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宪照片

龚宪

龚宪个人资料:龚宪(1892—1928),别名龚吕,湖南长沙人。少时就读长沙后入湘军,湘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龚宪任第三团团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兼任二师副师长,独立第二师改编为第四十军,龚宪任第四十军教导师中将师长。1928年春奉命率部队继续北伐,于4月13日与孙传芳残部在山东鱼台旧城基激战,教导师……
资料更新时间:2025-03-07 14:53:38

一、个人简介

龚宪(1892—1928),别名龚吕,湖南长沙人。少时就读长沙后入湘军,湘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龚宪任第三团团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兼任二师副师长,独立第二师改编为第四十军,龚宪任第四十军教导师中将师长。1928年春奉命率部队继续北伐,于4月13日与孙传芳残部在山东鱼台旧城基激战,教导师连营团级军官牺牲近半,龚宪同阵亡。有史文记载,龚宪投身先期革命,致力于祖国山河统一,舍身于一、二次北伐之中。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定《龚宪墓》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龚宪为革命烈士。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龚宪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892

逝世日期:1928

职业:军人

三、人物生平

他身经百战、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声威显赫。龚宪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领北伐军所向披靡、让敌军闻风丧胆;在军中与勇将叶挺齐名、堪称无坚不摧、无攻不克。曾同在第四十军任职的国家政协副主席陶峙岳将军,以及曾任教导师警卫连连长、目睹龚宪壮烈以身殉国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彭铭鼎将军,在《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中对上述均有撰文。龚宪阵亡年仅36岁,生前因功勋卓越,遗体运回南京入殓,举行隆重国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为其举持追悼会,并撰有题词:“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成为民国历史上“北伐阵亡举行国葬的第一位将军”,被南京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后根据其遗霜李春舫女士愿望,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1966年碑文、墓地被毁,1982年墓地修复。

龚宪生于1892年,别名龚吕,湖南长沙人,少时长沙就读,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留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实现共和伟大理想和追求,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重任自觉担当,投笔从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身许国,宁愿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在所不惜。他们把对理想、信念和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高贵。

1、马回岭首战告捷。龚宪1926年率部队自湖南澄县出师北伐,过洞庭、渡湘江、经修水,协同友军在马回岭进攻南得路上孙传芳敌部,在德安县的双山附近完成战斗准备,于11月3日拂晓前出敌侧背,袭击敌人炮兵阵地,敌仓皇败北,此役缴敌枪支百余、迫击炮多门。马回岭首战告捷。

2、勇克九江。从马回岭到九江,路约百里。行至半途,将近午夜,向九江强行军。不到破晓,部队抵达距九江五华里的黄土岭敌军阵前。此地有敌军一个旅,我独立第一师正与南得路上敌人主力激战于沙河赛湖桥,九江为孙传芳的五省联合总部所在地,敌未料到龚宪率部队从庐山脚下的小道而来。

龚趁敌不备,命先头部队投入战斗,以锥形阵式从敌人中央突入,逐渐扩大战区,仅几十分钟,敌军全线崩溃,龚将军率领第一营直扑南边车站、码头进行攻击。驻九江的孙传芳总部机关、部队己乱作一团,车站、马头一带散乱的敌军官,拖儿带女,争相逃命。丢下的行李、武器到处都是。孙传芳躲在九江军舰上企图挣扎,不断向岸上开炮,车站及城内残敌也趁机向龚宪部队不断反扑,后最终溃败。城内其他残敌乘夜逃跑。

在我炮火轰击下,敌舰也顺江而溜。敌之心脏阵地一溃,全线立即土崩瓦解,拥有东南半壁的孙传芳五省联军从此分崩离析。1926年11月5日,龚宪部队继而扫荡九江租界,俘获所有躲在租界的敌军官兵,共俘敌数千,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质,堆积如山。战斗结束,蒋介石在九江车站单独接见连副以上军官,大加慰勉说:“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

