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岩照片

封岩

封岩个人资料:通过强烈的极简构图和细致的光线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封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用更大的注意力去检视我们周遭世界的细节。……
资料更新时间:2024-02-29 13:09:11

中国艺术家

一、个人资料简介

通过强烈的极简构图和细致的光线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封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用更大的注意力去检视我们周遭世界的细节。

二、封岩 - 基本资料

封岩(1964年?)出生于西安市。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98至2001年旅居纽约,现居北京。

三、封岩 - 人物简介

封岩的摄影作品,人们普遍的常识都知道,我们每日生活中99%的反应源自于无意识,意思是,为了方便,我们简化周遭的世界。我们把事物类形化为形状、影像以及氛围——红的、闪亮的、摇曳的、旗子。我们不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是旗子,是红色,或者究竟是前者抑或是后者更适合于另一者,又甚至是它们为什么存在于目前的状态;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然而,在平凡事物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平凡?

在其余1%的时间里,我们才会谈到或注意到某些特殊的细节,以及那些值得我们用少量时间去思考或仅只是保持在冥想状态的事物。封岩的摄影作品使我们扩大了那1%,去思考那些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以及细节的意义。通过摒弃以及保留最极简的色调、形式和主题,他让瞬间扩展到了个人特殊性、历史的暗示以及政治意义的层面。将美学范畴中强烈的视觉构成元素揉进潜藏在我们身边那些被诠释为象征符号的深层暗示中。

在权力系列中,封岩以敏感的好奇深入探索中国的象征主义。《人民大会堂》将观者放在一个颇具威慑力的红毯台阶底部,从观者较低的角度来看,深红色堆叠的平台一直隐深进入画面最上方狭长的金色地平线,从我们的位置,我们确切无误的明白不论如何,要克服这奥林匹亚神殿似的台阶必须具备超越凡人并接近上帝般的能力。同样在形式上类似的纯粹,《车门》把我们推向毛主席座驾外部侧身的位置。不论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这是否是毛主席的座驾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与这扇门的关系已经建立了;它紧紧地关上,将我们排拒在外,平凡的观者禁止进入。由于座架窗框的银边整齐地将画面由中央平均分割,封岩将我们的注意力同时带到门的把手和深色窗户上几不可辨的倒影。画面上半部似乎提供了窥视的可能性,但其实我们再仔细看也只能看到的那滑溜溜的黑色表面,这样来说,画面下半部分似乎可更具亲近性。虽然这些摄影作品强烈的色彩、光线和形式撩拨着我们的眼球,但这些形式是为了让我们去关注那些长久以来建立在我们身边的阶级制度。

安全检查是一个更纯粹的展示,用简化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含义——一只绳子放置在一个血红色的绒质地毯前方,横向穿过画面,在接近右边的地方发生了一些卷曲,露出了背面“安全检查”这几个倒着的英文字。这样的一个障碍物在这里看起来似乎具有商量余地,可以被弯曲、缠绕以及被诠释,毕竟,对于红色海洋一般的背景来说,它仅是一个轻、薄的点缀。当绳子同时是上下颠倒以及被扭曲的,我们变得不太确定究竟我们是在受“安全检查”的这一边或那一边。安全检查是一个简单的字词,被强调了的印在带子上,又被扭曲而可能产生了其它多重的意义。封岩权利系列中的极简主义在《四面旗》中更是达到了顶点,一个从中央分割成四块的红色方格,它或许是一个告示版或招牌的背面。四个长方形,没有任何装饰,被称为旗子,它们可以代表好几个国家,也可以代表其它很多含意。当我们对这四个段落简单的色调变化感到惊讶时,我们的好奇心酝酿了一种不安全感,到了最后我们意图知道,到底这个十字交叉点是什么?一个红色的十字?一个横幅标语的接缝?还是其它?正是通过这样看似简单的将内容简化的选择,封岩将我们的想象推向他作品中意义多变且阴郁的氛围,然后又将我们的想象反射出来,让我们思考呈现在我们每日生活中那些更深广层面的细节。

四、封岩 - 主要作品

2005年“秩序”系列摄影作品于北京世纪翰墨画廊展出;

2006年“山石”系列摄影个展于四合苑画廊798项目空间展出。

2007年“权利”系列摄影个展于北京四合苑画廊展出。

2005年“新?无界”当代艺术展,零工场“不确定性表达”,TS1当代艺术中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艺术展;

2006年平遥首届“5x7”照相双年展,

2006上海ARTSCENE当代摄影展。

2007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

五、封岩 - 影响

封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用更大的注意力去检视我们周遭世界的细节。通过他精炼的形式,我们注意到无论在公共或私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中,那些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政治或历史意义。透过对日常生活进行的不朽造像,以及以极简的形式俯瞰细节,封岩为个人及公共空间注入了隐含的意义。他的作品用特殊的历史及当代生活之间存在的张力,提出了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在每日最基础的生活中最微妙的视角。

封岩的摄影作品使我们扩大了对那些看似“不重要”事物的表达和关注,引起我们去思考那些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以及细节的意义。通过强烈的极简构图和细致的光线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封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用更大的注意力去检视我们周遭世界的细节。通过他精炼的形式,我们注意到无论在公共或私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中,那些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政治或历史意义。

