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济民照片

高济民

高济民个人资料:高济民,1939年9月生,重庆出版社美术高级编辑审,重庆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重庆美术家协会 常务理事, 重庆国画院特邀画师。擅长禅道人物,尤以罗汉传名,画界有"高罗汉"之称。多以浓墨大写为之,有古风禅境。拍摄有人文电视记录片《画家高罗汉》,出版有《高济民禅画》、《罗汉画语》、《名画典藏高济民画集》。……
资料更新时间:2025-07-27 06:02:22

艺术家 美术 人物 名人 书画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高济民,1939年9月生,重庆出版社美术高级编辑审,重庆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长, 重庆美术家协会 常务理事, 重庆国画院特邀画师。擅长禅道人物,尤以罗汉传名,画界有"高罗汉"之称。多以浓墨大写为之,有古风禅境。拍摄有人文电视记录片《画家高罗汉》,出版有《高济民禅画》、《罗汉画语》、《名画典藏高济民画集》。

二、人物生平

著名人物画家高济民先生研习人物画多年,探索不止,苦无所得。1986年偕 画友去 九华山一游,与高僧惟和法师邂逅,夜深相邀,促膝谈禅。高济民听惟和一夕 禅话,似闻梵钟震耳,渐生顿悟。此时, 窗外 一轮明月高悬空中,天清气朗,万物 静观,真有一种正念即定、渐得 自在的感觉。他伫立佛前,两眼似看非看,两耳似听非听, 凝神贯注,沐浴着寺庙灯火中 赭石渗入石绿色的光辉,已是观照默证,开合游艺、万境自如之像。特别是惟和法师说的佛联:“两手将大地 山河捏扁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入肚里放出光明”更让高济民认识到了“静故了群动”的互补关系和“空故纳万境”的 虚实空间在艺术上的抒情达意的审美观念。在 大自然的神秘、朦胧气氛中,求得了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统一,并进而得到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在创新和绘画意识方面的拓展,步入了心灵与宇宙意象两境相入的华严境界。他回到重庆后,心念神驰, 笔耕不辍,兴之所来,意到为止。逐渐在中国写意人物画方面得其奥妙, 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画家。

三、成就及荣誉

作品曾在重庆、广州、日本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 现代中国巨匠绘画展》、《现代中国绘画展》、《中国画十人展》,作品《 鱼乐图》、 《听雨图》分别参加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现代中国巨匠绘画展”和1991年在东京举办的“现代中国绘画展”,1991年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收入《现代人物画库》、《中南海珍藏画集》、《荣宝斋二00三特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作品集》、《中国美术名家作品集》,专版发表于《 香港文汇报》、《 世界华人报》等。巨幅代表作《十八罗汉图》被 北京人民大会堂和 天安门城楼永久收藏。拍摄有人文电视记录片《画家高罗汉》,出版有《高济民禅画》、《罗汉画语》、《名画典藏高济民画集》。

四、人物轶事

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画家高济民应 北京市人民政府邀请,进京为天安门城楼作画,精心绘制了《 十八罗汉图》,受到好评。随后,高济民受北京人民大会堂之托,再绘制两幅丈二匹的巨幅作品,经过半个多月的 辛勤劳动又创作了两幅作品《十八罗汉图》和《 八仙过海》,两幅作品均为泼彩大写,“十八罗汉”和“八仙过海”都是中国人民熟悉而又倍感亲切的 传统文化题材。高济民所绘罗汉别出心裁,独创一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对罗汉形象作了全新的阐释,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现代意识和强烈的时代感,轻快、活泼、圆融、祥和。 《蕉下禅趣》图,得意于五代禅僧 贯休 画罗汉皆梦中所得的传说。高济民画一蕉下和尚掩衣裸腹,斜倚石桌前,一面品茶,一面看书,后背痒而轻搔之,以至于笑口长咧,既放松,又惬意的情状令人看了不觉掩口而笑。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 不了了之,这种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可以让人在不愉快时,在遇到挫折时的情绪波动 一一舒缓释放,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和调整。高济民说:“作画技法中有宁方勿园的说法”,吾作画,喜欢用圆笔,少用方笔,圆笔气通,方笔气阻,后研究 陈老莲时,方知老莲青年时作画多用方笔,年老后方见圆笔,所见略同也”。在《蕉下禅趣》图中,高济民用圆笔一以贯之,不论和尚,不论蕉石,都画得有一种圆融舒展的禅意,禅趣也在这种笔意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