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昂斯腾·比昂松照片

比昂斯腾·比昂松

比昂斯腾·比昂松个人资料:挪威作家,社会活动家。1832年12月8日生于挪威北部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910年4月26日卒于法国巴黎。1850年,比昂松赴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1852年就读于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1855年后在《每日晨报》和《晚报》任文学戏剧评论员和编辑。1857年接替易卜生任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国家剧院编导。1865~1867年主持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1870~1872年创办剧院。1903年因“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又缤纷”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昂松一生为争取民族独立、发展……
资料更新时间:2019-10-15 04:42:05

一、个人资料

挪威作家,社会活动家。1832年12月8日生于挪威北部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910年4月26日卒于法国巴黎。1850年,比昂松赴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1852年就读于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1855年后在《每日晨报》和《晚报》任文学戏剧评论员和编辑。1857年接替易卜生任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国家剧院编导。1865~1867年主持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1870~1872年创办剧院。1903年因“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又缤纷”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昂松一生为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挪威文化、摆脱异国束缚和统治进行斗争。晚年支持芬兰反对沙俄侵略,积极参加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
  比昂松在文学方面涉猎很广,作品有小说、诗歌和戏剧。中篇小说《渔家女》(1868)描写渔家姑娘走出渔村成为一名演员的故事。抒情诗《是的,我们永远爱此乡土》成为挪威国歌的歌词。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共写了21部剧本。19世纪50~60年代,以历史剧为主,如《战役之间》(1857)、《国王斯凡勒》(1861)、《西格尔特恶王》(1862)等。70年代以后转向现实主义戏剧,有《破产》(1874)、《编辑》(1875)、《国王》(1877)、《新制度》(1878)、《黎昂娜达》(1879)和《挑战的手套》(1883)等。其中《破产》写商人钱尔德破产后在危机中苦苦挣扎,最后终于依靠自己劳动重振家业,揭露了资产阶级尔虞我诈的贪婪本性。《挑战的手套》是一部爱情、婚姻、家庭题材的作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屈辱地位。《人力难及》(1883)是一部揭露宗教狂热的象征主义戏剧,1895年发表《人力难及》的续篇,描写劳资冲突。
  比昂松的剧作触及时弊,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私、虚伪、贪婪等丑恶现象,不过其结局往往都是矛盾得到和解,具有改良主义色彩。

二、个人档案信息

比昂斯腾·比昂松英文名:Bjørnstjerne Bjørnson
国籍:挪威
籍贯:挪威
出生日期:1832-12-08
年龄:187
职业:编剧
星座:射手座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