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艺术家)照片

许恒(艺术家)

许恒(艺术家)个人资料:许恒,1983年生于湖北,作为80后新锐摄影艺术家,自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就读期间开始其摄影艺术探索,在校期间获得美国PIEA 奖项及毕业创作奖,作品先后在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博物馆画廊展出收藏。……
资料更新时间:2019-12-11 17:22:51

艺术家 摄影 当代艺术 摄影师 观念摄影

一、个人资料简介

许恒,1983年生于湖北,作为80后新锐摄影艺术家,自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就读期间开始其摄影艺术探索,在校期间获得美国PIEA 奖项及毕业创作奖,作品先后在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博物馆画廊展出收藏。

二、基本介绍

1983年,出生于湖北宜昌

1998年----2001年,就读于宜昌市第二中学

2001年----200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 , CAFA)摄影专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5年加入北京今日美术馆(Today Art Museum),任摄影师

现生活工作在北京

三、个人简介

许恒1983年生于湖北,作为80后新锐摄影艺术家,自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就读期间开始其摄影艺术探索,在校期间获得美国PIEA 奖项及毕业创作奖,作品先后在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博物馆画廊展出收藏。并在毕业后长期与北京今日美术馆合作的拍摄项目中对准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此项目积累了大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珍贵影像资料。

他的个人创作勇于尝试,形而上的思考力使得作品注入他所熟知的电子游戏:想象力、精致感、经典性、非逻辑,以及与现实有些距离的高尚。通过他假扮男性眼中经典化了的女性形象这一 现象本身,将两性放在同一语境,以经典的形式陈列出来,藏匿的抒情精神通过非逻辑的元素得到了显现。

他的作品《17个我的正面和背面》由一个男性主体四散开去,一个个女性形象延续和拼接,呈现一个由插叙组成的放射状快乐舞会 。对于自身形象和传统概念的解构和重建,是“人之为人”多种可能性的尊重,富有戏剧化、经典性的歌剧精神。出现在新新人类中的cosplay是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角色的行为,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外表如何,而是取决于服饰的制作和包装之后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替代或者互换。新新人类对于性别模式的另类思维,体现了时代对于文化多元性、精神性的思考。

四、作品参展

2002年----2004年,历年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优秀作品展

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 exhibition,PIP),涉——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师生展

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 毕业创作展

2005年,平遥国际摄影节(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 exhibition,PIP),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毕业创作展

2005年,美国PIEA(Photo Imag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全球摄影院校师生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展,佛罗里达州奥兰多

2005年----2007年,美国PIEA(Photo Imag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全球摄影院校师生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全球巡回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2006年,后电子影像展 798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

2006年,OUT OF ORDER F2画廊

2007年,注意! 中国当代摄影 ARTIUM Basque Museum-Central for Contemporary Art

2008年,VISUALGALLERY AT PHOTOKINA 2008

2010 许恒——许恒个展 F2画廊 北京

2010 十年曝光 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当代影像展 北京

五、作品收藏

摄影作品 F2画廊Fabien Fryns收藏

毕业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刚收藏

摄影作品 北京今日美术馆(Today Art Museum)收藏

摄影作品 法国巴黎Sylvian Levy DSL Collection艺术基金收藏

摄影作品 筑中美术馆馆长孙欣收藏

六、作品获奖

2002年----2004年,历年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优秀作品奖

2005年,获美国PIEA(Photo Imag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全球摄影院校师生作品竞赛 第三名

200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奖

七、作品发表

2003年,《摄影之友》(2003,2)

2004年,《中国摄影》(2004,4) 《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作品集》

2005年,《中国摄影家》(2005,2) 《中国摄影》(2005,8)

2007年, [两性视野]学术网站 《东方艺术.大家》(2007,8)

《注意! 中国当代摄影》

2008年,《VISUALGALLERY AT PHOTOKINA 2008》

2010年,《东方艺术.收藏》(2010,7),《许恒》,《十年曝光》

八、作品评论

华丽的冒险——许恒摄影艺术分析

许恒《17个我的正面和背面》的出世,带来人们一阵唏嘘之声。他作为一位男性,将个人形象和他所扮演的女性形象组成一个图卷式的观念摄影,他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别了,英雄

当今并非一个英雄主义泛滥的年代,文化的多元性话语使得人们与荣誉感、冲动感、勇气、痴迷精神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新时期的新新人类,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冲击下,他们的生活面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诸多无法改变的问题,却没有坠入听天由命感的悲剧深渊,而是尝试用黑色幽默回避、反讽现实,借以回应自身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许恒将观念置于特定的场域之中,衍生出一种戏剧舞台式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叙述方式来传达概括的、提炼的、抽象的艺术观念。借助形式上的换装,展演自身对于时代新事物的替代体验,用近乎乌托邦的理想主义对峙现世不断上升的功用性和实用性。

