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 (1874-1933),江苏常熟人。初名鸿,字石农,号慧僧。后来因非常喜爱封泥古朴趣味,改号“古泥”。晚年号石道人、泥道人。由于对吴昌硕的崇拜,名其室曰“拜缶庐”。
中文名:赵石
别名:赵名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1874
逝世日期:1933
职业:篆刻家
主要成就:虞山印派”的重要传人
代表作品:《赵古泥印存》
古泥平生治印在万钮以上,先生的篆刻章法讲究,一印在手,反复起稿,直至舒适妥贴。他的作品,或气度雍容,或雄浑奔放,能够师法吴昌硕而别出心裁、自成面目,成为吴昌硕最杰出的弟子之一,是“虞山印派”的重要传人。他还善于刻碑。又因其有过人的臂力腕力,所刻牙、铜、金、玉,同样有石章意趣。铜印、玉印尤佳。从之学者有邓散木、周梅谷、汪大铁等,弟子邓散木尤得其真传。赵石书法以颜体见长,苍老朴厚,与同里翁同龢晚年所书,如出一手。偶作画,似李复堂。其著作有《赵古泥印存》、《泥道人印存》、《拜缶庐印存》、《泥道人诗草》等。女儿赵林,嫁萧蜕盦之子小蜕,善小楷、亦能治印。
古泥治印大气磅礴,与缶庐难分轩轾。缶庐治印,重视笔意和运刀的酣畅率意,但在章法上却往往有失妥贴。古泥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弊端,着意于章法布局的探究,诚如他的弟子邓散木所说:“赵子章法别有会心,一印入手,必先篆样别纸,务求精当……故其所作,平正者无一不揖让雍容,运巧者无一不神奇变幻。” 一般印家作多字印,常常以占地均衡作逐字整齐布置,状如布算子,往往有失平板。而在古泥手下却能奇趣横生。如(图3)“江南吴孟公诗书画印”、(图4)“花好月圆人寿”,通过虚实、大小、疏密、穿插、挪让、增损、呼应以及方圆、曲直、腾挪、离合等巧妙布置,使繁者不觉繁、简者不觉简,刚柔相济、巧拙互用,一如众星丽天、群峰争秀。难怪后来的杭州印家韩登安常常赞叹:“近世印人,唯赵石能得分朱布白之妙”。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