3、攻克南京、俘敌万余。1927年春,龚宪将军身先士卒,率部队自浮梁、彭泽、马当地区出发,沿祁门、芜湖顺江而下。与敌军在当涂朱门镇遭遇,敌增援反扑,战斗至为激烈。龚率军猛打猛追,敌不支,再逃。龚率部队乘胜猛追,于当日幕追近南京上新河,敌企图北渡未果,龚宪将军率部队连夜全线,限敌于江边,最后全部缴械。该敌为山东第五师,有九个步兵团,另有骑兵、炮兵各一团,人枪万余,全部俘缴,仅敌师长漏网。此战使北洋军阀胆战心惊,张宗昌气急败坏,怒斩毕庶澄。

4、鹰兵六合、力挫顽敌。自九江、南京两次大捷后,龚宪的独立师声威显赫、威震全军。1927年5月,国民四十军从仁新河附近强渡,继续北上。其主力沿津浦路北进,与张宗昌部队战于鸟衣东西地区,龚宪受令拒阻万合方向孙传芳旧部,掩护本军主力右侧,任务极为艰巨。因孙传芳自九江兵败后退到镇江、李方州一带。龚率部队自浦镇向六合方向前进,为求获得广阔地域,刚抵大厂以北、六合两南地区,即被孙传芳部两个师和一个旅兵力包围,双方激烈战斗。龚将军见敌人来势凶猛,调整部署,以营为单位,依村落构成据点,全军阵式成倒品字形互为策应,并不断对敌进行短促反击。敌以雨点般炮火轰击,北伐官员伤亡甚大。龚将军沉着坚定、指挥若定。奋战至次日午后援军赶到,合力击溃敌人赢得胜利。龚宪的独立师经六合苦战减员颇多,仍拒留在南京整补,并参加主力军继续追歼残敌。以后沿津浦路长征北上,曾一度到达山东峰县,所向无敌。

5、英勇善战、所向披靡。龚宪将军时常出现在操场上,督促官兵勤操苦练。并召集各级干部就沙盘地图联系战例,讲授战术。他强调兵贵神速,势险节短,侧面一兵胜过下面多兵等用兵方法。至于正面强攻,他强调锥形战术,缩小断后单位。并且不厌其烦地告诫官兵说:“光打败敌人不算胜利,只有击溃敌人后勇猛穷追,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龚宪将军率领的北伐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部属都认为在他手下打仗,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6、关心下属、友爱同僚。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彭铭鼎1926年投入湘军参加北伐,他家境贫寒却把自己的薪金分给家庭有困难的士兵,龚宪得知后当即批准为其补助30元,彭拒收,龚宪仍将款托付彭家,此事让彭终身难忘。

7、血染鱼台、以身殉国。1928年龚宪将军奉命率部队继续北伐,于4月13日在山东鱼台旧城基与孙传芳残部激战,连以上军官牺牲近半,龚师长右臂部中弹,警卫连连长劝其转移后方休息,他说:“才为国家流这点血,就临阵退缩吗?”说完站起来就走,亲临前线,督促警卫连接近敌阵,用20多挺轻机枪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前进。双方以自动火器、手榴弹相互轰击,硝烟弥漫、震耳欲聋。龚宪负伤坚持一线指挥时,不幸头部中弹身亡。

8、功勋卓越、激励后人。军中为这位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北伐将军壮烈为国捐躯无不感到惋惜!北伐时期与叶挺齐名的龚宪师长素以勇猛善战著称,四十军军长职兼南京卫戍司令贺耀祖得知龚宪阵亡,大叫一声,眼泪刷地涌出,并向参谋怒吼:“火速命令,全线反击!”转身赶赴前线。官兵们士气旺盛,为“龚师长报仇”的口号声在冲天的炮火中震天动地。对于功勋卓越的龚宪将军阵亡后,将其遗体运回南京举行国葬,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为其举持追悼会并在碑文中记载撰有题词:“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等字样,成为民国历史上“北伐阵亡举行国葬的第一位将军”,同时追认为陆军上将,根据其遗霜愿望,将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也就不足为奇。