游移于政治之上,封岩的“山石”系列让古典的隐喻和真实生活共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松树白车”中,一棵蓝灰色的松柏以压迫的姿态占据画面中心,树干和树枝上缠绕类似圣诞树的灯饰,然而停靠在后方那辆奶白色车所透露出的信息,又似乎这棵树的功能更多是作为一个车前保险杆的防撞物。在传统中国绘画中,松柏是仕大夫人格高洁和品德坚毅不拔的象征。同样的,《动物园狮虎馆假山》呈现了过去和现今之间的不和谐的声响,画面中间是一个类似古典园林中假山的水泥块,包围在边上的是被打磨发亮的池阶。空旷的灰屋子里,有一个灰色的空池子,在侧面的墙边上有常见的动物围栏,后墙上的煤烟显示了旧式取暖的痕迹。当我们的眼睛看到画面右上方角落射进的日光时,才得到了释放,就像荷兰古典室内场景绘画中经常出现的门的功能一样。当“松树白车”与“动物园狮虎馆假山”和“竹子白车”同时出现成为被摄对象的时候,封岩完成了“松、竹、石”三大在传统中并列的隐喻与今日生活关系的探索,形成一种新的、奇特的文本脉络。作品中呈现的不见天日的光线,又似乎暗喻现代生活中所存在的价值观冲突。

封岩对于私人空间的兴趣和探索也具有同样的深度。抽屉“内物”邀请观者进入一个比较私人的空间,两只粉色的手套、抹布和瓷罐,表现出一个温和的日常生活剪影,它或许是在一件家务琐事停顿的片刻中发生的,也或是寻找一个总是隐藏在那种抽屉底层难找的必需品。作品的色彩和物件的质感让人毫不犹豫的立刻辨认出来在一个中国家庭,虽然其中并没有什么东西标榜着“中国式的符号”。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我想象这样一个静谧的场景会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家庭和情境中。通过强烈的极简构图和细致的光线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封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用更大的注意力去检视我们周遭世界的细节。通过他精炼的形式,我们注意到无论在公共或私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中,那些经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政治或历史意义。透过对日常生活进行的不朽造像,以及以极简的形式俯瞰细节,封岩为个人及公共空间注入了隐含的意义。他的作品用特殊的历史及当代生活之间存在的张力,提出了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在每日最基础的生活中最微妙的视角。

六、封岩 - 评价

阿毛与封岩的对话:阿毛,作家,作品《海滩》《香奈儿》曾发表于《大家》文学杂志封岩,艺术家阿毛:有人形容你的摄影作品像废片。封岩:我的某些摄影作品,就像冲印店里一位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所说的:“像废片,挺有意思的。”他的说法带有些微赞许,但似乎这些看似废片的作品,对他多年在专业冲洗店的工作经验也有一种侵略的意思。就像我在街边、楼道、公园、树丛间围着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转来转去,直到这件东西被我定影在胶片上为止,这之中,常常会引来一些长年生活在此的尤其是一些长者的关注,他们用带有受刺激的语言问我,在拍什么?这里既没有风景,又没有美的东西,你在拍什么?长者看我专注的表情,也站在我的身后,似乎期望能从我的身后读解出一点什么来,站了一会,生气似的走掉了。在走回他熟悉的路上,也就是我正在拍摄的那片楼与楼之间的小路上仍自言自语,这有什么好拍的?

阿毛:摄影者,从拿起相机,到举到眼前,再到咔嚓一声,完成将被摄物定影在胶片上的行为,这都是以秒为时间单位的计算。因为它的快捷性,使得许多人都觉得摄影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数码相机的诞生,将胶卷剔除出相机内,使摄影的行为更为便捷,几乎可以不计成本的按下快门,可以将眼前所见不停地按来按去,留在多少G的存储卡上。

封岩:许多我的作品初看具有类似于“废片”的不经意,但还有比较容易被形容的是一种“静谧”的特质。前者是由于在一些神奇的时刻,一些司空见惯的物质、环境会召唤我去使用破坏性的手段(构图)把他们从眼前被符号化的命运中拯救出来。当我回应,与物的眼神交会的霎那,常常会幸福的发现事物自身存在着的一种井然有序的秩序,“静谧”因此产生。

阿毛:一幅摄影作品,引起观者的联想是必不可少的。

封岩: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它将观者,无数观者引向不同的思绪中去,对静止的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体积、线条、色彩、表情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关注。

阿毛: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是一种想象力下赋有美学意味的作品?

封岩:它绝不是一时兴起,带有盲目性的行为。把摄影归类为一种瞬间艺术,有些不够全面。一张照片能够与其中沉静的事物共同构成赋有意味性的摄影作品。观者,最先感受到一幅作品的是距离,一件物品的照片与观看者在一定距离的感受下发生记忆以及想象,使单纯意义上的一幅静态摄影照片背赋了一层时间的印记,观者被摄影者独特的距离感、角度、构图所吸引,甚至会让观者感受到一种他从未有过的观赏体验,角度。

阿毛: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种带有魔术,以及巫术似的行为,像过去流传在民间的说法——人让摄影了就是把魂给带走了。

封岩:这种传说加深了从小我对摄影神秘的想象。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静止的物体,通过摄影,一个行为,变为神奇与不朽?而这之中的秘密仅仅是通过摄影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完成的。我对摄影其中一个神秘的想象是,被拍摄曝光的胶片,存放在那里,在没有冲洗前都会随着我的情绪、感觉所左右,让它在黑暗的胶卷里产生变化,渐渐靠近成为我想要和希望的影像。也就是说我的意志能改变它。甚至,在送进冲洗店后的等待期间,它也会随着我的期待、担心、幻想而改变。这种说法让人感觉有些玄,但也是我对摄影着迷的原因。感觉它的神秘所在。

七、封岩 - 参考资料

http://www.voguezone.com/?viewnews-2679.htmlhttp://news.163.com/07/1204/16/3USP1BL100012FG8.htmlhttp://arts.tom.com/piclib/2994_1.html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