80后艺术家许恒的作品认同男性身份在特定环境中的转化,消解传统意义上的阳刚的、坚强的、不可战胜的表象,他试图将自身形象游戏一样地充当了帷幕之前的芭比娃娃或优雅女郎,在模棱两可的性别角色之中,凸显令人不可言说的视觉惊艳。华丽而含混的画面意境给人提供了一个更接近人性的空间——这个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排斥了性别的单一性、绝对性。男女性别在许恒的画面中自由转化,令人目眩。他的作品《17个我的正面和背面》由一个男性主体四散开去,一个个女性形象延续和拼接,呈现一个由插叙组成的放射状快乐舞会。

对于自身形象和传统概念的解构和重建,是“人之为人”多种可能性的尊重,富有戏剧化、经典性的歌剧精神。米兰·昆德拉在他的随笔集《帷幕》中提到:“一旦用于艺术,历史的概念就跟进步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完善,一种改进,一种提高;它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土地、并将它们标示在地图上的旅行。小说家的雄心不在于比前人做得好,而是要看到他们未曾看到的,说出他们未曾说出的。”小说家如此,艺术家亦如是。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家,许恒对于性别的转化表现是含蓄的、演绎的,体现女性群体华美的一面。透过“神化”的女性形象,不难发觉两性存在换位的可能性,只有思考事物本身美感的自由——借身份转化、性别替换来展现前所未有的视觉经验。

海明崴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战胜。” 如果战胜,也是人自己。许恒富有浪漫倾向的视觉模式恰恰表现了特定环境下性别的对立与矛盾,同一形象的多样化展现了单一性别不同的性别体验,是对传统意识的无声宣战。

许恒是完美主义的,然而他的完美主义并不妨碍他勇于尝试的胆略,形而上的思考力使得作品注入他所熟知的电子游戏:想象力、精致感、经典性、非逻辑,以及与现实有些距离的高尚。通过他假扮男性眼中经典化了的女性形象这一现象本身,将两性放在同一语境,以经典的形式陈列出来,藏匿的抒情精神通过非逻辑的元素得到了显现。

性别“换装”

福柯说:一切政治史都是生物史。那么性别的本质主义论断便成了“第一性”统治“第二性”的依据。生理决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把持着话语权,男性是父权社会身份地位相对高级的人,自然、社会、历史责任感、时代发展等等理所当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越来越退化观察自身美感的能力,被惯性地塑造成男性应有的某种生存状态和性格模式,比如细腻和感性,都不宜被表现和宣扬。男性具有柔性方面的可能性被忽视,仅仅被安排为理智和意志化了的化身。

对于人的既定性别,两性无时无刻不在约定俗成地、自发地参照着。尽管无限可能的空间在扩展,但也难以抗拒“惯性”的能量。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流派中,瑞维尔的化装理论可以为女性身份的后天形成作证明。她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内心是男性的、智慧的,但她认为处在男权社会中必须假装成传统女性,才能得到社会认同。因此,她所谓的化装就是带上传统女性的面具,这个行为本身是女性针对男权社会所建立的女性气质的找寻,即:所谓真正的女性不过是模仿和化装而已。

许恒正是用无可争辩的视觉惊艳,通过身份异化、化装表演展示角色身份多元演绎的舞台——男性不是生为男人而成为男人的,男性也可以精致华美如女性,性别身份的确认同样也可以经过化装扮演的方式得到。出现在新新人类中的cosplay是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角色的行为,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外表如何,而是取决于服饰的制作和包装之后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替代或者互换。新新人类对于性别模式的另类思维,体现了时代对于文化多元性、精神性的思考。

翘首“新偶像”

许恒作品形象上弱化男性本体而化装为女性的体态——采取对于女性的模仿,这种创作角度消解了社会既定的两性模式,观念依靠“本我”去寻找“超我”,最终在“自我”的观念中得到完结。女性形象作为他的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使得他对于女性的关注度不再局限在表面形式,而是更加私人化和情绪化。这种性别的处理方式,完成对男性的一种特定人格塑造的模式转换,进而完成“人之为人”的意识解放,同时也是对女性群体生命的精神性、境遇感予以深度体察和反省。

商品经济时代,女性作为一种消费品的存在远远大过作为一个女性本体的存在,信息图片、网络媒体、杂志广告等视觉传媒无一例外地选取女性形象吸引大众眼球,一步步把美女形象的社会功能发挥到几近完美的程度,性别不自觉的被强调和异化。时代需要偶像,而这种偶像牢牢的锁定了大众审美层面的美女形象,这种选择看重的是女性形象发生潜在的质变转化成经济价值的可能性。许恒正是采取这种“戏仿”姿态,精准无误的,按照“化装”的专业制作化和思路体现商品经济下时代对于新偶像的要求,演绎另类角色的同时,途经性别身份的置换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冒险。许恒的作品在男与女形象置换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性别的定式思维,面对当代妖艳和媚俗的商品化女性形象,他不得不以自身的换装、假扮来呼唤女性纯真的审美品格。