四、人物评价

今年是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北伐战争是继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北伐战争打倒了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反动军阀,彻底改变了中国被列强瓜分、被军阀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的伟大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从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局出发,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国共两党早已互谅,默契形成上述共识。

在纪念北伐战争86周年之际,来自海外及港台的龚宪后裔、亲朋属友及龚宪生前北伐军同僚和下属后裔几十人来湖南省长沙市相聚缅怀祖辈们,并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了纪念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到会人员回顾了祖辈们和国共两党广大北伐军将士们及其他爱国人士为推翻旧政权,驱逐外敌,勇当先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祖国和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对祖辈们和在北伐战争中为民族、为国家英勇捐躯的数以万计的北伐军将士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表达了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让团结富强的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前列的共同愿望。

到会人员并对龚宪后裔递交给民革湖南省委报告中提出的请求表示认同。

五、轶事典故

南浔战役又名九江战役,是北伐战争三大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南浔战役)之一,也是北伐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北伐军在两湖(湖南、湖北)的胜利让孙传芳感到威胁,使孙传芳向北伐军提出了最后通牒,限令其退回广东。与此同时,并分两路袭击北伐军。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集中力量消灭孙传芳,在江西战场上,主要以三次攻打南昌为中心。1926年9月中旬以前,第二、三军分别夺取赣州、吉安、萍乡、安源等地,第六军占领奉新等地。9月19日第三、六军各一部冒险攻入南昌城,为孙军击退。10月上旬,蒋介石由武昌转赴江西,亲自指挥南昌会战,蒋加派援军二万人,10月20日再次攻入南昌,又为孙军夺回,21日被迫退出。南昌撤退时,北伐军损失惨重。北伐军在两湖战事胜利结束后,主力迅速转入江西,这时孙传芳后方极不稳定,一度准备同蒋介石和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一致反对下,和谈未能实现。北伐军接着从两湖地区挥师东进江西,追击孙传芳。

南浔战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结了三次攻打南昌失利的教训,在于孙传芳军队控制了南浔铁路主要干线,利于机动。于是决定集中兵力,先破南浔铁路各要点之敌,后再取南昌,并决定从武昌增调第4军入赣作战。北伐军入赣部队分三路于11月1日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进行北伐规模最大的南浔战役又名九江战役。

1926年秋,北伐军陆军少将龚宪率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第三团自湖南澄县出师北伐,过洞庭、渡湘江、经修水,协同友军在马回岭进攻南得路上之敌孙传芳部,龚宪率领的为左翼迂回部队。在德安县的双山附近完成战斗准备,于11月3日拂晓前出敌侧背,袭击敌人炮兵阵地,敌仓皇败北,此役缴敌枪支百余、迫击炮多门。马回岭首战告捷。

马回岭战斗结束后,独立第二师即沿南得路追击残敌,龚宪首先召集各营营长布置任务,命令急行军,要求全军官员发扬革命精神,敢于冲锋陷阵,说罢,命令部队火速出发。沿路有三五成群的溃兵,我军战士纷纷丢掉湘造枪,换上从溃兵手上缴获的北洋军枪支。龚宪命宣传队叫敌溃兵转回马回岭,不得混在我军队列里行进。

从马回岭到九江,路约百里。行至半途,将近午夜,有的营、连长要求宿营,次日天明再前进。龚宪命部队沿途驻足,就地取水,赶用晚餐。同时召集营、连长讲话,勉以振奋精神,出奇制胜、一定要在拂晓前打进九江。他说:“这次行动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我们能在拂晓前攻入九江,就可操必胜之权;倘若现在停下来休息,到明天再前进,则马回岭溃散之兵必将先我入城,这样九江之敌了解到我们是只小部队,定会主动迎击,当前敌众我寡,我军后力无援,稍有怠慢,必有覆灭之险。在此生死关头,望大家同舟共济。”龚将军言罢,大家一致奋起,向九江强行军。

