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力(演员)照片

韦力(演员)

韦力(演员)个人资料: 伟大的韦力一个普通的人名,同名者有大陆演员韦力,教育家韦力,收藏家韦力,西安科大大学教授韦力。……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8 19:50:00

演员 教育家 云南人 人物 明星

一、个人资料简介

 伟大的韦力一个普通的人名,同名者有大陆演员韦力,教育家韦力,收藏家韦力,西安科大大学教授韦力。

二、大陆演员

韦力,男,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签约演员。

履历

1987年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1993年留学日本

1995年入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部演剧科

舞台作品

1990年:话剧《夕鹤》《十八岁的春天》

1991年:话剧《北京人》

2002年:轻音乐剧(音乐会版)《日出》(获2002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奖)

电影

1991年:《留守女士》(获埃及国际金字塔奖),导演:胡雪杨;合作演员:奚美娟,吕凉

1992年:《夜半惊魂》,合作演员:吴竞,杨昆

1993年:《红粉佳人》

1999年:《上海记事》(获华表奖),合作演员:袁泉,王亚楠

1999年:《女人的天空》,合作演员:巫刚,吴玉芳,高蓓蓓

2000年:《胖墩夏令营》,合作演员:季军

2000年:《走出西柏坡》(获华表奖),合作演员:孙海英

2005年:《米尼》(又名《MINI》)原著:王安忆;导演:张苗;合作演员:刘烨,李心洁(马

来西亚),张耀扬(中国香港)

2008年:《黎明行动》饰段景颐,兼制片人;导演:包福明;合作演员:谢君豪(中国香港),安雅(中国台湾)

《高考1977》

《京武风云》

2009年:《澳门1949》饰邱少鹏,兼制片人;导演:包福明;合作演员:吕良伟(中国香港)

电视

1988年:《女巡警》

1989年:《绝非偶然》

1990年:《作业长你好》

1992年:《大潮汛》

1993年:《这个世界不寂寞》饰娄金宝;导演:黄蜀芹;合作演员:胡亚捷

1994年:《红粉》

1995年:《承诺》导演:黄蜀芹;合作演员:金鑫,池华琼

1997年:《海之魂》

《绿卡族》饰阿恺;合作演员:严晓频

1998年:《男人离婚》,合作演员:潘虹,达式常

1999年:《上海沧桑》饰沈鲠汉;导演:黄蜀芹;合作演员:巍子,王琳,吴越,江珊,佟瑞

欣,徐峥,王亚楠,古月,罗海琼,刘子枫,严晓频,金鑫

2000年:《风尘舞蝶》饰演花双喜,合作演员:陈红,林志颖(中国台湾),钟汉良(中国香港)

《太阳不落山》(又名《好大一条船》),合作演员:江珊,孙红雷,何赛飞

2001年:《刑警重案组》

《白领公寓》(又名《THEWHITECOLLARS'FLAT》)饰李总;导演:胡雪杨;合

作演员:董洁,安在旭(韩国),刘孜

2002年:《樱桃映红的山谷》(日本NHK)

《给妈找个伴》

《红苹果乐园》饰演吴放,合作演员:周笑莉

《生死卧底》饰小B;合作演员:王洛勇,吕梁,陶泽如,何赛飞

《啼笑因缘》饰黄鹤声;原著:张恨水;合作演员:袁立,胡兵,刘佩琦,傅彪,夏雨

2003年:《不可触摸的真情》合作演员:潘虹,何赛飞,陶泽如,沈傲君,刘小峰

2004年:《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温汉仁,合作演员:陈道明,刘嘉玲(中国香港),胡军,袁咏

仪(中国香港)

《长恨歌》饰王父;导演:丁黑;合作演员:黄奕,谢君豪(中国香港),张可颐(中

国香港)

《陈赓大将》,合作演员:侯勇,刘劲,胡亚捷

2005年:《敌手》

2006年:《寒夜》饰张华飞;合作演员:赵文瑄,刘涛,吕中,董勇

《一世情缘》(又名《最好的时光》)饰沈父;导演:刘志;艺术总监:关锦鹏(中国

香港);合作演员:孙俪,谢君豪(中国香港),唐于鸿,高云翔,何赛飞,王诗

槐,王志华,连晋(中国香港)

《沙家浜》饰黑田;导演:沈星浩;合作演员:许晴,陈道明,程前,任程伟,刘金

山,叶璇(中国香港)

