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馨照片

樱馨

樱馨个人资料:樱馨女士,原名张敬瑜,字雅韵,号悟圆居主,江苏无锡人。……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5 22:12:18

书法家 院长 理事 顾问

一、个人资料简介

樱馨女士,原名张敬瑜,字雅韵,号悟圆居主,江苏无锡人。

二、人物简介

樱馨女士,原名张敬瑜,字雅韵,号悟圆居主,江苏无锡人。现为中国书法家,中国流艺术家,国家高级美术师,著名书画家、艺术家。

三、任职

樱馨草书研究院院长

中国老干部书画院执行院长

中国老将军书画院执行院长

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常务理事

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

英国诗书画学会顾问

大中华艺术家协会顾问

四、获奖与收藏

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中国当代女性双手狂草书法家”金奖。

2010年作品被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专业人才管理中心收藏。

2010年书法作品被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民族魂》选刊。

2010年与沈鹏、欧阳中石共同出版《当代艺坛最具影响力三人行》书法集。

2011年作品被毛泽东纪念馆收藏。

2011年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11年草书作品被《美术中国》选刊。

2011年草书作品被《当代艺术大家之墨宝》选刊。

2011年草书作品被《翰墨中华——名人名家走进台湾》选刊。

2011年草书作品被《光爱之家》特刊。

2011年草书作品被《世界艺术家》选刊。

2011年与刘大为、张海合集《当代书画艺坛风云人物三大家》,作为中国书画研讨会专刊。

2011年与林岫等共同出版《巾帼书艺.九大女书法家》一书。

2011年草书作品被《画界》选刊。

2012年草书作品被《感知中国 .印尼行》特刊。

2012年草书作品入选《大中华艺术家瑰宝》一书。

2012年被世界佛道研究院聘为书画大师。

2012年获“双手交替完成最长的草书书法作品”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五、书法点评

樱馨书法艺术——其笔法:中锋走笔,亦疾亦涩,线条瘦劲优美,其结体:敧侧多姿而不失平衡和谐,合理变形而不失法度;运笔秀逸而不失豪放;笔势连绵呼应,一气贯通;章法疏密有致,自然流畅。每笔、每画、每字、每行犹如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整幅作品之中,融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美于一体,意蕴生动,神采飞扬,英姿超迈,有着明显的节奏韵律感和鲜活的生命意蕴。

欧阳中石先生评价其书法艺术:“仿古人而不泥古人,成现代一派,新颖、亮丽、脱俗”。

沈鹏先生赞其书法艺术:“墨迹干净,笔法精妙有力,舞动丹青,气势非凡,融入了一定的韵味”。

书魂·画趣

——樱馨书画作品赏析

宋玉成(鲁美、著名书画评论家)

翻弄艺术史册时,或许你会发现,总有一些大家似乎是专门为艺术而生的,看到樱馨的狂草作品,樱馨就给我这样一种印象。

当你欣赏樱馨书法作品,尤其是狂草作品时,自然会想到中国书法史上的几位著名狂草大家及作品,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将樱馨的狂草作品穿插于其中以辨其分量。

今天所称的草书始于汉代,开始为“章草”, 汉末的张芝减免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划印迹,字之间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草书)。唐代的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进一步狂放起来,笔势连绵回绕、飞扬,字形变化多端,故而产生了“狂草”,因此张旭、怀素被称为“狂草”之祖。狂草书法被创立以来历代有许多尝试和变法者,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被《海岳书评》评价为“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也有许多书家偶一为之。对狂草书持之以恒、达到痴狂程度的尚属少见。

我们对于武后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她的经历、她的气魄、她的野心,以及她在中国历史上所不可取代的位置。

然,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斟酌数来,能够在那一卷厚重的羊皮纸上留有痕迹的女性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固然是由时代的烙印所铸就,但,女性自我胸襟的无法释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初逢樱馨女士的时候,确实大大的惊诧了一番。

樱为姿态馨为神

樱是一种姿态,我一直是如此理解的,而馨,则是一种心境。

因姿态唯美所以飘零而下,其动态万千,恍惚于虚实之间,非幻非实,似幻似实,阴阳流转,相得映彰。这不恰恰是书法之形变无穷的详尽描写么?

