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义[曲艺演员]照片

王学义[曲艺演员]

王学义[曲艺演员]个人资料:王学义,11岁就拜天桥老艺人孙宝才先生为师学说相声。……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03 17:29:31

戏曲演员 相声演员

一、个人资料简介

王学义,11岁就拜天桥老艺人孙宝才先生为师学说相声。

二、王学义[曲艺演员] - 简介

王学义自幼父母双亡,11岁就拜天桥老艺人孙宝才先生为师学说相声。后拜高派快板创始人、高凤山先生为徒,学习快板艺术。

三、王学义[曲艺演员] - 经历

1950年参加了孙玉奎先生和侯宝林先生组织的相声小组。1959年,他进入新成立的北京曲艺团,演出了快板《同仁堂》、《棺材铺》、《诸葛亮押宝》、《学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快板书《三打白骨精》是王学义的代表曲目,1963年他还曾为毛泽东主席演出。1963年他还曾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曾经和罗荣寿、王世臣、贾振良、赵振铎、赵世忠等名家合作。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学义开始带徒弟,著名相声演员李增瑞就曾经跟他学习快板。

王学义正式收了的徒弟有:段军、康有纯等四人。

四、王学义[曲艺演员] - 活动

2005年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晚: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举行。“曲艺表演艺术家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行,陈涌泉、李增瑞、李金斗等曲艺名家上台表演了节目,向这位老艺术家表示祝贺。在热情观众的感染下,时年71岁的王学义亲自登台表演了数来宝《同仁堂》等传统曲目。 此场演出是“2005北京幽默艺术节”的一部分。当晚演出的剧目丰富多彩,张志宽表演了快板书《武松赶会》,王文友和李业明表演了双簧《说说唱唱》,陈涌泉的单口相声《无鬼论》。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和李建华搭档说了一段相声《红灯记》,而王学义的两个徒弟段军和康有纯合作了一个相声段子《轻歌曼舞》。 这个演出阵容中很多演员已经是白发苍苍,是王学义在北京曲艺团的同事。赵世忠和王学义共事近40年,尽管两个人很少搭档,但感情很深。知道是王学义从艺60周年的演出,赵世忠二话没说,就来到现场和傅振江合作了相声《规矩论》,以示祝贺。 演出的高潮出现在最后,王学义和李增瑞合作了数来宝传统曲目《同仁堂》。虽然王学义已经71岁,上台都有点蹒跚,但一打起快板,无论手头还是口头的功夫依然非常利索。精彩节目的中间,热情的观众给予这位老艺人几十次热烈的掌声。2005年10月23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一日,18时:侯长喜收韩云飞为徒。在北京培新宾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长喜先生收徒仪式隆重举行。青年演员韩云飞正式拜侯长喜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艺术。参加这次拜师仪式的有相声届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张永熙、赵世忠、杨少华、王学义,也有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相声名家李伯祥、杜国芝、李金斗、孟凡贵、刘洪沂,李立山等,李金斗先生主持了仪式。 相声界历来就有拜师的传统,拜师的演员不但要有传授技艺的师傅,而且还需要有引师、保师、代师。此次的引、保、代分别由李伯祥、杜国芝、刘洪沂三位相声艺术家担任。拜师会上,来自南京的相声泰斗、85岁高龄的张永熙先生激动不已。他代表老一辈艺术对侯长喜先生表示祝贺,并对新拜师的青年演员韩云飞寄予厚望,希望师徒两人努力创作,继承传统,为相声艺术发光发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后,李伯祥先生代表引、保、代祝贺了师徒两人,对新拜师的演员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韩云飞的好友、青年相声演员于谦先生代表同辈人发言,对使徒两人的邀请表示了感谢,并真诚的祝愿师徒两人在艺术道路上一帆风顺。最后,韩云飞的父亲韩兆凯先生、侯长喜先生以及新拜师的相声演员韩云飞分别发言,他们感谢所有嘉宾的到来,并且表示要努力创作,不断出新,为相声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拜师仪式持续了2个小时,会场中的气氛融洽,许多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这次盛会上再度相聚。李金斗先生说:“看到今天这样的景象我非常高兴,这是一次团结的盛会,相声界只有团结才能发展,今天的拜师仪式为相声界树立了样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相声这个大家族里来,为繁荣相声事业添砖加瓦!” 2007年1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上午:快板书名家李少杰收徒。 快板书名家李少杰收宋乐、杨锦龙、岳飞、宋兴男、刘金霏、孙兵、龚浩川为徒。仪式在天津友谊宾馆举行。此次收徒引师为张志宽先生,保师为王印权先生,代师是王学义先生。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