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新浪潮的主将之一,吉田喜重尽管最近被人们所回顾,但在名声上仍然鲜为人知。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因为他的电影经常是困难和晦涩的,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日本社会的认知才能完全理解。不过,直观的美感对于任何敏感的观众而言都是有吸引力的。而除了过于艰深的知识性之外,吉田最好的电影显示了与戏中人物感情的紧密交会(profound engagement)。尽管吉田的电影经常拿来和安东尼奥尼进行比较时,但两个导演关注的焦点也许正好相反:安东尼奥尼聚焦于被无聊与倦怠感所困扰的中产阶级;而吉田喜重描绘了女人因为内部世界崩坏所持有的情感。
与大岛渚及篠田正浩类似,出生于1933年的吉田喜重在松竹的片厂体制下走入电影这行(1955年东京大学毕业,进入松竹大船摄影所),直至1950年代末,他一直都是松竹的一名尽职尽责的学徒(做过木下惠介等人的副导演)。当日本电影工业面临电视竞争以及观众口味转变的危机时,制片厂希望新的导演能在公司的支持之下革新电影开创新的视角。同大岛和篠田一样,吉田因此也成为了所谓“松竹新浪潮”的一分子,在1960年初到拍了自己的第一步电影《ろくでなし》。然而,当时间推移到1960年代中期,他逐渐对松竹干预电影制作愈发感到不满,比如1963年的《嵐を呼ぶ十八人》和1964年的《日本脱出》。
离开松竹之后,吉田喜重很快找到了一家独立制作公司,现代映画社。在现代映画社,吉田创作了自己大部分最具个人性及内涵深刻的电影,比如1967年的《炎と女》和《情炎》。接着,他又开始替日本最顶级的独立制作公司艺术剧院同业工会(ATG)工作。在ATG拍摄的《エロス+虐殺》被认为是他最激进及令人难忘的电影。同他在松竹及独立时期的大多数作品相比,这部电影主要是由他的妻子冈田茉莉子,这位日本史上的伟大女优发挥了领导作用。
就像是大岛一样,吉田从1970年代的晚些时候开始很少再拍电影。自1973年的《戒厳令》开始,他有超过10年没再拍过电影。但通过1986年的《人間の約束》这部关于安乐死的电影,吉田重返电影圈,并在随后的1988年《嵐が丘》(《呼啸山庄》日本改编版)拍出了一个风格化的版本。在又一个长期的空档期之后,他拍了据资料显示的最后一作,《鏡の女たち》。
还是和大岛一样,吉田利用电影活动的空档期成为了一名堪称多产的作家。自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他对于不同电影相关的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批评,在1988年他写作的《小津安二郎の反映画》在2003年得到了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艺术与文化勋章(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吉田喜重英文名:Yoshishige Yoshida
性别:男
国籍:日本
籍贯:日本
出生日期:1933-02-16
年龄:86
职业:制作人、编剧、导演
星座:水瓶座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