因品格傲挺所以馨香弥漫,其神归一,问道时我心坦荡,求道时我心至诚,得道时我心恒不动。这不恰恰是追求书法至高境界时的心境么?

于是,从名字,我已读懂她的“执”。

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樱馨天生就是为书法而生的!

樱馨,原名张敬瑜,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学龄前由外祖母和外祖父看护。其外祖父原为当地小有名气之书法家,细数其渊源,乃北宋杨家将之后裔。清末,其家族曾现一女杨令茀,此女为樱馨外祖父之姑母,乃为当朝御用画家,曾为皇帝画像。后清末乱,杨令茀赴美避乱,不得归,郁郁寡欢,至死仍念故国,将所有家财捐于大陆。

樱馨说,让自己接触书法的启蒙老师是外祖父,因为外祖父闲来无事喜欢自斟自饮,舞文弄墨。两三岁时,外祖父就经常将自己抱入怀中,手把手教自己写字。虽然那时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毕竟对于笔墨的接触是比较早的,由此,种下了一个缘。

而谈及书法精神上的导师,樱馨非常自豪的讲述其外高祖姑杨令茀的故事。她说,自己之所以能走上书法的道路,并能够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下来,外高祖姑的影响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从小听闻外高祖姑的种种作为,使得樱馨在很小的时候,心中就种下了无法磨灭的心愿:长达后成为像外高祖姑一样伟大的书画家!

故事(樱馨述)

十几年前,我回老家无锡,二姨拿出一本她去美国带回来的画《翠微嶂》,其署名为杨令茀。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仔细鉴赏,一段她自述的文字让我肃然起敬:“我应邀去德国参加了一次联合画展,开幕那天,希特勒也穿着黑斗篷参加了,经人介绍,他买了我那张唯一的画——两只鹌鹑在竹叶下的一块岩石上争斗,我还在画角上写了首诗,在离开赴美的途中,我翻译成英文寄给了希特勒——《TO THE WARLORDS》(致战争贩子)。”

樱馨很激动的表示,一个中国女子,在那个时代,为追求和平,居然敢捋老虎的胡须,这种精神和气魄令人钦佩。更为难得是,杨令茀那种对于家国的情怀,她生前就立下遗嘱,将一生辛苦收集的珍贵文物、书画和玉器合计130多件捐献给祖国。这些藏品目前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无锡博物馆。

樱馨面容肃穆的对我说:那一刻,我寻到了书法的“魂”!

刚柔并济显阴阳

研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技艺的铸就到底有多难。但,每个研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艺术道路上绕不过的那道坎。我国一位资深书画史学文化研究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书法家,如果对于草书一无所知,那他一辈子也找不到北”。

草书是书法里最难的技艺之一。因为草书首先讲究一个“变”字,看似一挥而就的书法,其实需要做到细致入微的变化;其次,草书对于书者精神意志的要求非常之高,它需要书者在处理变化的同时还要保持住气韵的连贯性,完成书法需要一气呵成,这等于说要“一心二用”;最后,草书的精髓在神,或者可以说,真正的书法,其灵魂都在书外。书法,只是其“术”,而“道”的东西,在书者的心间。

古往今来,书法之大家何其多?但草书集大成者,唯张旭、怀素二人矣。

狂草,要狂出其气概来,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一种平衡,一种对于天的感悟、对于人的理解。一言概论,谓之曰:道法天成,成自然。

樱馨觉得自己已经初步摸索到了书法至高境界的门槛:阴阳。

樱馨说,书法的最高境界必然是阴阳流转,虚实合一,相互变换又相得映彰的。俱往矣,古代先贤中,书法之大家诸多,但书法之至家、大师却甚少。归其根本原因,皆在于阴阳失调也。

中国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书法亦然。马宗霍的《书林藻鉴》中所记载,上起轩辕氏,下止清末,中国古代历史上收录史籍的书法家共有2817位,但女性书法家仅有45位,占总量的0.15%,以5000年中华历史为计量,约2年出一位名书法家,约111年才出一位女性书法家。