不到破晓,部队抵达距九江五华里的黄土岭敌军阵前,此地有敌军一个旅,我独立第一师正与南得路上敌人主力激战于沙河赛湖桥,九江为孙传芳的五省联合总部所在地,敌未料到龚宪率部队会从庐山脚下的小道而来。龚趁敌不备,命先头部队投入战斗,以锥形阵式从敌人中央突入,逐渐扩大战区,仅几十分钟,敌军全线崩溃,龚将军率领尚未投入战斗的第一营直扑南边车站、码头进行攻击,一、二营迅速集合跟随第三营向敌占区扫荡,第四营保持机动,向湖口方面戒备。

驻九江的孙传芳总部机关、部队己乱作一团,车站、马头一带散乱的敌军官,拖儿带女,争相逃命。丢下的行李、武器到处都是。这时,车站西南方面坚固建筑物里的敌军还在拒险顽抗。龚率第一营及第四营一部强攻,不克;再诱攻,也未奏效。孙传芳躲在九江军舰上企图挣扎,不断向岸上开炮,车站及城内残敌也趁机向龚宪率领的北伐军不断反扑,龚宪一面令一、二营反击,一面令三营派一个排,将黄土岭敌军扔下的大炮拖到江边,向敌舰猛轰。同时,三团一营组织敢死队乘黑摸进敌据点,猛掷手榴弹,终将负隅顽抗之敌击溃,城内其他残敌乘夜逃跑。在我炮火轰击下,敌舰也顺江而溜。敌之心脏阵地一溃,全线立即土崩瓦解,拥有东南半壁江山的五省联军,从此分崩离析。

时值1926年11月5日,龚宪率部队继续扫荡九江租界,俘获所有躲在租界的敌军官兵,对外国人居住的租界也在监视之列。第二天下午,我后续部队、独立第二师第四团紧接着也开进九江。这次战斗俘敌数千,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质,堆积如山。战斗结束后的第六天,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九江车站单独接见独立第二师第三团连副以上军官时,大加慰勉并说:“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此段话语作为龚宪北伐阵亡后的部份墓碑题词刻记在龚宪墓的碑文上。这也是龚宪作为南浔战役功臣的见证。龚宪经过马回岭、九江两战,加上他平时的教导,大家都认为在他手下打仗,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北伐军先攻占德安、马回岭,控制了南浔铁路,使九江和南昌陷于孤立。孙传芳见势不妙,逃回南京。11月5日北伐军攻克九江,同时包围南昌,8日占领南昌。至此,江西的北洋军全线溃退。

九江战役结束了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直系军阀孙传芳在九江的统治,更激发和鼓舞了工农大众要求国家独立、统一的强烈愿望。1927年1月6日,九江英租界英兵与工人纠察队发生冲突,数名工人重伤,纠察队员吴宜三“当即昏去,受伤甚重”。工人和市民们愤怒了,高呼“反对英兵在九江杀人!”“打倒英帝国主义!”的口号冲向租界。驻扎在九江的独立第二师一团进行介入,九江码头工人和市民群众声势更加浩大,他们手持扁担、棍棒,拆除租界四周密布的铁刺网,撞开租界铁门蜂拥而进。1927年1月7日,龚宪奉师长贺耀祖之令率独立第二师第三团接收九江英租界,并维持治安。

1927年春,北伐军独立第二师自浮梁、彭泽、马当地区出发,沿祁门、芜湖顺江而下,于3月21日与敌军褚玉璞部下当涂朱门镇遭遇。激战一昼夜未分雌雄,担任主攻的谷正伦旅伤亡很大。独立第二师师长贺耀祖令原为预备队的龚宪少将率领的第三团于3月22日拂晓投入战斗,从敌右侧插入敌后。当主力从正面发动猛攻时,三团侧击敌人右翼,遭遇迅速赶到的敌增援部队山东第五师的反扑,战斗至为激烈,三团二营营长陈英阵亡。龚令一营插入敌援部队侧后,两面夹击,敌人全线崩溃。龚宪身先士卒率队伍奋勇追击,敌人企图在距南京不远的牛首山占领阵地、继续顽抗。龚率部队乘敌人足未稳,猛打猛追,敌不支,再逃。龚宪部队乘胜猛追,于当日幕追逼敌军至南京上新河。敌企图北渡未果,龚宪将军又指挥三团连夜全线阻击,限敌于江边,最后对敌军全部缴械。该敌山东第五师有九个步兵团,另有骑兵、炮兵各一团,人枪万余,全军复没,仅敌师长漏网。此战役使北洋军阀胆战心惊,张宗昌气急败坏,怒斩毕庶澄。