2007年:《生死英雄》饰何宏;合作演员:马跃,万美汐,潘虹,梁嘉玲

《血洗金三角》,合作演员:高明,牛群,王乙竹

2008年:《抗诉》,合作演员:马跃,张彤

《可爱的中国》

其它

1995年全日本25届卡拉OK大赛银奖(第二名)

1995—1997年NHK放送《中国语会话》讲师

1996年日本华人卡拉OK大赛优胜

广告:结婚场(日本)世界各种肤色人喜爱电影黄种人代表(日本)

三、教育家

韦力,云南华坪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文史系。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津沽大学讲师、天津市第一中学校长、全国教育学会第一届管理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中国普通教育专家。撰有论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成长》、《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校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

四、收藏家

韦力,男,一九六四年生人,喜收藏古书,相关著述有《古书收藏》、《批注本》、《书楼寻踪》等。在天津,他专门拥有一幢“西苑书楼”,这是他个人收藏古籍的所在,三层楼的空间共陈列近百个大书架,价值数千万的藏品罗列其中。据韦力自言,其中价值几十万的古籍他就有四十多套。

五、西安科大大学教授

韦力,男,陕西三原人,1949年9月生,教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电气研究所所长、西安西科邦佳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二等奖2项。目前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近五年来课题组项目经费年均1600余万元。

六、韦力谈古书收藏及行情变迁

韦力谈三十年来古书收藏风气及行情

藏书数十万册、在天津专门拥有一幢“西苑书楼”的韦力,堪称国内收藏界的传奇人物,这从别人送他的“民间藏书第一人”称号就可见一斑,甚至坊间还流传着以他的收藏生涯为蓝本的纪实小说。然而对此类声名荣誉,他是敬谢不敏的,在韦力看来,前辈藏书的高度不可企及,收书三十年,他只是从一己爱好出发,努力为传统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明扬

这三十年来古书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说古书放开销售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您是在那个时候步入古书收藏领域的吗?当年主要从什么渠道购书、书价又是如何?

韦力:我大概从八几年开始买古书,最初主要是在古籍书店。1950年到1957年搞公私合营,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国营的古书店。1957年之后,各地就把私人经营古书店的那些书商集中地并入公家。当初是把每个城市并为一家,北京的两百多家古书店并成中国书店,上海的一百多家并成博古斋。到了“文革”时期,古书私人不再藏,也没人买,当时有规定,所有文物类的东西,被抄家的、没收的,文物部分都归了文物商店,古书和碑帖都归了古籍书店。古籍书店积累了大量的古书卖不出去,因为当时买古书的地方只有各大图书馆,但重复的不要,还有一些国内重要的领导干部也买一些,数量也不多。这些书好的部分都归了图书馆,中低档的没人要。一直到1981年到1983年之间,北京开始搞古籍书市。1981年第一届卖得少,有影响力的主要是1983年那一届,在琉璃厂一个叫海王村公园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用大卡车把书拉过来,拉了二十多卡车,跟垃圾似的往院子里一倒,堆在一起。当时我人在场,起先那儿拉着线不让进,一到时间大家拼命往里冲,开始乱抢。书不分什么种类,一律五毛一本,全是线装书。很多人就一抱一抱地从地上往身上抱,谁抱起来了就是谁的。还有的人往书堆上一趴,扒拉到身子底下的都归自己,然后再坐下来慢慢挑,不要的扔出去。这个时候古书还没有市场的概念,买书大家尽挑自己喜欢的,版本意识也就一些老传统的人,像黄裳先生那一代的老先生还有。经历过“文革”,市场是完全没有的,古书涨到今天的价格,在那个时代完全无法想象,现在古书的价格已是那时的几百倍。大家得知古籍书市的消息,都很激动,因为好久没有买过古书了,我记得第一次买了一百七十一块钱,那会儿我还是个中学生,攒了半年的钱。我父亲的工资当时是比较高的,每个月一百三十六元。家里其实不让买书,认为做学生就该好好学习,买古书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这些钱都是连蒙带骗攒下的,中午不回家吃饭,对家里说中午吃不饱,或者说学校又要交什么费,多要一点钱。五毛一本书,我买了四大捆,几百本。那会儿也没打的的概念,就先背到公共汽车站,然后坐车回家。其实这些书按今天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垃圾,当时买只是喜欢,觉得凡是古书就是好书。今天看来,好书和古书是两个概念。

再往后,书价就一直在涨?

