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木胜照片

戴木胜

戴木胜个人资料:戴木胜 (1941~)广东龙川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17 12:52:12

广东人 编辑 著名作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戴木胜 (1941~)广东龙川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

二、戴木胜 - 简介

戴木胜,1941年生,笔名龙城。广东省龙川县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特区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作协理事、深圳市文学学会会长、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华文文学学会理事。

戴木胜历任总后勤部化工局宣传部、湖南岳阳石化总厂宣传部、广东化工研究院干部,《深圳特区报》副刊部主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特区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广东省文联委员,深圳市文学学会会长。戴木胜196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中学主编黑板报到主编《特区文学》,历时数十年,戴木胜这一生似乎与编辑工作结下不解之缘,无怨无悔。都说当编辑是“他人作嫁衣裳”。戴木胜把主要精力投到编辑业务上,以致未能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个人写作。加 之戴木胜又苛求完美,不愿随便为文,所以这些年来问世作品不多。

三、戴木胜 - 经历

戴木胜自小读书,一时冲动,爱上文学,从此误入“歧路”。中学6年,戴木胜时有作文张榜,恩师赞赏有加。主编校刊周报,执意非文莫属。

1961年,正值经济困难时期,“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适应所有行业,教育亦然。招生名额大大压缩,担心升学无望的戴木胜入读名校中山大学中文系。戴木胜置身省城高等学府,自知得来不易。日夜苦读,饱览群书,名师教诲,术业渐进。出任康乐(中大校园名康乐园)文艺社社长,主编《康乐文艺》,得师生好评,且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苦撑5年,眼看毕业在即,佳期已近。岂料一声“炮”响,“文革”硝烟弥漫全国。分配被搁置,只得留校“闹革命”。初时尚有激情,不久便意兴阑珊,逍遥起来。正是“激烈得快,平和得亦快”。

1968年,如弃敝履,被发配到47军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农场生活,茅棚绳床,挖渠筑堤。所幸首长垂注,戴木胜被抽调到军师团写作组,新闻报道组,有机会实践所学。经年余磨炼,被重新分配至解放军2348工程指挥部。始当秘书,开证明,盖公章,写材料,办《战地通讯》,后供职宣传部,任师级领导班子学马列辅导员。

粉碎“四人帮”后,急于“落叶归根”,举家从湖南岳阳调回广州。深圳经济特区草创,急需各类人才。戴木胜仍怀好奇之心,1981年来到《深圳特区报》社,参与筹办工作。多年“记者”美梦,一朝得以实现。从农业部到总编室再到副刊部,主编文艺版,《海石花》(后改为《深圳风采》)杂志,如鱼得水,愿以此终身。

四、戴木胜 - 作品

戴木胜主编大型系列报告文学丛书《黄金十年丛书》共30册。历年发表的散文、诗歌、小说、评论200余篇,著有散文集《望深圳,望香港》、《衣上墨痕》,长篇报告文学《锦乡皇岗》。10余篇作品被选入各类选集或成人中学语文课本。辞条收入《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等。影视创作研文学双月刊《特区文学》获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