山东第五师参谋长和参谋处长在部队整补时,因其作战功底深厚、才华出众,又能与官兵相处溶洽,由龚宪师长下令其各任为教导师参谋长和参谋处长。龚宪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激励将士们不论出身、出处,都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各显其能。

自1927年3月14日独立第二师奉令进攻南京,15日拂晓独立第二师大炮发出三声炮响,开始向南京全线出击,经过几昼夜激战,将孙传芳.张宗昌等主力各个击破。紧接着由李英率领的先遣营于3月23日夜攻南京城,龚宪率第三团急行军连夜赶到,与陶峙岳的第二团由西门外乘夜直追敌军,缴获长短枪枝一万三千余支,山野门炮九十六门。1927年3月26日,国民政府令贺耀祖兼任南京卫戌司令,龚宪兼任独立第二师副师长。

自九江、南京两次大捷后,独立第二师声威显赫、威震全军。1927年5月,独立第二师从仁新河附近强渡,继续北上。其主力沿津浦路北进,与张宗昌部队战于鸟衣东西地区,龚宪受令拒阻万合方向孙传芳旧部,掩护本军主力右侧,任务极为艰巨。因孙传芳自九江兵败后退到镇江、李方州一带,在长江南北休整。若我军渡江北上,孙必乘我半渡,给予侧击。果然,龚率部队自浦镇向六合方向前进,为求获得广阔地域,以利回旋,刚抵大厂以北、六合两南广阔地域地区,即被孙传芳部两个师和一个旅兵力包围,双方激烈战斗。龚将军见敌人来势凶猛,乃逐渐调整部署,以营为单位,依村落构成据点,全军阵式成倒品字形互为策应,并不断对敌军进行短促反击。敌军以猛烈炮火轰击,尘土飞扬,北伐官员处在一片火海之中,到处硝烟弥漫,伤亡甚大。龚将军沉着坚决、以身作则、指挥若定,哪里告急就带着警卫班转战到哪里,他舍身忘死、始终指挥在战斗的第一线,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递袭牵制敌人,再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雄本色。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龚宪率领部队利用村落作掩护,又一次以少战多,用一个团的兵力对抗着多于自己数倍的两个师和一个旅的敌军,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惧怕敌军的猛烈炮火,用大无畏的斗志,阻止了他们的前进,配合和保障我军主力部队北进攻击敌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龚宪率部队英勇顽强阻击敌军,浴血奋战至次日午后援军赶到,又汇同援军合力击溃敌人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龚宪的部队经六合苦战减员颇多,上级要求他们留在南京整补,龚将军坚决要求立即补充,拒留南京,并参加主力军继续追歼残敌。以后沿津浦路长征北上,曾一度到达山东峰县,所向无敌。