韦力:开始是涨到一块一本,接着就是几十块一本。北京的古籍书市一直在搞,连续开了将近二十年,后来逐渐就淡了下来,虽然现在还在开,但已经没有古书了,变成了旧书——古书和旧书在业内是两个概念。古书在市场上已经没什么便宜的了,再加上拍卖的冲击,市场上就捡不到什么东西了。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古书想捡漏得便宜,这个概率很低,黄裳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过,想得好书,“冷摊负手对残书”的可能性极小极小,只是文人的谈资而已,真正的好书很少有便宜捡来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重价才能得好书。我们总说古书当年怎么便宜,其实那个时候收入也没几个钱,按照书价占工资的比例来说,古书从来没有便宜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古籍拍卖市场兴起,您曾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能具体谈谈,拍卖对古书收藏和价格的影响吗?

韦力:古籍拍卖实际上是从1993年开始,第一场是中国书店搞的。当时还没有拍卖执照,所以严格来说它应该叫竞买会。真正的拍卖会是1994年中国嘉德这个拍卖行搞的第一场。拍卖这个事物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不接受,我也很不接纳。他们第一次搞巡回展览,展览的地方还不像现在是找大饭店,找的是博物馆。看的过程中,我看了很多标的估价,便宜的三万五万,贵的几十万,当时的古书在市场上根本没这个价钱,所以我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它错了,这个价钱是用阿拉伯数字来标的,后面还带着小数点,我认为他们少点了两位小数点。那时书还是搁在玻璃柜的,得凑着看,我就叫来工作人员——这个人现在已经是嘉德的部门经理了——问他,所有的数字是不是忘了点小数点。他特别不屑地撇了我一眼,不耐烦地摆摆手,说,“就这样。”我挺尴尬的,认为他们疯了,书店里不过几百块钱一部的书,他们敢标三万五万。当初信息不对称,拍卖市场上能卖几万十几万的书,古书店里就在架子上摆着,只卖几百块钱。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在胡闹,肯定卖不出去,决定留下看一场。看的结果是,百分之六十多都拍出去了。有一部宋版《文苑英华》,是一个新加坡华侨买的。因为按照《文物法》的规定,从境外征集的拍品可以出境,并不限制出口。拍完之后,我慢慢地想,怎么会这样呢?古籍书店架子上很多书可以随便翻,以前一直嫌贵没买,这下突然意识到书价这么便宜。很多原来不愿买的书,凑钱都买回去了。接下来,我是看拍卖会上什么书贵就从书店把什么买回去,很高兴,觉得捡了便宜。所以,捡便宜这件事情都是相对而言,古书的价钱没有绝对值,你觉得便宜它就是便宜。

拍卖市场就是这么逐渐形成的,用不了两三年,古籍书店就买不到好书了。原因是,古籍书店把好书统统送到拍卖行上拍。我本来也经常从私人手里买古书,现在人家也不愿意卖了,或者他说,“这书在拍卖行曾经拍出去三万,给你的价不能低于那个。”拍卖行的成交价逐渐成为了古书市场衡量价位的一个标杆。我自己是从排斥到观望,再到无奈地接受。这个时候,拍卖行已经成了一个吸金的场所,卖家都想得最大值,而好书都送到了拍卖行,买家想得好书也只能去那儿,卖家和买家被吸到了一块儿。虽然私下里也还有交易,但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卖家上网一查,很轻松就能知道某本书在某拍卖行卖了多少钱,开的价也不会比这低。卖家都是想让利益最大化的,把书送到拍卖行对他们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说,一本书卖给我十万块,送到拍卖行可能标价只有八万,但这个卖家会想,万一能拍到十五万呢?因为拍卖不确定性很强,他的底线是固定下来的,有一个保值的价钱,低于多少可以不卖,但上限是不确定的。拍卖场上只要有两个人看上一部书,这个价钱就没准儿了。就这样,经过十七八年的发展,今天拍卖已经成为古书交易的主要渠道。这个渠道无论你接受与否,都已经形成了事实。

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之前相比较,四九年以后古籍整理出版成绩斐然,一般读者和研究者阅读古籍,可以直接用校点整理本,不再需要寻觅线装古书。古书的阅读功能正在消退,收藏价值更加凸显。这一变化对古书的收藏风气和价格变迁有什么影响?

