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千照片

王翔千

王翔千个人资料:王翔千(1888~1956) ,原名王鸣球,字翔千,号劬园,中年自号劬髯。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7岁入塾。1907年赴北京齐鲁中学读书,肄业后考入北京译学馆,学德文。……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17 14:39:42

一、个人简介

王翔千(1888~1956) ,原名王鸣球,字翔千,号劬园,中年自号劬髯。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7岁入塾。1907年赴北京齐鲁中学读书,肄业后考入北京译学馆,学德文。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翔千

外文名:Wangxiangqian

别名:王鸣球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

出生日期:1888

逝世日期:1956年5月

毕业院校:北京译学馆

三、早年经历

1911年毕业前夕,辛亥革命即将爆发,他接触了一些西洋文化和进步书刊,同情与向往革命。1911年毕业后在济南《大东日报》任编辑。1912年,王翔千多方寻找救国救民之路,毅然赴济南任《齐鲁民报》编辑。一年后回家乡办国民学校,自任校长兼教员,传播新思想,先后培养出一批新一代知识分子。因兴办新学,触怒当地劣绅,迫于压力,于1916年离乡赴济,发愤探求革命道路。1916年到济南法政专门学校做文案工作。1920年积极协助王尽美等创立“励新学会”,并创办《励新》半月刊。不久,他同王尽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于次年7月5日协助王尽美创办《山东劳动周刊》社,任主编。1921年春,他们3人又秘密组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组织成立,他首批入团并为领导成员之一。同年秋,中共济南支部成立,他负责组织工作,并受党组织派遣,往益都省立第十中学,以教员身份,发展党员,扩大革命力量。1923年8月任《晨钟》报主笔,他同王尽美主编《晨钟报》,经常撰写揭露当政时弊的文章。1924年国共合作后,同王尽美等人加入国民党。1925年2月,任中共山东地委委员。1925年5月青岛惨案和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筹备济南各界人民声援沪案大会,负责起草大会宣言、通电,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1925年11月邓恩铭被捕后,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底,与党组织失掉联系,之后辗转各地,以教书为生,继续宣传进步思想,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四、个人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省土改委员会委员。其后他孜孜学习,努力工作,并以每月节约的生活费,捐赠家乡农业合作社,支援农业生产,奖励劳模,1956年5月29日病逝。有子女五人,其中以王希坚最为有名。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