樱馨不明白,为什么古代的书法美学取向,一定要以“男”为主,以“雄浑笔挺”为审美情趣。柔美娇媚、清新雅丽、细腻丰富、执着博爱,这些都是女子与生俱来的素质,如果将这些性格上的特质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势必会别有一番风味。而当一个女子在上述的性状特征外,又学会坚强和有担当的话,这个女子所写的书法必然是“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

我们都知道,过刚易折,而至刚者化柔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太极拳里,也常常说道:以柔克刚。也就是说,柔里通常包含比刚更多的一些元素。只有包含刚性里所拥有的特质,又超出于刚的,方能谈之曰:克。

而多出的这部分,便是女性天生拥有的——母性。

因此,樱馨认为,其实女性相比于男性更适合从事艺术工作,因为她们天生拥有一颗细腻的感受世界的心。只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男权社会将她们的求“艺”之心给压制了,迫使她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相夫教子”之上了。

诗中寻得神外天

评论樱馨的狂草,从小品到长卷,风格似乎是一直变化的,但其中又不缺乏个性中的共性,那种一脉相承的气韵从未失却。

欣赏她的作品,远看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近看,则如曲径通幽,变化多端。细品其笔法,虽形式纵横肆意却神韵内敛润泽,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也蕴含了她对于“书道”近乎偏执的追逐。

当然,能写出如此磅礴,如此张弛有度的书法作品,与她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必不可分的。

樱馨觉得书法的成就,功在字外。书者,书得更多的是精神,是感悟,是意志,是对于“道”的探索。

于是,她舍弃了各种的应酬和交际,舍弃了可能成名的各种机会和场合,毅然投注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涉猎中。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于“书道”的感悟还远远不够,过早的投诸于市场只会泯灭掉自己对于书法的坚持,失却那种“虔诚”的“热爱”,而沦为一个书匠。

在这个“闭关”的过程里,樱馨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以及传统文化经典,从老庄之道到孔孟之道,从《易经》到《史记》再到《二十四史》。樱馨对于传统文化的涉猎越来越广,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她发现一个问题,古人把“诗、书、画”中“诗”排在第一位,为何?经过大量的阅读和思索,以及对于诗歌的创作,樱馨渐有所悟——原来诗歌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樱馨领悟到,好的诗篇必然是“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的,因为诗人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例如李白的“碧松梢外挂青天”,眼前的松梢挂着以白云悠悠为背景的遥远蓝天,这已经不是平面的物象表达,而是移远就近,跨越空间了。

樱馨觉得诗人眼中的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空间感随着时间而有了节奏,并音乐化了。诗境创造了一个艺术空间,然后将时间的节奏渗入其中,最终将森罗万象影印在太虚的大背景上,从而使境界丰富中透有空灵,深远中又有着切身的感受。

这种远近、虚实之道,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幻化之道,被樱馨很好的应用到了书法创作中。

于是,我们发现,樱馨的书法中既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是故,她已对“阴阳”之道了然于心。

大音 

墨线无言有大音,鸿飞雪舞恋人欣。

千金难觅情一动,醉素张颠魂系今。

画里觅得意深远

古人常说:书画同源。为了寻找其“源”,樱馨也专门拿出时间来练习国画,临摹大量名家的作品。

她最初从人物画入手,仔细体味每个画中人物的内心,自己观察这种由心灵活动所反射出的神态:或是一抹满怀相思的期待,或是一腔对深远追寻的渴望……她细细品味其奥妙,为何画家能将这种形神兼备的感受捕捉的如此完整?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习和亲身实践,樱馨忽然感觉到,画家原来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捕捉第一现状转化为第二现状的瞬间“动态”。这种“动”使得原本死板的东西瞬间有了生命。

有了生命,也就有了画作表象背后的无限意味。樱馨尝试着将这种“动”赋予在自己“静”的书法上。

“一下子就活了!”她兴奋地说。

而除了解决动静的问题外,樱馨特别注意处理“留白”。中国传统书画,最高深,最不可捉摸的,不在于其画上的东西,而在于其留存的白。

“留白”的过程是一个布局的过程,这一点跟建筑设计有些相像。书者,画者,必须得在行笔之前,将想要表述的东西烂记于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胸有成竹”。如此,方能使得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在空间分布、虚实结合上错落有致、搭配合理。

