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泰照片

任庆泰

任庆泰个人资料: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生于中国辽宁法库,祖籍中国山东蓬莱。1892年在北京开设了“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创始人、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8 04:38:49

电影 北京 京剧 定军山 中国电影之父

一、个人资料简介

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生于中国辽宁法库,祖籍中国山东蓬莱。1892年在北京开设了“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创始人、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

二、人物档案

中文名:任庆泰(本名)

别名:任景丰(Ren Jingfeng)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850(法库)

去世日期:1932(辽宁法库)

出生地: 中国,辽宁,法库

职业: 导演 / 摄影

家庭成员: 任桂华(二女儿) / 刘仲伦(养子) / 任佩时(曾孙)

imdb编号:nm0969398

三、人物简介

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生于辽宁法库,祖籍山东蓬莱。后在北平开设保和堂中药铺、老德记西药房以及汽水厂、家具店等。1892年在琉璃厂土地祠内创办“丰泰照相馆”。1905年与技师刘仲伦拍摄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段“请缨”、“舞刀”、“交锋”,为中国人所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创始人。同年还拍摄谭鑫培主演的《长坂坡》片段。后相继拍摄《青山石》(1906)、《艳阳楼》(1906)、《金钱豹》(1906)、《白水滩》(1907)、《收关胜》(1907)、《纺棉花》(1908)等京剧片段。1909年因火灾停止拍片,后回乡。在《定军山》等片的拍摄中,任庆泰所担当的工作,是筹划和指挥整个拍片过程,包括演员和摄影机的地位摆布等。尽管中国此时远末出现“导演”的称谓,对导演工作的职能也不甚了了,但事实上,任庆泰在拍片活动中所充任的角色,与后来所谓的“导演”已经很接近了。以此论之,任庆泰还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位电影导演。

四、人物生平 ?

任庆泰祖上为当地缙绅,清末肃王耆善赴辽时“曾驻其家”,但任庆泰无意承继家业,“愤志士多趋学、仕两途,乃锐意经营实业”(引自《四十年前的北京》,《新北平报》1938年3月18日),这使他辍学私塾而习木工。清同治九年(1870)前后,他去奉天(今沈阳)在富绅于某开办的一家照相馆中当伙计。不久又到上海一家外国人开设的照相馆里做镜框活儿,并偷着学了一些照相技术。清同治十三年(1874),他又自费去日本深造照相业务。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任庆泰从中受到不少启发,认定照相业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定会在中国有可观的前景,故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回国在北京开设了“丰泰照相馆”。“丰泰”并非如时人讹传的那样是所谓“中国的首家照相馆”,但它确系北京同业中的由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地点设在琉璃厂土地祠(解放后南新华街小学设于此地,今原址已毁)。就当时来说,“丰泰”的规模堪称不小,技师、学徒多达十余人,并兼营照相器材。它以拍合影和“戏装照”闻名京师,尤以摄制发售戏曲名伶照片为重头经营项目,颇受老北京人的欢迎。任庆泰因此而声名大振,还曾数次应召为王公贵族拍

照,被慈禧赏赐四品顶戴。

任庆泰的照相技术高超,名声大振。庆亲王奕勖去丰泰照相馆照相,并把自己的照片带入宫中。慈禧太后看到后,便召任庆泰入宫照相。任庆泰每次为慈禧太后照相,都下苦工精心研究,所照出的照片均博得慈禧的欢心,被赐与四品顶戴花翎(虚衔)。此后,任庆泰的生意更加兴隆,誉满京城,成为实业界的知名人物。任庆泰曾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当任庆泰70岁寿辰时,东北军政界首脑张作霖、吴俊升、孙烈臣等都送了贺联,还印了一本题为《大实业家任觐风先生事迹》的纪念册。称赞其精通机械和对发展照相事业的功绩。任庆泰成为实业界的显赫人物后,仍念念不忘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1890年,任庆泰为家乡四台子村创办了一所有初、高两级的小学校,并捐献土地数十亩作为校田。乡里为纪念任庆泰捐金、兴学,特刻石碑,立于校庭。

