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麟照片

彭少麟

彭少麟个人资料:彭少麟,男,汉族,广东汕头人,1956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华南植物园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5 00:06:01

人物 教育 科研 教授

一、个人资料简介

彭少麟,男,汉族,广东汕头人,1956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华南植物园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二、人物简介

彭少麟,男,1956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华南植物园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已培养毕业博士21名,硕士13名;现指导博士生18名,多次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已完成3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20余项任课题组长;现在研课题6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表科学论文380余篇,专著14部。论文和成果获各类奖22项次,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二等以上重大奖10项次。主持的项目获2000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生态科学》主编、《生态学报》副主编、《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主编等多项社会学术职务。彭少麟在他主要从事的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的建树,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奖、广东省十大青年科学家奖、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奖20多项。

三、生平简历

攀科学巅峰 留片片葱绿——记潮籍青年科学家、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彭少麟 

赴穗采访彭少麟时,久闻大名而又素未谋面。在约好的时间、地点,一眼就认出了这位高挑个子、小平头、戴眼镜的科学家,他朴实的外表掩不住的书卷气和学者风范让记者确信:就是他。

47岁的彭少麟在植物科学园地里已耕耘了22度春秋。22载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硕果盈枝,洋洋上千万字的论文和专著,涉及恢复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数量生态学,以至宏观行政管理学、城市生态学,他的《植物群落动态学》是世界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那一项项令人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生态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教特聘教授等一个个头衔,彰显了这位在外汕头人、在生态王国勇于探索的青年科学家的突出成就。

四、理论先导

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一名科学家,多年来彭少麟一直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上,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平和沉稳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的顶峰攀登。退耕还林是国务院一项重大决策。实施这一决策后,农民靠什么吃饭、怎样发展经济?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考察了长江上游后提出了这一课题。中国科学院把这一课题交给了生态学博士彭少麟。带领考察组,彭少麟沿江一直考察到长江源头,走了一个多月的路,把深入山林、步行考察的资料归纳综合,在长期历史定点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考察报告,并以要点形式提纲挈领,送到总理办公室。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明晰的思路、建设性意见,为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五、退耕还林

谈起退耕还林,彭少麟胸有成竹:从考察中发现,按生态学的角度,900米以下形成的冲积平地可以发展农业。每个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交叉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另外,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使大气动力变化、热量下陷,所形成的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热量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还可利用复合农林业,间种药材、香菇、木耳。对于在干热河谷怎样种恢复植被,彭少麟的建议是:由上而下,由下渐上,中间开花,在水平地带恢复常绿阔林,在垂直地带保育针叶林。

对彭少麟带领课题组不辞辛劳、一丝不苟工作所形所成的课题报告,总理办公室很重视,朱?基总理亲自作了批示。在此后投资500多亿的天然林环保工程实施中,彭少麟课题组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鼎湖山———我国北回归线的绿洲。这里的2万多亩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当初,在与其它地方同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最先成林是何树种?以后又为何树种取代?如何形成现今的森林植物生态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自然演变过程与机制如何?彭少麟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总结出整个森林生态发展过程的演替模式。文章发表后,加拿大、英国及国内各地学者纷纷来信索取论文。这一成果为十年绿化广东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

六、科技成果

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彭少麟拿出了一个个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研究并测定了南亚热带地带植被生产力,填补了世界空白;研究演替规律,提出了生态顶极新理论;研究森林更新,提出复合更新的新模型;研究生态破坏与生态恢复,提出热带雨林可恢复性理论,并在实践上验证了雨林完全破坏后,经过人工启动,其生态系统的土壤和多样性能够得到恢复,这一论点引起国际学术界极大地关注。

七、赤子情怀

关注家乡山山水水

潮山潮水哺育了彭少麟,在他身上也充分体现了潮人的聪明才智和刻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这位从潮汕大地走出去的科学家,多年来依然怀着一份赤子之情关注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曾作为在外有成就的潮汕人应邀回汕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

祖籍潮阳的彭少麟自幼生活在练江边,对练江的生存状态尤为关注。水浮莲疯长,江水变成暗蓝色,水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练江的污染和整治也成为他心头牵挂的一件事。他曾专程从练江取回水样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治理练江,改善水环境,重在切断污染源,清理河床,其后引韩入练,治理才能真正产生效果。他也特别强调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整治练江要重视生态评价,只有充分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和生物评价,并进行可行性的评估,如引韩入练是否影响生态平衡,部分韩江水被引走了,韩江下游是否能承受等等,才能实现根本整治。

在彭少麟身上,不仅有着浓烈的家乡情,更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1988年,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彭少麟应昆士兰大学邀请前往澳大利亚热带雨林考察,一年时间里他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了八项论证严密的项目研究,连澳大利亚著名的植物学家也钦佩不已。当地为他提供了一个职位,年薪6.8万澳币,相当于人民币40多万元,希望他留在澳洲。他没有接受,而是在预定的时间里回归了祖国。此后他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接受国外高薪的聘请,然而他都一一婉拒了。相反,他还自掏腰包,从国外买回一些设备、软件,回国供科研之用。就是这位多次拒绝了国外高薪聘请的科学家,1999年成为我省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三位特聘教授之一,并获得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每年补津贴10万元,轰动海内外。

八、科技创新

丰富生态学的理论实践

在与彭少麟的交谈中,大量的词汇是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脆弱性理论。但他的语言并不深奥晦涩,娓娓道来中,既鲜活有趣,把你领进植物王国,在那里识别千姿百态的奇诡斑斓,但每一句描述每一种评价又显得客观慎重,不失学者治学的严谨。

前些年,盛产沙田柚的梅州有关部门反映沙田柚出现退化现象的信息引起了彭少麟的关注,于是他组织了课题小组进行6方面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华南地区的柚类种质资源基因库,掌握了柚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相互关系;在国内外首次创立柚类良种苗的脱毒快繁技术和建立柚类无病原体母种圃;系统研究了柚树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调控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肥;在国内首次将昆虫性引诱剂用于防治柚果虫害,形成系统的柚类病虫害综防措施;研制出能同时获得柚皮苷和果胶的全新提取工艺。一个成果,6个发明专利,8个产品投放市场,3年创造了26亿产值利润。《南方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个科研成果。

九、生态系统

在全球的生态危机中,原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被破坏而引发的生态平衡失调是生态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彭少麟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关于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被联合国GCTE计划列为核心项目,被国家列为2000年度科技十大新闻。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跨越的范围相当大,是人口压力较大和经济活动非常活跃的区域。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原生态系统尤其是地带性的典型植被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少麟所做的工作,其意义在于带领其研究团队长期开展恢复性生态学定位研究和应用实践,承担了国家大量的重要科研课题,不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而且在学术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其理论与应用成果获得过多项重要奖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十、所写著作

在彭少麟主编的《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一书中,彭少麟及研究集体,以长期的科研成果作为基本素材,揭示了我国南方退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论述了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热水过程、能量环境、种类组成的效应以及恢复的环境效应,提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行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总结和发展了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丰富了生态学的理论实践。

在成功与荣耀的光环中,彭少麟执着依然,朴实依然。通往科学巅峰的长路上有他永不停歇的脚步,为的是给地球、给人类留下片片葱绿、处处生机。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