韦力:我先说点校对读书的意义。从读书角度来说,今天不止是整理本、点校本,互联网实在是太发达了,对普通使用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去买古书,除了专业读者,绝大部分使用功能都可以上网寻找电子本,或者买名家点校本,就能解决问题。名家点校本经过整理,错讹更少,而且加注,更方便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般人买古书意义不大。但古书依然有它的使用和阅读价值,比如说,名家的未刊稿本、批校本、手札,在各大图书馆里,包括私人手中,都有积淀,而且并没有得到揭示。我们所说的古书点校本,始终是那些大部头的、常用的、属于热门研究对象的名著。对研究者,恰恰是未刊稿才更重要,这一切都没有整理出来。比如说,我藏书的一个专题就是稿抄校本系列。所以互联网的出现不是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只是针对普通读者而言,对专业读者来说还远远不够。

而古书除开文本价值,还有文物性和艺术性。人们总说,你买这么多古书,你读吗?其实这话是在偷换概念。博物馆里面摆了一个宋代的官窑碗,你不会问,你用这个吃饭吗?你不用它吃饭你把它摆出来干什么呀?稿抄校本以外的古书,它的文物性已经弱化了一些使用属性。对一般人来说,读《史记》,点校本有的是,不必非读宋版《史记》不可。有人就说,国家何必花那么多钱保护宋版《史记》呢?这也是一种偷换概念。一部宋版《史记》今天几千万都不止,这体现的是它的文物性,你不能说,反正影印本一个字都不差,不用花那么多钱守着它。古书还有版画、版刻之美,这是艺术性。黄裳先生的一个藏书路数,就是收藏给人以审美愉悦的书,看重书之美,这当然是很正确的。

据说现在书画市场充斥赝品假货,不知道古书有没有作假的?您能否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

韦力:先说书画造假。这种“造假”其实分两种,一种就是伪造,比如,你造一幅傅抱石,或者造一幅齐白石;还有一种情况是代笔。名人名气太大,上门求字求画的应酬太多,实在忙不过来。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刘墉既是达官贵人,还要读书治学,他不可能天天就一直为别人写字,这他忙不过来,就找别人代笔。代笔是中国传统的一个不言而喻的风气。文徵明也找家人代笔,然后落自己的款。这些在古代都还算赝品,但到了近现代,因为真品极少,所以大家也就宽容以待了。讲这段话,是因为古书也是这样。古书造假很难。比如,造一部宋版书,首先得找到这么多宋纸,宋纸的价钱可能比书都贵。另外还得找古墨,还得找好的刻工来仿刻,然后再印。成本远远大于利益。造假都是缘于暴利,没有暴利,也就没有造假了。那古书有作伪吗?有。这跟找人代笔一样。古人有些刻本流传下来,比如明人翻刻一部宋代的书,书商卖书的时候,就把前面明代人的序言撕掉,冒充宋版。这等于说是在时代上做些文章,而不是凭空造出一部假书来,他会加一个假的牌记,说是宋代嘉定多少年刻。还有就是打一个假章,比如说唐寅的章敲上去,再有一种就是“人死章不烂”,名人故去了章还在,从文物市场上买到后,查查他曾经有过什么书,同名的书就往上盖,冒充是名人的书,但书还是古书。古书的作伪多半在这上面做文章。

我自己也遇到过造假的问题。到私人家里收书,不可能带上许多工具书,只能过去草草看一看。这不像拍卖有两三天的预展,可以慢慢地去查去看。私人收书只能靠瞬间的判断,收回去一看,序言被撕掉了,纸张被染过,这种情况也有。古书业也算古玩界,这里面有个行规,买东西是单凭眼光的,看走眼是自己的事,跟卖家无关。虽然今天有很多纠纷,这方面的官司也常见诸报端,但其实是一笔糊涂账,很难打清楚。

郑振铎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断言,私人藏书的时代结束了。而这三十年来又涌现了一批私人藏书家。您是其中的佼佼者。与上一代藏书家相比,您这一代新藏家有什么不同?