经过一些列的反思与沉淀,樱馨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为高深的境界——明心见性。她认识到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虚空才是万物生命的真正本源。高明的书画家,正是采用“形离神合”的方法,视宇宙本身为一大的生命体,以“审美”为媒介引领我们进入其精神世界,感受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于是,观者感同身受。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意境深远,气韵源远流长。

乾坤路有日月照

知行合一乃是道。

仅仅读书,闭门造车,求得的不是真正的“道”,是伪“道”。道法天,道法地,道法自然。真正的感受需要到大自然中才能够寻得到。

为此,樱馨提前离职10年,踏上了“践行”之路。10年里,樱馨走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们中有官员、有商人、有农民,有学者、有诗人、有工艺家。樱馨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到了大量的创作的养分,更加深了对于人间百态、人情冷暖的感悟。

她有时甚至觉得,人生来似乎就是为了经历苦难的。在这种不断的经历挫折和困苦的过程中,内心得到锤炼,最终达到“如如不动真我”的境界。

生活中,很多看似普普通通的人,其实都有着自己的“道”。他们对于生活,对于生命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樱馨说,他们是生活中的智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人生的哲学。

樱馨说,其实每一个有着自己坚持的人的内心里,都有着这样的一盏灯长明,只是大家寻找的东西不同而已。如自己,一种追寻的便是“书魂”。

每个人生命的最终,都将会有一个永恒的归宿的,那个归宿就是灵魂。而以书为镜,使她在每一刻都能良好的审视自己,不使得自己的“相”被红尘缩沾染,不使自己的“心”为尘埃所蒙蔽。

一砚墨,使她窥见了乾坤;一笔情,令她挥就出一个方圆。

一切,以书为镜。

书之镜

裁得万殊成一相,忘笔达情神游疆。

谁言书家惜点墨,造化出奇定圆方。

我以我心荐轩辕

辗转反侧,几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细数过往,樱馨觉得,少时“做一个大名鼎鼎的女书法家”的梦想有点过于天真。

一路走来,其实自己早已经不再关注是否会成为名家、大家,而是全副身心的投入到寻求与古人相通之上。真正懂得草书,理解草书并得其神韵,必须了解古代的草书名家在创作草书作品时是带有怎样的感受。

樱馨自己发现,当目的变得单纯的时候,内心反而更趋向于平静,而气韵反而在此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拿捏。她说,每当书到动情之处时,我都会打从内心里升腾起一种对于古代先贤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因为是他们创造出了这么伟大的艺术,也才让自己今天有机会能够继续学习和研究这门艺术。

“我对草书艺术的爱是赤诚的,此u2018诚u2019可鉴日月,可荐轩辕!”樱馨如此说道。

她闭目,手臂伸向前方,如同触摸一样心爱之物。

她告诉我,每次进行书法创作时,自己都会进入一种玄妙而空灵的境界,似乎跟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自己可以随时触摸到天边。

在这种状态下,她如同拥有了感性和理性两个自己:感性的自己控制气韵,理性的自己控制通篇的布局。而这两个自己同时出现的时候,自己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感或者矛盾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那两个自己也许就是掌握自己“阴阳平衡”的“阴神”和“阳神”吧。

樱馨表示自己无法说清这种奇异的感受,正如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的是,“诚”可入“道”,“书”可证“道”。起码自己是以书法来证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并虔诚的继续在这条路上行进着。

玄思 

知命更知书学高,悟得玄思奇峰娆。

另有仙仁暗引渡,铺石过河又见桥。

“别人,或许也会有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和探索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但这(《玄思》一诗歌)是我对于冥冥之中那个所在的一点理解。”

樱馨表示,自己深知目前自己掌握的只是草书这门艺术的皮毛,以后要走的路还非常远,依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去摸索,去寻求,去借鉴。要全面继承和弘扬草书艺术,不是单单靠哪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哪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代代的薪火相传才能发扬光大。而她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往前多走几步,并把这多走出的几步的感受,用草书艺术的形式给记录下来,留待后人去借鉴和发扬。

六、作品展示

樱馨女士左手狂草

樱馨女士右手狂草

樱馨女士与作品合影

樱馨女士作品图册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