九、上海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

人物简介

“许庄,是我的家乡,是党哺育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如今,我的家乡仍有部分少年儿童因贫失学,仍有高中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为此,我常常夜不能寐……”2003年5月江苏省阜宁县委收到这样的一封特殊来信,朴实无华的文字里跳动着情系家乡的赤子一颗关爱下一代的拳拳之心,这封信的作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闸北区人民检察院的离休干部许恒同志。信中,许老表达了想为家乡出把力、做点事的想法,从那以后,许恒便开始了他长达六年的捐资助学之路,将余晖撒向了家乡的孩子们,以一片赤诚之心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和奉献。

情系故里

——思谋回报尽余力

今年81岁的许恒祖籍江苏阜宁,1945年参加革命,1989年离休后,又做了十年特邀律师。原本可以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但2003年的回乡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年,许老的儿子回老家探亲,回来后向他描述了当地的贫穷。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自此以后,故乡的情况使得许恒牵肠挂肚,而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也悄然在老许的心中生根、萌芽。在向家乡的领导表明想为家乡做些微薄贡献的想法后,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回乡考察,满腔热忱地谋划为家乡做些实事。

在考察走访中,他看到家乡人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一旦家中有人得了重病,生活就立刻陷入困境;孩子上学,尤其是上高中、读大学,部分贫困家庭往往不堪重负……故乡的现状让许老坐立难安,他认识到要想让家乡有个美好的未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他决定组建文教爱心基金会,将基金用于家乡的支教、支贫事业。

捐资建学

——无私奉献在家乡

为了筹措资金,许恒拿出了十年特邀律师的劳动报酬、离休干部住房补贴以及平时省吃俭用的积蓄,卖掉了因住房困难按政策分得的增配房。为了扩大基金会的影响,辐射更多的困难群众,许老还不断的发动周围的人一起加入这个大部队。他明白,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这个队伍壮大了,这条爱心之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宽。为此,他多方奔走,发动同事、家人共同筹款,筹集了70多万元。

背负着诸多爱心人士的期盼,怀抱着支援家乡文教事业的梦想,许恒回到了家乡,与当地镇政府达成了捐资建学协议。2004年12月21日,耗资27万元,拥有6个宽敞明亮教室的一幢两层教学楼竣工,许庄完全小学、挂牌成立了。自小学建成至今,接收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从06年的两个班共34名学生发展到09年6个班100余名学生,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基金会又出资6万元,为完小配建了电脑室、图书体育用品室、厨房和多功能房,并将校园内的土路改造成水泥路,方便学生进出。

兴办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励后人

阜宁县是革命老区,许庄更是革命英雄成长的摇篮,在抗日战争中,被党派到许庄开辟工作的年轻女共产党员方世英同志,由于叛徒出卖,被日伪残忍地钉死在墙上。2004年3月,许老出资17万元,将父亲的旧屋改建为二层楼房,作为基金会的“爱心楼”,楼内设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室、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供村里无偿使用。为了缅怀先烈,教育青少年,2006年许老出资7万多元在“爱心楼”前方建成了坐西朝东的两间平房,与爱心楼组成了“方世英四合院”,后又在许庄前后庄上修建了重要通道“世英桥”,建成了一条通往方世英四合院的水泥路“世英路”。自此,一个初具规模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了。

2009年9月,许老请来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的文史部负责人做指导,多方收集许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成功举办了《——让历史告诉未来》展览,对周边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今,这个不大的四合院已成为节假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有效地激励教育青少年不忘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助困济贫

——倾注心血表爱心

从2003年至今,从上海到阜宁,在过去的六年中,许恒在这条400多公里的回乡路上奔波了30余次。这期间,身边有无数的声音善意地劝过他放弃,许老的家庭经济情况只能算小康水平,夫妻两人年事已高,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缠身,把大半生的积蓄全部投入到捐资献爱中去,必然会给这个家庭增加不小的负担。而回乡捐资助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阻挡着他前进的脚步,但许老依然怀着最初的那份热忱,在捐资献爱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的走着,把一个老党员对下一代的殷殷之情播撒在这条助学路上。

在许庄有这样一户单亲家庭,家中一贫如洗,两个女儿即将升入高中却苦于没有学费,许老知道后,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当看到这家破旧的墙壁上贴满了整墙的奖状时,许老毫不犹豫的表示要帮助姐妹俩。如今姐妹俩已高中毕业考上大专。村民许祥益家境困难,女儿六年级就面临辍学,许恒得知后,出钱给他家砌猪圈,买小猪,提供饲料成本,在帮助他家脱贫致富同时,还一直资助其女儿读初中……“只讲奉献,不图名利;只讲义务,不图索取,只讲尽力,不图安逸。”是他坚持的原则和追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把夕阳的余热奉献给下一代,老一代的人生将更加辉煌灿烂。老树春深更著花,许老正以自己执着的行动创造了人生又一个辉煌的花季。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