韦力:有幸运,也有不幸的地方。先说不幸的地方。在1949年之前,古书没有公藏的概念,古书可以任意地买卖流通,聚聚散散都有迹可寻,藏书的文脉也一缕不绝。1949年以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化私为公成了整个社会的号召,四大藏书楼,还有晚清一些有名藏家的好书大份大份都归了公藏。现在国内大概有八百多家公共图书馆,比如说前几十年藏古籍的,每一家古籍的亮点,我基本上都能说出是来自谁家。也就是说,他们的好书,都是私人藏书家的书汇集而成的。这个时代赶上了。赶上的结果是,公共图书馆除非极特殊的原因,再也不会参与市场流通。我知道的古代那么多有名的书,私人几乎再也不可能得到了。这么说吧,历史上有名的古书,百分之九十八现在都在各大公共图书馆,真正的好书市场上很少。这个意义上,我们比上一代藏书家不幸多了,无论今天我多有实力,多有雄心,都不可能买到那些好书了。

再说幸运的地方。新中国六十多年以来,尽管有大大小小的运动,社会基本平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难得的安定时期。这个时代有网络,有拍卖,资讯的发达远远超过过去。古人限于眼界,会说某书多么稀见难得,但他不知道可能在另一个地方这书有一大堆。古人从广东到北京,可能要好几个月,有这个时间,我能把地球跑遍,而且我不出门能调来各个馆的资料比勘。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利有弊,不管藏书还是做人,都得活在当下。

最后,在古书价格飞涨的今天,您能对想涉足古籍收藏领域的普通读书人提点建议吗?他们还能从哪里入门?

韦力:从实用角度讲,没必要藏古书,基本上电子本和点校本就能满足绝大部分需求了。想和古人心气相通,可以买几本玩玩。如果真的喜欢,我觉得,多少钱都可以玩。如果不是投资,你没必要去碰热点,古书市场热点就那么些,绝大多数古书都不在这个范围内,没有搞过的专题还多的是,可以搞一些冷门的专题。古书市场并不是什么书都贵,比如晚清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的文集,一册就几百块钱,对今天许多人来说,并不是负担。

七、韦力:我不是中国藏书第一人

凤凰网历史专稿·【夫子访谈】:《韦力:我不是中国藏书第一人》,孔夫子旧书网独家供稿

主持人:两点半了,我们这就开始!

韦力您好!今天特别高兴您能来!头两天我们在孔网咨询版发布这期访谈公告,网友们就回了三个页面的贴子说盼您来!我就盼啊,就像江湖中人要见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似的。

韦力:呵呵,大家好!

主持人:到我们这儿来之前,刚刚您从中关村图书大厦过来,收获怎么样?您买了什么书吗?

韦力:还行,一共买了十一本书。

主持人:买了什么书呢?

韦力:我正写一本书,要买一些工具书做参考。

主持人:哦?您在写什么书?书名定了吗?

韦力:书名叫做《芷兰斋藏书家墨迹叙录》。我喜欢藏书,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也喜欢收藏一些跟藏书家有关的各种墨迹及趣物。后被出版社编辑闻此讯,力劝我写出。很多事情,随口说是一回事,但真要落到文字上头,还是要查很多的资料。所以今天跑到图书大厦去找一些自己相关的资料。

主持人:您家里肯定有特别多的书,真希望有机会能亲自看一看。之前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资料,您被称之为中国藏书第一人,网上有关于您藏书的数据,说有古籍8000余部,7万余册善本,宋元以前刊本、写本200余册,宋元递修本和宋元明递修本300余册。是这样吗?

韦力:说实话我对报刊媒体上各种刊登的数字不知其来由所据。有一些东西我自己并没有搞的这么清楚,一个原因是原有的书没有整完。古书是兴趣所致,逐渐中搜集而来,并没有最初的一个规划,更没有一步步的登录薄帐。当堆积很多的时候,发觉自己有一些书已经记不清楚是自己曾经看到还是已经拥有。为此,整理过几个目录。但真正编目是一个疲惫不堪、远比想象困难得多的一件事。所以,基本都半途而废。一直到2003年非典期间,因无法出门,故此在家费三月之力,整出一草目,但也仅是个人藏书的一小部分。至此之后算是打下一个基础。03年之后,所进之书全部都整理编目后再上架。至少这样堵住了越积越多、越整越多的局面。但03年前还没有整理出的那些书目,直到今天也未整出多少。按已经整理出的书目计算,每一部书一个编号,已编到了8000余号。所以说,我自己的藏书究竟是多大一个规模,确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主持人:就是说这8000多是您藏品的一部分……我们这边已经积累了一些网友发帖的提问,您看看给回答一下。