作为一位在清末民初颇有影响的实业家,任庆泰还投资创办过药房、木器店、汽水厂;与此同时,他对电影放映也情有浓厚的兴趣,所建“大观楼电影园”(今大观楼电影院前身),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从某种意义上说,首批国产片诞生于古老的帝王之都这一既定事实,多少带有历史的偶然性。而4年后民族制片业重新在上海获得起步,无疑体现出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新光的民族电影不仅需要本土文化的支持,而且更需要经济和“精神气候”的保障。这样,作为中国近代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上海,自然就有理由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基地。

任庆泰晚年常住北京。1932年,任庆泰“卒以八十二岁修龄,殁于京师”,寿终京城。

五、演艺经历

任庆泰字觐风,辽宁法库县人,生于清朝道光三十(公元1850年)。此时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劳动人民都处在贫困状态中。任庆泰因家贫就学只几年,便辍学就艺,投师学习木工手艺。由于他心灵手巧喜爱研究,出师后不久,他的手艺就在当地艺匠之中颇为突出。

法库县魏家楼村于子扬,是地方著名的豪绅富户,在清政府捐得四品顶戴花翎,常住北京。于要在家乡法库原籍修筑豪华住宅,任庆泰被聘入于府,专事雕刻工作。所雕制的格扇、花窗、神龛等无不设计新颖刀功精巧,花鸟人物,更是栩栩如生,深得于家赏识。

后来任庆泰又被于家召至北京,让他负责督修住宅和装饰工程。一直住在于家在北京的府中。有一次于子扬到上海办事,经人介绍从洋人手中购得一台德国出产的照像机,说它能照出人像来,这对用画像“传真”的中国来说确实是个新鲜东西。因为当时大多数人不仅没见过,也从未听说过。于子扬因为有钱好奇购买此物玩阔气。他并不懂机器性能,便与任庆泰一起琢磨研究。任庆泰必定是个工匠,虽然未接触过照像机,但他研究起来很得法。又经过四处寻访求教很快就熟悉了这机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他又帮助于子扬购买一些照像的附属设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掌握了照像技术。而于子扬生于豪门富户又捐得官称的品衔。时间一长对照像失去兴趣,遂将照像机器全部赠给任庆泰。

任庆泰有了这些照像的设备,便想在北京开设一处照像馆。经亲友资助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一处“丰泰照像馆”。这是中国照像行业的第一家。任庆泰的摄影技术高超,加之又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因而生意兴隆,名声大扬。社会贤达、贵戚、商贾、富绅都到他这来照像。消息传至宫廷,恭亲王奕也常去“丰泰照像馆”照像,并将其照像作品带入宫中,慈禧太后看到也很喜欢。以前宫廷照像都是洋人,从未听说中国人也会照像。便召任入宫,为握有大权的慈禧太后照像,任庆泰也得机与清室贵戚相识。由于他苦下功夫精心拍摄,所照出的像片都使慈禧满意。任又善于见机行事,仪表端庄,慈禧便赏赐他二品顶戴花翎。这虽然是个虚衔,但能佩戴官服品级。这在当时北京和全国行业之中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任庆泰及“丰泰照像馆”誉满京都,影响及于全国。

十九世纪末叶,清朝政府同帝国主义签定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直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84年)年间,由于慈禧一贯独揽大权,清政府已腐败到极点。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当时在中国知识界中产生一种图强维新思想。在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任庆泰也不只限于他的照像营业,他开始专心研究电影的摄制试验。当时拍摄电影在世界先进国家也是刚刚试验进行,只能是小型的无声电影。任庆泰在天津、上海等洋人租界地中听说有小电影。他便花钱买通有关人员前去观摩、寻访和购置有关设备,回来后又精心研究。当这项事业有个初步眉目时,便去找京剧界著名的谭派创始人,谭鑫培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谭先生表示欣然支持,无论用钱还是用艺术愿意奉献一切,为中国人争口气。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任庆泰与谭鑫培先生合作拍摄无声电影舞台艺术片《定军山》,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研究、试验和失败,最后终于获得成功,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开创。清朝末叶时期,中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洋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电影”中国绝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居然能够自己拍摄电影,真是神了。在首映时,任庆泰与谭鑫培请了一些在北京的名人观看。大家看了都非常受鼓舞,受启发、感慨万千。有人说:“在明朝以前,世界上重大发明和发现共有300多项,中国就占有170多项。可是后来落伍了。今天这个事实会影响教育许多人,奋发图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任庆泰的成果和贡献为世人所公认和瞩目。