1928年春,龚宪将军率领的第四十军教导师属第三军团战役序列,奉命继续北伐。部队在徐州稍稍集结后,于4月7日开始向徐州西北、微山湖以西地带战略跃进。教导师以战备行军状态,经敬安集、丰县向赵庄以北推进。面对着孙传芳的主力,有部队犹豫不前,龚宪自告奋勇请战率第四十军教导师担任主攻,左为四十军第三师,右为夏斗寅部,孙军沿鱼台旧城基筑有坚固工事。教导师的主攻重点是鱼台旧城基,龚宪部署进攻,第三团为进攻部队,第八团为师预备队,第十一团另有任务,未参加这次战斗,并于4月13日拂晓对敌发出猛攻信号。龚师长安排第三团第三营为主攻,亲自督导。由第二营集中兵力,尖刀般插入敌阵,进行割裂。二营营长周宝生率队伍几次冲入敌阵,肉搏。局势发生异常,因孙传芳调来大批增援部队,使敌人阻击更加猛烈,官兵伤亡很大,周营长阵亡。敌一部跃阵而出,来势凶凶,龚师长急令萧团长指挥第八团师预备队之一部进行侧击。敌人在我强有力的交叉火力下生还无几。此时第三营攻击受阻,敌从该营正面出击,萧团长及三营营长受伤。龚师长速令第二营副营长指挥战斗,令警卫连转锋侧击第二营正面敌人。警卫连连长对师长说:“请师长使用第八团吧!”龚答复:“师预备队第八团要用于追击,扩张战果、活捉孙传芳。警卫连的部属,由我亲自指挥好了。”在师长协同第三团预备队第一营大部的指挥下,向脱阵而出的敌人猛攻。因鱼台旧城基守敌新添增援部队,呈重兵把守出人意料,部队反复冲杀,导致伤亡甚大,教导师连以上军官已牺牲近半,龚师长右臂部中弹。包扎伤口时,警卫连长劝其转移后方休息,他说:“才为国家流这点血,就临阵退缩吗?”说完站起来就走。敌人在我火力猛烈攻击下,向原阵地龟缩。龚师长见战局扭转,出现突破良机,速亲临前线,督促警卫连接近敌阵,用20多挺轻机枪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前进。双方以自动火器、手榴弹相互轰击,硝烟弥漫、震耳欲聋。龚师长并挺身高呼:“向敌阵地深入!”也就在这战局的关键时刻,负伤坚持一线指挥的龚宪不幸头部中弹,血如泉涌身亡。

一、北伐战争中的三大著名战役是北伐军攻打吴佩孚部队的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横扫孙传芳部队的南浔战役。战后参战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将军和参战南浔战役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龚宪将军因功勋卓越均受到嘉奖。

1、曾在第四军任职的萧克忆述:“黄琪翔指挥的36团打得好,堪与叶挺独立团相伯仲,所以打到武汉前,由陈可钰建议,经蒋介石批准,破格提升黄琪翔和叶挺为少将团长。”摘录1989年第9期《新华文摘》。“独立团团长叶、三十六团团长黄,努力党国,勇敢善战,醴陵、平江及汀泗桥、贺胜桥诸役,屡建奇功,殊堪嘉奖,诸将该二员晋级为少将云云。闻蒋总司令不日即将下委任令矣。”摘自1926年10月2日《广州民国日报》。

2、南浔战役又名九江战役,是北伐战争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在南浔战役中,龚宪率部队以少胜多的战斗部署,成为北伐军作战经典广为传颂。1926年11月3日拂晓前在马回岭出敌侧背,袭击敌人炮兵阵地,首战告捷后,部队又急行军百里,11月4日不到破晓抵达九江,趁敌不备,奇袭孙传芳五省总部,使敌军全线崩溃,拥有东南半壁江山的五省联军从此分崩离析。战斗结束后第六天,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九江车站单独接见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第三团连副以上军官时说:“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龚宪1928年春奉命率军继续北伐,于4月13日在山东鱼台与孙传芳残部激战,遭孙调重兵反扑,阵亡后上述作为题词刻在龚宪墓碑上。遗体运回南京入殓,总司令亲自为其举持追悼会,成为民国历史上“北伐阵亡举行国葬的第一位将军”,龚宪同年6月4日被南京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这也是其作为南浔战役功臣的见证。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领导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促成中华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北伐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团结,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北伐战争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奉系张作霖、直系孙传芳和吴佩孚。北伐时北洋政府控制在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手中。直系军阀吴佩孚占据两湖、河南三省和河北、陕西,控制京汉铁路。直系军阀后起之秀孙传芳占据长江中下游五省。

