条。他的弟弟带着美国分公司的技术人员,斥巨资前往太平洋拍摄了整整一年的影片。但是当他们返回公司时,却发现大多数的成片因为蜡封不严,已经霉变得无法使用。这次失败给了梅里爱最后一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特洛伊的摄影厂被关闭。梅里爱的影片拷贝被论斤出卖,那些曾经包含了无数天才、智慧与幻想的胶片被当做废塑料熔化,制成牙刷和梳子。而梅里爱本人则在晚年沦为车站的露天玩具商。直到1928年,一些记者发现了这位电影艺术的创始者和恩人,并且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人们赠给他勋章,把他送进养老院。1938年,他就在那里与世长辞,享年77岁。

八、梅里爱 - 主要作品

第一部影片摄于1896年5月:《玩纸牌》。此外在1896年还摄制了80部长20米的影片,其中有:《恐怖的一夜》、《贵妇失踪》、《快速画家》、《魔鬼庄园》。

1897年摄制了58部影片:《鲍吕斯唱歌》、《最后的子弹》、《攻克托尔拿窝斯》、《希腊海战》、《巴黎姑娘的沐浴》、《浮士德与玛格丽特》。

1898年:《魔术》(一部用停拍和替换的特技影片)、《战舰梅因号》、《皮克马利翁与葛拉迭》、《威廉·退尔历险记》、《天文学家之梦》、《魔窟》(用迭印手法摄制)、《多头人》(用遮挡和黑背景摄制)。

1899年:《克莱奥帕特拉》、《新娘就寝》、《女修道院里的魔鬼》、《水上行走的基督》、《德莱孚斯案件》(第一部有20个场面的长片)、《灰姑娘》(第一部童话片)。

1900年:《圣女贞德》、《圣诞夜之梦》、《魔术书》。

1901年:《小红帽》、《蓝胡子》、《夏朗顿的逃犯》、《橡皮头人》、《圣母的奇迹》。

1902年:《月球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利佛游记》。

1903年:《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浮士德在地狱》。

1904年:《浮士德》、《塞维尔的理发师》、《太空旅行记》。

1905年:《圣诞节的天使》、《天方夜谭中的宫殿》、《伦敦塔》、《巴黎——蒙地卡罗两小时的汽车旅行》、《里普·范温克尔》。

1906年:《烟囱打扫人贾克》、《放火犯》、《魔鬼的恶作剧》、《仙女卡拉波斯》(又名《致命的匕首》)。

1907年:《海底两万里》、《英吉利海峡下的隧道》。

1908年:《日蚀》、《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写凯撒大帝》、《历代的文明》、《火神》、《底比斯城的女预言家》、《人不可貌相》、《卢利》、《塔拉斯贡城的塔塔兰》、《巴黎到纽约的汽车竞赛》、《贞女升天》、《祖母的故事与儿童的梦》、《醉女神》、《钟神》、《蜻蜓仙子》、《活木偶》。

1909—1910年:《奇特的水疗法》、《灵虚幻景》、《如果我是国王》。

1911年:《闵希豪逊男爵的幻想》。

1912年:《北极征服记》、《灰姑娘》。

1913年:《雪中骑士》、《布利琼家的旅行》。共摄制了430部影片。

九、梅里爱 - 作品特点

在梅里爱所拍摄的400多部影片中,最富有创造性、与众不同的样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魔术片

这类影片如同舞台上的“独幕剧”,一般都是些短片,主要是用于尝试特技的表现方式。如《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移动摄影)、《魔窟》(迭印法)、《多头人》(遮盖法)、《音乐狂》(多次曝光)、《乔治·梅里爱的魔术》(变形法)等等。这些影片以出人意外的机智,反理性的幽默吸引了当时的观众。甚至,现在的人看上去,也同样会为他在世纪初所创造出来奇异绝技感到惊叹不已。

二、排演的新闻片

这位银幕特技专家在创作中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相反,他却十分严肃地注视着现实生活。1898年,就在美西战争爆发的同一天,梅里爱在罗培·乌坦剧院上映了他的《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这是他根据土希战争排演的几个片断。就是在这些影片中,他也没有忘记对于电影特技的尝试与应用,其中海底景致、鱼群和海藻就是透过鱼缸拍出来的。当时上映这部影片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1899年,梅里爱又拍摄了《德莱罕斯案件》,这是当时轰动法国的真实事件。这一次梅里爱在摄影风格的表现上,例外地参照真实照片,运用新闻片的拍摄方法进行制作。摄影机置身于演员、以及被搬演的事件之中,那些混乱的人群在镜头周围不时地出现着景别的变化,梅里爱极为努力地再现着事件的真实。虽然这是经过搬演的现实,但它却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倾注了作者对这一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在这一部分影片中,梅里爱对于现实主义的追求,使他开创了电影“再现历史”的先河。

三、神话故事片

这些影片大多是根据欧洲古老的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比如:《小红帽》、《蓝胡子》、《仙女国》、《灰姑娘》等等。其中《灰始娘》一片共分12个镜头,每一个镜头相当于舞台上的一幕

梅里爱借用戏剧舞台的叙事方式,创造了银幕上的“多幕剧”。

同时《灰姑娘》的情节发展也是按照舞台演出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将灰姑娘从厨房里出来和灰姑娘走进舞厅的动作连接起来,梅里爱称它为“场面的转换”。而《灰姑娘》原作中:仙女的出现,老鼠变成马,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变换服装等等叙事方式,在梅里爱这里又以“调换的特技摄影”的形式出现。童话故事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特征,的确最为适合梅里爱浪漫、恢谐的表现风格,适合与体现海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电影美学观念。

四、科幻探险片

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月球旅行记》,是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影片描述了天文学家到月球探险的过程:自命不见的天文学家们开会决定到月球去旅行,他们钻进了一颗炮弹中,由天使般的少女们把他们发射到太空,炮弹在月球上着陆登月成功,月球上火山爆发,大雪飞舞气候无常,睡梦中身边出现了各种星座,月球人发现地球人愤然追赶,探险家们乘炮弹返回地球,手持着降落伞落人海中,最后大家又出现在一次聚会中。全片分30场,共15分钟。梅里爱几乎调动了他所有的艺术手段制作了这部影片,并亲手绘制了广告招贴画。此片在法国、美国和欧洲大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梅里爱在此之后又拍摄了《太空旅行记》和《极征服记》等一些科幻探险影片。人们常用萨杜尔的一段话来形容这些影片:梅里爱“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梅里爱就这样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在梅里爱的创作中,“电影能够把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的,但是他心目中的可能性却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他把一部影片看成是一系列的舞台场面”。在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实际上,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的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着舞台空间,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演员在镜头前也如同在舞台上一样。还习惯地频频向观众鞠躬,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虽然,梅里爱的影片在电影技巧方面同戏剧舞台演出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观众所面对的银幕空间仍旧隶属于舞台的结构空间。梅里爱把银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性创作的记录工具。在他企图证实电影不是一个“重现生活的机器”的同时,他却没有能够摆脱他的那个戏剧时代、他的自身文化背景和他的传统舞台观众对于他的束缚。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他的后继者”。使得电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冲破戏剧美学观念的束缚,寻求更符合电影自身的美学发展。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