1920年,任庆泰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了。亲朋好友都劝他举办生日庆典。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任庆泰只好答应在家乡法库县四台子村举办。尽管是在农村办生日。但由于他的成就和贡献,世人都很尊敬他,所以参加生日庆典的人非常多,乡里乡亲、各界人士,官吏绅商等都争先来为他祝寿。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还送来一块匾额,书有:“寿比南山”四字。东北军政首脑张作霖、吴俊升、孙烈臣等人也都送来贺联。寿辰庆典之后,还印有一本纪念册题名为《大实业家任觐风先生事迹》。盛赞任先生精通机械和对摄影、电影事业的贡献。任庆泰对家乡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贡献。他在家乡四台子村,捐助田地和钱款创办一所初、高两等小学校。乡亲们为纪念他的捐资兴学,特刻石碑立于校庭。其文曰:“任觐风先生,心地光明,天性慷慨、尚义……,于清光绪中叶,独立出资,设立一塾,桑梓子弟,贫而读书,樵牧儿童,须来科制,复捐字田,并请公准,改塾为学堂,男女分两校,建制学舍,购置校园……”

任庆泰出身于艺师工匠,亲历祖国的沧桑,目睹官僚富贾无所作为和中国人民身受的患难。他充分发挥技艺之长,研究摄影电影为中国人争口气,鼓舞人们上进自强。而且能想着乡里贫寒子弟就学就艺,急公好义,疏财捐金,任觐风先生为祖国强盛,为乡人造福,深得世人爱戴,乡里人有口皆碑,任先生八十一岁病逝于北京。

六、主要作品

《定军山》(1905)导演:任庆泰 制作人:任庆泰 主演:谭鑫培

《青山石》(1906)制作人:任庆泰

《艳阳楼》(1906)制作人:任庆泰

《金钱豹》(1906)制作人:任庆泰

《白水滩》(1907)制作人:任庆泰

《收关胜》(1907)制作人:任庆泰

《纺棉花》(1908)制作人:任庆泰

七、电影诞生

剧本剧情

《定军山》又名《取东川》或《一战成功》,取材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七十、七十一回。剧情写曹将张郃兵败惧罪,又攻打葭萌关;老将黄忠、严颜向诸葛亮讨令合力拒敌,诸葛亮以黄忠年事已高未允出战;黄忠被激怒,于军师帐中舞刀,断弓,遂讨得令箭、杀退张郃,又乘胜攻占曹军屯粮地天荡山,复又攻打曹军重镇定军山;几经交战,终于把守将夏侯渊引至荒郊以拖刀之计斩于马下。晚年的谭鑫培在艺术造诣上正是炉火纯青之时,演靠把老生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他扮演的黄忠,虽然面相清癯,却精神饱满,能从性格逻辑出发来设计人物的外在动作形态,既重把子功,又紧紧把握住“戏理”,从而把黄忠的老将之风表演得形神毕肖,使形象不仅具有形式美感魅力,且又不失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筹划指挥

在《定军山》等片的拍摄中,任庆泰所担当的工作,是筹划和指挥整个拍片过程,包括演员和摄影机的地位摆布等。尽管中国此时远末出现“导演”的称谓,对导演工作的职能也不甚了了,但事实上,任庆泰在拍片活动中所充任的角色,与后来所谓的“导演”已经很接近了。以此论之,任庆泰还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位电影导演。

主演风格

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演来无不形神毕肖。熟悉谭派艺术的著名票友陈彦衡说:“谭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气,演黄忠有老将风,《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门老吏,《五人义》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殊而各具神似。”他在塑造人物时,不仅注意形象的真,而且讲求艺术的美,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当时的“老生三杰”中,孙菊仙的唱善用“膛音”,以慷慨激昂胜;汪桂芬善用“脑后音”,以雄健刚劲胜;谭鑫培不取孙、汪的实大声宠、满宫满 调的实力唱法,而用“云遮月”的嗓音,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但有时不免略带感伤。同一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鱼肠剑》等,三人演来,各有特色。谭的唱腔不但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唱法之大成,而用广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脸各行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迹,又能统一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之中,自成一家。

幕后拍摄

任庆泰与谭鑫培的这次合作,是在丰泰照像馆的中院天庭内进行的。因受天气、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拍摄活动时断时续,前后共历三天。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