三、叶挺将军与龚宪将军在北伐战争中勇猛善战、声威显赫、威震全军,率部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敌军闻风丧胆,成为饮誉中外的北伐名将。

当今,谈到北伐战争叶挺将军时,己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被称为北伐先锋。提起北伐战争龚宪将军,在国内却默默无闻、绝大多数人感到很陌生。翻阅国内所有有关北伐战争教科书和展览图片,在南浔战役中均无龚宪将军记载,须不知北伐战争南浔战役就是九江战役,浔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别称。

六、相关资料

北伐战争龚宪将军资料搜寻

在纪念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1周年之际,为缅怀追忆北伐战争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及中华英烈无私无畏的英勇牺牲精神,以激励后人,并促成长沙市岳麓山上龚宪墓和龚宪墓庐早日申报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因如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印的《湖湘墓寻》书中所说:“一如龚宪墓的少为人知,龚宪留下的资料亦极少。”现搜寻整理龚宪资料供参考。

1、龚宪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林修梅墓右后方。墓冢后有石砌长方形平顶墓碑,横嵌汉白玉碑,刻楷书“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之墓”。同年建造的龚宪墓庐系湖南师大高坡4号住所,在长沙市房产局档案中有案可稽。

2、龚宪北伐阵亡时子女年幼,其遗霜还有身孕,这些在碑文中均有记载。因碑文刻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为其举持追悼会及题词:“龚将军堪称英勇善战、出奇制胜的楷模。”等字样,墓塔与碑文在1966年“文革”中被毁,1982年因资金有限,龚宪墓无法按原状花岗岩砌高十几米墓塔进行修复,墓志也没恢复,故现龚宪墓前无生平记载。因龚宪墓已被政府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再按原状进行恢复并刻立墓志,须有关部门审批。

3、《红梅》撰博文《长沙岳麓山上的龚宪墓》系列篇,在《人民网》博客上发表,其中《纪念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一文,载有来自海外及港台龚宪后裔、亲朋戚友及龚宪生前北伐军同僚和下属后裔的回忆。

4、《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1928─中华民国十七年戊辰4.13(闰二,二三),第三军团在鱼台为孙传芳所败,第四十军教导师长龚宪阵亡。

5、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陶峙岳将军,1996年在《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中写道:“1928年四月上旬,蒋介石亲临徐州,指挥各路人马攻略济南。经过20多天的苦战,于5月1日攻克济南。我军教导师师长龚宪,在艾亭、鱼台战斗中,亲率特务连冲锋陷阵,臂部中弹仍不下火线,终于战死沙场。龚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殉国时仅30余岁。”

6、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彭铭鼎将军,在《中华文史资料文库》02《中国政治军事篇.北伐战争.736记北伐军勇将龚宪》,及《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213《记北伐军勇将龚宪》中,对龚宪北伐卓越战绩更有详尽记载。

7、位于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的灵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寺内始建于1931年的八面九层灵谷塔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1928年统一告成后,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殿前有一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中间坊额刻“大仁大义”,背面刻“救国救民”。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成的貔貅。殿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总理遗嘱》,龚宪在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名单之列。赴访台湾省台北市忠烈祠,祠内陈列着龚宪牌位供游人参观和瞻仰。

8、从湖南省档案馆查有龚宪担任帮辨时的照片,现公布以寄托哀思。2013-4-3

龚宪墓被列为湖南省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刊登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的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东麓知新村陵墓区内,墓碑上刻有“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之墓”的龚宪墓被列入其中。

见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4-06-18公布的<长沙新增180处文保单位现代建筑首次入围>一文。

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已追认为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2014年6月18日发文公布,批准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东麓知新村陵墓区内的《龚宪墓》为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4月7日下发湘烈(2015)4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评定龚宪为烈士的批复》,追认安葬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知新村后山坡,横嵌汉白玉碑刻楷书“北伐阵亡陆军上将龚宪之墓”的北伐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教导师师长龚宪为革命烈士。2015-6-19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