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金斯堡,美国诗人,“垮掉派”的代表人物。他生于新泽西州帕特逊市一个俄国移民家庭,是犹太人。 其父在中学教英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诗人;其母是位思想激进的共产主义者,对金斯堡的政治倾向影响很大。1943年,金斯堡从帕特森的中学毕业,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在中学时代,就认识了诗人威廉·卡勒斯·威廉斯,受到他在诗歌方面的指点。大学时结识了威廉·巴若斯和杰克·凯鲁亚克,与他们一起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堪称美国当代诗坛和整个文学运动中的一位“怪杰”。 1948年,金斯堡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53年,经威廉斯介绍来到旧金山投奔大名鼎鼎的雷克斯罗思,落脚在费尔林盖蒂的“城市之光”书店附近,做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员,次年秋开始创作《嚎叫》。1955年10月,金斯堡在6号美术举行的朗诵会上朗诵了《嚎叫》的第一部分,在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56年,《嚎叫》全诗 由“城市之光”书店出版,第一版是在英国印行的;次年,美国海关干涉该诗的第二次印刷,经过旷日持久的审理,法庭宣布海关败诉,认为《嚎叫》不无“社会意义”,这使得金斯堡声名大振,"垮掉派"诗人们也因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首诗和一部文献,《嚎叫》可以同艾略特的《荒原》相提并论,它成为阿伦·金斯堡和他的同时代人的里程碑。
阿伦·金斯堡从此被奉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集诗人、文学运动领袖、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旅行家、预言家和宗教徒于一身。
他叫嚷:“别把狂风藏起来。”这几乎成为他在美学上的宣言。
他自称在形式和精神上师承惠特曼,神秘气氛上得之于布莱克。
他以学习惠特曼的个性解放精神和自由诗体自命,在反映战后美国部分青年的情绪和摆脱40年代以来学院诗歌的桎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金斯堡的长诗行洋洋洒洒,其中既可见惠特曼的遗风,又可见凯鲁亚克散文风格的影响,因而显得充满活力和新鲜感。《卡迪西及其他:1958一60年的诗》(1961)和《行星消息》(1968)等诗集中的诗都是这种诗体的佳作。金斯堡的其他诗集还有:《现实三明治》(1963)、《亚美利加的衰落》(1973)、《白色裹尸布》(1986)等。
他那些发泄痛苦与狂欢的诗作,不仅给诗坛以巨大冲击,有时也令整个社会为之瞠目。
富有意味的是,在阿伦·金斯堡1973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继之又得到了全国图书奖。美国学院终于迎进了这位粗鲁狂野、留着大胡子的反学院派诗人。
1997年4月5日,这位美国著名诗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阿伦·金斯堡因患癌症在纽约辞世,终年70岁。
金斯堡的诗歌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90年代,其大部分诗作都是在吸毒后写出的,但后期的诗都未能超过《嚎叫》。
艾伦·金斯堡英文名:Allen Ginsberg
性别:男
国籍:美国新泽西州Newark
籍贯:美国新泽西州Newark
出生日期:1926-06-03
享年:71
去世日期:1997-04-05
职业:音乐、演员、编剧
星座:双子座
参演过的电视剧还在加紧整理中,但由于数据量过大,无法确定整理完毕时间,您也可以通过网站底部邮箱提交给我们参演过的电视剧的相关信息。
《魔幻的旅程》《嚎叫》《柯索:最后的垮掉派诗人》《野性的结合:亚瑟·鲁赛尔传》《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五十个人的纽约》《我们这一代》《来源》《金斯伯格的时代与生活》《嬉皮时代的乐与怒》《凯鲁亚克》《石墙之前》《凯鲁亚克与电影》《国内战争》《Ciao Manhattan》《笔记·日志·素描》《别回头》《夏巴尬》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