童年书店:竖版,线装,手抄,清末名医《张锡纯医案》(一本)请问老师这书是藏品吗,市场价值多少,怎么辨别,谢谢。

韦力:是书都可以收藏。古人云:“百年无废纸”。当然此话是相对而言,一般说来,实用价值越高的书市场价值越低。比如说上学的课本最有用,但市场上最没有价值。医书属于实用书范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宋元珍本以外,大多市场价值不是很高,当然明清的名著除外,例如《本草纲目》等。此医书从用纸和墨色上属晚清民国物。从此书影看,不知此书全否,若仅此一册,系全本,则市场价值在三五百元之间。

渔夫:发行的古籍排印本有什么收藏的前景?

韦力:排印本是木刻版和电脑印刷之间的铅字印刷。现在已经没有了,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是在电脑普及之前,现在都是由电脑来排,跟现在的不同。古籍排印本早期版本价值较大,这里的早期指晚晴民国间的版本,名家整理版尤其有较高的价值。然而现在印刷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所以从收藏角度而言尽量不要藏实用价值较高的之书,除非专业研究除外。随着电子化的飞速发展,若以史料角度来藏书,似乎经济价值前景并不佳,除非这些古籍排印版上有名家的题签。排印本单独成书有价值,古籍排印本显然不是,他只是把古书,比如史记重新排印一遍,没有意义,没有收藏价值。总之,此类排印本的收藏,不如新文学版本的价值为高。

平未涨:两本书的收藏价格?

韦力:这是铅排的(指第一本),可以看出来,看版面的断口。此种天主教类书市场流传不多,根据品相不同市场价格一般在300元至800元左右一册。这个是木刻的(指第二本),也是天主教的,因为品相不佳,千元左右吧。

香林:您对当今的经济市场旧书经营怎么看?是不是生意就不能干了,觉得经营比较困难。

韦力:我觉得旧书经营是未来性很好的行业,虽然我搞古书,对旧书是门外汉,但是我觉得在整个社会难得的长期平稳时期里,对于怀旧之物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情结,尤其现在处于电子化的初级阶段,对于文本的改变,属于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个角度而言,传统的纸本书成为收藏品的概率越来越高,我期待着中国能像法国那样有著名的旧书镇。我坚信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真实的出现在这个社会上。

主持人:说到藏品,我知道您有辽刻本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前年借给国图作珍贵古籍特展的,这是您最喜欢的一件藏品吗?

韦力:严格讲不是这样的,不能说是最喜欢的。只是因为特殊的原因,使得它不断地曝光所以很有名,别人认为它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曝光的原因是因为国家馆没有辽代的刻本。国家图书馆每次搞通史展览的时候,就产生辽代的断环,所有不断的地借此展品,使得这件展品越来越有名气。仅此而已。

主持人:国图那么强的实力,怎么就缺这件呢?不能从市场上买一个补上吗?

韦力: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和中国的北宋平行。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当年北京是辽的地盘。因为辽是少数民族,是契丹,这个民族没有自己最初的文字,后来逐渐产生契丹文的大字小字,这是后来的事。在此之前辽通用的是汉字,可能是出于民族自尊的原因,他有一个法律规定,就是所有刻的书不允许进中国,如果流入中国法皆斩。也就是禁止流到中原。这样的情况下,中原地带就没有流传辽的东西。后来宋和金共同灭了辽,灭了之后因为战争的毁坏,辽的书太集中了没有散布出去,集中的又给战争毁掉了,辽的东西就变的极少。从宋之后的历代藏书家没有辽代的东西,没有辽刻本,所以辽刻本非常珍稀,因为这个原因国家图书馆没有。

主持人:那您最宝贝的藏品是那件呢?

韦力:很难讲。后宫佳丽三千,很难说哪个最宝贵。

舒服人生:如今收藏市场如此火爆的形式下,收藏者如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现在的连环画有很多很贵,您对连环画的收藏怎么看?

韦力:第一个问题,关于收藏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我觉得,收藏而言,对整个人生只是一个附加物,当然专业经营者除外。所以说一个收藏者不必要把自己一定要放在一个位置上进行架构。因为收藏者,除了经营者之外都是业余的,既然是在业余的情况之下,就跟你喜欢旅游一样,你就是喜欢旅游而已,你不能说我给旅游搞一个定位,我非要叫旅游家吗?这是两回事。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