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岐(1912-1988)黑龙江省呼兰县铁力人。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学校毕业,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加入东北抗联军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2月入党, 1940年11月转战进入苏联,加入苏联红军。曾任苏联红军第88国际旅·排长。1959年哈尔滨狩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10月6日于哈尔滨逝世。
中文名:张凤岐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呼兰县
出生日期:1912
逝世日期:1988年10月6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学校
信仰:解放全中国
1936年参加抗联三军五师二团。
1938年2月入党,同年5月任连长,后升职为三师一团团长。
1939年11月七十三团团长。
1940年3月为三支队分队长,11月转战进入苏联,加入苏联红军。曾任苏联红军第88国际旅·排长。
1945年9月兴山(鹤岗)市卫戍副司令,佳木斯卫戍司令部保安科科长等职务。1950年松江省高法院典狱长。
1950年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印刷厂厂长。
1959年哈尔滨狩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8年10月6日于哈尔滨逝世。
漂筏甸子歼灭战
1938年8月上旬的一天夜晚,东北抗联第二批西征队伍500多人,牵着30多匹牛马,驮着军用物资,走出富锦东山,来到松花江南岸,隐蔽在树林里。
这批队伍由两支队伍组成:一支由6军参谋长冯治刚和2师师长张传福率领的教导队等200人;一支又6军政治部主任率领的3师300人(其中有100骑兵),共有500余人。
鬼子封锁江面,炮艇日夜巡逻,戒备森严。天黑以后,趁鬼子的巡逻艇没来之机,骑兵和后勤的驮队顺水斜着泅渡过去了。此时,地方的工作人员带来5条船,其中有两条帆船。天亮时,船快到三江口时,靠上北岸。不料,下船后,遇到了阻击的敌人。上来的是伪军38团,后面还有一队鬼子兵。前面是一片湿地,漂筏甸子。抗联大队人马涉水过去后,钻进树林里,继续北进。政治部主任侯启刚带领张凤歧、老袁等6人组成后卡子队,断后掩护。侯主人先派两个人把他们骑的6匹马牵到背后树林里,打好马桩子,在那照看,打草喂马。随后又派两人当机枪助手,送子弹。张凤歧使用的是直把捷克式机枪,还有4000多粒子弹;老袁使用的是日本歪把机枪,只有300多粒子弹。两位机枪射手来在一座伐木工人的土草房里。张凤歧对来老袁说:
“你那歪把子子弹太少,先可我这个直把子打,打热了,你再替换我。我不喊你,你就隐蔽着。”
侯主任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监视敌人。张凤歧把机枪架好后,掏出小烟袋,装上一锅子烟,一边抽着,一边等着敌人上来,眼睛盯着漂筏甸子,悠哉,悠哉!
太阳西斜时,敌人骑兵顺着抗联的脚遛子追了上来。黄乎一片,前边是尖兵班,有六七个人,全是伪军。当敌人的尖兵骑马艰难地穿过乱草塘,距离机枪阵地还有50米时,张凤歧扣动扳机,“嘎嘎嘎”,敌人的尖兵都应声跌下马来。随后,日伪军的大部队也上来了。漂筏甸子和平地不一样,马不但跑不起来,而且都陷在泥水里,拔不出腿来。张凤歧打完一梭子,换梭子时,老袁接着打,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打到太阳落山时,没死的敌人都跑了,扔到草塘里40多匹死马和70多日伪军的死尸,把泥水都染红了。
“撤!”侯主任一声令下,带着后卡子队,披着霞光,骑马去追赶大部队。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